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的故事?

如题所述

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

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

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

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很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

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

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文种的才能。

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

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

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

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

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

扩展资料:

急功近利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í gōng jìn lì,意思是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九·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意思:贤明之士,应当遵循正道,不应急于取利,应当恪守理性,不应急于求成。

示例:胡永洲《当前医学科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忽视了基础学科的研究”。章炳麟《答梦庵》:“ 而~,不避声色,则阳明学为厉阶”。)

相关人物介绍: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儒学大师、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

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

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

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急功近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1.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能诗,全乡秀才赞赏。有的人请他父子做客,还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不是去认真培养孩子,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结果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作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几年,仲永完全如同常人了。这都是仲永的父亲急功近利的结果。
2.成语--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今为商丘)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但是总是觉得禾苗长不高。他等得不耐烦,便将稻苗拔高几分。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我可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了1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追问

你跟楼下的回答者不一样,能理解我想要的答案,不错!请问,还有其他类似故事没?

追答

不知道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3
第3个回答  2019-11-14
第4个回答  2021-01-20

丰富的内容是关键

急功近利有什么例子吗?
急功近利的例子有:1、伤仲永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能诗,全乡秀才赞赏。有的人请他父子做客,还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不是去认真培养孩子,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结果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作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几年,仲永完...

成语故事急功近利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汉武帝元光...

急功近利的故事
又过了几年,仲永完全如同常人了。这都是仲永的父亲急功近利的结果。2.成语--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今为商丘)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但是总是觉得禾苗长不高。他等得不耐烦,便将稻苗拔高几分。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我可...

举几个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失败的
急功近利的行为往往会带来失败的教训。例如,古代宋国的农夫试图通过拔高禾苗来加速其生长,却导致了禾苗枯萎;明朝将领丘福在讨伐鞑靼时,轻敌冒进,不听劝告,最终导致全军覆没;关羽在赤壁大战后的北伐中,由于急于争功,陷入自我神话,最终失守荆州。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违背事物自然规律,急于求成,只会适...

世界历史上急于求成的例子 急!!!
2、杀鸡取卵。从前有个人,家里养了只老母鸡,这只鸡特别能下蛋,可有一段时间这只鸡老是不下蛋,而且还病歪歪的。那个人想,这鸡不下蛋留着也没什么用了,就杀了这只鸡,破开鸡肚子后发现这只鸡生病的原因原来是生了胆结石,大大小小的胆结石就像鸡蛋一样。杀鸡的时候正巧邻家的快嘴婆祥林嫂过来...

古人急功近利的例子
1、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2、朱允炆为加强中央集权急于削藩。3、传统戏曲《秦香莲》、《铡美案》故事 知识链接:1、急功近利 【解 释】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出 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九·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

急功近利是什么意思?
急功近利,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它描绘的是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如同贪名逐利的欲望推动着人们前行。首先,"贪名"一词揭示了人们对荣誉和成就的过度追求,不惜一切手段,忽视长远利益。其次,"渴望成功"的心态,反映了一种对即刻胜利的执着,不考虑过程,只求结果的快感。在这些寓言中,"...

「成语故事」一分钟了解急功近利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急功近利的后果是什么?
急功近利带来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例如,历史上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凭借五岁就能作诗的天赋,吸引了众多赞赏和金钱的诱惑。他的父亲本想借此谋利,却忽视了孩子的长远发展,频繁带他四处炫耀,导致仲永的才华在年纪轻轻时就消退,最终沦为常人。又如宋国农夫,急于求成地将稻苗拔高,反而使...

急功近利的人或事 古典故事
比如土木堡之变,王振急于立功收揽兵权,但是自己毫无本事瞎指挥,导致明朝十数万大军不战而败,朝中重臣不是被俘就是被害,连皇帝朱祁镇也被瓦剌抓走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