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把它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遍诗中景色..然后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作者什么情感..
请于2008.9.21 23:00前回答完毕..多谢多谢
《感遇其一》古诗原文阅读及赏析
草木有自己的本性,何必追求美人的折取。【鉴赏】张九龄的《感遇》系列共十二首,创作于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当时他被贬为荆州长史。这一首是系列中的第一首,通过描绘兰草和桂花,表达了诗人不愿媚上求荣、坚守节操的品格。首两句通过对春兰和秋桂的描绘,赞美了它们生机盎然和清雅高洁的特点。...
《感遇其一》古诗原文阅读及赏析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译文】春日融融,片片溢香的兰叶葱茏垂接;秋夜朗朗、掠人心魄的桂花月华般皎洁!这样繁茂,这般风韵飘逸,自然,春秋就成了美妙无比的季节。今天,谁知我独自...
《感遇十二首·其一》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晶莹洁净。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注释 ...
感遇十二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这首诗以兰、桂自况,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使人感到贴切自然,蕴含深厚,耐人寻味。 赏析二 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
《感遇其一》古诗阅读及赏析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释】 ①兰:泽兰,秋季开花,香草。葳蕤:叶盛貌。②欣欣:指兰草桂花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自尔:自然而然地。尔,语助辞。③林栖者:隐居山林之名士。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九龄对此十分不满,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作《感遇十二首》。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以春兰和秋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来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
感遇十二首之一后两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自己行芳志洁并非为了求人赏识,以博取高名。出自: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原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
张九龄三首古诗词赏析(风格清淡,语言素练)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是唐代有名的贤德之相,他举止优雅,风度非凡。张九龄为相时,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政治主张,反对穷兵黩武,强调关爱百姓,保民育人。...
感遇十二首 的 全部解释(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一)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注释】 ①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诗人在贬官荆州期间作《感遇》诗12首,此处所选分别为第四、第一、第二和第七首。②...
感遇十二首·其一拼音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译文:兰草在春天生机勃勃,枝叶茂盛;桂花在秋天洁白明亮。它们欣欣向荣,自然地顺应着美好的季节。谁知道那些隐居在山林中的人,会因为闻到花香而心生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是出于本能,怎么会希望被美人折断呢?赏析与作者介绍:赏析:诗的开头以对称的偶句描绘了春兰秋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