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阶段是哪些?

如题所述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1902~1994),美籍德国儿童精神分析医生,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最知名人物。

这八个阶段是以不变的顺序依次出现的,而且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因为它们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不过每一个阶段是否能够顺利度过则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社会环境不同,阶段出现的时间可能不一样,因此这种阶段发展理论也可称作“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八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紧接着另一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良好发展,会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crisis),这里所说的危机并非是灾难性的事件,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积极地解决危机可以增强自我的力量,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并且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消极解决危机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并缩小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积极解决与消极解决之间并非是全或者无的关系,事实上每一次危机的解决都同时包含着积极和消极因素。

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

童年阶段

1.婴儿期(0~18个月左右):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

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前几个月,婴儿的目标是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有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儿童期(18个月~3岁):自主与羞怯(怀疑)的冲突

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这时,父母要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保护。如果父母对儿童一味的严厉要求和限制,会使得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一时期儿童逐步形成“意志”品质。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6、7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本阶段的危机在于儿童即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被禁止的活动。成年人监督而不是干涉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过多的干涉可能会造成儿童缺乏尝试和主动性的性格。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儿童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儿童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较好的适应性。成年人对于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勤奋给予鼓励是必要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阶段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 ——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同一性混乱,还表现在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在两性问题上也会发生同一性的混乱,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等。

个体此时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这里的角色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他包括有关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一贯经验和概念。如果个体在这个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起来,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阶段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从十七、八岁至二十五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只有具有牢固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发生融合,这里有自我损失或牺牲,只有这样在恋爱中才能建立亲密的关系,否则将产生孤独感。这一时期形成“爱”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这一阶段将步入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也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的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对绝望的冲突

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这也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的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启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人的发展历经这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核心任务处理的不成功或者是失败,则会出现个人 同一性残缺 、 不连贯 的状态,处理的成功与失败即为两个极点。 例如婴儿期时的最优状态是基本信任的状态 , 最劣的状态是基本不信任的状态 。核心任务的处理结果会影响人的一生。

就像荣格一样,埃里克森尝到一种实体,在这种实体中,论题与反论题并存。成熟和满足是综合后的结果;停滞和适应不良会在解决冲突失败之后到来。每一阶段的冲突都可以称为“ 危机 (crisis)”。事实上,在每一阶段,个体经历的危机需要在与该阶段有关的对立正极点和负极点之间来回碰撞。成功解决一个阶段的危机会让人们对下一阶段的同一性问题做好准备。

埃里克森在分析每个阶段肘,都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例如,他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对任何人都信任,不信任感也有一点用处,有了不信任感后,对于外界的危险会有一种准备,对于外界不愉快的事情可有一种预期,否则一遇社会挫折就感到不可思议或束手无策,不利于自我的成长。但埃里克森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信任与不信任感要有一定的比例,信任感应该多于不信任感,以有利于心理发展。

他还认为,自主感也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也必须有一定的怀疑感与羞耻感,如果过分相信自己,以后就不容易适应社会准则,变得独断孤行。埃里克森认为,自主感应强于怀疑感与羞耻感。儿童的勤奋感中也应该有一点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住失败的挫折,但又不能过分地经常地遭受失败,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

埃里克森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拓宽了精神分析理论的范围,首先它摈除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观点,强调人格发展中社会和文化影响的作用,将精神分析和社会学结合了起来;其次它强调健康和适应性的自我机制,使精神分析和社会学结合了起来;而且它还强调健康和适应性的自我机制,使精神分析不再局限于临床个案的研究,而是拓展到了正常个体的研究;再次他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突破了其他自我心理学家仅仅描述幼儿早期人格发展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一些评论家将自我心理学看做是精神分析自创立以来最为重要的新的发展方向。从此以后,人们眼中的精神分析成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理论,而不再是僵化的教条。

埃里克森对历史人物的心理研究和人类学研究都颇具特色。“自我认同性”和“同一性危机”等概念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个常用语汇,同时也引发了青少年同一性危机问题的诸多思考和研究。除此之外,埃里克森还是第一个对儿童进行游戏治疗的分析师,他对于社会偏见的强烈反对态度,也使他成为最早的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人之一。

理论缺陷

1 .在某些心理学家看来,埃里克森的理论在立场上调和矛盾的态度削弱了自我心理学的影响力。一方面他提出完全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积极乐观自我理论,一方面他又坚称自己绝对效忠于经典精神分析阵营,致使他的学说体系显得不够严密。

2. 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论思辨性多于科学性。到目前为止,这一理论没有确凿证据的完全支持。或者它就不适合进行客观的检验,因为埃里克森的研究方法是主观性强的传记和个案研究,因而他所提出的诸如希望、意志这样的抽象概念也很难用实证的方法去验证。

3. 虽然埃里克森强调社会因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但他仍然把本我作为人格的生物学起源,在论述人格发展动力时也认为是个体的“同一性”在起作用,实际上他对社会因素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也无法对社会改革和创新提出切实可操作的建议。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6岁):...

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的八个阶段。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60岁)。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0岁以上)。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1、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这个阶段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是婴儿刚刚建立对世界的基础触及,任何事情都还不能自主完成,需要父母的帮衬。2、第二阶段:儿童期(1.5~3岁)这个阶段是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此时也同样需要父母帮衬,但是该学会的说话,行走在这个阶段是重要...

埃里克森八个阶段口诀是什么?
埃里克森八个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5、青春期(12~18岁):自我统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6、成年早期(18~25岁)...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Erikson)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心理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社会心理任务,而顺利完成任务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八阶段包含4个童年阶段、1个青春期阶段、3个成年阶段。童年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当孩子哭...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0-2岁)、幼年(2-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3-19岁)、成人早期(20-39岁)、成人中期(40-64岁)和老年期(65岁-死亡)。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任务,成功完成早期阶段的任务为后续...

心理学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是什么,每个阶段
1.勤奋期,7岁到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现能力的发展.2,儿童早期,2岁到4岁,获得满足感,克服羞愧感和疑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3,婴儿期,出生到2岁,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4,青年期,12到18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5,学前期,又称游戏期,4岁到7...

如何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婴儿期:信任和不信任;儿童期:自主与害羞;学龄初期:主动对内疚;学龄期:勤奋对自卑;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期:生育和自我专注;成熟期:自我调整与绝望。1、婴儿期:信任和不信任 0-1.5岁的婴儿存在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

教育综合知识简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教育综合知识简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1.婴儿时期(0-1岁),或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的阶段;2.婴儿后期(2-3岁),或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的阶段;3.幼儿期(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4.儿童期(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阶段;5.青年...

如何理解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的理论?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童年阶段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1....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