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于2022年10月7日宣布,针对中国实施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包括修订在“新增特定半导体制造物项的管制;集成电路最终用途规则”章节项下的内容,加强了对“美国人”特定行为的限制。这里的“美国人”是指美国公民、美国永久居民、根据美国法律成立的法人以及任何在美国的主体。这旨在遏制中国先进半导体制造能力的发展。从10月12日起,美国主体参与支持在中国的集成电路开发或制造活动将受到进一步的管制。
此禁令可能对美国主体和相关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主体需要更积极地了解其在华任职范围的限制,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虽然BIS尚未详细说明对“美国人”的限制,本文将聚焦于针对美国主体的管制措施,分析其可能对美国主体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并提供一些初步的应对方案建议。
本文首先解读了EAR最新修订关于美国主体条款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主体的定义、受管制的行为以及何为“支持”。BIS施加的一般禁令和额外禁令覆盖了与先进集成电路相关的活动,而美国主体在进行这些活动时需要申请许可证。对于美国主体如何被理解为“支持”特定活动,根据EAR的规定,支持包括运输、传输或转移(国内)物品、提供相关便利,以及为非EAR管辖范围的物项提供服务。
芯片禁令将对美国主体和中美半导体产业造成重大影响。多家全球知名半导体设备企业已暂停对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和技术支持。美国禁令的实施可能迫使美国主体选择离职、放弃美国国籍或绿卡,否则将面临严重的刑事和行政处罚。同时,中美半导体产业之间的合作将受到影响,美国半导体企业在中国的营收将大幅下降,美国芯片业的前景面临挑战。
风险点分析表明,美国主体需要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企业可以考虑向高级管理人员出具合规确认书,确认在公司参与的活动中不会涉及受管制的活动。此外,公司还可以在美国或第三国成立跨国研发中心,以规避制裁。然而,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较低,因为大部分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深度利益关系,短期内难以完全放弃中国市场。最后,美国主体需要谨慎考虑放弃美国国籍或永久居民身份,这将带来复杂的税务风险和其他限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