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辩不言,无视就是最好的反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在生活中,我们都曾经历过,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你总是被误解,被扭曲,被诋毁。

试图去解释,不仅没有得到别人的体谅,还让自己心烦意乱,一肚子委屈。世间众生有千百种模样,但都比不上你忠于自己的模样。年龄渐长,我们终将懂得: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因为刻意的辩解不会让事情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驱使,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辩解让事实越来越模糊,而处理这一状态最好的方式,就是:沉默是金。

庄子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意思就是说:至高无上的真理不必颂扬,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最仁爱的人不必向别人表示仁爱,最廉洁方正的人不需要表示谦让,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别人的。

简单地说,真正善于辩白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而是在不言不语中击倒对方。

话说公元280年,西晋名将王濬,率领统兵攻吴,巧用火烧铁索之计,大败吴军,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结束,王濬功不可没,正准备回京领功之时,没想到受到小人污蔑,安东将军王浑以王濬不服从指挥,要求治罪,后又诬陷王濬攻入建康后,怂恿部下大量劫掠吴宫珍宝。

这样的污蔑,让功勋卓著的王濬十分害怕, 历史 上功臣反被害死的例子数不胜数,联想到当年,消灭蜀国,收服刘禅的大都督邓艾,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害死的,王濬害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便一再上述,陈述战场实况,辩解自己的冤情。

回去后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反倒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

但是,王濬很不满意,他每当想到自己立下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们所诬陷,差点身死,便感到愤愤不平。

所以,他每次见到晋武帝都一再陈述自己在伐吴战役中的辛劳和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候甚至言辞激愤,触怒皇颜。

王濬的一个亲戚范通,知道之后对王濬说:

你的功劳虽然很大,但是你并没有做到最好。

王濬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范通解释道:你凯旋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这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还有理由诬陷吗。

王濬惭愧道:当日,我惧怕邓艾之事在我身上发生,才上书辩解的,后来还不断地计较于此,屡犯圣言,看来是我做得不对啊。

于是,王濬按照范通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辩自息。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人的事业越有成就,就会遇到不好的评价,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人误解,被人评价,甚至被人打击,都很正常,俗话说:树大招风,不要一听到不好的议论,就暴跳如雷,一说好话就心花怒放,这是幼稚,不成熟的表现

孔子说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与喋喋不休相比,沉默,才是最好的表达。

毕竟,一个人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不取决于耍嘴皮子的技巧,而是实力。

爬了高山,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越过了人群,才知道自己的位置。

不再盲目争强好胜,在夸夸其谈中暴露自己的愚昧,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大辩不言”,真正的道理到了最高处,是没有话讲。

沉默是一种力量,而无意义的争论对你毫无益处。老子也说“不言而言”,他认为真正的雄辩与讷言的效果一样,而以沉默的方式来说服别人,用无言战术来达到目的,则会更有效。

沉默是金,懂得沉默也是一种能力。适时的沉默是低调做人的智慧。巧妙地应用它,你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周武王攻占了般都之后,听说当地有位长者,就去拜访他,想问他商朝灭亡的原因。长者回答说:“大王要想知道原因,就让我在中午的时候来告诉你吧。”然而到了中午,那位长者却没来,周武王很生气,暗暗责怪他。

但是周公说:“我知道了,这位长者真是君子呀!他义不诽主,却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了。其实他的观点就是,商纣王言而无信,和他现在的行为是一样的,这不正是商朝灭亡的原因吗?这位长者已经通过他的行为告诉大王了。”

人们在情绪激动时只想发泄自己的情绪,对你的任何言论都会不屑一顾,所以你的言语在此刻大多是无效的,所以沉默是最好的方法。

你的沉默会使矛盾冲突趋于缓和,当人们争辩得不可开交时,看到他们身边有这样一位静静的旁观者,他们也许会后悔于那丑态百出的激烈交锋。这种方法在政治谈判中也经常被人们采用。有些政治家在谈判时爱装聋作哑,为了使自己的意见能被接受,故意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充耳不闻。

《了凡四训》里说,“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所谓高人,从来不被他人言语所左右,他们知道,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因诽谤而动怒的人,如作茧自缚,越纠缠陷得越深。

面对世间的一切质疑,沉默是最强大的盾牌。

沉默的人冷静,站在客观角度,理性分辨事理,避免了人云亦云。

唐代有个检校刑部郎中,叫程皓。他为人很谨慎,当周围人都在非议别人时,他从来不掺

和。因为在真正的事实面前,争辩是多余的。

有一次他自己被人辱骂,周围人很吃惊,他却不为所动,只是睿智地说,“彼人醉耳,何与人言”既然是醉人醉语,何必争辩,拉低自己的层次。

总有人恶意误解他人,不必心生烦恼,公道自在人心;也不必据理力争,时间会为你澄清一切。

一颗不争辩的心,赢得的是人生的主导权。安心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反驳。

沉默并不是对对方的妥协或认同,它反倒会在一定程度上制止是非的蔓延。让那些爱嚼舌头的人从你身边索然无味地走开。你的沉默会让他们觉得特别无趣,在咬了他们自己的舌头之后,是非也就失去了传播的源头。

记住“沉默是金”这句至理名言吧,适当沉默不仅是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无声武器,同时也体现了你的冷静和自信的态度。

禅宗《寒山拾得忍耐歌》里记载了这么一段对话: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当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你且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不辩是种大智慧,这种无言的反击是最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举世皆浊的环境中,我们又何必耗费唇舌对牛弹琴,应该保持清醒的独立人格,于满世狂热中做那淡定的一小撮。

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只为自己而活。别人怎么看我们,是别人的事。安心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修行。

不辩是非,得大自在。人生就像水一样,越搅动越浑浊。停止搅动,才能重回清澈。不争辩,人就会少去很多的烦恼,活得自在而洒脱。

不辩,是一种成熟。很多时候,我们不言不辩,不是因为懦弱,而是让时间去涤荡漫天的误会,自己则在舆论洪流中溯流而上,于名为人生的逆旅中且歌且行。

人生的智慧,本身就是让自己的行为去超越琐事本身,这才是一种道心,而不是遇到任何事情都锱铢必较,锋芒相对,以这样的胸怀去修养自身,才会有一个更好的人生。

大辩不言,无视就是最好的反击
庄子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意思就是说:至高无上的真理不必颂扬,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最仁爱的人不必向别人表示仁爱,最廉洁方正的人不需要表示谦让,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别人的。简单地说,真正善于辩白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而是在不言不语中...

在乎的人总和我抬杠
大辩无言,无视对方就是对他最强的反击 生活中总有人在你耳旁说一些你非常不认同,甚至非常反感和气愤的事情,大多数人往往都会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却不欢而散。《庄子·齐物论》中写道:“大辩不言,大仁不仁”。真正善于表达自己,善于辩论的人往往不会多说话来证明自己,而是在无...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具体是指什么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 、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

关于包容的句子
关于包容的句子:1、不要把问题过度放大。抱持宽容态度,以倾听来代替争吵,让自己变得更温柔与仁慈。爱有多深,包容与体谅就有多深,做个善于体谅的人。2、其实两个人在一起脾气不和也是个导火线,那样会很累的,女孩这才明白原来爱情里需要相互体谅对方,包容,还要耐心去陪着另一半改掉坏习惯,这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
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翻译:在天地...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