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题

人有可能会转化为蔬菜吗?何以故?

可能。阿弥陀佛!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名字叫《橡皮树的义举》

九四年,我还住在独门独院的平房里。时至中秋,院里花草依然茂盛。

进大门左侧第一间房是我的书房兼会客室,窗处摆放着一棵大橡皮树,窗内写字台右侧的花架上,摆着一盆秀秀气气的文竹。

这天下午,上中学的儿子没有课,吃过午饭后,就到书房写作业去了。而我在自己的卧室里看经书,等待妙法老和尚的到来。

四点多钟门铃响了,我迎出去将妙法老和尚和他的侍者请进书房。十六岁的儿子向师父合十问讯后,继续做他的作业。

落座后妙法老和尚问儿子:“你的脚是不是有臭味啊?”

儿子红着脸道:“我的脚从十二三岁就开始臭,怎么洗也没用,刚才我爸提前半小时就让我打开门通风,您还能闻到臭味啊?真对不起,我到那边屋里去。”

师父笑着制止说:“我倒没闻到什么臭味。刚才你向我顶礼,你屋里所有的植物都跑进来向我顶礼,你屋里的这盆文竹告你的状,说你一下午在这光楞神,或是玩小玩意,没写多少作业,另外说你的脚臭得把它都快薰死了。”听老和尚这么一说,儿子被惊得瞠目结舌,脸更红了,神情发窘地看着我,可能是怕我骂他吧。

我笑着对师父说:“这孩子从上小学就这样,学校开家长会时,老师说他上课坐得规规矩矩,似在认真听讲,可喊他三声他都听不见,我怎么教育他也改不了。还好,成绩马马虎虎总算过得去。可是这脚是顶风臭八里地,有什么法子呢?”

我说话时,师父一直在微闭双目。稍后,他说道:“你家的橡皮树刚才安慰文竹说,它能帮助它。让我告诉你,用它二片发黄的叶子‘如此这般’加工一下(原谅我不能详细说明,以免橡皮树遭难),让令朗使用一次就好。”

尽管《地藏经》上说过花草树木皆有神识,听说植物能对话仍然令我感到很好奇。

“您见到的橡皮树和文竹是以什么形态与您讲话呢?”

“橡皮树是穿绿色古装的成年人形象,文竹也是穿绿衫,但是单薄秀气,头上扎公子巾的少年模样。你院中的花则多是女孩子形象,衣着艳丽。也可能这全是幻觉,只是一种信息传递,这是大自然的奥妙。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此不必着相。”

我仍然执着地问:“既然植物有神识,我若剪它两片叶子,它不是也会感到疼痛吗?”

“是的,刚才橡皮树让我告诉你,请你在剪去两片叶子后,用花盆里的一点泥土抹在伤口上即可止痛。另外它已跟着你念经学佛了,再给它擦叶子反面时,水里不要加白酒了,它也要守戒。它为帮助文竹而舍去两片叶子,是学佛的身布施精神;另外它也想报答你们对它平时精心的照料,所以就是疼痛也心甘情愿。”

我听后非常感动,更加坚信这个信息是正确的。确实是朋友告诉我,橡皮树喜欢“喝酒”,教我每星期给橡皮树擦叶子时,在水中加点白酒,会使它长得更旺盛。

经师父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报纸上有文章介绍,花也有好恶,说什么花和什么花放在一起就长得好,而某种花放在一起就长不好。记得前年报纸上还有一篇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森林遇到大火时,仪器可以感受到快要被火烧着的树木发出绝望的悲鸣,并能迅速把着火的信息传递给其它树木。而没有大火时,测试仪器上却很平静。原来它们和人类及其它动物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从这天起我对《楞严经》上讲的‘羊死为人,人死为羊;草死为人,人死为草’的道理更坚信不移,也理解了佛为什么说‘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青草,况以手拨,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的原因。

当天晚上,按照“如此这般”的方法治疗过后,儿子的脚竟然再也闻不到一点臭味了。这如同神话般的事情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家里,由此也使我联想到李时珍、孙思邈等神医,他们能了解那么多中草药的药性、写出《本草纲目》、《千金方》,开出济世救人的良方,一定是菩萨再来,才能拥有高深莫测的智慧,与百草沟通交流,造福于人类。从此,我及家人再也没有有意伤害过任何植物,甚至不忍践踏路边的小草。

如今,人类已迈入21世纪,“保持生态平衡,共建绿色家园”的观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我觉得世界上最早的环保卫士恐怕非本师释迦牟尼佛莫属了。“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青草,况以手拨,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这些字字千钧的文字将随承载它们的佛经一起,历久弥新,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参考资料:佛教故事会《橡皮树的义举》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8
不可能

“植物的生命跟动物的生命没有区别。为什么吃动物觉得心理受阻而吃素就心安理得?又为什么就只有人能成佛呢?”

不杀生是佛法五戒之一,关于杀生的定义和范围,圣严法师曾经专门论述过。他说:原则上讲,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他动物是轻罪。众生固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或称为黑业),而堕为鬼道或下地狱;也能修善业(或称为白业),而升天堂、出三界乃至于成佛;其他众生,除极少的特殊例子之外,既不知善,也不知恶为何事,只有随业受报的自然行为,而没有心意的造作在内。所以,人是道器,只有人能修道,并能弘道,因此,戒杀是以不杀人为根本的。

佛法讲,杀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知是人。(2)预谋而有杀念。(3)杀死。否则,只能叫做伤害或过失,而构不成杀人。至于人,是不论年龄、贵贱,不论成形或未成形,有知或无知,凡被肯定是人者,皆不可杀。所以,不得堕胎,也不得以安乐死的名目来处理自己求死或已无自觉意识的植物人;否则,就是杀人罪。

迄今为止,医疗界呼吁人体器官的捐赠和移赠,比如眼角膜、肾脏以及其他脏器的捐赠,是将没有使用能力的人体,局部令其复活,这是值得鼓励的事。如果在生前捐赠,当然已经获得捐赠人的同意,纵然在死后移植,也必须预先取得死亡者生前的首肯,否则亡者对于遗体尚有一分贪恋和执著,便会引起他的嗔恨及怨怒,甚至影响他的转生善道或往生净土的去向。

自然死亡的人,通常于十二小时之内,神识未离,尚有部分知觉。从医学上判断已经死亡的人,从佛学的观点看,未必就已真正死亡;但如果立下遗言,捐赠器官,为了挽救另一人或数人的生命,这是舍身救人的菩萨行,因此,若生前确立有遗愿,移植人体器官当不成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维持环境卫生的原因,必须处理蟑螂、苍蝇、蚂蚁、蚊子,乃至于老鼠等问题,这在佛世已有成例。当比丘们的浴室、浴池由于多日未用,满生小虫,负责清理的比丘,不知如何处理,佛说:“除尽污水,清洁浴室。”比丘说:“会伤虫!”佛说:“不为伤虫,是为清理浴室。”于是比丘释然。这个例子是说为了维护人类生活环境的卫生,予以清理打扫,目的不为杀伤虫类,因此,不算杀死。当然,不得用药物喷射杀虫,只能以打扫、清理、消毒的方式来防治或退治虫蚁的进入和繁殖。如果环境经常保持整齐、清洁和消毒完善的状态,纵然有虫蚁,也不会太多。

如果在耕种时,难免会伤及虫蚁,但为了我们自身的活命,不用说耕种,就是日常行走及其他劳务,也会无意杀死虫蚁。所以,只有经常多念阿弥陀佛,愿愚痴而无知的众生,于死亡之后,转生善道或超生净土,不算犯杀生戒。当然,能够小心防止,减少杀伤虫蚁的机会,是慈悲的表现。如果明知杀生而心无悔意,便是没有慈悲心。

至于毒蛇、猛兽,以及毒虫之类,是他们过去世的业力使然,他们伤人,不出于预谋,虽有恶行,没有恶心,所以,并不算造杀业,应受到人类的同情和保护。以今天人类的社会而言,不仅可以防治受其伤害,也可以划出特定的空间范围,令其生存,或做到限制他们的繁殖,不令其成为人类的灾害。此所谓宜用防治法,不宜用歼灭法,不仅培养了人类的仁慈心,也对大自然的生态尽了维护的责任。

一般初学佛的人,对众生的定义不明,而且现在更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感情,若说不杀生,应该既不杀动物,也不杀植物。其实,生命是有层次之分的,植物是无情众生,动物才是有情众生。所谓众生,可分作三级:高级的为人类,具有三个条件:一是有活的细胞,二是有神经的反应,三是有思想及记忆;低级的为植物,只有活的细胞,没有神经和记忆,虽有生死的反应,却没有苦乐的感觉,更没有思想及记忆,所以叫做无情;中级的是动物,只有少数如狗、猴子、马、象等高等动物有若干的记忆力,但它们也没有思想力。至于下等动物,除了神经的本能反应,也没有记忆和思想,然其既有神经就有痛苦,就会怕死。所以虫蚁都会自然地知道逃避死亡的危险,而植物则不然。因此,对于杀生的界定,就是指能够知生怕死的动物,而不及于植物。

经上说,佛戒比丘不可砍伐草木。这是因为低级的鬼神,往往会依草附木,以草木为庇护,为了慈悲鬼神,不使鬼神生嗔,故不去破坏其居处,而并非为了草木不可杀的理由。

微生物如细菌,从生物学上看,它是介于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生物,既没有神经,更没有记忆和思想,也不属于有情众生,可以说是活动的植物,所以,杀菌也不属于杀生。

关于水中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之外,尚有比较高等的生物,他们虽没有神经,但已可以算在动物之列,因此,佛世的比丘,用水时需要通过滤水囊的过滤,把比较大的微小众生滤出,比较小的就不管了。这是基于慈悲的观点,不忍目见生物而不救度。如果肉眼不能见,或虽见而不能分辨是有情或无情众生,那也就理会不到了。

佛教主张不杀生,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如果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悲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和平、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将没有一人会受到故意的伤害。虽然佛经中说,杀生有果报,杀人偿命,吃它半斤,还它八两,这是说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实。但是我们不必把不杀生的著眼点摆在害怕受报的观点上,果报是有的,但也并非绝对不可以改变的;养成慈悲心,才是不杀生的重点,也是佛菩萨化世的精神。
第2个回答  2009-01-08
如果人死后神识到鬼道或低等神,就有可能依附于蔬菜上,蔬菜等于是他居住的房子一样。不是变为蔬菜,而是依附其上。
花神、树神、草木神等等就是这样的一类众生。
第3个回答  2009-01-08
现在组成人体的元素可能将来成为蔬菜的组成部分,但是人不可能转化为蔬菜。因为人的特征是有思想意识,至少能检测到脑电波,而蔬菜没有。植物人是脑的功能坏了,跟本来没有不可同日而语。
第4个回答  2009-01-08
尸体变成肥料,可以成为蔬菜的营养。
但有情生命是不会变成无情植物的。因为有情的神识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形可灭,但神不灭。打个比喻。有情的神识就像一道光,任何风吹雨打火烧,对光都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总的来说,任何器世界的力量都不可能毁灭神识。

佛弟子网佛学问答
1. 佛学问题的核心:佛学问题涉及的是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修行实践的问题。每个问题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背景来回答,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回答佛学问答时,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核心,然后依据佛教经典和教义来给出答案。2. 慈悲心为出发点的原则:佛教强调慈悲心,认为修行者应以慈悲心为出发点,对待众生...

初接触佛学,以下有几个问题请有识之士回答一下,问题可能有点长,请多多...
- 当我们观察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因果关系变得明显。例如,A的辱骂导致B的回击,这是因果循环的直接显现。但这并非某个人制造的痛苦,而是事物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 B回击的原因包括A的辱骂和自己的嗔恨心。了解这一因果规律后,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如修忍辱菠萝蜜,避免结果的发生。例如,若B能够忍受...

学佛学的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绝对化:说任何一门学问在众学问之上,大都是有问题的。绝对化容易产生权威,容易使人思想变得僵化。容易导致盲从,而失去真正的自我。第二:神秘化:佛学中的有许多密传,纯粹个人经验或者灵验的内容,以吸引众人,为人所神往。但是,这里面有些东西,以现代科学的研究是可以进行真伪的鉴别的。第...

佛学辩论是辩论一些什么问题、请举例一俩个?不懂者请勿回答。谢谢...
问:你觉得人有没有“灵魂”呢?答:没有,因为我没见过。问:你没见过,不一定别人没见过,难道你没见过就等于不存在吗?答:是。问:如果这样说的话,一个人所能见到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很多人没有见过华盛顿、纽约,难道它不存在吗?答:不一样,它们存在,它们看得见摸得着。问:那么你...

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内容简介
20世纪的中国佛学问题,涉及佛教的人世转向、佛教哲学研究、禅学及禅宗史研究,特别强调了唯识学的研究。本书深入解析这些问题,从多个角度出发,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展现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全面发展。修订版的增加内容,使问题铺排更为全面,更全面地反映20世纪中国佛学的特点。内容洗练,语言流畅,深入浅出,...

濡沫江湖佛学题库 佛学题答案大全
在濡沫江湖的世界里,佛学题库往往成为不少玩家的困惑。当你面对那些深奥的佛学问题,是否感到迷茫?别担心,这里为你整理了《濡沫江湖佛学题库》中的部分答案,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佛学的智慧。答案解析:1. 内心起瞋恚,应以慈悲观对治。2. 人是众因缘和合而生,故名众生。3. 人所居住的国土是...

关于佛学的一些问题
1.宇宙,如果你指的是“无限”的概念,那么它确实没有生命,无始无终。如果你指的是“银河系”这类有边界的宇宙,那么它没有生命,但是有诞生和毁灭。可是这样的宇宙不是唯一的;它诞生之前还有别的宇宙存在,它毁灭之后也还会有别的宇宙升起——总体来说,无始无终。但是关于宇宙的问题不是佛学的...

佛学解惑
知道了要无四相,随即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见佛!「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那么你说我们在大殿上不需要拜佛了!要拜呀!即假即真。相是虚妄,因为礼拜这个虚妄相,你自己此心有真正的诚恳,发起了真实的诚敬,那就是「信心清净」,就可以「能生实相」。这个实相的境界就是离...

关于佛学的几个疑问
这禅师答错的,正是佛法中关于业报因果的重大理论问题:依佛法修行,究竟能否超越因果律,不受业力果报的束缚?禅师的答案,究竟错在哪里?如果说他答错了,那么慧能高徒永嘉玄觉禅师说“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岂非更错?依佛法义理,因果律,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是铁的自然规律,只能从遵遁中获得自由,不得随意...

佛学求助
第三,是什么叫醒身体?如果说睡觉是身体自身修复需要,那么理应是由身体自己说了算,或受到外界诸如噪声的影响才会醒来,根本与心理暗示无关,为什么却心理暗示能起作用呢?而且由第一个问题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个心理暗示不但作用在身体,而且作用到身体之外的时钟,这个心理暗示到底在身内,还是身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