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中的轶趣小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一、与鬼相斗

苏东坡对自己的急智和看不见的精灵相斗,颇具信心。有一次,他和一个邪魔力争不让。那是他在京师身为高官之时,他的二儿媳妇一天晚上中了邪。年轻的儿媳妇以一个老妇人的声音向周围的人说:“我名清,姓王,因为阴魂不散,在这一带做鬼多年。”苏东坡对儿媳妇说:“我不怕鬼。再说,京都有好多驱鬼除妖的道士,他们也会把你赶跑的,不要不识相。显然是你糊涂愚蠢才送了命,现在既然已死,还想闹事!”

然后他向女鬼讲了些佛教有关阴魂的道理,又告诉她说:“你给我老老实实地走开,明天傍晚我向佛爷向你祷告。”女鬼乃合掌道:“多谢大人。”儿媳于是霍然而愈。第二天日落后,他给佛爷写了一篇祷文,焚香,供上酒肉,把女鬼送走。

此后不久,他次子的小儿子说看见一个贼在屋里跑,看上去又黑又瘦,穿着黑衣服。苏东坡吩咐仆人搜查,结果一无所获。后来奶妈忽然又倒在地板上,尖声嘶喊。苏东坡过去看她,她向东坡喊道:

“我就是那个又黑又瘦穿黑衣裳的,我不是贼,我是这家的鬼。你若想让我离开奶妈的身上,你得请个仙婆来。”

苏东坡斩钉截铁地说:“不,我不请。”

鬼的声音缓和了点儿说:“大人若一定不肯请,我也不坚持。大人能不能给我写一篇祷告文,为我祈祷?”

东坡说:“不行。”

鬼的条件越来越低,用更为温和的声音请求可否吃点儿肉、喝点酒,但苏东坡越发坚决。鬼被这个不怕鬼的慑服了,只请求为她烧点纸钱便心满意足,东坡仍不答应。最后,鬼只要求喝一碗水。东坡吩咐:“给她。”喝完水之后,奶妈跌倒地地上,不久恢复了知觉,但从此断了奶。

二、“僧”与“鸟”

苏东坡与他那喜爱寻欢取乐的朋友佛印有很多逸事。最著名的是“一屁打过江”。

这些逸事中总是说佛印和尚斗智胜过了苏东坡。

“鸟”这个字有一个意思,在中国俚语中颇为不雅。苏东坡想用此一字开佛印的玩笑。苏东坡说:“古代诗人常将'僧'与‘鸟’在诗中相对。举例说吧,‘时闻啄木鸟,疑是扣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佩服古人以‘僧’对‘鸟’的聪明。”

佛印说:“这就是我为何以‘僧’的身份与汝相对而坐的理由了。”

三、“季常之癖”

今天中文中有“季常之癖”一个典故,季常是陈慥的字。陈季常这个朋友,苏东坡是可以随便和他开玩笑的。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四、“破坏婚事”

苏东坡之深孚众望,却破坏了一门婚事。原来学者章元弼对苏东坡素极崇拜。他本人长得并无足观,却娶妻甚美。婚后,妻子发现丈夫整夜读苏东坡的诗,对妻子不甚理睬。后来妻子终于不能忍受,对丈夫说:“那么你爱苏东坡胜过了我,好吧,把我休了。”丈夫便把她休了。这位丈夫章元弼告诉友人说他妻子遗弃他,全是为了苏东坡。

五、“画扇解困”

苏东坡在杭州任官之时,有一个商人因债务受审,被告是一个年轻人,苏东坡让他说明他的苦况。

被告说:“我家开了一家扇子店。去年家父去世,留下一些债务。今年春天天阴多雨,人都不买扇子,并不是我赖账不还。”

苏东坡停顿一下,眼睛一亮,计上心来。他一看笔砚在桌子上,忽觉技痒。

他对那年轻人说:“把你的房子拿一捆来,我替你卖。”

那人回去,转眼拿来二十把素绢团扇。苏东坡拿起桌子上的笔,开始在扇子上写草书,画几棵冬日的枯树,瘦竹岩石。大约一个钟头的工夫,把二十把团扇画完,把扇子交给年轻人说:“拿去还账吧。”

年轻人喜出望外,想不到有这么好运气,向太守老爷千恩万谢,然后抱着扇子跑出了官厅。外边早已传开太守大人画扇子卖。他刚走出衙门,好多人围起他来,争着拿一千个钱买他一把扇子,不几分钟,扇子卖光,来晚一步的只有徒叹奈何了。

天人合一苏东坡——读《苏东坡传》
就像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 》中所说的那样: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不禁令读者感慨:”高山流水“也要遇知音哪!苏东坡这一生是不缺少知音的,暂且不表三位德才兼备、温良贤惠的夫人,但说吃个饭“以三白待客“捉弄东坡的钱勰,,使苏轼以”三毛餐“报复,嬉笑之余令人感叹:有这样一位互相...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黄州僻漏多雨、气象昏昏的自然环境,包括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未能阻挡苏东坡对于生活本身的热情。他带领家人开垦东坡,种植大麦,搭建雪堂,修筑水坝,开挖鱼塘……种种事情亲力亲为,自给自足,他在这里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农夫。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所言:苏东坡最可爱之时,莫过于自食其力谋...

轻轻浅浅读宋词(4):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东坡耿直、率真,以解民间疾苦为己任,不趋炎附势同流合污,鬓染微霜依然念念不忘“射天狼”。林语堂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着眼于风月雨雪的雅致,以幽默闲适为意趣,私以为难逃追求个人成就、回避社会责任之嫌,而其晚年在南洋大学的行径,更有悖于一直以来“智慧旷达”的立世形象,为人所不齿。苏东坡...

苏轼的故事+作文
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着不食时,必然是正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是在苏东坡贬谪在外的时候,也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之面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他们必使神宗在世一日,就使苏东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但苏东坡也许只会...

苏轼在哲学中扮演什么角色?
总觉得他的诗词中有一种淡淡的哲理蕴味,但又非西方哲学中单纯的理论主义,而是把生活感悟、人情世故、社会伦理与文化思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有幸拜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对其生平和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临逢毕业论文构思之际。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他,借此机会谈谈自己...

求李清照,苏轼,陆游等小传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因为不可能有当时的照片传世,我们现在无从知道...

从《定风波》中,能看出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定风波》中,能看出苏东坡是一个“闲人”,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

读《夜游承天寺寻张怀民》有感
少年时喜欢苏轼,是喜欢其才气,喜欢他在赤壁怀古诗以及前后赤壁赋中笔下的那种汪洋恣肆豪气纵横,所以高中时读余秋雨的散文东坡突围以及大学时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触动。而今或挫折或困顿或失意,亲眼目睹年少轻狂志高意满渐归于尘土,又开始无比喜欢苏轼,更多则是被其豁达乐观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苏轼的人...

苏轼的简介
【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

苏轼书吴说笔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比如苏东坡的《覆盆子帖》,真有“一舞剑器动四方”之神妙。寥寥6行44字,风韵异常,仪态万千。有人形容他“抽毫出入,提按顿挫,自在得很”,他的“剑器”就是手中的笔!人们简直可以感受到笔端的飞舞气势,弹跳纸上,一气呵成,有的字飘起一缕游丝,有的字则扬起意趣无穷...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