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下游水流向那里?

三峡水库下游水流向那里?

三峡水库的水下游就是长江的中下游,河水最终流入东海。三峡水库位于湖北宜昌,而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以下为中下游。

长江中游

宜昌市至湖口县为中游,长955千米,流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本段加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等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饶等五水,北岸有汉江,本段自枝城至城陵矶为著名的荆江,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已堵塞)四口分水和洞庭湖、水道最为复杂。

长江下游

湖口县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千米,面积12万平方公里,加入的主要支流有南岸的青弋江、水阳江水系、太湖水系和北岸的巢湖水系。

扩展资料:

三峡水库历史沿革

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1992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从此,三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向实施阶段。

1993年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1993年9月,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三峡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

2009年,长江三峡工程全部竣工,总工期为17年。

2009年8月,长江三峡三期枢纽工程最后一次验收——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获得通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水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03
葛洲坝枢纽下游水位变化对船闸与航道影响及对策研究
  2.1.1 水位变化的预估

  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拦沙后,葛洲坝枢纽下游河段将继续冲刷下切、水位下降。经一维、二维数模计算和定床、动床模型试验,预估的水位值如表8。最低通航流量(3200m3/s)的宜昌水位均低于通航要求。要使宜昌水位达到通航要求值的相应流量为:5000m3/s(156m蓄水期)与6350m3/s(175m蓄水期)。按设计提供的水库运行20年的流量过程线,低于要求水位的平均天数为:135m蓄水期一59天/年,156m-80天/年,175m-60-120天/年。因此,该河段河床下切、水位下降对通航的影响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表8 宜昌水位预估值(m)

三峡水库水位(m) 年 份 流量(m3/s) 通航要求水位(m) 预估宜昌水位(m)
135 2005 3200 38.0 37.3-37.8
2007 3200 38.0 37.2-37.7
156 2009 3200 38.5 37.2-37.5
4000 38.5 37.8-38.0
175 2012 3200 39.0 37.0-37.4
  4000 39.0 37.6-37.8
  5000 39.0 38.3-38.4
  上述预估采用一维数模计算成果作上下游边界条件,三峡水库上游来水来沙采用1961-1970年系列,计算中没有考虑葛洲坝库区冲淤变化对宜昌河段冲淤和水位的影响(此影响在1998年洪水过程中十分明显)。再加上泥沙模拟技术本身的精度有限,故预估的具体数值不一定准确。但所得出的变化规律是可信的,可供研究和设计参考。

  2.1.2 对策研究

  研究中考虑和分析过数种非工程与工程措施,重点研究的是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包括优化三峡水库调度、葛洲坝船闸优化调度、阻航经济补偿等方案,工程措施包括丁坝、潜坝、复式潜坝、河床护底以及葛洲坝三江下引航道开挖等方案。对多项工程方案进行的计算与定床模型试验表明,在胭脂坝左汊及其以上河段修筑潜坝群,宜昌枯水水位可少降落0.4m左右。动床模型试验表明,在胭脂坝左汊内修筑5道潜坝方案(枯期3200m3/s时坝顶淹没水深5m或6m、坝间距350-750m)流量3200m3/s的宜昌水位可少降落0.15-0.29m;护底方案效果略差。对潜坝群的位置,潜坝产生的局部比降和流速变化及其对航行的影响,以及宜昌河段与下游河段演变的相互影响均需进一步研究。

  2.1.3 控制葛洲坝下游河段的河床下切和水位下降,对保证正常通航至关重要。研究工作应紧密配合设计,尽快确定方案和综合措施,并争取在2003年前实施。

2.2 江口镇上下浅滩演变与整治研究

  “九五”期间各承担研究单位收集和分析了枝城至大布街长约78km河段浅滩演变原型观测资料,建立了两套河床冲淤数学模型和两座实体模型,对三峡建坝后浅滩演变趋势及整治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下列认识。

  2.2.1 枝城至大布街河段具有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的双重属性,河床由沙卵石组成,整体河势稳定,局部河段冲淤变化剧烈,主要碍航浅滩有芦家河、枝江、江口等三处沙卵石浅滩。芦家河浅滩位于松滋口下游的主流过渡段,碛坝将河道分为沙、石两泓,枯水航道在沙泓,汛期在石泓,两泓交替过程中易发生碍航,是三处浅滩研究的重点,但三处浅滩相互影响,应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2.2.2 三峡建坝后,枝城至大布街河段总体河势无重大变化,河床冲刷以纵向冲深为主。枢纽运用初期20年,浅滩河段将由水浅碍航变为水浅、坡陡、流急等多种形式碍航。三峡水利枢纽按坝前水位135m运用初期数年内,仍有较细泥沙进入芦家河河段,沙泓仍表现出汛期淤积、汛后冲刷的规律,遇到不利水文年时,沙泓可能因淤沙难以冲开而碍航:以后在全河段河床冲刷过程中,毛家花屋至姚港间长约2km河段,河底高程高于其上下游段,床面由泥砾层和砂砾层组成,抗冲性强,枯水期将出现坡陡、流急现象而影响通航。

  2.2.3 枝城至大布街河段整治的总体思路是既要解决沙卵石河段水浅流急的碍航问题,又要力求整治后引起的水位下降不影响到宜昌;利用本河段总体河势较稳定的特点,采取整治措施使本河段成为有一定曲度的多个微弯段;通过基建性挖槽、整治建筑物等工程措施改善浅滩段航道尺度和局部流态。

  2.2.4 采取整治工程措施改善本河段的浅滩航道条件是有效的,但因涉及对宜昌河段水位下降、松滋口分流的影响,还与松滋口建闸控制方案有关,全河段各浅滩段的整治工程方案尚待今后进一步综合研究。

2.3 三峡建坝对下游河道冲淤与河势影响及对策研究

  “九五”期间各研究单位收集分析了近期坝下游河道演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坝下游河道冲刷数学模型计算,对长江中游河道现状及三峡建坝后宜昌至城陵矶河段的演变趋势与河势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了下列主要认识。

  2.3.1 近50年来,长江中游河道演变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河道演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总体河势基本稳定,局部河段河势变化较大:全河段总体冲淤相对平衡,部分河段冲淤幅度较大;荆江和洞庭湖关系的调整幅度加大。

  2.3.2 三峡建坝后,枢纽下泄水流的含沙量明显减少,坝下游河道将经历较长时期的冲刷-平衡-回淤过程。为预测三峡建坝后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冲刷情况,利用两套坝下游冲刷一维数学模型,按统一的水文年系列和地形资料完成了三峡建坝后宜昌至大通河段冲刷计算。在本次计算中,经过对1980-1987年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资料的补充验证,计算成果和实测资料符合尚好,表明两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三峡工程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能力。两模型对三峡建坝后长江中下游冲刷进行了长系列年计算,得出的宜昌至大通河段的冲淤过程基本一致,数量也较接近,宜昌至大通段最大冲刷量为39.7-43.0亿t,发生在枢纽运用60-80年。其中三峡水库运用初期30年中宜昌至城陵矶河段冲淤过程和数量计算成果精度相对较好,可供有关部门参考。宜昌至松滋口段,最大冲刷量为1.07-1.48亿t,出现在枢纽运用10-20年,河床平均冲深1-1.5m;松滋口至太平口段,最大冲刷量为1.47-1.87亿t,发生在枢纽运用10-20年,河床平均冲深1.5-2m;太平口至藕池口段,最大冲刷量为3.7-5.3亿t,发生在枢纽运用30-50年,河床平均冲深2.4-3.4m:藕池口至城陵矶段,最大冲刷量16.6-23.48亿t,发生在枢纽运用40-60年,河床平均冲深5.3-7.5m。冲刷后水位下降,两模型计算的宜昌站水位降低值比较接近,相应流量5500m3/s的水位,较三峡工程开工前1993年的水位下降0.95-1.15m。

  2.3.3 三峡建坝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在较长时期的冲刷过程中,局部河段的河势将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关于宜昌至城陵矶河段的河势控制方案,宜昌至枝城段宜采取护岸工程措施,稳定现有河势;枝城至杨家脑河段,宜采取河势调整工程措施,使全河段成为曲率适度、过渡段适中的弯曲河段:杨家脑至城陵矶河段,宜在2003年三峡工程按135m水位运用前完成河势控制近期工程,以后继续进行河道观测分析,根据河势的变化,进一步实施河势控制工程。

  2.3.4 鉴于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复杂,床沙组成沿程变化幅度大,三峡工程建成后的较长时间内,坝下游河道冲刷和局部河段的河势调整,对防洪、航运、取水等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下阶段加强对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冲刷过程中河型和河势的变化,以及重点河段整治工程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抓紧施工期坝下游河道演变的观测。

2.4 三峡水库运用后对荆江三口分水分沙及荆江与洞庭湖防洪影响研究

  “九五”期间各研究单位对荆江三口和江湖关系的现状作了较全面分析,建立河网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进行了三峡建坝后荆江、三口分流道及湖区的冲淤变化计算,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

  2.4.1 荆江三口分流道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大部分河段均处于累积性淤积状态,1952年至1995年淤积量为7.25亿m3,占同期分流道输沙总量的16.5%,其中以藕池河中支、西支淤积最为严重。冲刷河段主要为松滋河东支南平以下河段。

  2.4.2 荆江三口分流道分流分沙呈逐年递减的总趋势,下荆江裁弯加速了递减速率。1981-1998年与裁弯前1955-1966年相比,三口分流道年径流量减少654亿m3,减少48.3%;年输沙量减少1.073亿t,减少53.5%。

  2.4.3 根据1994-1995年实测洞庭湖地形图量算得城陵矶(七里山)水位31.5m时,洞庭湖总容积为167亿m3,而利用1974-1978年测图量出的总容积为182.8亿m3,两者相比容积减小15.8亿m3。容积减小的主要原因,一是泥
沙淤积,二是湖区围堤加高。东、南、西洞庭湖的泥沙淤积量约占总淤积量的95%,其中东洞庭湖淤积占总量的39.5%,南洞庭湖次之,西洞庭湖最小。

  2.4.4 利用建立的两套河网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三峡建坝后三口分流道的冲淤变化进行了计算。两个模型算得三峡枢纽运用30-40年内松滋分流道均处于冲刷状态,以后略有回淤,最大冲刷量为0.46-1.0亿m3;太平口和藕池口分流道均以淤积为主。三峡建坝后三口分流分沙量有明显减小,枢纽运用41-50年,三口年分流量为364.6-460.4亿m3,较1981-1998年减少34%-48%,藕池口分流量已很小:三口年分沙量为0.28-0.38亿t,较1981-1998年减少60%-70%。三口进入洞庭湖的沙量减少,对延缓洞庭湖的淤积速率具有重要作用。

  2.4.5 荆江与洞庭湖相互制约、关系复杂,建议下阶段加强荆江与洞庭湖演变的观测分析工作,完善江湖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三峡建坝后江湖关系的调整及其对防洪的影响与对策作进一步研究。

2.5 三峡水库拦沙泄水对鄱阳湖口分流分沙及鄱阳湖防洪影响研究

  2.5.1 三峡水库汛初(5-6月)降低水位迎洪,下泄流量大于天然值。据长科院等有关单位计算成果,此时长江湖口站水位将较天然值升高1.0-2.4m。此期间正逢鄱阳湖五河主汛期。经对典型年水文过程的计算,湖区水位相应升高0.3-2.2m,高于防洪警戒水位(19m)的频率增大、历时延长,湖内有效调洪库容减少。但因三峡水库蓄洪削峰,湖区最高洪水位较建库前仍有所下降。

  2.5.2 10月份三峡水库蓄水,下泄流量小于天然值,导致湖口水位较天然值下降1-2.5m(1967年型水文年),湖区水位下降0.5-2.3m,露滩时间变长。

  2.5.3 据实测资料统计,天然条件下鄱阳湖年均淤积量约1210万吨,湖底年均淤高2.63mm。三峡建库后,对典型年(1967年)的计算结果,湖区淤积较天然略有增加。

  2.5.4 三峡水库蓄水拦沙后,对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估计二三十年后才会波及鄱阳湖口。但水库运行调度引起的下泄流量的变化,则会很快影响鄱阳湖口的水位和流量。对此应予足够重视。上述“九五”期间的成果仅仅是初步的、定性的,今后尚需作更深入的研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01
流经长江沿途各个省市,最终东流入海是东海,入海口是在上海。
第3个回答  2015-10-08
向西流,我国的水流都是自西向东

三峡水库下游水流向那里?
三峡水库的水下游就是长江的中下游,河水最终流入东海。三峡水库位于湖北宜昌,而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以下为中下游。长江中游 宜昌市至湖口县为中游,长955千米,流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本段加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等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饶等...

三峡水库下游的水,都流向了哪里?
三峡水库的水下游就是长江的中下游,河水最终流入东海。三峡水库位于湖北宜昌,而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以下为中下游。三峡水库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淹没陆地面积占632平方千米,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级行政区。这项工程由拦江大坝和水库、发电站、通航建筑物等部分组成。在现有水库特征条件...

三峡水库下游的城市有哪几个
三峡大坝下游包括从湖北宜昌至江西九江。主要城市包括湖北宜昌市、湖北荆州市、湖南岳阳市、湖北省会武汉、湖北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江西九江市。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市,串流2个城市、11个县城、1711个村庄,其中有150...

三峡放水下游流经哪些省份
- **地理位置与重要性**: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省会武汉,是三峡大坝放水后首先受到影响的省份。宜昌市,作为三峡大坝所在地,更是直接面临水库调节的影响。- **城市与环境影响**:湖北省内的主要城市,如荆州市、黄冈市和黄石市等,在三峡放水期间可能会受到水位变化的影响,这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渔...

三峡泄洪的水去哪了
具体来说,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当三峡水库需要泄洪时,开闸放水,水流会顺着长江的河道,经过宜昌、荆州、武汉等城市,最终汇入东海。这一过程中,泄洪的水量巨大,流速快,对下游河道和沿岸地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泄洪前,相关部门会进行充分的预报和准备工作,以确保下游地区...

三峡水库能淹几个省
三峡水库主要淹没了湖北省和重庆市的部分地区,没有淹没多个省份。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其蓄水范围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上。当三峡大坝正常蓄水到175米时,江水会向西回溯数百公里,形成一个狭长的河道型水库。这个水库的末端位于重庆市江津市的花红堡,水库的总面积达到1084平方千米,...

三峡大坝为什么要在汛期泄洪?
我们知道,虽然每年5-7月是长江流域的汛期,但汛期并不是天天下雨,中间会有晴天或者不下雨的时间,下游河流中的水会流向海洋,腾出一部分水位。此时,三峡水库就会抓紧时间泄洪,这是因为三峡大坝的总库容只有392亿立方米,可以拦截洪水的库容只有221亿立方米,而三峡大坝的上游,可能会产生上千亿立方米的...

三峡水库泄洪是到长江吗
1、三峡水库泄洪是到长江,峡大坝泄洪具体时间主要是根据上游来水情况,三峡电厂发电机组运行情况,下游需水情况,下游葛洲坝电站运行情况,上下游防洪通航情况等综合因素由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动之心,长江防总及水利部、湖北省防总等多家单位联合决定。2、三峡大坝的修建,除了发电之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

兴修三峡大坝水怎么排
先在大坝的坝址上游开挖导流洞,导流洞的入口在上围堰的上游,出口在下围堰的下游。在坝址与导流洞入口之间修建上围堰,把水挡住,让水从导流洞中向下游流。所谓的“大江截流”,说的就是上围堰合拢,把江河的水截住。同时在坝址与导流洞出口之间再修建一个下围堰,也是把江河的水截住,让水从上游的...

天天听各地泄洪,不知道这些洪水被泄到哪里 最终流入哪里?
最终流入长江里,通过下游进入东海。举例说明: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2012年7月23日,三峡枢纽开启7个泄洪深孔泄洪。上游来水流量激增至每秒4.6万立方米。2012年7月24日,三峡大坝入库流量达7.12万立方米\/秒,是三峡水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