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考试手册上规定了打星号的41篇为默写范围(具体见附录一),重点是名句和次名句。考查的主要方式是填空题,给上句答下句或给下句默写上句,不考理解性默写。每小题3分,共6题;评分标准也较松,错一字扣1分,每题扣完3分为止。考生要多练习给下句答上句题目,因其属于逆向思维。注意书写字迹清晰,不能写错别字,不要多字、少字。此题是最基本的死记硬背的送分题。
二、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范围内的150个实词具体见附录二。考生要重点系统掌握一般文言文中常见的90个左右实词,如兵、道、顾、好、见、举、具、俱、论、名、去、少、师、食、使、亡、为、行、形、徐、许、易、余、远、止、走、卒、作等,关键是系统掌握所有意义,如“兵”在整个初中阶段有三个义项,一是兵器,二是士兵,三是军队,要把相应的例句记牢,在课外延伸运用中再逐一落实。有些生僻的会解释即可,如鄙、彻、极、竭、遽、决、虑、漫、戚、涉、施、恃、汤、徙、贻、狱、御、周、坐等。
从2009年上海中考考题来看,150个文言实词在课外文段中考查。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组词法”是基本方法,如2009年第12题的“具”组词为“具有”。
三、掌握“之、其、以、而、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说是考的“虚词”,实际上考的还是这几个虚词中倾向有实际意义的意思(解释)。如“之”主要考的还是代词、动词的义项,代词可以代人、事、物,代人可以代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动词解释为“到”。“其”主要考的是代词和副词义项,代词可以代人、事、物,副词表推测的“大概”、表“反诘”的“难道”。“以”考的'还是“用”“把”“凭借、根据”等义项为主。“而”考的主要还是“但”“却”“然而”表转折的义项。“于”考的主要还是“在”“从”等基本义项。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何”这个虚词本身基本上还是实词义项,是否是虚词学术界还有争论。
从2009年上海中考考题来看,虚词是结合课外文言语句翻译来考查,考生要注意题干中“注意加点词的含义”,即答题要具体到位,不能只答“它”,要答出“它”的具体指代。
四、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考试范围主要涉及课内规定30篇文言课文的26位作者、朝代、作品出处、重要学派等,以唐宋散文八大家为复习重点。具体详见附件三。
五、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字字对译、字字落实,重点落实“采分点”的解释,“采分点”主要体现在150个文言实词内、常用文言固定短语和不是150个实词内但阅读一般浅显文言文经常见到的实词。如2009年第13题“白者频来顾视之”的采分点分别是“白者”“顾”“之”。当然,不是采分点处的翻译大意要正确,明显翻译错误的应扣分。
翻译句子时还要注意补足省略的句子成分的响应内容,要注意答出虚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当然,达到“信、达、雅”最好了。
六、能理解的主要内容
“的主要内容”指的是概括文中事件、概括文段的段义、概括的中心,通过概括主要事件反映出人物的精神品质等。如2009年第11题的四个选项考的就是每段的段义。
七、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写作意图”主要指的是“作者通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篇给我们什么启示”,答题时考生还是要先概括事件,再通过事件提炼人物具有什么精神品质,然后围绕精神品质答“道理”和“启发”。
八、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这是针对古诗文理解的第7—8题的命题要求。这里需指出的是“理解”不是“鉴赏”,因此难度不大。“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主要指的是对诗词标题和诗句翻译后的理解,命题字样主要体现在“交代了”“紧扣了”“指的是”“意思是”“表明了”“看出了”等字样。“作者的感情倾向”就是诗词所表达的诗人抒发的感情,这是对是否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基本要求,因为诗人写诗就是为了表达情感(情绪)的,例如《山居秋暝》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情。
综上所述,中考文言文的四部分内容中“默写”是送分题,必须准确无误。“古诗理解”重在理解诗情,要盯牢明显错误的理解。“课内文段”重点掌握文学常识、重要句子的翻译和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课外文言文”选文的长度一般在120字左右,即100——150字,注解一般不会大于5个,毕竟是浅易的文言文。纵观近8年上海中考卷还是以“寓言”和“传记”类为主,也可称为“笔记体”文段。一般考150内的文言实词2个;翻译句子一句要注意1个虚词的落实;考查局部内容的因果关系,或围绕事件提炼人物性格品质及其具体表现;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或给我们的启发。拉分主要在关于课外文段的最后一题。考生在复习时不妨寻找一些没有被各区县考过的文段,然后按照近几年中考课外文言文命题的题型来尝试自己命4道题并做答案,从命题角度来训练是提高答题能力的最佳途径。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命题思路解析
考生要重点系统掌握一般文言文中常见的90个左右实词,如兵、道、顾、好、见、举、具、俱、论、名、去、少、师、食、使、亡、为、行、形、徐、许、易、余、远、止、走、卒、作等,关键是系统掌握所有意义,如“兵”在整个初中阶段有三个义项,一是兵器,二是士兵,三是军队,要把相应的例句...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特点与趋向分析
1、测试材料选文范围拓宽,体裁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文言文阅读一直选用人物传记类散文作为测试材料,从1994年到2003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测试材料一直是人物传记,相对而言比较稳定。随着自主命题试卷的增加,2005年有了较大的突破。16套试卷一共选用了19篇(段)文言文作为测试材料,9套试卷依旧选用人物...
广东高考做文言文阅读第八题的解题技巧
3.第三步,再去读原文,然后逐个做题。因为对全文理解得越透彻,做题的准确率就越高,做题的速度也越快。(当然这要结合自己的做题习惯)二、文言文的命题思路有这样一些变化:1.离教材越来越近。文言虚词的考题大都引用教材的例子,所以熟悉一下古文的基本篇目还是有用的。2.对全文整体认知的考查越...
高中文言文例题讲解
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例如1991年试题中有一句“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命题者给“叔段、州吁”的注,并在注解的基础上出了一道题:“对于琅阝王邪 王,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原因是(什么)。”“这实际上考查学生以事解文的能力。” 四、以理解文。 在解答翻译...
文言文命题分析
大部分学生书写不太工整,语言表达空流畅,结构思路不很清晰。中心立意比较浅显,平均得分在40--44分。 四、存在问题 综合本次考试,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存在差异。 2.“现代文阅读” 失分原因: ①学生整体阅读意识薄弱,缺乏对...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解析: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 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出现的古诗词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透视】 划分朗读节奏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标示 句子 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解题指津】 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
文言文分析行文思路
1. 请概括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行文思路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课外的解题方...
文言文鉴赏与答题技巧
1. 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 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课外的解题方法...
文言文解题技巧
2. 高中文言文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以题解文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 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最后的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