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均田制?

如题所述

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 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1、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实施范围一说始终仅实施于北中国,一说隋统一后实施于全国。

2、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 所有权和 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 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3、产生:自 永嘉之乱到北魏统一北方,北方经过了长期的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富豪兼并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加之北魏初年实行 宗主督护制,封建中央政府掌握的人口数很少,影响了赋税的征收。北魏太和九年(485年), 北魏孝文帝依照汉人 李安世之议,颁布 均田令,宣布按人口数来分配田地。从此均田制开始实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2-07
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后来的隋朝和唐朝初期仍行此制,在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制破坏严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均田令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开创性措施。这一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作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15

均田制的概念是什么

第3个回答  2019-06-28
我国从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始于北魏,北齐、北周、隋、初唐时均沿此制。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瓦解。“计口授田”是指政府根据所掌握的土地数量,授予每口人几十亩桑田和露田。
第4个回答  2014-04-24
就是计口授田,增加国家收入,促进经济的一种土地制度。我举个例子,比如已到服役年龄的男子可以领受露田八十亩,露田是国家所有,死后要还,农民可以在田地种植,按照一定比例交租。这个和曹操非常著名的屯田很相似,曹操圈定的屯田户,自己出牛和农具的,可以得五成。国家出牛和农具的,自己得四成。总的来说,均田制还是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因为以前北魏实行的是“宗主督护制”,大量民众被豪族坞堡隐匿,人丁流亡,土地荒芜,大量依附民成为国家的均田户以后,不仅身份提高,经济状况改善,还使得北方荒芜的土地得以开垦。我非常欣赏的李冲先生,便是在均田制上做出贡献的引路人。

什么是“均田制”?
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 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1、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实施范围一说始终仅实施于北中国,一说隋统一后实施于全国。2、均田...

均田制是什么意思
均田制的意思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均田制规定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实施范围一说始终仅实施于中国北方,一说隋统一后实施于全国。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北魏初年,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

什么是均田制?
均田制,即古代帝王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中国古代北魏至唐前期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西晋末年,中国北方 北魏孝文帝在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徙,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

均田制是什么意思
均田制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政府将荒地分配给农民,以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这种制度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块适宜的田地,并利用土地的收益维持生计。1、均田制始于北魏时期 均田制始于北魏时期,是政府为了解决因战争、灾害等原因导致的土地兼并严重、土地不均的问题而制定的。...

均田制是什么
均田制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开创性举措。其具体做法为,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均田制的实施,一方面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解放和发展...

均田制是什么?
均田制是一种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代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政府通过土地再分配来调整封建社会的土地利用关系。其主要目的是平衡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土地权益,确保农民有一定的土地所有权和生产积极性,从而稳定社会秩序和农业生产。这一制度的核心思想是将荒地分配给人口...

什么是均田制
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

均田制是什么意思
古代一种分配土地的制度。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均田制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什么是均田制?
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对土地的一种分配和管理的方案。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调节土地的占有情况,使得土地的分配更为均匀合理,降低贫富差距和土地集中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在北魏至唐朝时期,均田制是非常关键的一种土地政策。它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对全国的土地产权进行清理...

什么是均田制?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土地分配制度,旨在解决战乱后土地荒芜、赋税减少的问题。始于北魏时期,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家的赋税来源,稳定农业生产。根据制度,15岁以上男子可获得40亩粟谷田(露田),妇人则为20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授田。土地性质为国有,耕种者在一定年限后可获得所有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