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文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1-29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他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当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 这个动词,使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干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见一个初中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敞亮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活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染红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
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发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15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那个夏天便长了。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检举

借物喻人的名篇佳作
借物喻人的名篇佳作如下:1、《茶花赋》作者:杨朔。2、《白杨礼赞》作者:茅盾。3、《白杨》作者:袁鹰。4、《落花生》作者:许地山。5、《行道树》作者:张晓风。6、《荷叶母亲》作者:冰心。7、《桃花心木》作者:林清玄。8、《梅花魂》作者:陈慧瑛。9、《如果麦子没有考验》作者:林清玄。10...

借物喻人的作文有哪些?
3、《白杨》《白杨》是当代著名作家袁鹰的作品。文章由树及人,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他的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

借物喻人的文章有哪些
借物喻人的文章有:1.《石灰吟》解释:《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的一首诗,借石灰的特点来喻示作者自己的坚贞人格。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石灰的制作过程和最终形态的描写,表达了不避艰险、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坚韧不屈、清白立世的人格理想。通过对石灰的赞美,体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坚定的...

借物喻人的文章
梅花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

写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年轻力壮的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处可见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

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文章有哪些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便消失了。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奉献。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哪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警察的身影...

借物喻人 古文
(3)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的文章,抓含义深刻的语句来解读。(参阅教学用书)《白杨》十册,首先解读好爸爸谈论白杨的那段话。就能抓住核心,教学内容精。 (4)写景物的文章,抓住作者的情感思路来解读。 这类文章一般都是作者通过描写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以作者的情感思路读反复品读,教师读进去...

以借物喻人的文章有什么?
篇一:借物喻人:路灯 在我们小区的每幢楼的前面,每隔一小段路就矗立着一盏路灯。它们静静的站立着,虽然只有普普通通的外表,一根柱子和一盏伞状的节能灯泡,却起着很大的作用。每当天黑的时候,你们就准时亮起来,照亮人们回家的路。在雪白明亮的灯光下,人们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小朋友们快乐地嬉戏、...

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篇文章。
《粉笔》它,默默无闻,别人从没有关注过它,没有保护它,而它没有任何埋怨,无私地让人使用它,直到生命结束。它,留下的只是一些白灰。它,就是——粉笔。它总是没有被关注。在学校,在教室里,它掉到了地上,没有一个同学捡起来,放回桌子上。而是从它身上踩过。它的身体犹如沙石块,粉碎了...

求借物喻人的文章(4篇)要有文章的题目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牛的这种精神借物喻人的文章大汇总——松树的风格(去年冬天,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前两天在虎门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