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已达285万,比去年的报考人数整整多了47万......你如何看待大学生蜂拥考研的现象?大学生蜂拥考研对社会而言,是好事吗?欢迎留下你的观点~
我觉得挺好的,多读点书,而且还能够缓解一下就业压力。其实,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至少我上大学的时候是这样。7、8年前想找一份好工作,本科学历真的是够了。那个时候不论想报考国企、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本科学历几乎都够。
但是现在再看看,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报考,几乎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好的公司如果是主管以上的岗位,慢慢的就开始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了。钱可以晚两年再赚,但是研究生如果不这个时候考那就错过机会了。
有的人可能会说,工作了也可以读在职研究生。但是目前社会上对于在职研究生的认可度和全日制是有很大差别的。尤其是跟体制内的工作,只认全日制的。再说了,全日制和在职的含金量,中间的差别有多少,我们自己心理也很清楚。
不排除很多人真的想多装备一下自己,多给自己一些学习的机会。而且现在很多研究学很勤奋努力的,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是为了逃避工作。半工半读,找网络兼职的,太多了!我表妹就是,学费靠奖学金,生活费自己赚,几乎没有找爸妈要钱。
对社会来说,能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毕竟研究生是真真正正要在学术上下一定功夫的,不像大学,混一混就过去了,研究生可没那么好混。优秀的人才需要时间的沉淀,多给这些学生3年的时间去沉淀,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是挺好的。
①不考研找不到好工作:现在很多单位招聘什么的都是要看学历的,如果自己本科是985/211可能还有一些竞争力,对于我们这种本科啥也不是,简称“双非”的高校来说,如果大学毕业就出去找工作的话,基本是找不到好工作的。何况现在关系户一大堆,根本毫无优势可言,只能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学历,为自己增加一些竞争优势。
②我还想多享受两年校园生活:大学太短了,我还没反应过来就毕业了。仿佛我才刚高中毕业,现在就需要面临很多出入社会的问题了。所以我觉得有点缓不过来,还希望再享受两年清闲的大学生活,把自己大学没做完的事去做一下。
③高考没考好,想通过考研去更好的学校:我高中那会儿心态很不好,我们当时分出来了两个班,叫做培优班,文科一个,理科一个。一个班人数不多,大约就20人,享受了很多特殊待遇。奈何本人不太适合当凤尾,所以高考就稀里糊涂地挂了,然后就读了个不怎么好的大学。
在大学里面突然发现这所学校居然没有保研资格,当时就有种想死的心情。看着自己高中同学一个二个的晒推免录取,心里觉得很难过,明明当初起跑线差不太多。于是下定决心,就去考研了。然后考研期间还要看他们晒幸福生活,当时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
然后幸好一次上岸了,由此可见,心态也很重要,所以正在考研的同志们心态放平和,努力了是一定有收获的!然后来到了自己高中想来的大学,现在正在享受这边的生活,虽然研究生生活挺辛苦的,但是还是很开心。
④周围的同学都读研了,我不读怕是以后不敢参加同学聚会了:就我自己而言的话,我周围的同学基本都还在上学,有些人在国内读研,有些人去了国外。我感觉如果以后同学聚会的时候,周围全是一群有文化的大咖,就我一个人是本科毕业就工作的话,我会觉得很没面子的。所以,这应该也是我考研的一个原因。
⑤不想那么早就过上柴米油盐的生活:哈哈哈,其实打出这个理由的时候自己有点想笑。但是这很真实的,如果不继续读书的话,我可能过两年就要去相亲了,然后也遇不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人了,最后就这样将就着过完自己平凡的一生。如果这样的话,我怕我以后老了,会痛恨现在的自己。
作为一个披荆斩棘走过考研路的过来人,我想说:每个人,你,你,你,只要你想考就去考,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想,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满意。
每年考研人数都在增加,经常看到有一种言论就说考研的人是因为不想工作,逃避现实才去考研。每年考研人数增多,是因为大学生随波逐流,盲目从众吗?我觉得并不是,我觉得是一代人比一代人有追求有想法!我从来不认为我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考研的,我选择考研是因为我想继续深造,我想更加充实自己,想来到更大的平台,把握更多的机会。
我考研的时候也在说考研人数比往年增加很多,今年考研又在说这个事儿,那是因为大学生的基数越来越大呀,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有更高的追求。
1.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我们考研
以我的专业而言,不考研,出去工作的话只能在县级或者18线城市市级单位,但是如果有研究生文凭的话,就能在好一点的市级单位工作。那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不考一个研究生让自己有更高的起点呢?
现在社会上的很多工作,不只是我的专业,甚至是公务员,对文凭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考研的话,也能找到工作,但是起点就会很低,因为现在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太多,所以大学生的文凭已经不值钱了,所以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好,考取研究生是不错的选择。
可能会有一些人认为毕业不去工作挣钱,而跑去读书,这是给家里增加负担,但是只要父母同意,自己有实力考上,为什么不把握机会试一试呢?你所认为的增加负担的读研,可能是我爸妈自豪和骄傲的来源,所以不要管别人的看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对自己有更高的期待促使我们考研
因为我不希望自己平庸碌碌过一生,所以我想考研到首都,来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三年而已,我的人生中还有那么多三年,我为什么不花一个三年来试一试呢?或许就有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我们都对自己的生活有美好的向往,那这样就更应该努力爬的更高,走的更远,才有更多的机会。
反正我就是这样想的啦,我愿意花这个三年,不挣钱,或许还要家里掏钱,但是我还是想来试一试,我的父母也支持我。
所以我想对2019届,2020届以及往后的许多许多届考研学子说:加油,做你想做的,努力,天道酬勤!
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有一种本能,就是去模仿别人,趋利避害。看见别人都在做什么,自己也去做。不能说这种跟风现象完全都是消极的。我认为,在参考自身条件的同时,理智跟风还是很值得提倡的。
而话题里所说的,大学生蜂拥考研,其实我觉得这里面的蜂拥,很多都是一种理智的跟风。看别人考,自己也选择考,不想过早接触社会等这些因素,我认为只是一小部分人选择考研的动机,大多数人选择考研,是出于自身的分析,出于对社会需求的分析。毕竟,在当代,考研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比如,如果我们想考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我们都知道,这类国考的录取率有多低,一些热门岗位,真的是千里挑一的,竞争如此激励,但是如果有研究生的学历,竞争程度会明显下降,而且还有可能解锁副科级之类的待遇。如果我们想进大公司上班,研究生更容易获得大企业的青睐,而且入职薪资都很高,也可能被委派到一些重要的岗位,不用自己从一个小职员默默付出。而如果我们想进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工作的,研究生学历甚至是一个硬性要求,是一个敲门砖,没有它,我们只能在外面徘徊。此外,近年来,各城市为了吸引人才,纷纷颁布各种优惠政策,比如有些一二线的城市,可以凭借研究生学历降低落户的困难程度。因为研究生学历的重要性,很多人选择二战、三战,更有甚者,一些已经工作的人,选择辞职,重新考研,只是为了让自己在职场中有更好地发展。当然,排除一小部分同学考研是为了追求学术,我们大多数是考研都是为了以后可以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工作。如果我们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收到了一份心怡的offer了,那也就没有考研的必要了。不过,很可惜,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如此好的运气,所以我们选择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一个精彩的未来。
学习,学,就是看别人怎么做, 习,就是付诸练习。我认为考研也是一种学习,看着周围的同学,优秀的同学,选择考研,看到考研可以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所以我们选择考研,选择在图书馆、自习室埋头苦读。正是因为考研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所以我们才会选择蜂拥而上。是不是好事,其实,作为旁观者,我们没有权力去说别人。
其实,考研,又不是去干坏事,也不是在浪费什么教育资源,别人的人生,他们自己做主。毕竟,以后的路,是他们自己在走。
况且,每一年的形势,又不一样,谁能说得准,几年后,又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形。
所以,就让人家安心的考试吧!
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那一届高考生,是最多的一年。
当时,新闻一直在讨论高考生这么多,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有很多同学因为考不上好的本科院校,就留级,重读一年高三。
但是,2009年高考那会,高考生比2008年,多了好几十万人。
后来,2012年,我大学毕业了。
同样的,我们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就业季。很多人说,毕业就是失业。的确,找不到工作,已经成为了很多毕业生的口头禅。
有些学生,为了躲避这个就业高峰期,索性就去参加考研。只是,没想到读多几年书后出来,就业还是一样很严峻。
其实,要不要考研,就像买房子一样,你永远不知道房子什么时候会降价。说不定你在犹豫的时候,你就错失了良机。
高考也好,考研也罢了。
企业需要人才,只要自己是金子,被挖掘出来,是迟早的事。
大家都是想给自己找一个更好的出路,只要自己觉得对,只要自己有能力做好,只要自己勇敢面对,就不要去在意那么多琐碎。
为什么有人说就业就是失业,还不就是自己不努力。为什么别人能拿到好几个offer,而自己一个拿不到,不用怪罪什么就业难,要怪就怪自己不用功读书。
所以,考研,不是害怕救不了业。因为躲避,永远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就像国考一样,每年报考的人,都是那么多。不用想着什么时候人数少了,就以为会容易考上。这是在欺骗自己而已。考不考得上,靠的还是自己。
所以,考研是自己下定决心想要考的。为的就是让自己能学更多,或者说是让自己看起来含金量更高一点。
反正我是觉得,只要自己想考,只要家里人支持,就没什么问题。
不管是专升本,还是考研,还是高考,每一次考试,都是人生中的一个磨炼。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考证书,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考公务员。
说到底,为的就是自己,为的就是能让自己以后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今天努力一点,以后的你,就会感谢今天刻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