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
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扩展资料:
陌生化的基础是新奇的语言感受。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论及陌生化问题时强调:“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陌生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文学概论):陌生化
“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
名词解释(文学概论):陌生化
1. “陌生化”理论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它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标志着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2.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关注的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违背常见逻辑和常规的艺术实践,旨在通过这种违背创造新的艺术境界。3. “陌生化”的核心在于展现表面看似不相关而实质...
文学概论陌生化在哪一章
第七章。俄国形式主义认为,陌生化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基本原则。“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文学概论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是有一种文学性在里边,文学性也就是文学的本质。我认为文学性就是陌生化技巧,诗歌语言,美的氛围和心灵的激情。所谓陌生化,就是使人们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东西加以适当变形,即适当陌生,这样延长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时间,使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东西更加重视起来。文学的目的就是要唤...
论述一个文学概论题常规的应该包括哪几方面,比如对陌生化的理解?谢谢...
如果你指的《文学概论》考试中的论述题的话,我觉得回答应该包括以下这几方面:1、首先对问题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或名词作出相应的解释,如“什么叫做陌生化?”;2、针对问题中需要回答的关键点进行分条阐述,如“陌生化的具体表现”,最好结合实例对应说明;3、根据题目要求,如有必要,最后综述总结。因为你...
文学概论的考题有什么类型?
名词解释:文学文本,陌生化,期待视野填空: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 () 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 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 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无我)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如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 2.艺术真实: 3.文学性: 4.叙述频率: 5.文学消费...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什么是形式主义(背景知识)特点:关注语言,文学的语言。P68-69 2,名解:奇特化p71;意生言外p88;自动写作p87 奇特化:俄国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他的奇特化(一译"陌生化""反常化")的诗学原则。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
急求电大本科段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伊阿宋清新诗派 玛卡梅百喻 经诗艺 日本战后派 俄国自然派 席勒式非个人化(艾略特) 陌生化二、问答 1,比较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比较欧洲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西方现代文学中有哪些思潮流派,作家作品是受到中国文学影响的?请举两个以上(含...
名词解释(文学概论):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 层次是相对应的。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
印山公园的《印山公园赋》
天赋水韵,孕育嘉陵明珠,社会和谐,百业兴旺;因势利导,造就印山公园,缀美市容,便民休闲。悠哉,印山公园!昔日印山,一九二六年,起于古镇中心,对峙天印山,而得美名。一九五三年,县治北迁而终废。今朝印山,一九九七年,建于县城江畔。因势就形,化朽为奇,布局精巧,编织玲珑。兴园林,造亭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