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祀的场所,所谓祭坛东汉《说文解字》之中就有解释“坛,祭场也”。常见有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特殊一点的还有各种庙诸如河神庙、山神庙等。皇帝所用最大即为太庙。在古代祭祀礼制建筑之中也有"大中小"之分,如太庙、地坛、天坛都是最高等级的"大祀"场所当属长辈级别,而日坛、月坛则属于"中祀"祭祀场所。像祭祀"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这些多为"陪祀",会在天坛、先农坛举行其他祭祀的时候一起进行,所以这种祭祀又被叫做"小祀"或者"群祀"。在古代,场所的规模和祭祀的等级成正比,祭祀的等级越大也就说明场所的规模越高,像皇帝朱元璋祭天要登上泰山之顶。祭坛之中地坛、天坛建筑的规模要大于日坛和月坛,先蚕坛等祭祀的场所规模更小。 祭祀一般要贡献祭品给所要祭祀的神灵的。古人表达对神灵的仰慕是通过焚香燃纸、跪拜叩头等方式来体现的,但是对神灵来说,最直接的祭祀方式是献上祭物。《礼记·礼运》之中写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老话讲“民以食为天”,所以说在以前祭祀时的祭品还是以食品为主。早期人们劳动成果主要为打猎与种植所得产物,以这种方式来得到神明保佑下一阶段猎物与农作物的收成。 在孟子儒家思想中,以70岁能吃上肉为重要的标准之一,由此可见肉食对人们的宝贵,所以在古代用于祭祀的就是肉食动物。后人所谓“六畜”有马、犬、鸡、豕、羊、牛等,这些牲畜是用来祭祀的肉食动物,而首选三牲有豕、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