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鲁迅的《故乡》的续写!!!

高分求鲁迅的《故乡》的续写!!!以第一人称宏儿的角度写`500字左右`高分急求!!!写好了有追加!!!

这是我找的看看合适不
鲁迅专题研究
2002年08月22日 张丽芬

今天是我们这门课是“鲁迅研究四题”的辅导课。我们这门课有三个大重点,即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而鲁迅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因此,这个内容我们将用四节课的时间来进行。

我们说鲁迅是我们这学期的“重中之重”,主要基于两个理由,一是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二是从我们这门课的考试分量上看,有关鲁迅的内容意是在试题中占有突出的分量,从填空题、选择题到简答题和分析题,常常会占到一份试卷总分的一半上下。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沉下心来,不要急于往前赶,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学习鲁迅都不为过。

我们知道,电大学习的特点就是以自学为主,学习鲁迅也一样,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辅导上面,必须立足自学。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反复地读作品读教材,在可能的基础上再去读有关的参考资料。因此,我们下面讲的内容仅仅是一个“提示”,大家可以通过与这个提示的对照和检查,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有所欠缺,需要补充和加强。

一、学习常识提示

这些常识都应该是“大专阶段”(或者叫“大本的低年级阶段”)在文学史课程中学习过的,但是,当我们开始进入专题研究课程的学习时,仍然有必要重新学习,“温故”才能“知新”。对于其他非中文专业专业的同学来说,则必须补上这一课。对此,任何同学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1.关于鲁迅生平

“鲁迅研究四题”是本学期的三个大重点之一,而这一讲的一个主要重点或者说是中心议题、中心内容,则是鲁迅“对传统的态度”。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人对传统的态度,则必须首先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而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最简单、最快速同时也是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掌握这个人的人生道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个人生道路主要就包括“生平”和“创作简况”两个方面。

(1)简历。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终年55岁),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

(2)青年时代。1898年(17岁)到南京求学期间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3)日本留学。1902年(21岁)到日本学医,想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1906年,受到“幻灯片”事件的影响,其中,茁壮而麻木的“看客”给他留下了终身不灭的印象,遂“弃医从文”,立志改变人的精神,致力于批判国民性。在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新生》杂志因经费等原因而失败后,一方面翻译外国小说,与周作人合译有《域外小说集》(1、2),一方面介绍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想,著有《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4)回国“幻灭”。1909年(28岁)回国,在浙江当中学教员,讲授化学、生物学等课程。1911年开始小说创作,最早的作品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应邀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后随部赴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袁世凯复辟后,陷入幻灭,沉没于古籍。

(5)排遣寂寞。1917年,当风行一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的心情,仍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正是在这种寂寞的心情中,应新文学朋友们的邀请,几乎是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白话散文的创作。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于1918年发表时,他已经是将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6)彷徨之路。在1925年前后的“女师大事件”和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受到极大的震动与挫折。1926年离开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也再没有任过官职。先是去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到广州(1927年1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再到上海(同年9月),直至病逝。

(7)文艺论争。自新文学诞生以来,新旧文学之间和新文学内部一直论争不断,而在鲁迅的有生之年,这些论争大都与鲁迅有关。比如,与郭沫若等展开的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鲁迅称郭沫若为“才子+流氓”;与梁实秋展开的关于“人性论”的论争,鲁迅称梁实秋为“资本家的乏走狗”; 在关于“京派”与“海派”的论争,鲁迅称“京派”近官,是官的帮闲,“海派”近商,是商的帮忙。

2.关于鲁迅的作品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

(1)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

A.《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前三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末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

B.《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第一篇:《祝福》作于1924年。末一篇:《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中,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C.《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D.主要知识分子形象: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E.主要农民形象: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风波》)、闰土(《故乡》)等。

F.“看 / 被看”模式的主要作品:《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铸剑》、《理水》、《采薇》等。

(2)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A.《野草》:散文诗集,共23篇。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

B.《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

C.《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

(3)16部杂文集。《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遗》。

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有的具有连续性,如《华盖集》与其“续编”,《且介亭杂文》与其“二集”和“末编”, 《集外集》与其“拾遗”,还有的具有对称性,如《华盖集》与《而已集》,《三闲集》与《二心集》,《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了解了其命名特点,可以便于熟悉和掌握。

二、学习重点难点提示

如果说我们这门课涉及的以作家为主的“研究专题”,在作家的常识部分不仅仅限于主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还包含有在专科阶段学习的文学史内容,那么,在学习重点所涉及的问题上,则大致局限于主教材之内。而把教材中涉及的问题学会学透,我想也是一门课程最起码的要求。

要解答的问题局限于教材之中,但我们的眼光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除了阅读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外,阅读这些总是所涉及的作品才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自己去阅读了原著,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什么叫“有感而发”,那就是“有感”才有可能“阐发”。

我们将“重点”分为大与小,仅仅是我们从主观上认为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小重点”,就是我们认为难度不大的重点,并非它就没有“大重点”重要。也许,可以这样说,所谓“小重点”只是重点,而可能不是难点;“大重点”则既是重点,可能又是难点。
在这里,我特别要说明的是,考试的试题肯定不会是思考题或练习题的简单照搬,在试卷上,大小重点是没有区别的,也无法区分的。
第一、 如何看待鲁迅在批判中的偏激?

(1)鲁迅、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先驱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小重点)

这是一个带有比较性的题目,但仅止于说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不同之处。简单地说,第一,鲁迅:主要是批判,甚至表现为一种“决绝”,一种“偏激”。要再进一步说,则是由关心引起的思考,由思考引起的焦虑,由焦虑引起的否定。第二,胡适:主要也是批判,但态度比较温和,富有建设性。第三,周作人:也是带批判性的,但很快就有所改变。鲁迅的态度是必须要了解的,也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而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得以深化:我们应如何看待鲁迅的态度。

(2)举例:从两个方面看:一是从历史地位看,二是从“语境”看(两道题一如何看待鲁迅在批判中的偏激?二是进十多年来,国内有些人,对鲁迅有很多批评,甚至否定。为什么?)

A、如:《狂人日记》是怎样表现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历史地位)

我们已经知道,文学革命开始时,鲁迅正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古碑,对传统文化有许多自己的心得,他这时应《新青年》同仁之邀并答应写作小说,一方面含有应和“前驱”之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寂寞,而《狂人日记》就是鲁迅这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因此,直接地表达了鲁迅积压了多时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狂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历史的本质:吃人,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明比喻为“吃人的筵度”,而传统中国也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度的厨房”。能说出当时人们想说而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话,这种人也只能是“狂人”。
这当然是一种小说的形象表现,不是逻辑判断,但其中有鲁迅独特的体验和发现。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为什么写《狂人日记》?因为偶谈〈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他说自己重视这发现,而知者尚寥寥也。〈狂人日记〉用“吃人”来概括中国传统,主要是一种象征的说法,但的确又是一种猛烈而深刻的批判,是极带义愤的攻打和否定。在“五四”时期,鲁迅谈到旧文化旧制度,往往深恶痛绝,有时把话说的狠“绝”。他甚至曾经用这样义无返顾的语言来表示:“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宗千元,天球河图,今人玉佛,祖传凡散,,秘制仙丹,全部踏倒他。”

B、如:鲁迅不主张读中国书,最为一些人所“诟病”的。(语境)

光就言论来看,鲁迅的言论太绝对了,但我们要结合“语境”来分析,鲁迅在1925年,〈青年必读书〉中针对“五四”落潮后,那些重新要提倡尊孔读经的思潮,而提出的要“少看中国书”的,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正寿外敌入侵,挨打的时代,处于“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正面临王国灭种的危险,但另一方面,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仍然在严重地禁锢民族的精神,麻木灵魂,消解活力。在这种情形下,鲁迅为了警醒人们,当然最好是大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温吞吞的态度立场,去告别旧时代。这样,有时,他就难免要表现为“有意的偏激”。所以“吃人”也好,“不读中国书”也好,这种急需突破传统的态度,即使有些偏激,也是符合那时代变革需要的,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摘出一些句子,就来否定鲁迅,要看所处立场以及发言论的基本的精神指向,不能脱离时代的分析。

(3)指责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原因与误解 (大重点)

近十多年来,之所以会出现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指责,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因为“五四”时期的鲁迅对传统确实是采取全面而彻底的否定态度的,也就是说,确实是“全盘否定”的,所以我们说,这些指责从表面上不无根据;另一方面,这些指责者并没有历史地看待鲁迅,并没有理解鲁迅在否定传统时的“语境”和真正用意,也没有真正认识鲁迅,只看到了鲁迅对传统进行的批判,而没看到鲁迅对传统的“价值重估”。而后一方面也正是产生误解的原因 。

(4)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展所作的工作。(大重点)

对于鲁迅所作的这些工作,可以重点掌握教材第7-8页中所介绍的内容,如果同学们自己还有新的补充当然更好。但是,在这里,我们提出这一学习要点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要大家重视并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说鲁迅对传统确实是“全盘否定”的,但又不应当简单的断言鲁迅就是“全盘否定传统”的。

第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1)理解鲁迅的用心---------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教材中一再强调,“重要的是理解鲁迅的用心”,“读鲁迅最好还是顾及一点历史,特别要了解鲁迅毕生从事国民性批判的 苦心”。而这个用心和苦心,就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或者说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寻找出路。而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要特色,则在于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地思考着民族的处境和命运。在教材第10页上,特别就小说《示众》对“看客”心态的揭示,来说明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如:《示众》里的场面:看犯人。小说中所有的人物-----无论是叫卖馒头的“十一、二岁的胖孩子”、“赤膊的红鼻子大汉”、“夹洋伞的长子”、还是有着发亮的秃头的“老头子”、梳着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的“老妈子”、一个“猫脸的人”,都是一个动作:“看”他们之间只有一种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

(2)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大重点)

我们希望大家能从两个方面作一些必要的了解。一是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重点了解鲁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看/被看”模式的形成,可以从鲁迅在日本期间的“弃医从文”变化开始梳理;二是在鲁迅的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哪些外国作家和学者的影响,这在教材第12页中有一些介绍。

(3)举例:《阿Q正传》要理解《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除了应知道鲁迅在这部作品中是怎样批判国民性的。还应能够说明鲁迅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从《狂人日记》开始的,狂人的所见所闻其实都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但是,以批判国民性为主要创作目的的作品,则当推他的这部代表作。有趣的是,《狂人日记》虽然如惊天霹雳,振聋发聩,人们还只是目瞪口呆,而《阿Q正传》虽然不急不躁,娓娓道来,而且充满喜剧色彩,但是,在报上刚开始连载不久,人们就开始惶惶不安,这种不安实际上一直延续到现在出现的对鲁迅“丑化”中国的指责。

第三、 鲁迅对文化传型的思考有那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注?
(1) 吸收外来文化 如《拿来主义》
(2) 物资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3) 科学的态度
具体内容在教材第14------16页 (大重点)

第四、 如何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1)鲁迅《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小重点)

在教材第18页上,这样说道:《呐喊》、《彷徨》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如两部可以作为“纲”来读的作品《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二是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如《药》、《风波》、《阿Q正传》和《示众》。三是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如《孔乙己》、《在酒楼上》、《肥皂》和《伤逝》。这三个方面的归纳,既是《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又是最能体现《呐喊》、《彷徨》思想价值的地方。要求大家能根据鲁迅作品中的具体内容,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鲁迅《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和文学史地位。(大重点)

鲁迅的《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忧愤深广”,这不是难点,而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比如,为什么既说鲁迅的小说体现了“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又说鲁迅的小说并非直接配合五四运动?也许可以这第说,一方面,从来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五四运动和思想革命的旗手和前驱,而仅仅是一个文学家;另一方面,在这时期的新文学作家中,大多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而鲁迅已进入中年,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对历史的深刻认识,都是其他作家无法相比的,因此,与这时期大多数作品“感伤”和“激进”的格调相比,鲁迅的作品就显得“深沉蕴藉”。而这深沉蕴藉中所透露出来的“苦的寂寞”,或者说内心的绝望和苍凉,则可以看作是所谓的“鲁迅气氛”。而最能代表鲁迅气氛的作品,鲁迅的弟弟周作人首推《在酒楼上》。
鲁迅《呐喊》、《彷徨》的文学史地位,可以主要通过它既是现代小说的开始,又标志着现代小说的成熟,这一个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罕见现象来作简要的说明。可以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内容,即“表现的深切”,二是形式,即“格式的特别”。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8
硝 烟
——续写《故乡》30年后

“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长夜晦暗的季节,那是死气沉沉沉的冬天。”新中国刚刚成立,社会依旧动荡不安。前方抗美援朝的他们正在浴血奋战,而国内被反革命分子弄得乌烟瘴气,空气中充斥着躁动和不安。不知这漫漫长夜何时能到头!

夜凉如水,残月似钩。宏儿在抗美援朝的前线争分夺秒的抢救伤员,当他看到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倒在血泊中时,他的心不免一阵抽搐:果然,这就是战争。麾下白骨,戟上猩红。即使身后炮火连天,宏儿也依旧从容不迫地处理伤口,止血、上药、包扎,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娴熟,战争的硝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一战告终,枪声停止了,伤员的呻吟、将军的嘈骂、护士的抱怨却不绝于耳。宏儿抬头看着天空,在这个本该安静的夜,星星未曾因战乱而失去半分光辉。不知怎的,宏儿突然想起了故乡——那个多水的江南。虽然他知道故乡现在已成为一片废墟,但是他好想回到祖国,哪怕只是再看一眼故乡的夜空也好。

随着哨声响起,战争一触即发,世界又要乱了。此时的天已微微亮了。这时候,一个人满身血污,好像是个受重伤的士兵从尸横遍野的战场上苏醒过来了,正从那磨刀石旁边的甬道上踉踉跄跄地站起来,茫然又恐惧地四下打量,嘴里嘟哝着:“回家....回家。”队医赶紧把他扶过来包扎伤口,宏儿看了看眼前这个浑身是血,手里紧握着一块石头的人,嘴唇不由得颤了颤,“水...水生。”那个血人也怔了怔,带着些许呜咽地说:“宏儿哥!”随即,-滴清泪滴在血红的战衣上,绽开了一朵如花般的浅粉色痕迹。宏儿看到自己儿时的伙伴变得这般憔悴,既高兴又心痛地问:“水生,似怎么变成这样样?”水生闭上眼睛,嘴角解脱似地扬起来,叹了口气说:“当初家里穷,政府征兵时俺就去了。俺临走的时候,娘给了一块石头,说想家的时候就拿出家里的石头来看看。”说着,水生紧紧地攥了攥早已染成血红的石头。“可是,俺还是好想家,宏儿哥,故乡还好吗?”宏儿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滑过脸颊,慢慢地落下,打湿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他不忍告诉水生故乡被毁的真相,就说:“当然,江南三月的桃花雨,擦亮了古寺重叠的新绿,墨玉的涟漪里养着金色的锦鲤。江南四月的杨柳枝,正撩拨着水稻嫩苗的芳香,燕子的剪影生动了黝黑的土壤。故乡,还是很美。等抗美援朝胜利后我带你回去。”“宏儿哥,我好累。等胜利那天一定要告诉我一声”水生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直到最后完全消失时还嘟嚷着:“回家,我想回家。”手中的那块石头也滚落到了地上,溅出一汪红色......

“回家,我想回家。”这句话一直在宏儿耳边回荡。当他再次仰望天空时,那块巨大的石头——地球,已经转过来了,太阳已经通红,但是那块故乡的石头,在清晨的静穆中孤零零地架在那儿,上面染着红色,那绝非太阳染上的,也绝非太阳可以晒退的。

风呼呼地从耳边吹过,如果可以,就让风携着战争的硝烟远去吧!
第2个回答  2008-08-19
呵呵,写一篇作文也上网来求,你也太搞了,我看500分都未必有人愿意浪费这个脑细胞的。
第3个回答  2008-08-16
晕~~~~最楼下的,你那个是续写么,简直和问题无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8-13
我们以前也写过,忘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