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史之乱

为什么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会听信一个宦官的谗言就把已经募集好士兵的大将封常清杀了呢?

唐玄宗冤杀高仙芝、封常清始末 安禄山发大兵造反,封常清临危领命,去洛阳组织部队抵抗安禄山叛兵。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二月,安禄山率军击败封常清部,攻占东都洛阳。 安禄山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在范阳(今北京城西南)起兵反唐之后,率军长驱南下,直指东都洛阳。 为阻安军攻占洛阳,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特进毕思琛往洛阳募兵防守。十七日,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赶赴洛阳,开府库,招募新兵,准备迎击安军。 封常清昼夜兼程赶至洛阳,10日之内,招募新兵6万人;又下令拆毁洛阳北边黄河之上的河阳桥,以阻止安军从北面进攻洛阳。当得知安军已过黄河,便率所募新兵进屯武牢(即虎牢关,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阻击叛军。 安禄山率军渡过黄河之后,迅速攻占陈留(今河南开封),随即挥师西向,于十二月初八攻陷荥阳。安禄山留其部将武令殉守荥阳,命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前锋,进袭洛阳。途中与封常清部战于武牢。 封常清所率皆为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而安军却是训练有素的劲旅,尤其是田承嗣、安忠志所率的前锋部队,多是骁勇善战的骑兵。唐军刚刚列好阵势,就被安军铁骑所冲垮,大败西逃。封常清收集余众拒战于洛阳城东的葵园,又遭惨败。再收兵与叛军战于洛阳上东门内,又败。十二月十二日,安禄山攻馅东都洛阳,叛军自四门入城,纵兵烧杀抢掠。封常清率残部与安军战于都亭驿,再败。退守宣阳门,又败。最后只好率领败兵,自苑西破墙西走,退往陕郡(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 这就是封常清兵败洛阳的具体战况,可以说安禄山兵锋之锐,不是区区6万民兵能够抵挡的,足见唐王朝抵御藩镇的兵力十分单薄。 但是封常清兵败的真相和具体原因,唐玄宗并不清楚,一味的听信宦官和奸相的蛊惑。封常清有口难辩。 玄宗听说封常清兵败,便削其官爵,让他以白衣在高仙芝军中效力,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监左右厢诸军,以助自己。 高仙芝率军东征时,监军边令诚曾向高仙芝建议数事,高仙芝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关后, 边令诚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败退之事,并说:“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玄宗听了信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后,大怒不已,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高仙芝与封常清。
  起初封常清兵败后,曾三次派使入朝上表陈述叛军的形势,但玄宗都不见。封常清只好亲自骑马入朝报告,行至渭南,玄宗已下敕书剥夺了他的官爵。封常清知道朝中大臣都认为安禄山狂傲叛逆,用不了多久就会失败。于是在临行前草写了遗表,告诫玄宗, 表曰:
 “中使骆奉仙至,奉宣口敕,恕臣万死之罪,收臣一朝之效,令臣却赴陕州,随高仙芝行营,负斧缧囚,忽焉解缚,败军之将,更许增修。臣常清诚欢诚喜,顿首顿首。臣自城陷已来,前后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对。臣之此来,非求苟活,实欲陈社稷之计,破虎狼之谋。冀拜首阙庭,吐心陛下,论逆胡之兵势,陈讨捍之别谋。酬万死之恩,以报一生之宠。岂料长安日远,谒见无由;函谷关遥,陈情不暇!臣读《春秋》,见狼瞫称未获死所,臣今获矣。
  昨者与羯胡接战,自今月七日交兵,至于十三日不已。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尚犹杀敌塞路,血流满野。臣欲挺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是以驰御就日,将命归天。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臣今将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诳妄为辞;陛下或以臣欲尽所忠,肝胆见察。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
   边令诚到了潼关,先把封常清叫来,向他宣示了敕书。封常清说:“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旌麾,受戮贼手,讨逆无效,死乃甘心。”然后便把自己草写的遗表交给边令诚呈送玄宗。
   封常清死后,尸体陈放在一张粗席子上面。高仙芝回到官署后,边令诚带着100名刀手,对高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听后立刻下厅,边令诚遂宣示敕书。 高仙芝说:“我退,罪也,死不辞;然以我为减截兵粮及赐物等,则诬我也。” 对边令诚说:“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岂不知乎!”这时被招募的新兵皆排列在外,对高仙芝非常信认。高仙芝大声说:“我于京中召儿郎辈,虽得少许物,装束亦未能足,方与君辈破贼,然后取高官重赏。不谓贼势凭陵,引军至此,亦欲固守潼关故也。 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我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 士兵皆呼:枉。 声音震天。但边令诚不听。高仙芝又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叹息道:“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言毕被杀。
  唐玄宗的这一错误处置不仅自毁长城,还引引起了军心的动摇,也使唐廷丧失了两员具有作战经验的大将,对平定安史之乱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事实证明,封常清退保潼关的战略是十分正确,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战争绝不会旷日持久。但也只不过是唐廷犯的第一个战略错误而已,后来的哥舒翰、李泌、郭子仪、李光弼等将帅都提出过重要的战略计划,但都被唐廷先后否认了,这都是唐廷的腐败无能造成的。 (原创)读史至此,不由感慨,君主对于统兵在外的将军,往往怀着很大的戒备、恐惧,如果将军不能在朝内有人说好话,有人提供鼎力支持,那么小人随便说些流言,君主就会惊惧疑虑,最后草率坐下荒唐的行为。 唐王朝平息安史之乱,用了7年之久,都未能成全功。封常清临危领命,屡战屡败而不投降,相比那些闻风投降的官吏不知强多少倍。 正值用人之际,唐玄宗不加以实际调查,轻信宦官的谣言蛊惑,随意杀戮国家大将,让很多仁人志士心寒。 患难见真交,国难识贤臣。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很多人仗义执言,说自己如何英雄,如何爽直,但是一旦到了国家倾覆之际,刀架脖颈之时,很多人都变节背志,像个奴才一样,对新主人摇尾乞怜,全然忘记平日的豪言壮语。 唐家王朝,不值得效忠,但是做人,应该讲求信义,爱护百姓。身为官吏,手握重兵,只知一个享福,不顾国家安危,不察民生之苦。似此庸官,历代何其多耶。 明末清初,崇祯不调查真相,草率杀害袁崇焕,伤了很多人的心。这些事情,都是在自毁长城。 但是没人能够有预见性,他们不知道杀害的这些人预言的实效性和作用,都和日后胜负关系深远。 天下大臣,是君王传达政令、帮助君王办理政务,服务人民的棋子。对于君王而言,臣就是棋子,用的着时委以重任,用不着时痛下杀手。 观此段史,李隆基日后西逃川蜀,贵妃被戮,皇权挪位,皆是他自找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5
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节度使的安禄山叛乱,占黄河以北大部份地区,唐玄宗命封常清率军平叛,于洛阳募兵得六万人,多富家子弟,更由于承平日久,民不知战,而六军宿卫多市井劣徒,不能受甲,史载“禄山精兵,天下莫及”,以致于三战皆败,只得放弃洛阳,西奔陕郡。唐玄宗削其官爵,让他以布衣身份在高仙芝军中效力,他向高仙芝提议退保潼关以拒之,此举果然奏效,安禄山麾下之崔乾祐一时不能攻下。后封常清遭监军边令诚陷害:“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陜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1]玄宗听信谣言,派遣边令诚赴军中,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756年1月24日)和高仙芝一起被冤杀于潼关军中,封常清临刑前说:“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旌麾,受戮贼手,讨逆无效,死乃甘心。”[2]把自己的遗表交给边令诚,请他呈送玄宗,表曰:“臣今将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诳妄为辞;陛下或以臣欲尽所忠,肝胆见察。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铤。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3]遂从容就死。封常清被斩后,军队由李承光暂领。此后战事遂旷日持久。
第2个回答  2013-12-05
帝王的心态 多疑冷酷
第3个回答  2020-01-17
第4个回答  2020-01-15

安史之乱的简介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场重要叛乱,发生于唐玄宗在位期间,主要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引发。这场叛乱对唐朝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具体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到政治腐败、边疆政策失衡以及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在唐玄宗后期,唐朝政治逐渐出现混乱,边疆节度使的权力膨胀...

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他为什么还要造反发动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关于...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爆发?果真是安禄山的野心太大了吗?
1. 安史之乱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年间,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标志着帝国繁荣的终结。2. 传统上,安禄山因其巨大的野心被视作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然而,安禄山的野心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唐玄宗的纵容所助长的。3. 唐玄宗在位期间,为维护朝廷稳定,设置了多个节度使,...

安史之乱时间(关于安史之乱时间的基本详情介绍)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的一场内战,爆发时间从755年12月16日到763年2月17日。这场内战对唐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大量人口丧失,国力急剧下降。叛乱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导,故被称为安史之乱。因为此事件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又名天宝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
安史之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平定的。郭子仪和李光弼皆为唐朝名将,两人齐名,世称“李郭”。安史之乱爆发于公元755年12月16日,又因为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被称为天宝之乱,最终结束于公元763年2月17日。郭子仪的介绍 郭子仪是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

安史之乱时间段从开始到结束
安史之乱的时间段是从755年开始,到763年结束。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场大规模叛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这场内战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以下是关于安史之乱时间段的 1. 起始阶段: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是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这一年,安禄山借助其...

为什么在开元盛世竟然爆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史之乱的发生的时间是在唐朝的中期。要说具体的时间的话,安史之乱是从公元后755年的12月16日这一天开始的。结束时间是在公元后的763年的2月17日。这是一场持续了很长时间的一次叛乱。关于安史之乱的时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2、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削弱了...

安史之乱的诗
安史之乱的古诗如下:1、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赏析: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

安史之乱的历史故事
安史之乱是唐朝时期的一场大规模内战,发生于唐玄宗在位期间,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引起。以下是关于安史之乱历史故事的 安史之乱初期爆发的原因,源于当时朝廷政治腐败以及地方军队控制权的减弱。安禄山以其精通边境军事的策略,得以在边疆势力崛起,同时唐朝边疆政策的失误也加速了安禄山的野心膨胀。随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