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成就和影响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人体工程学,或者称为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是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对人一机关系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寻找最佳的人一机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设计是为人类提供生理和心理需求满足的活动,那么,应该说有两个学科是为设计提出人一机关系可靠依据的,即人体工程学和心理学,特别是消费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在60 、70 年代有相当显著的发展,对干设计的进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人体工程的中心是解决人机之间关系的问题,其中包括:
  l )人造的产品、设备、设施、环境的设计与创造;
  2 )对于人类工作和活动过程的设计;
  3 )对于服务的设计;
  4 )对于人类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合适程度的评估。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l )提高人类工作和活动的效应和效率;
  2 )保证和提高人类追求的某些价值,比如卫生、安全、满足等等。
  人体工程学的接触方式或者工作方法是把人类能力、特征、行为、动机以系统的方法引人设计过程中去。
  其实,自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营造居所以来,就已经有人体工程的因素。因为要满足和适合人体的要求,在工具、用品、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人的因素,首先是尺寸合适,高低合适,方便使用,设计和制作时更考虑到安全、效率。所以说,人体工程的发展,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人体工程的开始是在工具制作、建造住宅的行为中自然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设计上采用人体因素具有非常长的历史了。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人体工程学则是20 世纪才形成的,它的主要服务对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手工产品,而更多地与大工业化的产品密切关联,现代工业的复杂性,使以前完全靠设计师的感觉、靠经验积累的人体工程方式完全落伍,无法适应新的设计需求,因此,是工业化迫使这个学科形成。
  工业化时代的人体工程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
  l )机械时代(1750-1590 年)
  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机械和产品,新产生了大量从来没有过的新产品,特别是机械产品,人在使用、操纵这些新产品时出现了以前使用传统产品所没有过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设计新产品时考虑产品与人的物理因素,特别是尺寸因素关系,就成为设计师(当时主要是工程师)考虑的问题之一这个时期的设计主要是简单地为寻找符合使用者的尺度的设计细节,即在设计上注重与人体配合的长短、宽窄、大小尺寸,但是,对于真正的适应性,特别是效率性、安全性,则还没有适当地考虑。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说还没有真正地发展出人体工程学来。
  2 )技术革命时期(1570-1945 年)
  自从1870 年前后开始,由于工业技术发展,进人了技术革命阶段,这个时期主要的特征是能源的广泛采用,称为能源革命时期。上一个阶段的能源主要是蒸汽能源,而这个时期则产生了采用汽油的内燃机、采用电的电动机等等新的能源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技术和生产的面貌。新的能源被农业、工业、运输等采用,新的产品也层出不穷,汽车、飞机、内燃机车、电话、电灯、各种新的机器设备、家用电器、农业机械、各种生产机械和工具等等,在这个阶段被广泛采用,因此,设计问题变得比较复杂起来。第一个阶段单纯考虑人体尺寸的方式,明显表现出它的不足,人-机关系在设计上显得日益重要。
  人体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刺激因素是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因为战争而导致大量的武器设备生产,如何使武器、兵器、军事工具和设备达到最大效应,使这些产品能够最大可能地适应人的使用要求,变成非常迫切的问题,而军事工业得到国家的全力资助,研究也就得到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主要国家和美国都卷入了战争浩劫,法国、德国、俄国这几个欧洲主要国家都投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从1914 年到1918 年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在欧洲大陆混战,伤亡惨重。为了在战场上占上风,各国都一方面投人更大的兵力,另一方面则全力研制新的武器,坦克、飞机、机关枪、大炮等等都迅速投人战场,这些武器虽然具有比以前所有的武器都更大的杀伤能力,但是,由于设计时间短暂,无论是功能、效率还是方便使用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使现代化武器适合战争需要,提高它们的效率,使武器能够更好地为士兵掌握,成为当时参战各国的政府关注的问题。其中,美国和英国政府更开始考虑在武器和其他战争设备上适应人的设计。适应人的设计是人体工程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大发展,重点已经不仅仅是尺度适合,而是如何全面符合人的需求。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有了新的进步,工程技术人员开始把研究的注意点转移到如何在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发展出适应人的需求的设计上,开始了关系到人在工作中的适应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变得更加复杂。这个时期的军队使用更加复杂的兵器,而战争设备也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设备复杂得多。飞机、坦克自不必说,新的大型航空母舰、远程轰炸机、雷达设备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战争不但在规模上比任何一次战争都要大得多,并且也复杂得多。多兵种协调作战、海陆空立体战争、世界范围的战争计划、世界范围的战争补给协调等等,都使设计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除了设计出适应人的产品这个问题之外,此时另外一个主要的设计问题出在不少战争设备、兵器设备在设计上非常不安全,军用车辆的座椅在颠簸运行中不能保障乘员的安全、空降部队的装备设计经常出现恶性故障、坦克乘员无法得到比较好的视野、登陆舰艇作业的困难,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必须通过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找到如何为作战中的人更好的设计方法成为关键。因此,新的设计开始从以前的为适应人的设计转移到为工作的人的设计上。这是人体工程学的一个新的重大进步。
  3 )为人的思维的设计阶段(1945-)
  自从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逐渐进人高速度的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电脑技术、通讯技术、材料技术等等的进步,导致大量崭新的产品问世。机械不仅仅是为人省力的工具,它同时能够为人节省思维耗费的时间。从技术角度来说,上述的第一和第二阶段都是为了扩展人的肌肉力量设计的,而战后的人体工程学研究转移到扩大人的思维力量设计方面,使设计能够支持、解放、扩展人的脑力劳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人体工程学的一个重点的发展是从比较集中为军事装备设计服务转人为民用设备、为生产服务,它开始进人制造业、通讯业和运输业,为提高这些范畴的效率、安全、准确水平而得到发展。
  大量的自动化设备、电脑设备都必须采用控制系统,战后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无论是简单的汽车仪表盘还是复杂的核电站控制中心,都牵涉到控制效率问题。如何设计出更加具有效率、更加准确的仪表盘,包括显示设备和按钮设备,越来越为设计界关注。这是人体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战后初期阶段称为按钮时期,主要的力量在于控制系统的仪表版设计,特别侧重于各种开关器、各种按钮设计的合理。目的在于使控制系统更加准确、无误、反应快捷。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到70 年代达到高潮,当时设计界广泛认为人体工程学是能够导致良好设计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一方面,这个学科的研究、发展和运用得到迅速的完善,另外一方面,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则在某种程度上被夸大了。可以说,70 年代是人体工程学泛滥、夸大的阶段,也是人体工程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得到理论、试验上的完善化的阶段。随着技术科学的发展,设计的日益成熟,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位置、它的使用方式逐步成熟。
  以下,简单地介绍人体工程学涉及的基本内容。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一机关系方面,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
  人体工程学基本内容:
  1 .什么是人体工程学?对于这个学科的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其中包括:
  人体工程学的产生、发展、运用和现状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资料基础和收集方法
  2 .信息输人。从信息理论的研究角度入手,必须由输人开始研究,包括如下内容:
  信息输人与处理过程
  视觉显示
  听觉、触觉和嗅觉显示
  语言传达
  3 .人类的输人与输出系统。输人的信息经过脑活动的处理之后,转为输出信号和指令:
  人类的活动:本质与影响
  人类的控制系统
  控制
  手工工具与设备
  4 .工作环境与安排。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类存在的空间,包括:
  在工程环境中人体因素的设计
  物理空间与安排
  5 .环境。具体到人造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内容:O 照明
  环境气氛
  噪音
  运动
  为了提供一个对于人体工程学具体内容比较详细的了解,以下,就人体工程学中有关人一机系统关系这一个因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以补充有关人体工程学内容的解释。一、人一机系统的大环境
  (一)我们使用的环境:
  1 .人一机系统(机在此代表所有的人造产品和环境)2 .物理环境,包括两个方面:
  ( l )人类使用的物理空间,以及相关的设备。这里包括直接空间和间接空间;
  ( 2 )物理空间的附属因素,比如照明、环境气氛(包括污染水平),噪音等;
  3 .个人用品与保护用品。
  (二)人一机系统的种类:
  1 .人工系统:
  2 .机械系统;
  3 .自动系统。
  (三)系统的基本功能:
  系统的功能关系和运作程序:
  系统储存
  信息输人-感觉(信息接受)-信息处理和决定行动(具体控制或者通讯)-输出
  二、人体工程学的数据基础-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确定;
  (二)不同的种类;
  (三)抽样;
  (四)数据和资料的收集;
  (五)数据和资料的分析;
  (六)标准的确立;
  (七)标准的种类:
  1 .人类表现的度量标准;
  2 .心理反应的标准;
  3 .主观反应标准;
  4 .事故频率。
  三、信息输人和程序
  信息输入经过神经系统的过程:感觉-短期储存-选择筛选-有限渠道-输出渠道-效应-储存-有条件地储存
  (一)人类记忆中的信息
  (二)人类反应中的信息
  (三)影响人类信息接收的因素:
  1 .噪音与信号感觉体系(TSD) ;
  2 .速度负担与刺激负担;
  3 .时间的享有:
  4 .视觉输人量的享有。
  四、视觉
  (一)视觉的过程;
  (二)视觉的敏锐性;
  (三)不同种类的视觉敏锐性;
  检验视觉敏锐性的通常方法:最低分辨能力敏锐性测试(MSA)
  (四)视觉对色彩的选择与反应区别;
  (五)黑暗适应能力;
  (六)亮度对比能力;
  (七)照明;
  1 .时间因素
  2 .照度
  3 .眩光度(Glare )
  4 .多种因素的组合
  5 .运动与照明的关系
  (八)年龄(经验)与照明识别的关系。
  五、定量性视觉显示设计
  (一)基本定量性视觉显示设计:
  1 .移动尺度针,固定尺度表;
  2 .固定尺度针,称动尺度表;
  3 .数字显示。
  (二)可读性和可读能力:
  可读性设计的几种基本方法:
  1 .组合纵向式;
  2 .组合圆圈式;
  3 .数字分开式;
  4 .圆圈分开式。
  (三)定量显示设计的特殊性质:
  1 .尺度表单位的长度,第一个单位最好是在0.05-0.07 英尺左右;
  2 .尺度表的标识;
  3 .尺度表数字的进阶方式:0 , l , 2 , 3 ,
  5 , 15 , 25 , 10 , 100 , 1000 ,
  4 .指针设计;
  5 .定量显示设计的综合因素。
  (四)定性视觉显示设计:
  1 .定性设计的定量基础;
  2 .色彩与图案作为定性视觉显示设计的方法;
  3 .信号和紧急灯光设计:对信号与紧急灯光的反应;尺寸;
  照明情况;
  暴露时间;
  光线的色彩;
  闪光的频率;
  光线的背景。
  (五)形状显示设计:
  飞机位置显示设计
  (六)平面视觉显示设计:关系因素;
  各种图表选择;
  纵横图表选择;
  色彩种类多少控制;
  阅读能力判断;
  举例:地下铁图表
  (七)数字或字母视觉显示设计
  1 .字体
  笔划宽度;
  字体比例宽度;
  字体选择;
  字体尺寸大小选择。
  2 .阅读能力的判断
  3 .电子显示设计时字体的选择
  4 .电子与数字混合一起时的阅读能力判断
  (八)视觉符号和代号
  1 .视觉符号:数字、字母、形状、位置符号、色彩五种视觉符号与代号;
  视觉符号与代号和色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 .符号的设计:
  ( l )直接解释法:一目了然的图形;
  ( 2 )间接解释法:注意:
  解释人的背景,文化,教育,误差水平
  ( 3 )反应时间测试。
  (九)道路与交通标志:
  1 .符号与文字的比较;
  2 .具体的道路和交通标志应用。
  (十)特殊情况显示设计:
  (十一)视觉显示设计的一般注意规律:
  1 .定量尺度表:
  数码与开窗式设计比较合适,前提是有足够的阅读时间;长尺度表,采用移动尺度比固定尺度合适。
  2 .定性显示设计:
  采用固定尺度,移动针比较合适;
  如果有一批显示内容,采用圆圈式尺度,利用时钟方式安排,比较容易阅读。
  3 .信号与紧急光线设计:
  如果尺寸小,必须持续照明和显示;
  如果北京色彩反差水平低,必须采用红色。
  闪光时间可以在1-10 秒之间,容易为人觉察。
  4 .形状显示设计:
  背景固定,形状移动;
  形状与线条混合采用,比较容易识别。5 .数字与字母显示设计:
  最重要的因素是字体、尺寸、对比关系;字母或者数字应该按照三个或者四个一组组合,增进短时记忆;
  字体的长宽比例非常重要。
  6 .符号设计:
  重要因素:形状与背景,形状的边缘,完整,简单,统一六、语言传达
  (一)语言的本质;
  (二)语言的要素:元音与辅音
  (三)语言的密度;
  (四)语言的频率分布;
  (五)语言的明确水准。
  七、人类的输人与输出系统
  (一)人类的活动:本质和效应:
  1 .人体运动的生物工程学基础:骨骼结构
  肌肉结构
  神经系统对于肌肉结构的控制
  2 .人体运动的种类:
  舒展
  扩展
  扭转
  推动
  细节分析
  3 .运动的度量方法:骨骼运动影响的度量;肌肉运动的度量;精神活动的度量;主观和客观反应性。
  4 .表现度量
  5 .人体物理活动的能源消耗度量:按照劳动水平分等级;按照运动水平分等级;按照活动水平分等级。
  6 .力量的持续性:手臂的力量;
  手臂力量的持续性;下肢的力量;
  下肢力量的持续性;
  其它部分的力量与持续性分析。
  7 .运动的速度和准确性:
  反应时间;
  简单反应时间;
  选择反应时间。
  8 .定点活动方式:
  定点活动的时间与运动尺度;
  定点活动的方向;
  定点活动的盲点;
  持续性活动;
  受控的运动;
  重复的运动;
  静止反应。
  9 .体力劳动:
  举提劳动:频率与能源的消耗,频率的高低
  携带劳动:
  推动劳动。
  10 .工作负担:
  工作负担的定义;
  工作负担和能力;
  工作负担和压力;
  压力的影响;
  工作因素对于工作负担的影响作用。
  八、人类控制系统:
  (一)人类输人与输出渠道:感觉反应渠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反应。
  1 .输人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2 .影响人类控制系统的因素。
  (二)显示与控制的物理安排:
  以煤气炉灶设计为例
  (三)旋转式设计与控制效率: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设计;汽车方向盘设计。
  (四)追踪作业的实质:输入与输出的追踪;
  追踪设计;
  设计系统的次序;
  追踪设计的促进与支援方法;
  影响追踪设计的因素;
  显示的种类:迫寻和补偿式追踪显示的误差;
  对以前追踪的复查;
  参与;
  频率与自我追踪频率关系;
  追踪的时间差。
  九、控制设计
  (一)控制的功能
  (二)控制的种类:
  手指按钮;
  脚踏;
  简单开关;
  旋转式开关;
  旋钮;
  旋转手柄;
  方向盘;
  手柄;
  脚开关。
  (三)开关的识别
  以上是有关人一机关系和人一机关系控制系统的基本内容,人体工程学还包括其它的几个范畴,即:
  一、工作环境与安排;
  二、在工程环境中人体因素的设计;
  三、物理空间与安排;
  四、有关环境因素的几个主要方面,即照明、环境气氛、噪音和运动影响等等。
  对于这几个范畴的具体内容,也都有同样详细的研究。这些成果对干设计来说,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本书篇幅有限,在此不可能具体全部介绍。
  必须注意到的是:人体工程学80 年代以来的一个重大的发展,是从人与他的生存、工作、娱乐环境的关系、从人与环境的心理关系方面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因此导致了一个界于人体工程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新边缘学科-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hychology)的产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人机工程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成就和影响是什么?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到70 年代达到高潮,当时设计界广泛认为人体工程学是能够导致良好设计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一方面,这个学科的研究、发展和运用得到迅速的完善,另外一方面,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则在某种程度上被夸大了。可以说,70 年代是人体工程学泛滥、夸大的阶段,也是人体工程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得到理论、...

人机工程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成就和影响是什么?
可以说,70 年代是人体工程学泛滥、夸大的阶段,也是人体工程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得到理论、试验上的完善化的阶段。随着技术科学的发展,设计的日益成熟,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位置、它的使用方式逐步成熟。\\x0d\\x0a 以下,简单地介绍人体工程学涉及的基本内容。\\x0d\\x0a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一机关系方面...

人体工程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元件,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了,体积变小了,同时成也降低了,并且耗电量大为降低,可靠性大大提高了。这个阶段还创造了程序设计语言。◆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随...

人机工程学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同时促进人的能力和效率得到最大化发挥。未来的工程师将致力于设计更加智能、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的机器,以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和谐共生。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机关系的发展趋势表明,未来的工具有可能具备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水平。这将为人体工程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1.人机工程学发展三个历史时期? 求解
第一时期——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农耕时代 人们使用的工具均属手工工具,人的劳动属手工劳动。因此,人机关系是一种所谓“柔性”的关系,即工具对于使用者而言是一种“器物”,工具对于人没有很大的“约束力”,工具是 个体意义的工具或者说“我的工具”。因此,在人机关系中人占主导地位。第二时期——...

人机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人机界面的出现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的计算机只有大型机和中型机等。在那个年代,人们主要通过终端和计算机进行交互,这些终端只有一个显示器和一个键盘,无法进行图形界面的操作。人机界面的出现,将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化,人们可以通过鼠标和窗口等进行操作,...

请问人机工程发展历程是什么呢?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阶段:一、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有泰勒的手工具设计特点和作业效率的关系研究和吉尔捕瑞斯倡导的实验心理学应用于生产时间。二、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让男人都上了战场,女人必须参加生产劳动才能应付战争的庞大需求,因此当时工作疲劳和工作效率...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起源于欧洲,其早期历史与劳动科学紧密相连。英国是这个领域研究的先驱,1950年成立了英国人机学研究会,并在1957年创刊了专业期刊《Ergonomics》。同年,美国也紧跟步伐,成立了人类因素工程学会,并发行了相关会刊。日本在1963年成立了日本人间工学研究会,标志着亚洲对人机工程学的重视。苏联...

论述人体工程学的源起、发展及应用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的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2003年来,人体...

人机工程人机工程基本原理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是人-机-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其核心目标是确保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设计时,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如确定式反应(如颜色信号和阅读顺序)以及人体测量学数据。设计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涵盖调查研究和系统构建的各个环节,旨在协调人与机器的功能。设计时需关注操作者的反应速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