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如题所述

余氯经常用在自来水和用泳池水中,一定量的余氯可以保证水质不滋生细菌等,但是余氯超标后,轻则刺激眼、鼻、喉以及上呼吸道等。引起急性肺水肿及肺炎,浓度高时可麻痹呼吸中枢、出现“闪击性死亡”,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氯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体内衰老速度。主要病症为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肝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癌症。
氯气加入水中后,会让您的头发产生干涩、断裂、分叉,也让您的肌肤漂白化、皮肤层脱落及产生奇痒无比的皮癣过敏症。氯受热后与水中的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

参考:POP-8300余氯在线分析仪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6
自来水中的余氯指标是最基本的自来水水质指标,其来源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氯消毒剂后的残留,它是自来水中唯一人为添加并允许残留下来物质,简单的说自来水中必须 含有一定的量的余氯,但是又不能超出标准。在 GB5749-2006 版中,余氯含量标准定义如 下:
出厂水限值是 4mg/L
出厂水余量是不小于 0.3mg/L
管网末端余量不小于 0.05mg/L
从标准本身看,管网末端余氯值在 0.05-4mg/L 都符合国家标准。
余氯超标有什么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自来水余氯超标最直接的表现是水有氯味,过高的余氯还可能对部分人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另外,虽然余氯本身是无害,但是如果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过高有可能生成有害的含氯有机物,影响人体健康。
第2个回答  2011-06-27
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1. 余氯的概念
  residual chlorine 水中投氯,经一定时间接触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2. 余氯的分类
  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1+、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自来水出水余氯指得是游离性余氯。
余氯对人体的危害
  1974年荷兰Rook和美国Belier首次发现预氯化物和氯消毒过的水中存在三卤甲(THMS)、氯仿等消毒副产物(DBPS),而且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80年代中期,人们又发现另一类卤乙酸(HAAS),致癌风险更大,例如氯仿、二氯乙酸 (DCH)和三氯乙酸(TCA)的致癌风险分别是三氯甲烷的50倍和100倍。迄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在水源中检测出2221种有机污染物,而在自来水中发现65种,其中致癌物20种,致突变物56种。
  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发生水媒传染病,自来水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要添加消毒剂,灭活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由于氯气性价比较高,因此在国内水处理行业中广泛采用。
  余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氯甲烷等。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ldquo漂白粉味&rdquo。
  自来水余氯浓度过高的话,主要危害有:
  1、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伤害。
  2、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致癌物。
  3、作为生产原料的话,有可能起不良作用,如用其生产黄酒产品时,对发酵环节的酵母菌有杀菌作用,影响酒质。
  因为自来水净化一般是使用氯气,而残留的余氯在加热的过程中会生成三氯甲烷这种致癌物,长期饮用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近年来水源污染越发的严重,直接导致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增加。所以直接饮用自来水烧的开水也不是健康的选择,对自来水进行再净化是关键。经过净水设备净化后的自来水称为直饮水,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基础上吸附自来水中的余氯和其他有害物质,是真正健康的水。
第3个回答  2011-06-27
  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1+、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自来水出水余氯指得是游离性余氯

  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发生水媒传染病,自来水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要添加消毒剂,灭活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由于氯气性价比较高,因此在国内水处理行业中广泛采用。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和游离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如果出厂水没有氯或加氯量不够,在管网里就可能使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管网水质,因此在供水管网中必须保证一定的余氯量。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氯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

  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是为了防止发生肠道等传染病。常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是添加液氯、次氯酸钠、漂白粉和漂白粉精片等。目前二次供水采用的消毒方法是添加次氯酸钠。
第4个回答  2019-09-06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余氯包含游离性余氯和结合性余氯。自来水余氯通常指的是游离性余氯。

自来水余氯浓度过高的话,主要危害有: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伤害。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氯仿、三氯甲烷等致癌物。作为生产原料的话,有可能起不良作用,如用其生产黄酒产品时,对发酵环节的酵母菌有杀菌作用,影响酒质。

扩展资料:

余氯的消毒灭菌作用:

实验证明,接触作用30分钟游离余氯在0.3mg/L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如伤寒、痢疾等),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如果用氯胺消毒,化合余氯含量一般为游离余氯的2倍以上,且接触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

肠道病毒(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痹病毒等)对氯消毒剂的耐受力较肠道致病菌强。据报道,如能保证游离余氯为0.5mg/L,接触时间为30~50分钟,亦可使肠道病毒死灭。因此,在怀疑水源可能受到肠道病毒污染时,可增加氯消毒剂量及接触时间,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集中式给水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还可作为预示有无再次污染的信号,因此,水质标准对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也作了相应规定。标准规定“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适用于加氯消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离性余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