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如题所述

科研能力一般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不但综合体现了一个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也反映了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还处于学习阶段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刚进入科研工作的博士后和青年学者来说,不同阶段需要培养的科研能力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一、研究生学习
硕士学习阶段一般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个课题,或是大课题中的一部分。由于是刚刚接触科研,这个阶段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主要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以及如何阅读文献等,为将来的具体工作打好基础。文献阅读是个枯燥的事情,需要注意方法,否则便会一头扎到文献的海洋里无法脱身。首先是看综述文章搞清概念,然后再看技术文章掌握方法。虽然文章是多多益善,但也不是每篇都要精读。多数文章看摘要就可以了,经过过滤的少数经典文章则需要精读,还要经常复习。阅读文献的时候最好可以集中时间,避免遗忘。看文献时要边看边做笔记,下次有需要时就很容易找到。
在研究生阶段,有条件的话尽量掌握实验室的操作技术,还有人带的时候学习起来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要是等师兄师姐离开了之后再自学,压力就会大很多。如果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就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对以后的科研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少走弯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题上。
此外,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还远未定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可以多听听其他方向的讲座和关注其他的领域,进而拓宽知识面。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日益增多,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常常是产生新课题的地方。这都是将来潜在的工作机会。
不得忽视的是,研究生阶段培养还有很重要的一课就是科研规范和科研道德的培训。提高自身科研道德水平,学习避免造假和抄袭,是终身受益的事,越早有这种意识越好,等出事了再补可就晚了。还有在阅读文献和写文章的时候,需要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一遍,以免以讹传讹。
二、博士学习
博士毕业的一个要求是论文要有创新性。所以在博士阶段就要训练自己对课题的判断能力,包括课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一个idea出来之后,能不能做,如何实现,怎样设计实验,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到什么程度?这些不是导师要帮你回答的,而是要自己去寻找答案的。
走一条有所创新的路很辛苦,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首先是要熟悉自身科研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尽量捕捉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选择前沿课题,确保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力争突破前人的理论和技术的局限。这就需要更加广泛地阅读文献,同时也要关注相关领域的发展。信息来源也会是多样化的,比如网络、期刊(尤其是最新的外文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等。
博士阶段的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小视的。科研结果能不能有机会被同行看见、认可,在很大程度上都和自己的写作能力是相关的。在博士阶段,至少还有导师们可以帮忙修改论文,等以后毕业了,就需要为自己的文章负责了,不仅少了别人的帮助,还要帮学生学生修改论文。
三、刚进入工作的科研人员
博士后的工作阶段是博士生向独立科研人员转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期间,既有合作导师的帮助,可以自由平等地讨论课题研究的方向等问题,也比博士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培养出独立的学术思想,那对将来的学术生涯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能独立提出科研思路,并且具备完成思路的能力。也许在某个具体方向上研究深度跟读博阶段不会有很大差异,但是在视野的宽度上,以及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掌控程度的差别是非常大的。而在科研能力上,如果说博士阶段主要还是学习为主,以掌握一些科研技能为目的的话,那么在进入工作之后,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机会学习了,更多是要将以前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而且工作中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拿来犯错误了。
当然还有很多能力是不分阶段的,比如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注意提高与导师或同事同学的交流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而这些都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做好。
青年学者都希望自己能早日独立做科研,但只有先准备好这些能力,在机会来的时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如果搞不清各阶段需要培养哪些科研能力。那就算经过多年的学习,无非也就是多做了几年学术民工,把实验技能掌握地更加熟练,以及练就了一手发文章的能力罢了,离真正能够独立开展科研还有相当的距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30
首先,在锻炼个人科研能力之前,我们需要先打好自己的学科知识基础,需要我们把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好,为下一步的实践能力做准备。
打好基础之后,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实践工具的使用本领,比如it领域的子衿就需要一些编程的基础,设计领域则需要一定的作图基础等等。
接下来最好就是拜师了,在大学时代能有一位好导师将会受益终生,但拜师之前需要端正态度,摆正心态,同时脚踏实地,为之后的项目工程做准备。
拜师之后咱们就会跟着自己的导师做一些基础的工作,它们可能枯燥,但一定是有意义的,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你一定能够会有所收获。
在做完一段基础性工作之后,导师就可能会带你进入科研阶段了,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开始真正锻炼和磨砺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了目标加油吧!
END
注意事项
但如果您没有跟着导师做科研,多做一些项目,同时多参加一些科研比赛也是不错的选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2
如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科研兴教,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
思路。
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不足和对中小学教育科研不够
重视等原因,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较差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
现在,
社会
上仍有不少人片面地认为,
教师一般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参加教育科研工作。

有相当多的小学教师认为,
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课,
教育科研是大学教师的
事情,
与自己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
他们满足于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
而不善于
把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进而上升到理论高度。
因而,
多数教师只是凭着自己经验进行教学和以单纯传授现成知识为中心的经验
型教师。
与此同时,
仍有不少学校和个人依然以教学经验的多少,
作为判断教师
水平高低的主要的或惟一的标准。做经验型教师俨然成为许多教师的追求目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教师注重知识传授的做法。
总之,
经验型教师重模仿而
轻创新,
重积累而轻发展,
因而其多数只能成为机械传授现成书本知识的
“教书
先生”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体的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努力向
科研型教师转化,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
青年教师如何
在科研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呢?

一、青年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教育科研意识和自觉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
它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的机体,
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教学
规律,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特点、差异等因素进行深入的钻研,推出新的教学
方法,
这就是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
多年来,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
问题还不是教师能否从事教育科研的问题,
而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
的意识。老教师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而青年教师头脑中则存在
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

“教育科研无用论”

等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还有
部分青年教师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
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因此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学习,

固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在观念上进行转变和更新,
从而树立全新意识,
这就
是:
青年教师是教育科研的生力军,
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青年教师份内的工作;
仅仅会教书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
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这一点对于我们青
年教师来说,只要认真学习应该不困难,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二、青年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

态度决定一切。
这一精辟论段应该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到教育科研中。
只要青

年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
一定会在科
研战线中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高地。
我认为,
青年教师应努力具备六大基本科研
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要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永保进取心;要探索创新,要敢
于怀疑习惯行为和常规做法,敢于探索,敢于创新;要成为精明细心的人,善于
留心观察生活,善于从细小的行为中寻求其带有普遍性规律;要脑勤、手勤、眼
勤;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不夸大其词;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
所有这些素质对于一个青年教师搞好教育科研,
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十分重要,

样也是象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最为缺乏的。

三、青年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

有人说,
搞教育科研很枯燥,
其实并不是这样。
如果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方
法,
你就会感到研究过程本身是充满乐趣的。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千变万化、
活生
生的人,很难想象,教师不深入研究学生,他怎么能上好课?不了解学生,就没
有学校,
就没有教育,
就没有真正的教师和教师群体。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精神世
界的研究者。
天天和活泼可爱的学生在一起,
难道会枯燥吗?同时通过这几年实
际的教育科研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
多接触学生,
多深层次的进入学生学习、

活世界和心理世界才是科研工作成功的根本途径。
同时,
搞教育科研还需要有充
足而新型的基础知识作铺垫的。
以前我认为搞教育科研不外乎就是确定课题,

绕课题制定方案,
开展一些研讨课、
写些论文或经验研究就可以了,
通过参加多
次的相关校本培训、
科研专题学习,
认真学习有关领导的教学讲话和相关著作我
明白了:我的想法和做法太片面,是不可取的。其实,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就是
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问题是教师是否是以科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
教学工作,是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讨、总结和创新。我们搞教学
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
记录自己的感受,
记录自己的思路开始,
把这一串串
的珍珠,用教学理论串起来,那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因此,作为我们青年教师
来说,
应该立足于平常每一节课教学与研究,
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
大胆进行对
课题的探讨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这就是在搞教育科研。

四、多投入、多交流,巩固自身科研成果

世事都是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教育科研也是如此。
作为教育科研的
“新人”

青年教师应该多投入时间和精力,
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并积极与科研
同行交流。
最后整理分析研究资料,
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
并把自己的科研
成果积极整理,
把最出色的科研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
以此作为自己继续奋斗的

动力。

总之,教育科研不是单纯的理论想象,要求我们青年教师紧密地联系实际,
重在实践。
最后理论的生成都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过具体的应用;

事教育科研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的过程。是研究就需要学习,就会有困惑,
有困惑才有研究的价值,
当困惑明朗时,
我们的科研能力也就随之提高,
教学水
平也就芝麻开花节节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