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宋词”是用来歌唱的吗?

据说 古代柳永还是个写词的

  不只是宋词,词都可以唱的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歌唱的。“乐府”原为汉时政府音乐机关之名。汉以后的五、七言古体诗和唐以后的近体诗始为徒诗而不可歌。唐人的拟乐府古题与新乐府不再合乐,实为古体诗了。唐代绝句也有可配乐歌唱的,或称“唐人乐府”,有时与词相混,如《阳关曲》《杨柳枝》等,也被作为词调名。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我们看到宋代许多词人于此惨淡经营,创造出离合回旋、若往若还、前后映照的艺术妙境,在一首词中增添了层次、深度和荡漾波澜。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例如为唐宋词人所常用的词调《菩萨蛮》,系唐代时据从东南亚传入的乐曲所制。北宋魏夫人依此调所填的词云: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本词调全首八句,句句押韵。上片前两句七言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上声“纸”韵;后两句五言押平韵,本词押平声中“麻”韵。下片四句均是五言,前两句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的去声“遇”和“御”韵;后两句押平韵,本词押平声中“微”韵。通常近体诗八句的,全篇都是七言句,或都是五言句,隔句押同一个韵,首句也有押韵的。两者比较,词调显然别呈错综参差之美。本词上片写景色,下片写女主人公的行动与心理活动,环境与人物、人物的动作与内心,通过五、七言长短参差的句式、“麻”“微”平韵和“上”“去”仄韵的交替迭代,臻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平仄诸韵分别具有声情之美。一般说来,平声声调长,不升不降,宜于慢声吟唱,表达不尽的情意、盎然的韵味。仄也称“侧”,是不平之意。诗词中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声调都是短的。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特别短促。以欹侧短促的仄声押韵,易于寄寓奇拗不平的感慨,令人激动不已。不少词调中平仄诸韵递押,也就是长短声调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不仅声调抑杨顿挫,激荡而和谐,蕴蓄的感情也显得更加丰富曲折。这是我们诵读宋词时所值提注意的。

参考资料:http://www.shiandci.net/scgs.ht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6-09
我觉得你问的这个问题在表达上有点不对.
"宋词"并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因为"词"这种形式在宋代最盛,创作的成就也最高,所以后来才说"宋词".
词最早出现的时候就是为了演唱的.词都要有一定的词牌,比如"水调歌头""沁园春""念奴娇",每个词牌实际上就是一首曲子,同一个词牌的歌都是一个调的.
柳永是宋朝写词的人.
第2个回答  2006-06-08
是的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第3个回答  2006-06-08
词本来都是和着音乐歌唱的歌词,在宋初还保留着这一传统,所以,后来又有“倚声填词”的说法。但是,到了后来,词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以后,更多的词作家如苏轼、周邦彦等都只是根据词牌的韵律特点去填词,而不是用来歌唱的。这样,渐渐的,词就脱离了音乐,成为一种纯文学。
至于柳永,那是一个写词的高手,善于写平民感情生活的词作。宋代有一句俗谚“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他的词影响是很大的。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再见!
第4个回答  2006-06-08
对,唱的。广会众宾,时延佳论。当时人们在正式宴会乃至青楼乃至皇宫,都会请歌姬来演唱,唱的正是宋词。中唐词以齐言为主,到了温庭筠手上,词的句式才更富有变化,才成为真正的长短句。温词极富音乐性,十分讲究平仄四声、双声叠韵的运用。温词中多用去声字,以增强声音的响亮度。这同样非常适合于演唱。
温庭筠正是此中能手.

在古代“宋词”是用来歌唱的吗?
词本来都是和着音乐歌唱的歌词,在宋初还保留着这一传统,所以,后来又有“倚声填词”的说法。但是,到了后来,词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以后,更多的词作家如苏轼、周邦彦等都只是根据词牌的韵律特点去填词,而不是用来歌唱的。这样,渐渐的,词就脱离了音乐,成为一种纯文学。至于柳永,那是一个写...

宋词和现代歌词的差别是什么?
宋词脱胎于诗,是诗歌雅化之后的民间音乐替代品。也就是说从这一点上来说,宋词和现在的歌词是一样的,前期都是用于民间演唱。只是随着后期大量高层文人介入,对词做了豪放、婉约的主题改革,对长调、小令做了平仄上的规制,宋词步了唐诗的后尘,逐渐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成为一种吟诵的文体。也就是说...

关于宋词的介绍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

什么是宋词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

在古代“宋词”是用来歌唱的吗?
不只是宋词,词都可以唱的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歌唱的。“...

宋词与元曲的区别
宋词:主要指的是宋代流行的歌词,多与音乐结合,用于歌唱表演。宋词内容广泛,包括抒情、写景、咏史等,形式讲究音律、格律,以精美、雅致的文字表达情感。元曲:则是指在元代流行的戏曲剧本及散曲。元曲内容丰富,多反映社会底层生活,风格质朴自然。其形式较为自由,不局限于传统的诗词格律,更能大胆创新...

宋词简介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

古代唐诗,宋词是用来唱还是读的
古人认为,诗为雅文学,词为俗文学。词原本是街头巷角传唱的小调,后来逐渐想雅文学靠拢,成为文人墨客抒发胸臆的创作方式。词因为年代久远,唱法似乎都已失传,如今人们也是读词,无法再唱出来了。

宋词被称为什么?
您好: 宋词被称为“诗余”,因为它是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流行于宋代,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配合音乐歌唱的,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为词是合乐的歌词,所以又被称为“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宋词的题材广泛,涵盖了抒情...

宋词的特点
宋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的曲子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演唱的歌词,多为民间创作,后来文人开始模仿民间曲子词,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个时期的宋词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等。2、中期阶段 到了北宋中期,词的创作开始出现繁荣局面。词人柳永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创作了大量的慢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