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的作品以纪录社会政治以及作为基础哲学和心理学著名。
弗洛姆于1941年发表他的第一本重大著作《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续集——《为自己的人》。这两本著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论中人的性格理论。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爱的艺术》,他在这著作中概括并补充了《逃避自由》和《为自己的人》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论。
弗洛姆从小学习《塔木德经》(犹太教的法典),人生观受深远的影响。年轻时跟随犹太教祭司J. Horowitz学习圣经,后来在海德堡大学修读社会学博士时跟随祭司Salman Baruch Rabinkow学习 。在法兰克福读书时又跟随过Nehemia Nobel和Ludwig Krause。弗洛姆的祖父及其两个哥哥都是祭司,一个舅公是著名的塔木德经学者。可是在1926年,弗洛姆离开正统犹太教,转向以人本主义解释圣经的典范。
弗洛姆对圣经中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的解释奠定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石。弗洛姆指出,辨别善恶通常被视为是一种美德,研究圣经的学者却都认为亚当与夏娃吃知善恶树的果实犯了罪,因为他们违背了上帝。他认为人应运用其理智来建立自己的道德价值,不是以服从权威来建立道德价值。弗洛姆赞赏能够采取独立行动的人。这些论点都是有违传统宗教的。
除了纯粹遣责权威主义的价值体系,弗氏也把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作为比喻,以进化论和存在主义角度解释人类不安的情绪。亚当与夏娃吃知识树的果实,他们意识到当自己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己与大自然已不再是一体。于是他们觉得 「赤裸」和「羞愧」。他们已经进化成人类,意识到自己,意识到道德价值,意识到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力量带来的无力感,不再是与宇宙为一体,只有动物本能的那个「准人类」。按照弗洛姆,一切罪恶感和羞愧都源于人意识到存在的割裂性。要解决这种存在的分裂,唯有全面发展人类独有的特性——爱和理性。弗洛姆强调其爱的概念与一般「爱」的概念有所分别,但实际上其概念是含糊不清的。
弗洛姆认为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他以此创造力把各种经常来当作「真爱」的证明的自恋神经症和性虐待倾向区别开来。弗氏相信爱的本质有四大元素: 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认为「爱情」的经验只代表一个人未能真正了解爱的本质。弗氏利用圣经里约拿的故事说明在现今人际关系中,关怀和责任的特质已十分少见。故事讲述尼尼微城镇的居民有罪,要承受恶果,约拿却不愿意去拯救他们。弗称现代社会的人缺少对别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别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病态、不义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据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种需求: 相属需求。指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 超越需求。指个人希望在作为上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现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 落实需求。指个人希望与别人、社会及与大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安身立命的需求; 统合需求。指个人力求自己人格统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义来的心理倾向; 定向需求。指个人具有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获得心安的心理倾向。
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付孤独感的几种心理机制,他称之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 接纳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寻求别人帮助、依赖别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 剥削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并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诡计等,从他人处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贮藏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而获得安全感。 市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的价值观是在市场上把自己当作商品,使自己具备适合雇主所需之性格特征。 创造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充他发挥其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作出创造性的奉献。 上述前五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针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应当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合性格倾向实施治疗与拯救;只有创造倾向性是人格常态的、健康的表现,对一般的健康人,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地发展。
艾瑞克·弗洛姆学说主张
艾瑞克·弗洛姆,以其在社会政治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他的著作,如1941年的《逃避自由》和1947年的《为自己的人》,深入探讨了人的本性和性格理论,其中《爱的艺术》(1956年)更是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对人性理论进行了详尽阐述和补充。弗洛姆的学术背景深受犹太教影响,他年轻时研读《塔木德...
艾瑞克·弗洛姆简介
艾瑞克·弗洛姆,1900年3月23日出生于德国,是一位备受国际瞩目的美籍犹太人,以其独特的人本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贡献闻名。他的生涯致力于改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适应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的精神需求,因此被誉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在德国时期,弗洛姆与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保持着...
艾瑞克·弗洛姆对爱的看法
艾瑞克·弗洛姆深刻剖析了爱的本质,他将其视为一种需要学习和实践的艺术。弗洛姆指出,许多人误以为爱情是偶然的情感体验,认为它取决于他人的回应,而非个人的能力。实际上,爱的真谛在于克服孤独,而真爱的核心是“给”,而非“得”。通过无私的付出,个体能够体验到力量和富足。弗洛姆强调,爱的要素包...
弗洛姆认为,爱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1.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爱的核心要素包括给予、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这五个方面。2. 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是一位美籍德国犹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他的理论致力于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说相结合,以适应二战后西方人的精神需求。3. 弗洛姆...
艾瑞克·弗洛姆的简介
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此外,在德国时弗洛姆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移居...
艾瑞克·弗洛姆的学说主张
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爱的艺术》,他在这著作中概括并补充了《逃避自由》和《为自己的人》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论。弗洛姆从小学习《塔木德经》(犹太教的法典),人生观受深远的影响。年轻时跟随犹太教祭司J. Horowitz学习圣经,后来在海德堡大学修读社会学博士时跟随祭司Salman Baruch Rabin...
8位全球顶级心理学大师对生活的最深刻洞察
艾瑞克·弗洛姆倡导在独处中找到平静,理解爱情的本质,成熟的爱是相互的需要,而非占有。而卡尔·罗杰斯认为,接受自我是改变的起点,倾听和真实的自我表达对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弗洛伊德揭示了玩笑和口误背后的深层含义,他提出精神健康的关键是工作和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则强调,平衡快乐与悲哀,接受世界的...
8位全球顶级心理学大师,对生活的最深刻洞察
艾瑞克·弗洛姆: 通过自我反思和爱的教育,我们学会与世界和谐共处,而不是束缚他人。卡尔·罗杰斯: 接纳真实的自我是改变和成长的起点,倾听和理解他人是人际关系的桥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生活中的玩笑与严肃交织,平衡心态与接纳现实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部分。卡尔·荣格: 整合内心冲突与理解他人是寻求内心...
心理学演义(21)弗洛姆:马恩好青年,因爱广流传
这个人就是: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弗洛伊德有一位真正的传人,他就是弗洛姆。因为,他们都姓弗,都是“弗家班”。当然,除了姓弗,其他方面俩人相似点不多。 (二) 弗洛姆生平 1900,弗洛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正统犹太教家庭。父母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就生了一个崽。从小,弗洛姆就学习犹太...
逃避自由是谁的观点
逃避自由》是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1941年首次出版。《逃避自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并描述了现代人处于自由与孤独的两难状态的困境,指出现代人生存处于无意义的异化状态,并指出克服这种状态的积极途径。作者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