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出自何处?

谢谢大家帮忙~`

这句话出自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佛教八苦是佛教用语,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八苦又可以细分为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八苦中,生、老、病、死、怨憎会,均属于苦苦,也就是由坏事所生的痛苦。

爱别离、求不得,属于坏苦。

五取蕴属于行苦,也就是由轮回流散产生的痛苦。

扩展资料:

八苦出处

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

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汝等当知。此八种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谛实是苦。集谛者。无明及爱。能为八苦而作因本。当知此集。

谛是苦因。灭谛者。无明爱灭绝于苦因。当知此灭。谛实是灭。道谛者。八正道。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谛是圣道。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当精勤为他解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应该是八苦,

八苦为:
一曰生苦,诞生之痛苦也;
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
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也。(《大涅盘经-第十二》)

六曰爱别离苦,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也;(《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

七曰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满足也。(《大涅盘经-第十二》云:“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

八曰五盛阴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名为五盛阴苦,......生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

(一)生苦,有五种,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种,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有二种,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种,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五盛阴”也作“五阴盛”,“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色指身,受想行识指心,五阴就是人的身心。

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这样,苦就具备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6-22
应该是八苦少拉个五阴盛苦
第3个回答  2020-12-12

第4个回答  2020-11-06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出自何处?
1. 该句话出自梁简文帝的《菩提树颂序》,而非直接出自佛经。2. 佛教中的“七苦”通常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3. “五阴炽盛苦”属于八苦之一,但在“七苦”的概念中不包括这一项。4. “五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构成要素,它们...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出自何处?
1. 该句话出自梁简文帝的《菩提树颂序》,而非直接出自佛经。2. 佛教中的“七苦”通常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3. “五阴炽盛苦”属于八苦之一,但在您提供的句子中未提及。4. 八苦中的“五阴炽盛苦”指的是五取蕴(色、受、想、行、识)集聚成...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出自何处?
这句话出自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佛教八苦是佛教用语,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八苦又可以细分为三苦:...

佛曰人世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其最早出处是...
“佛曰:人世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这句其实少了一个,实则共有八苦。原文出自《大般涅_经》八苦为:一曰:生苦,诞生之痛苦也。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五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也。六...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出自何处?
1. 佛教经典《菩提树首李颂序》中,梁简文帝阐述了人生的七种主要苦楚,称为“七苦”。2. 这七苦包括生、老、病、死,以及怨憎会、爱别离和求不得的苦楚。3. 生苦源于生命的诞生,老苦源于生命的衰老,病苦源于身体的病痛,死苦源于生命的终结。4. 爱别离苦源自与所爱之人分离的痛苦,怨憎...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出自何处?
佛教中的重要教义指出,人生充满了七种基本的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以及求不得,这一理念源自梁简文帝的《菩提树颂序》:“六识沉沦于八苦深渊,非大圣人无法渡过智慧之桥。”这七苦源自佛教的八苦观念,其中涵盖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等苦难,这些都是由五蕴或五阴的聚合...

人生有八苦,出自哪里?
出自《大涅槃经》。《大涅槃经》上说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分别解释如下:1、生苦:人在母亲肚子里很苦,出生时也要经历痛苦。2、老苦:人...

“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出自...?
人有八苦出自佛教语录《大藏法数》卷四十六。佛祖释迦牟尼说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会...

...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是句话出自?越详细越好啊_百度...
人有八苦出自佛教语录《大藏法数》卷四十六。佛祖释迦牟尼说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原文: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汝...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出自何处?
1.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这句话出自佛教经典,是对人生痛苦的简要概述。2. 佛教中的“八苦”是一个更深入的概念,它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阴炽盛苦。3. 这些苦难被认为是人类生命中的普遍经历,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