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艺术

如题所述

藏戏包括西藏藏戏(阿吉拉姆)、安多藏戏(南木特)、德格藏戏、昌都藏戏等4个剧种,各剧种的唱腔、音乐、表演、服饰等具有不同特色。西藏藏戏及安多藏戏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西藏藏戏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在桑寺落成典礼上,艺人们将藏族民间舞与佛经故事结合成为一种哑剧式的跳神仪式。过去藏戏在广场演出,伴奏只用鼓与镲,以人声为演员帮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藏戏被搬上舞台,并对唱腔、乐队等进行了改革,丰富了藏戏音乐的表现力。
唐东杰布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使过去那种单一的跳神舞逐渐地戏剧化,表现手段也不断加强,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藏剧艺术的雏形。因此,藏族人民把唐东杰布尊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
在许多藏戏演出场地,看戏的观众首先要在唐东杰布的像前敬献哈达,以示谢恩。在唐东杰布的故乡甚至还保留着每逢大家观看藏戏表演时,都要带一些青油和羊毛,将这些礼物送给戏班子表示用青油、羊毛擦在铁索上,以保存好唐东杰布所建的(已不存在)铁索桥上,使其不锈,永存于世 。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果谐: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意为圆圈歌舞,流传广泛,萨迦地区称“索”,工布地区称“波”或“波强”,藏北牧区、康地区、安多地区称“卓”或“果卓”(俗称锅庄)。
堆谐: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鲁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堆谐在拉萨地区极为盛行。
弦子:藏语称“页”、“伊”或“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发源于四川巴塘,巴塘弦子以曲调优美,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囊玛: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囊玛的音乐基本上由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3部分组成。歌曲部分的音乐典雅优美,演唱时伴以简单舞蹈动作;舞曲部分热情活泼,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引子的曲调基本固定;舞蹈部分各曲大同小异,多数为商调式,个别乐曲结束于羽、宫调式;歌曲部分的曲调各不相同,有些歌曲中有近关系转调;伴奏形式与堆谐相同。
谐钦:流传于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的古老仪式歌舞形式,多在隆重节日或仪式时演唱。谐钦一般由带有标题的歌舞曲多首组成,首尾乐曲分别称为“谐果”(引子)及“扎西”(吉祥),每首歌舞曲由慢板及快板,或由慢板、中板、快板组成,音乐古朴热情。歌词内容有人类起源、历史传说、赞颂祝福等。
热巴谐:流行于康巴地区的流浪艺人表演的歌舞。包括鼓铃舞、杂耍、歌舞剧、木棒舞、鹿舞、刀舞、热巴弦子等多种表演形式。热巴弦子音乐与民间流行的弦子相同,鼓铃舞音乐包括散板的男声领唱及慢板齐唱,音乐热情优美,富于魅力。此外,还有流行于西藏地区的卓谐(鼓舞),流行于云南中甸地区的雄冲、卓见,流行于甘南地区的多底舞、嘎巴舞等。 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弹拨乐器有札木聂、扬琴;弓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击乐器有大鼓、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其中的札木聂、牛角胡、大号、竖笛最富有特色。札木聂即六弦琴,据传已有600~700年历史,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唱的主要伴奏乐器。牛角胡,藏语称“比汪”或“比庸”,与二胡形制相似,但琴筒用牛角制成,主要为弦子及折嘎伴奏。由于琴弓较短,演奏时凡旋律中的长音,均奏成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并在弱拍上加用大二度或小三度的倚音或复倚音,形成弦子音乐的主要特色。竖笛、骨笛流传于牧区。竖笛用木制,骨笛用鹰腿骨或羊腿骨制成,音区高,音量小,声音尖细,常用以吹奏牧歌曲调。大号,藏语称“同钦”,铜制,管身无孔,长约3米,下端有大叭口,能吹出基音及五度泛音,音量宏大,多用于寺院仪式活动及藏戏音乐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以后,藏族音乐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各地区已先后成立群众艺术馆及专业文艺演出单位,如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西藏藏剧团、青海省民族歌舞团及各省(区)所属州(专区)、县一级的文工团、队等,在创作、演出、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著名藏戏艺人有扎西顿珠、阿玛次仁等;《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有仲克扎巴玉梅等;民间歌手有阿麦惹(已故)、穷布珍(已故)、安妮等。歌唱家才旦卓玛,作曲家白登朗吉、格桑达吉,指挥家俄珠多吉等,是建国后培养出来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汉族作曲家罗念一等长期扎根高原,为发展民族音乐事业作出可贵贡献。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在西藏古代建筑艺术中,最富有民族和时代特色,多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气势浑厚,工艺精致,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从佛教寺院形成之初,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主体风格的形成,其间大体经历了寺庙、寺院、宫殿与寺院建筑融合的三个发展阶段 。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房子外墙厚实,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藏族特点有哪些
一、宗教信仰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传佛教对藏族的社会生活、道德规范、文化艺术乃至政治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服饰特色 藏族的服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男性传统服饰多为长袍、宽袖、左衽,佩戴腰带和靴子。女性服饰则更为华丽,包括长袍、围裙、腰带等,并佩戴各种...

藏族有哪些艺术
藏族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绘画艺术 藏族绘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内容多反映宗教、历史、神话和人物等。其中,唐卡是藏族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深受人们的喜爱。唐卡的绘制工艺精细,色彩鲜艳,极富装饰性。2. 雕塑艺术 藏族的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在寺院和宗教建筑的雕塑上。...

西藏的文化遗产
藏戏是戴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流传于青藏高原,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西藏著名的传统戏剧之一。3、藏族唐卡。唐卡也称“唐嘎”、“唐喀”,是一种刺绣或绘制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具有浓郁的藏民族特色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西藏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藏医药。藏医药...

藏舞有哪些
1. 锅庄舞:这是藏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通常在庆祝节日或宗教仪式上表演,舞蹈动作以缓慢而流畅的舞步为主,展现出藏族人民的优雅和热情。2.弦子舞:这是一种以弦乐器伴奏的舞蹈,舞蹈风格优美细腻,展现出藏族女性的柔美与韵律感。3.卓舞:这是一种古老的藏族舞蹈,起源于祭祀仪式,动作古...

藏族非遗文化有哪些
藏族非遗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藏族的舞蹈艺术 藏族舞蹈是藏族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富有特色的锅庄舞、热巴舞等。这些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信仰和情感。二、藏族的传统手工艺 藏族传统手工艺精湛独特,如藏族的编织、雕刻、绘画、陶艺等,都体现了藏族人民的...

藏族有哪些特色
藏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这一地理特点使得藏族文化带有浓厚的地域性。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独特,造就了藏族对于高原生活的独特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如游牧、农耕等。三、藏族的艺术特色 1. 音乐舞蹈:藏族音乐舞蹈丰富多样,如锅庄舞、弦子舞等,旋律优美,动作独特,展现出藏族人民热烈奔放的情感。2. 绘画与...

藏族的文化传统有哪些
藏族的文化传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宗教文化 藏族文化深受宗教影响,其中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人民对佛教的信仰体现在日常生活、建筑、艺术等多个方面。例如,拉萨的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体现了藏族建筑的独特风格。此外,藏族的宗教节日如噶举法会等,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藏族文化有哪些
藏族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文化: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藏传佛教的寺庙、僧侣、经典、仪式等构成了藏族宗教文化的核心内容。2. 艺术与手工艺:藏族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魅力。其中包括藏族的绘画、雕塑、石刻艺术,以及独特的藏族舞蹈、音乐和戏剧。此外,藏族的手工艺也...

藏戏有什么特色?一切源自自然
藏戏主要特色:“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

藏族文化艺术目录
第一章 藏族民歌第一节 历史上的藏族民歌,追溯其起源与演变,描绘了藏族人民的歌唱历史。第二节 藏族民歌的种类,详细分类包括颂歌、劳动歌、故事歌、酒歌、情歌等,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第二章 藏族说唱艺术第一节 藏族说唱艺术的社会功能,包括传承历史、传播知识、娱乐民众等,展示了其在社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