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焉:是兼词“于之”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

出自:《论语 述而篇》

原文选段: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扩展资料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

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作者思想成就: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焉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焉作为指示代词时,常常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解释为“三人行,必有我师於三人之中”,焉指代“三人”范围。
  类似的例句有:
  左传隐公元年:制,巖邑也,虢叔死焉。——虢叔死在那裏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余收尔骨焉。——我在那裏收你的屍骨
  论语: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我於此三者都无能
  庄子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於此得养生之道

  由於它的位置在句尾,渐渐有了语气词的性质。
  例句:
  孟子: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可以解释为:我对於国家尽心了啊。“焉”与“於国”同时出现,代词性就冲淡了。
  甚至成为纯粹的语气词。
  例句:
  论语: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但是,焉字的正常用法仍然应该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30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第3个回答  2019-12-2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的意思,应该是一个语气词,意思是三个人当中必有一个人能够指点我,当我的师傅
第4个回答  2019-12-2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是兼词“于之”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