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唐朝哀帝后的五代世国这期间的历史详细的讲述一遍吗?

也就是唐朝如何灭亡的,以及后来到宋朝期间的历史
谢谢咯~

悬赏分都没有,还出这么大的题目,老哥你知道我要打多少字吗?

要不是这个话题我很喜欢.......

以下内容均为原创,谢绝转载 ,可访问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jeffersonwell

五代——指梁、唐、晋、汉、周,这是国号,上面的“后”字,是后世史学家加的
统治地区为黄河流域的中国北方,中原地区

十国,指在此期间的前蜀,后蜀,吴,吴越,北汉,南汉,南平(荆南),南唐,闽,楚 十个小国,除北汉在今山西省中北部,其余均在中国南方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问题就一直存在,且愈演愈烈,至唐末一百余年,中央政府与藩镇之间的战争就一直持续,到唐末黄巢起义之前,唐中央政府实际控制的区域,仅有长安洛阳一线附近及江淮,西川两地,后两者是唐政府的财税来源,唐之所以能在安史之乱后维持百余年,全赖此二处。

唐末黄巢起义,黄巢为直接打击唐中央政府,实行流动作战,发檄文通令:各地藩镇只要自守地界,就各不相扰,反震大多自保实力,使黄巢从江西经广州(时称番禹)、扬州、汴梁一路直下长安。唐僖宗逃亡蜀地。

而在此过程中,唐朝淮南节度使高骈,乘机发展实力,成为一方强藩,脱离中央控制

而在蜀地,宦官田令孜为发展自己的实力,将蜀中三镇:西川(成都)、东川(江州)、山南西道(汉中)都授予自己的亲信,其中首藩西川节度使授予其族弟陈敬瑄。唐僖宗在逃亡过程中被其收留,护驾有功,授太师衔。也成为一处强藩。

黄巢起义失败后,黄巢手下叛将朱温,因平叛有功,授节度使,赐名“朱全忠”镇汴梁(今河南开封)这就是为何后来五代及北宋的都城都在汴梁的原因。

至此,唐王朝实际控制地区,仅仅只有长安一处,可谓“政令不出都门”了。

但是朝廷里还有两大势力,一是宦官,一是朝臣,唐僖宗回到长安后不久就死了,继位的是他的弟弟唐昭宗,在昭宗还是亲王,一起逃难去蜀地的时候,走到半路走不动了(也难怪他一个纨绔),就低声下气问大太监田令孜借马,还叫他“阿公”,结果田非但不借,还用鞭子装样子要抽他(这个太监做的太有威风了)。昭宗受的鸟气,自然是多了。结果机缘巧合做了皇帝,第一个要搞的,自然就是宦官,尤其是田令孜。

不过田令孜也很识相,而且有点忧患意识,他早给自己留了后路,跑到他的那个做西川节度使的弟弟哪里去了。昭宗仍不罢休,非要搞死田,故意给陈敬瑄升了官,让他回京,你想想,一个土皇帝,怎么肯乖乖回来做空头官?陈当然不买账,拉起枪杆和朝廷对干。

这时候有个叫王建的兵头,非常强悍,做了东川一个小州的刺史,以前认过大太监田令孜做义父,现在田、陈和朝廷开仗,就叫他来帮忙,他也很乐意,兴高采烈走到一半路,有人提醒陈敬瑄:此人骁勇无比,久必为祸。陈恍然大悟,关了各处关隘。王建一听大怒,一不做、二不休,转而投了朝廷去打陈、田,而且所向无敌,这真是引狼入室了。仗打了两年多,两边都打不动了,朝廷想罢手,但王建已经快要拿到地盘,怎肯罢手,用计赶走了钦差,把剑门关也关了,直接攻打成都城,城中粮断,陈敬瑄这时候终于有了勇气,为全活百姓,开门投降,王建成了蜀地的霸主,后来建立了十国的“前蜀”,传两帝。

在朝廷那边,昭宗继续清洗宦官,但是宦官是控制禁军,也就是京城兵权的,他利用宰相崔胤,联络宣武节度使朱温,要搞掉宦官,结果消息泄露,宦官提前下手,杀了崔胤,把皇帝宗室劫持到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那里,朱温于是起兵攻打李,夺了皇帝,杀了所有的宦官,回到长安,又听从谋士李振(此人乃屡试不第的秀才,对身居高位的怀有刻骨的仇恨)的毒计,杀了几乎所有的朝臣,并把尸体投入黄河(朝臣自称“清流”,所以投入“浊流”),独自控制了皇帝,数年后又迁都洛阳,最后朱温篡位称帝,并杀光了唐朝宗室。
朱温建梁,传三帝。

朱温早年,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结怨,两镇一直攻伐不已,至李克用病死,朱温称帝势大,几乎统一了除河东镇的北方。但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十分厉害,几次大败朱温。

朱温好色,连自己的儿媳都不放过(朱温就是不算中国古代最好色的皇帝,也是最荒淫的皇帝),最喜欢养子朱友文的老婆,想传位给朱友文,二子朱友恭的老婆也是“侍寝”的,知道了这事,回家告诉乌龟老公(这老公当的也真窝囊),友恭就联络了弟弟朱友贞,一起杀进宫去,朱温听见响动,大叫:“反贼何人?”儿子答道:“老贼万段!”(这是自古最牛B的子女叛逆之语)一刀把老子给杀了,做了皇帝。不久,其又想杀了一起造反的弟弟朱友贞,结果反被朱友贞先下手搞掉了。朱友贞就是后梁的“末帝”。

后梁内乱不止,李存勖则步步紧逼,到了末帝年间,已经兵逼黄河,后梁几次挖开黄河,防水阻挡,百姓自然死伤无数,而中国今天的黄泛区,最早的发端就是这里。可是这并不能阻挡李存勖的攻势,李突袭入汴梁,末帝自杀,梁亡。

李存勖建立了后唐,后面就有了那个著名的“伶人丧国”的故事。

到了后唐末帝李从珂的手里,他的大舅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借了契丹兵,杀进都城洛阳,李从珂抱着《传国玉玺》跳火自焚,至此,从秦始皇那里传下来的传国玉玺就消失了。

石敬瑭靠当儿皇帝有了江山,但是他的侄子、继位者晋出帝石崇贵则是个有骨气的人,在给契丹的奏章上(这也是千古奇闻,中原给番邦上奏章)只称“孙儿”(这也够惨的了),不称臣,结果契丹大怒出兵,由于晋主将降敌,条件是契丹立他为帝(NND,中国的皇帝居然是蛮子说了算),二十万大军不战而降,出帝被俘,晋亡。

契丹在中原烧杀抢掠,名曰“打草谷”,激起各地民众反抗,河东节度使(又是这个地方,看来是有帝王气)刘知远发檄文讨契丹,半年就收复了中原,刘建立了后汉。刘知远只做了十个月皇帝就死了,儿子汉隐帝一直担心大将郭威造反,就派杀手去暗杀,结果反而激起造反,郭威杀进汴梁,弄死了皇帝,成了后周的开国皇帝。

郭威无子,立了柴皇后的侄子柴荣为帝(中国古代一次最奇特的传位),柴荣是五代少有的明君,治国强兵,为后来宋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可惜三十几岁就死了,留下孤儿寡母,禁军将领赵匡胤来了次“黄袍加身”就成了宋太祖。

赵匡胤先灭了后蜀,再是南平、南汉,接下来是鼎鼎大名的南唐李后主,最后是北汉,而吴越泽臣服已久,太宗时入朝,至此天下一统。

赵匡胤后来给他其弟弟赵光义(宋太宗)杀了,(把兄弟杀,亲兄弟也杀,真是腥风血雨),然后就开了太宗一脉的北宋王朝。

顺便提一句,靖康之变后,北宋两个皇帝和几乎所有宗室都被金兵捉走,而高宗赵构又无子,就立了太祖赵匡胤的子孙为后,就是南宋孝宗,所以南宋一脉是太祖之后。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各国兴替的掌故:

前蜀已经说过了,王建之子王衍是个纨绔,被后唐李存续派大将孟知祥灭了,但孟想自立为王,又杀了监军,拉旗为王,是为后蜀,传两帝,到了他儿子孟昶手里,此公和王衍一样,结果又给宋朝给灭了,(历史竟是如此惊人的相似)里面还多了一个花蕊夫人的故事。

淮南节度使高骈没等到做皇帝,他被部将们合谋杀了,部将们又有一轮厮杀,胜利者杨行密成了吴国的皇帝

到了杨行密的儿子手里,权相徐温把持朝政,徐温养子(五代十国流行养子,本意是拉拢英豪,壮大实力,结果是造成各个实际是部将的人都有了皇位继承权,使得皇帝成了人人可做,人人可杀的高风险职业)徐知诰代位自立,是为南唐烈祖(李后主的爷爷)

其他的藩镇都很一般,绝大多数都是唐朝留下来的藩镇,大的称帝,小的一般也称王,真是有枪就是草头王,你可以看看教科书了。

吴越开国钱镠,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

唐末,马殷割据湖南。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于潭州(长沙)。927年,后唐又封其为楚国王。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

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年,后梁封他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

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继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南汉"。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残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

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于江陵,仅有荆州一地,至唐明宗时才得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

北汉为后汉刘知远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汉。刘崇据河东之地,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

写了两个钟头,给点分意思一下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13
唐朝如何灭亡的?
看这里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518519.html
宦官专政在东汉末年即开始出现,并因宦官与外戚争权而直接导致了盛极一时的汉王朝的灭亡。此后的历朝中,只有唐、明两朝还出现过宦官弄权的现象,并都导致了这两朝的衰落和灭亡。但是仔细衡量三个朝代,宦官势力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并能够完全左右朝政、使皇帝成为傀儡的,首推唐朝。

自天宝后,宦官专政成为唐后期历史上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自韦后之乱至玄宗即位,宦官都有参与官廷政争。而自安史之乱后,李辅国策立了一次不露痕迹的政变,拥立肃宗后,唐肃宗李亨因强藩作乱险亡其国而疑忌将帅,开始用自己宠信的宦官李林辅统帅禁军,开始了宦官掌权的先例。至唐代宗时,宦官的势力又进一步膨胀,充任内枢密史,掌管机密,承诏宣旨。至此,宦官开始逐渐的控制了军队和朝政,而皇帝确逐渐的控制不了宦官,甚至反被宦官所控制。《旧唐书》云:“自贞元之后,威权曰炽,兰钅奇将臣,率皆子畜;藩镇戎师,必以贿成;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

宦官势力的膨涨,侵害了旧有官僚集团的利益,宦官控制朝廷,不仅威胁皇帝,而且因利所趋,无事不争,这便和朝臣发生冲突。日积月累,矛盾便开始激化。于是官僚集团便与宦官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变逐渐开始,尤其是王坯、王叔文铲除宦官未果后,宦官更为猖獗。当时,宦官衙署在宫城,朝宫衙署在皇城,宫北皇南,因此人们城前者为北司,后者为南衙,二者形同水火,终至唐亡。史学界把这场延续整个晚唐政局的斗争称为“南衙北司”之争。宦官弄权激发了朝臣与宦官之间的冲突,同时,朝臣之间为了政见党争也需要借助掌握实力的宦官的支持,宦官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也需要朝臣的帮助,这两派之间是既争斗又互相利用,关系错综复杂,各种派系争斗不断,朝政日趋腐败。

唐初宦官不掌兵,但自安史之乱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领禁军,代宗时期的宦官鱼朝恩更是出掌神策军。自泾原兵变后,由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京城武器便有足够能力宰制朝政了。本来皇帝是想用宦官来监军,控制武将,避免尾大不掉的情况再生祸乱,但没想到的是宦官监军却每每牵起大祸。唐德宗之后,宦官掌握了神策军,但却不谙军事又任用亲信奸佞,导致军队缺乏训练,军力日趋败坏,使得中央军的战斗力跟地方藩镇的相距甚远,因此,后唐时期一直缺乏强大的中央军力,黄巢之乱后的以藩治藩政策失效,中央军又无法抗衡强藩,以至最终朱温篡唐。

宦官久争朝政,诱导君主安于逸乐,使君主沉迷声色,这样便使君主间接成为宦官的傀儡,疏于理政,从而导致小人操控权柄,政风败坏。此外,中唐后,常以宦官出使,甚至干涉宰相、大臣、藩镇的任免升迁。这样,大臣为保仕途荣华,便积极奉承宦官,宦官乘机敛财,上下沆瀸一气令政治更加败坏。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黄巢起义失败之后,唐王朝名存实亡。史称:“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经过这场风暴,唐王朝只剩下一个空壳。藩镇之间经过互相攻战,最后仅剩下十几个。当时势力最强的是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在河南),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山西),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在陕西凤翔),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在河北北部),镇海节度使钱镠(在浙江),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在江苏扬州),西川节度使王建(在四川成都)。

唐僖宗死后,宦官杨复恭立僖宗之弟李晔为帝,是为昭宗。这时宦官与朝官之间的斗争,也越演越烈,各自拉拢藩镇以为援助。901年,宦官韩全诲勾结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宰相崔胤勾结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四人各为表里,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韩全诲逼昭宗至凤翔,投依李茂贞,朱全忠带兵七万入关。

903年,朱全忠打败了李茂贞。李茂贞杀宦官韩全诲等七十余人,与朱全忠和解,并将昭宗交给朱全忠,于是昭宗又回到长安。崔胤指责宦官“大则构扇藩镇,倾危国家;小则卖官鬻爵,蠹害朝政”。朱全忠以此为理由杀宦官数百人,于是,宦官在这次事变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904年(天佑元年),朱全忠杀宰相崔胤等,逼昭宗迁都洛阳。同年八月,又杀昭宗,立昭宗十三岁的第九子李�为傀儡皇帝。第二年,朱全忠为了减少他称帝的阻力,又将宰相裴枢、崔远等朝士三十余人杀死。907年,朱全忠废李�,自立为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朱全忠封李�为济阴王,次年杀李�。唐朝自618年(武德元年)建国,至907年(开平元年)被朱全忠篡夺,前后存在了289年。

五代十国历史
看这里
http://baike.baidu.com/view/22638.html?wtp=tt
第2个回答  2008-08-14
是五代十国,http://baike.baidu.com/view/22638.html?wtp=tt这上面有
第3个回答  2008-08-13
o

可以把唐朝哀帝后的五代世国这期间的历史详细的讲述一遍吗?_百度...
十国,指在此期间的前蜀,后蜀,吴,吴越,北汉,南汉,南平(荆南),南唐,闽,楚 十个小国,除北汉在今山西省中北部,其余均在中国南方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问题就一直存在,且愈演愈烈,至唐末一百余年,中央政府与藩镇之间的战争就一直持续,到唐末黄巢起义之前,唐中央政府实际控制的区域,仅有长安洛阳一线附近及...

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及时间分别是什么,可否详细的说明一下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不久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立辽朝。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我们该如何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
从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帝到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在北方先后出现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其他地方依次出现了吴、蜀、南唐、北汉、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历史把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称为“五代十国”。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逐渐形成了尾大不掉的藩镇割据势力。唐末黄巢起义后,进一步加速了中央与地...

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是怎么回事
“五代十国”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唐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晃接受唐哀帝“禅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府,占有中国北方大部地区,五代十国开始。此后相继出现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四个朝代。这五个定都于中原地区的政权,被...

隋唐五代又十国的五代十国是哪些顺便详细说一下五代又十国的历史资料...
3.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但随后的宋代却成为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这其中五代时期的科技文献保护与积累起了重要作用。4.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大体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变化很多,官职时常废置不常,其制度...

我想知道唐代末期的历史,尤其是唐哀宗的,越详细越好
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除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得年17岁,葬于温陵。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唐天祐二年 (905年),掌握实际权力的梁王朱全忠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光(见白马驿之祸),接着在天...

谁能给我仔细讲讲五代十国时期的产生和结束
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实际上十国当中有六个在960年之后灭亡,北汉在最后,被灭时已是979年。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统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断,社会经济、文化受到颇大影响。但这时期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在后...

有谁能给我梳理一下五代十国的一段历史?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

求五代十国时期详细历史
五代十国就是公元907军阀朱温灭唐建立后梁为标志开始的,一直到960北宋建立结束,历时53年这么一段历史。五代十国嘛,五代就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政权。这里要说明的是中华文明一直以河洛地区(今天陕西...

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详细介绍!~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