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是春秋第一个霸主,雄才大略,为何最后会活活饿死?

如题所述

春秋时代文明开始逐渐礼崩乐坏,众国各居一势,权利蛊惑人心,各国国君纷纷起兵作战,逐鹿中原,欲吞并邻国扩大疆土,国与国,君与臣的矛盾不断凸显。混战时代,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春秋五霸”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脱颖而出的。

秦穆公是五霸中被周天子封任“侯伯”最早的一位;齐桓公曾经九合诸侯,讨伐宋国,吞并小国,尊王攘夷,北征戎狄,南伐楚国,早早就走上天下诸侯的霸主宝座;齐桓公的雄才大略,用人得当,能屈能伸等优秀品质成就了一身的辉煌,这样一个人,为何最后会落得“活活饿死”的悲惨结局呢?

一切要从齐桓公重用管仲说起。齐桓公姓姜,字小白,在齐国内乱时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逃往他国避乱,等齐国内乱平定,公子纠抢先一步,在回国的路上偷袭公子小白,欲称王。幸运的是管仲的箭弩仅仅射中了小白的玉佩,小白趁势倒地装死,逃过一劫,小白顺利回国后继承王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优秀的品质奠定了他强者的地位

豁达大度、虚心待人,终抱“美人”归

齐桓公即位后,想到当年鲁国帮助公子纠刺杀自己,想要报仇,打算攻打鲁国,杀了当年刺杀自己的管仲。大臣鲍叔牙却向齐桓公说: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鲍叔牙顶着齐桓公要杀了管仲的怒火向他举荐管仲。

齐桓公听罢,邀请管仲到齐国,厚礼相待:及堂阜而脱桎梏,斋祓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两人摒弃前嫌,称管仲为“仲父”,成为千古美谈。齐桓公的真诚打动了管仲,这也是管仲能为齐桓公尽心尽力,鞍前马后的原因。

根据《史记·é½å¤ªå…¬ä¸–家》记载,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从此,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进入飞黄腾达的发展迅猛阶段。

扶助弱小,以礼待人

礼崩乐坏的时代,个人的精神境界高尚难能可贵,周王室曾经是众诸侯国的领导者,在混战时期,当周王室在众诸侯国间的威望一点点下降时,郑庄公公然与周桓王对抗。这属于对诸侯的大不敬,其他国家也没有主见,跟随在郑的身后虚张声势。此时,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毅然不随波逐流,决定“内尊周王,外攘四夷”,奉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依然知礼守矩的行为得到了周围国家的尊敬与追随,这件事使齐桓公在众诸侯间树立的高大形象,一举脱颖而出,成为诸侯中的老大“候伯”。

诸如此类事件,齐桓公的良好品质为他又贤良相伴,众国簇拥打下良好基础。齐国实力雄厚,齐工“双商皆高”,无疑有十足威望,成就“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春秋第一霸。

优点显尽,齐桓公已经接近暮年,他的缺点正侵蚀得越来越深。

好色之徒

好色导致齐桓公后宫中宫女无数,公子众多。在齐桓公垂垂老矣之际,对于眼下国家大事掌控心有余而力不足,阶下皇子早就为了争夺皇位之事大打出手,各率领党羽争位,成为隐患所在。

喜欢被奉承

齐桓公饿死深宫的直接原因正是齐桓公被三个小人的阿谀奉承蒙蔽了双眼,齐桓公精于饮食,给了佞臣易牙趁虚而入的机会。易牙献媚到什么地步呢?据说,易牙为了得到齐桓公的宠信,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做成肉丸送给齐桓公,齐桓公吃后大赞,得知是易牙儿子的肉后,更加相信易牙是忠心不渝的大臣,从此无条件的信任他。

另外两个,也是通过这样残忍的手段获得齐桓公的信任。竖刀阉割,开方背叛,这样的性情极端之人使用出乎意料的手段打动齐桓公,齐桓公并没有察觉,反而乐在其中。即使管仲规劝,齐桓公仍未觉察,竟然将三人请回宫内掌事。据《史记·é½å¤ªå…¬ä¸–家》记载: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人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公曰:竖刀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恒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三个人图穷匕见,原形毕露。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此时外有戎狄侵犯,齐国内部各公子为首的党派相互攻打争夺皇位,齐国混乱不堪,易牙、竖刀和开方三个佞臣从中作梗,谋取权贵,并将病危的齐桓公禁闭在深宫内,有高不可攀的城墙围住,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放置六七十天,尸虫都沿着窗子爬出来,新任的齐国国君才将齐桓公收殓。

优秀的品质固然能助人成功,可是不能克制缺点必定要功败垂成!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为什么最后的结局是活活饿死?
春秋时期,齐国由于管仲改革而强大了起来,之后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在葵丘会盟,确立了霸主的地位。那么,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为什么最后的结局是活活饿死?就是自己宠信易牙导致的,易牙就是一个厨子,齐桓公跟他说没吃过人肉,他竟然将自己儿子屁股上的肉割下来做肉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就认为易...

齐桓公是春秋第一个霸主,雄才大略,为何最后会活活饿死?
齐桓公饿死深宫的直接原因正是齐桓公被三个小人的阿谀奉承蒙蔽了双眼,齐桓公精于饮食,给了佞臣易牙趁虚而入的机会。易牙献媚到什么地步呢?据说,易牙为了得到齐桓公的宠信,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做成肉丸送给齐桓公,齐桓公吃后大赞,得知是易牙儿子的肉后,更加相信易牙是忠心不渝的大臣,从此无条件的信...

齐桓公是春秋第一个霸主,为何最后会活活饿死?
齐桓公因为这些事相信了这三个奸臣,再加上管仲死了,齐桓公缺少了一个可信任的人。他就逐渐培养这三人,养虎为患的他在晚年生病时,被剥夺了权利,最终活活饿死在宫中。自古以来,最常见的就是一代君王在青年和壮年时开拓疆土,建功立业,可在晚年却因为宠信小人导致自己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更甚是...

齐国兴亡简史:历经八百余年,何以能兴,又因何而亡?
齐桓公雄才大略,使得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当然他的称霸之路,离不开管仲,不过管仲在公子纠和齐桓公争夺君位的斗争中,曾一箭射中了齐桓公的衣带钩,《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也就是说,在这场斗争中,管仲差点要了齐桓公的命。 不过当齐桓公登上君位之后,在臣子的建议下,还是放下...

...一匡天下”的一代霸主的齐桓公,为什么最后沦为了配角?
齐桓公本人才能并不出众,而且他对于治国的政策也不是很好,但是他有领导的才能。所以管仲在世期间可以把齐国治理得很好。那三个人被鲍叔牙驱逐了出去,但是之后却被齐桓公找回来。这为齐国的灭亡留下来后患。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小人,在他们把持朝政的时候,把齐国弄的腐败不堪。最后在齐恒公病重之后不管...

中国历史上为争夺皇位最惨绝人寰的父子兄弟相残,没有
等饿死了之后,小儿子才痛哭一场完事。通过胡服骑射使得赵国从不比燕国强的弱国变成仅次于秦楚的强国,赵武灵王算得上雄才大略,但是夺位导致亲生儿子在自己面前被人杀死还毫无办法的,这比李渊还惨;同时,被亲儿子活活饿死的,算得上是独一份,毕竟齐桓公重病,而赵武灵王身体倍棒。这件事使得他...

战国时齐国独富东方、军事稳固,为何逐步衰落?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自然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可是他的继位者却资质平平,最终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将齐国的国力一点点磨耗光。法律也变成了一纸空文,对于这些贵族没有一点约束力,管仲苦苦经营几十年的法令制度,逐渐崩塌。另外,严苛的法令对于官员也有极其不利的影响,《管子》中有记载“...

晚年因做错事,被饿死无人敛尸的“秦秋五霸”之首是谁?
齐桓公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是春秋列国时期第一个霸主,他“九会诸侯,一匡天下”,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姓,昌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在与公子纠的争位...

齐桓公在位期间,齐国国力雄厚,可他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其实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齐恒公这个人,他是没有太大野心的,一国之君没有野心自然就不可能会统一天下。齐恒公他只想做一个让人敬仰的霸主,而不是做这个天下的主人。虽然他是天下公认的霸主,但是统一这两个字却从来都没有出现在他的计划当中,他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也没有往这方面...

齐国有名的君主齐桓公,他最后的结局怎样?
伟大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竟然在死前变成了“狗不理”,连狗都不理。 当时正是寒冬十月,齐桓公又冷又饿又孤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睁着无神的双眼,呆望着空旷的宫室,感觉生命的力量从他苍老的躯体里一点一点儿的消失,如流水,如落花,去而不返。 妻妾成群又如何,子孙满堂又如何,九合诸侯又如何,一匡...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