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总是感到痛苦?上学时课业多累,工作了总是加班,被上司批,被找茬,加班加点无周六周日。身体累,累心也累每天上班都在憋气挣钱,加班加得在家的时间都感到奢侈。如果不工作在家,不与外界接触,没了收入也不会有人给介绍对象更让人痛苦。为什么总是感到痛苦?
距离使人痛苦,具体来说就是心里的期待和现实之间的这段距离,如果这段距离过长,让人看不到希望,那么人就会产生痛苦。
在一个人青春年少的时候,对一个女孩心生爱慕,朝思暮想,茶饭不香,也许是因为一个微笑点燃了他心中的花火,然而这个火苗却形成了燎原之势,欲望一天天的得到膨胀,却无法释放和满足,那种求而不得,让一个少年感到了身心的痛苦,有的人在痛苦中成了诗人,有的人在痛苦中成了疯子。
中年人会因为理想而感到痛苦,心中那美好的画卷,依然呆在很远的地方,纵使他根据目前的职业进行了合理的计划,然而还是与那个梦想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样的距离使他感到痛苦,我也处在这个行列中,人生的尴尬期,人到中年,保温杯里泡枸杞,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肩膀上的担子却越来越重。
父母需要照顾,孩子上学的教育基金需要积累,自己的老年生活需要未雨绸缪,所有的因素都会归于一点,那就是时间紧任务重。
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他会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因为天堂之门就像一道光一样,随时会向他敞开,不得不接受一个死亡的现实,而另一方面,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是现在把养生当成重要的事来干,但终究是岁月不饶人,那一天总会到来,所以有人把这些痛苦打包交给了宗教来解脱。
说一千道一万,痛苦的根源就是我们正在过的日子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人痛苦。
我问佛:“为什么我常常感到痛苦?”
佛说:“因为你欲望太强。”
我又问:“什么是欲望?”
佛说:“欲望让你总是不满足现在;总想要得到更好的;希望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幸福的美满的,而因此患得患失举步不前。”
“那怎样才能没有痛苦?”
“摒弃欲望,终是极乐。”
我疑惑了:“既然欲望是不满足现在想得到更好的,那我所追求极乐也就是一种欲望。但是要到极乐却要摒弃欲望,如果欲望都被摒弃了,还追求什么极乐?如果不追求极乐了,欲望也就不用摒弃了,就成了佛所说的苦海无边,也就是说人生就是苦海,亦无快乐幸福而言。可是即无快乐幸福,那就不存在要追求更好的欲望,一旦欲望不存在了,极乐就出现了,以此推知极乐就是苦海。乐既是苦,苦既是乐,这就是人生。那我所希望的没有痛苦,就是希望没有快乐吗?”
佛沉默了……
我迫不及待:“佛呀,你不是苦渡众生吗?为什么不能给我启示?”
佛慢慢道:“既然你已经领悟了,又何须我的苦渡?人生就是两极,乐是苦,苦是乐;成功是失败,失败也是成功;第一是最后,最后也是第一。两者相辅相成,没有苦你不知道什么是乐;没有失败,你不知道什么是成功;没有最后你永远不能成为第一。这就是人生,没有真正的苦乐和成败,唯一不同的是你的心,欲望就是你的心,当你的心态平稳了,欲望就没有了,生活不变,而极乐却到来了。”
我想想还是不解:“那心要如何才能平静呢?”
佛悄悄离去,在祥和的佛光中回荡着:“佛海无边,慢慢去领悟吧,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大自然选择痛苦作为手段,用来刺激“变化”发生。
人类进化个发展,本质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痛苦、又不断解决痛苦,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永远存在不满足和不安全感,正因如此,人类才会有动力去创造新的东西,因此,痛苦是人类进化的必需品。
比如,当你踢到桌脚的时候,你会感觉到痛,这种反馈机制告诉你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没有这种反馈机制,人就很容易死,因为没有任何“引以为戒”的按钮。
那么心理上的疼痛呢?比如被爱人背叛,让我们感受到痛苦,这种痛苦体验也告诉我们,下一次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它同样是一个反馈方式,用来调整我们的交往策略,来指导下一次的行为。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生存在一个没有痛苦和没有问题的世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快乐是来源于比较,如果缺乏对比,就会无从感知快乐,就如同你不曾尝试过苦味,就无法感受到甜味的美好。你若不曾经历过痛苦,也就无从感知幸福,因为你不知道这就是幸福,这就导致你在心理上还是会产生痛苦。
任何事物都是有正反面的,相同的境遇,站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痛苦是恒久存在的,而直面痛苦并解决痛苦的过程,恰恰就是快乐产生的源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