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短篇童话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篇1

【词义】株:树桩。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守着树桩等待兔子跑来。

【用法】用来比喻死守片面的经验,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获得成功。

【出处】这则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典故】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农夫。他每天早出晚归,十分精心地耕种着自己的一块土地,可到头来,也只落得个顿顿粗茶淡饭,刚刚能填饱肚子。一天正午,烈日炎炎,劳作了整整一上午的农夫感到十分疲倦,就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这时,一只野兔没头没脑地冲过来,一头撞在了离他不远的一截树桩上,昏死过去。农夫跑过去拎起了兔子,心中不禁一阵窃喜,心想:哈!想不到不费吹灰之力就捡到了一只兔子,看来我真是时来运转了!以后我要是天天能捡一只兔子,那该多好啊!这以后,他果真再也不去种地了,每天都守在树桩旁,希望有哪只兔子再撞过来。一天、两天过去了,十天、半个月过去了,农夫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在树桩上的野兔,而自己田地里的庄稼却因此荒芜了。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宋国,人们都笑话他的这种行为。其实,野兔撞到树桩上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这个农夫竟然把偶然当成必然,不惜放下本职工作,专门等待偶然的出现,真是愚蠢得很!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篇2

话说农夫因为贪吃兔子肉而荒废了田地,导致身患重病而离开人世,临死前,他对儿子说:“儿子啊,你爸爸因为想不劳而获,种下了这颗致死的种子,你可不能学你爸爸呀!要好好耕种啊!”儿子两行热泪流了下来:“放心吧,爸爸。”

农夫死后,农夫的.儿子厚葬了农夫,拿起那把陈年的锄头,儿子用了五个小时铲除了野草,接下来他用了两天翻好了菜地,播好了种子,便坐在菜地旁边的一块大青石上,想着:我一定要牢记父亲的教诲,不贪图小便宜。

正想着,突然,一只大白兔用爪子抓了两片树叶,从山上冲了下来,到半山腰(也就是农夫儿子在的那个地方)一跳,立刻摔了一跤。接着,大兔子拍拍身上的土,又一跳,还是摔了一跤,那农夫的儿子挺好奇,走过去:“嘿,憨兔子!你在干什么?”兔子一边拍拍自己的身上,一边说:“妈妈说:‘只要一心学习某一样东西,就一定会学会的。’”又说:“我在学习飞呢!”

农夫的儿子感到好笑:“我来帮你吧!”说着带着兔子回了家,绑住,兔子说:“干嘛干嘛?”农夫的儿子说:“等明天就让你飞上天堂!”哪知道,傍晚,一大群兔子涌进来,用锋利的牙齿磨断绳子,跑了。

第二天,农夫的儿子看见兔子跑了,气得咬牙切齿:“兔子!!!!我不抓到你,我自认猪狗不如!”从此一后,农夫的儿子守在石头边等着那只想飞的兔子,又荒废了作物,最终气得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篇3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实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淹没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当作常有的现象、看成是一种必然规律的做法是缺乏根据和十分轻率的。一个人如果那样去看问题,就会做出像这个宋国人一样的蠢事来。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篇4

二年级的时候,我学过一个寓言故事,名叫《守株待兔》。它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种田的人在田里干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兔子,一下撞在树桩上死了。那个种田人急忙跑过去,乐滋滋地把兔子捡回家去了。从此以后,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着,看还有没有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最后,他的庄稼全都枯死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那个种田人很愚蠢。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件很偶然的事,可他却把这件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一件事了,所以他才会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劳而获的事情是没有的。那个种田人不靠自己的劳动生存,只想着天天白捡兔子,真是异想天开呀!就像我们的学习一样,如果我们平时不努力,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篇5

话说宋国“守株待兔”的农夫遭人嘲笑后,放下农业,开始了戎马生涯。这位农夫倒也改变了不爱劳动的恶习,在军中不断磨练,终于立下了功,被封为平南将军。

有一年,宋王因奸臣谗言,与楚国发生嫌隙。楚国百般容忍,终于,他忍不住宋国对他的挑衅了,对宋国宣战。宋国见楚国要打过来,慌忙命令那位农夫为元帅,组织兵力,防卫楚国。那农夫经过了几年的磨练,已经成长起来了。他先鼓舞士气,接着调虎离山,调开楚国大将和一部分楚国兵马。最后发兵攻楚军,最终三战三捷,把楚国大军赶出了宋国。农夫调兵遣将,前往追击,要一鼓作气攻破敌人。可在追击路上遭受伏兵攻击,宋国大败。农夫不得不下令,原地驻扎,恢复士气再追。

当天夜晚,农夫绞尽脑汁在想如何击败楚国,突然,一位士兵抓来一个敌军间谍。间谍透露,楚军退往深山之中,已经派兵想要突袭宋国。不知何时才会到达。那农夫从自己守株待兔的经历中,再结合这条重要信息,想出了一条“守株待兔”之计。

次日,农夫开始允许宋兵打猎,同时并吩咐要收拾行装准备撤退。而且故意把声势造的十分浩大。宋王听到消息后,下诏强制命令农夫追击。可农夫坐视不理。就这样,宋兵的士气开始逐渐恢复,可私下底,农夫却吩咐部将这几天要早点前去打猎。

到了楚兵要偷袭的日子,宋兵一个个都去打猎了。楚兵来势汹汹,要全歼宋军。可到了营寨,却空无一人。领兵之人慌忙下令撤退,可为时已晚,只听旁边一声炮响,满载而归的宋军看到楚军,顿时士气高涨,各个摩拳擦掌,想要一雪前耻。只见宋兵各个拿起武器,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楚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阵厮杀过后,楚军全军覆没,领兵之人成为了宋兵的俘虏。随后,农夫组织兵力,追击躲在深山的残余楚军,楚军溃不成军。楚王只好与宋国定下了盟约。至此,宋军因为农夫的守株待兔之计,在宋楚之战中取得了胜利。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篇6

今天我读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每天都在田里辛苦地劳动。一天,农夫在田里干活,突然,草丛中窜出一只兔子,那只兔子一头撞在了田边的大树上,死了。农夫非常高兴,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如果天天有兔子送上门的话不是就比耕田的收获更多了吗?农夫越想越高兴。从此以后,那个农夫不再耕田了,每天就坐在树边等的兔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却一只兔子也没有出现过。农夫的地因长时间没有耕种变成了一片荒野,他也因此被宋国人耻笑。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这个农夫太笨了,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也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基础,实现自己的梦想。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篇7

今天,我们学习了《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作文,主要讲诉的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农夫,由于经常食不果腹,所以他每天都必须坚持到田地辛苦劳作。

有一天,当他正在专心工作的时候,突然从草丛里窜出一只又大又肥的野兔出来。由于速度太快,它还没来得及收力就已经在田边的树桩上啦。

这时,农夫又惊又喜,天下还有这等好事。于是他将野兔带回家,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他想,要是天天都有一只兔子在这,那我岂不是以后都不用劳动啦。于是,农夫从此就荒废了自己的田地,每天就在那个树桩旁边等待着,等待着……

通过这篇文章,我了解到人不能够企图不劳而获,只有自己脚踏实地,才能将日子好好过下去。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篇8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农夫和他的妻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农夫扛着锄头去菜地干活,他卖力地干着活。正当他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的时候,突然从树丛里蹦出一只小白兔,它看到农夫吓得东窜西跳一头撞到树桩上,死了。农夫看到撞死的兔子,急忙跑过去自言自语地说:“这只兔子还敢练铁头功!”话音刚落农夫就提着兔子连蹦带跳地回了家。到了家门口他高兴得大声喊到今天我运气真好,捡了一只刚刚撞死的兔子。

回到家,农夫躺在床上休息,妻子给他做野兔汤。汤刚做好农夫和妻子就大口大口的喝起来,如果每天都有兔子肉吃该有多好呀!

第二天,农夫不好好儿干活了,总是左顾右盼的看看兔子来没来。她很扫兴地回了家。第三天,他不干活了躺在树桩旁的石头上,嘴里叼着一根草,还哼着小曲儿,跷着二郎腿。心里想:“兔子快来呀,我在这等你呢!”从此,他不干活了,菜地里长满了杂草,劳动成果全泡汤了。

到了冬天农夫很后悔,没有粮食,他们只好画饼充饥。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篇9

种田人靠在树桩的旁边,做了一个美梦:一天,种田人又在路边闲逛,突然看见了一只拼命跑来的兔子竟然又一头撞到了田边的一个树桩上,一命呜呼了。然后,又来了一只,两只,三只……正当种田人心花怒放手舞足蹈的时候,种田人醒来了,觉得自己又冻又饿,有气无力,肚子饿得咕咕叫。

正在这时,只见金光闪烁,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爷爷手屡胡须语重心长地对种田人说:“孩子,守株而待兔,侥幸而懒惰,必定一事无成。要想丰衣足食,只能靠老实做人,勤劳做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蚕儿吐丝成茧,燕儿衔泥筑巢,蜂儿采花酿蜜。孩子,你一定要好好领悟啊!”转眼间,老爷爷不见了。

种田人醒来,只见远近农田里到处都是人们在耕种,在锄草,在施肥,在杀虫。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种田人看着自己田里长满了野草,羞愧地低下了头。

从此,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照梦中老爷爷的话做人做事,三年后,终于成了一个富人。

守株待兔成语典故
守株待兔成语典故 篇1 【典故】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

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是什么?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如下: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从此,他丢下锄头...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
1、释义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

守株待兔是什么故事
《守株待兔》故事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1、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4、 --出自《韩非子.五蠹》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5、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

守株待兔成语故事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如下:1、寓言故事:古时候,有一个种田的人在田里干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兔子,一下撞在树桩上死了。那个种田人急忙跑过去,乐滋滋地把兔子捡回家去了。从此以后,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着,看还有没有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最后,他的庄稼全都枯死了。2、故事道理:故事...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什么寓言故事?
1、成语“守株待兔”的来源:《韩非子·五蠹》——战国·韩·韩非 2、故事原文:宋国有个耕田的农民。他的田地里有一根树株,一天,一只野兔撞到树株上,撞断了脖子死了。耕田的人于是放下手中的耕具,守在树株旁边,希望能再次捡到撞死的兔子。然而,兔子再也没有出现,他自己反而成了宋国的笑柄...

守株待兔出自什么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是一个出自《韩非子五蠹》的寓言故事。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守株待兔》故事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野兔撞在...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的完整内容以及寓意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篇1 【词义】株:树桩。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守着树桩等待兔子跑来。 【用法】用来比喻死守片面的经验,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获得成功。 【出处】这则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守株待兔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全文的意思:宋国时期,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有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可以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原文如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