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曲》体现出什么?

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大革命留给后人一曲振奋人心、斗志昂扬的《马赛曲》。1795年,《马赛曲》被正式定为法国国歌。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有人认为《马赛曲》的歌词已经“时过境迁”,并存在许多缺陷,于是提出更改歌词的要求。对此,法国政界人士代表近日齐聚一堂进行了专门讨论。但除了少数人认为歌词“过时”外,大多数与会代
表一致反对修改国歌歌词。

带有暴力色彩的战歌?

5日,法国政界人士代表齐聚巴黎,参加了由法国社会党代表瓦利尼组织的关于国歌《马赛曲》的讨论会。讨论会旨在通过历史、法律、艺术以及情感等角度,对国歌《马赛曲》的内涵和意义等进行探讨。

在会议期间,尽管大多数人认为国歌应该保持原来的样子,但是仍有少数人公开指责国歌歌词内容斗争性太强。当乐队在讨论会上奏响《马赛曲》时,他们表示听到国歌“令人毛骨悚然”,并且“一直情绪化”。

作为社团组织代表出席会议的教师达克尔蒙特则认为,对学生们解释国歌中一些歌词非常困难。尽管法国人喜爱这首歌,但也许只是它的旋律。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歌词有不少争议。他说,《马赛曲》其实是一首带有暴力色彩的战争歌曲。歌中号召法国人“用敌人的污血来灌溉我们的田野”。如此血淋淋的字眼令很多人质疑:让下一代学习这样的歌词是否合适,毕竟21世纪的法国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度。

“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八岁的孩子会理解‘污血’的含义?”中右翼的国会议员法涅质问说。他赞成在学校里教《马赛曲》,但认为歌词应该作些改动,因为现在的歌词会让移民子女感到不自在。

“这首歌暗示有些人血统纯正,有些人血统不纯。起码这些字眼会让人触目惊心,而且容易被误解。”法涅强调说。

国歌修正版激起众怒

“我们必须保留国歌的歌词……但是,也许我们应该加入一些维护和平价值的内容,”隆勒索涅市的副市长佩利萨尔表说。“法国小姐”评选委员会主席德丰特奈甚至提出了国歌歌词的具体修改方案。

此前,一些法国艺术家已试图重新打造国歌歌词,一个著名歌手还曾推出了一个国歌的新版本,拿国歌的军乐色彩打趣。这首新版国歌一炮打响,但也激怒了不少人。一些军方的支持者在他的演唱会上捣乱,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把国歌的号召看得无比神圣。

而5日与会的大多数政界代表则抗议任何形式的修改国歌歌词的提议,并认为法国人应该为这首革命歌曲感到骄傲。有议员称:“应该考虑到《马赛曲》被定为国歌的历史背景……我觉得歌词写得非常优美,充满诗意。”

“正如历史无法改写一样,我们也不能重写国歌以迎合当代人的口味,”会议主席德勃雷说。

社会党代表瓦利尼则认为,国歌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纪念。除了体育比赛和纪念活动等,《马赛曲》应该在更多的场合演奏。他甚至建议,学校和高校在每周一早晨都应播放国歌。

叛乱之歌还是自由之歌

《马赛曲》得名于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开始了。1792年,普奥封建君主组织联军进行武装干涉。在此紧急关头,战斗在前沿的斯特拉斯堡市长,号召人们为了抵抗强暴写作战歌。莱茵营的工兵中尉克洛德·德莱尔一夜间就写了一首歌,原名《莱茵河军团战歌》,演唱后迅速在义勇军中传开,马赛市的义勇军唱着这首战歌进军巴黎,从此改称《马赛曲》。

当时的著名乐队指挥格雷特里对克洛德·德莱尔说:“你的《马赛曲》是具有大炮一样威力的音乐。”这首歌作为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对以后欧洲各国的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马赛曲》的曲谱曾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被俄国临时政府配上俄语新词,作为俄国国歌,但随即在十月革命后被废。

在法国历史上,《马赛曲》几经浮沉,曾数次遭到帝国的禁令。1795年,《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但在1834年的政治审判中,《马赛曲》却被保皇党诬蔑为“煽动暴乱”的歌曲。1848年,《马赛曲》开始在欧洲传播,而在它的祖国,第二帝国再次宣布它为“煽动颠覆”的歌曲。但是,拿破仑三世曾一度在普法战争时允许唱《马赛曲》。《马赛曲》最终于1879年再次被恢复为国歌,并一直延续至今。1880年,法国政府规定学校必须教唱《马赛曲》。

在二战期间,维希伪政府再次禁唱《马赛曲》,而《马赛曲》成为“自由法国”运动的战歌。在巴黎获得解放时,戴高乐将军高唱着《马赛曲》走向了他的政治巅峰。

体育场上曾响起嘘声

据法新社报道,最近一次民意调查显示,72%的法国人对将《马赛曲》定为国歌表示满意。他们认为这首歌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国心,非常鼓舞人,并表示喜欢唱国歌。超过三分之二的法国人说,他们熟知国歌的歌词。

但在30岁以下的被调查对象中,《马赛曲》的受欢迎程度明显偏低,只有56%的人表示喜欢国歌。在法国体育场上,《马赛曲》曾被一些人报以嘘声。

《马赛曲》歌词(节录)

“前进,法兰西的儿女们,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暴君举起血腥的旗帜,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听,战场上传来了咆哮声!他们闯来了,要切断我们妻儿的咽喉!公民们,武装起来!用敌人的污血,灌溉我们的田野!”

“这帮卖国贼和国王,都怀着什么鬼胎?这些该死的镣铐,究竟将给谁戴?法兰西人,给我们戴啊!同胞们,把队伍组织好!前进!前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3
《马赛曲》作于1792年普,奥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的危机时刻,当时正在军中服务的诗人,作曲家鲁热·德利尔中尉,在前沿小镇斯特拉斯堡谱写了名叫《莱茵军战歌》的歌曲,后来因马赛市的共和军高唱这首战歌进军巴黎而得名《马赛曲》,井很快流行全国,1795年被定为法国国歌.

法国人民自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起开始进入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产生于战火中的《马赛曲》,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精神,它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也是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

马赛曲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分节歌,主歌旋律以军号的基本音调为核心,在调性上出现了由G大调向g小调的转换,表现了共和军战士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从而激发起斗争的决心和勇气,副歌部分使用了铿锵有力的附点节奏,节奏的拉宽,表现了浩荡的大军勇敢战斗的精神.G大调一g小调一G大调的调性布局,当时革命歌曲的一个特点.
第2个回答  2009-02-23
体现了 爱国 勇敢 激情

《马赛曲》体现出当时人们的什么精神?
《马赛曲》成了全民之歌、共和之歌。法兰西共和国的军事部长看到它具有振奋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下令印刷10万份,分发到军中所有的连队。在前线,士兵们在向敌人发起冲锋时必是齐声高唱《马赛曲》,在这首军歌的作用下,队伍像咆哮的海浪扑向敌阵,势不可挡,敌方的将领发现这首歌带有一种可怕的力量。 后来,路易十...

马赛曲作品的布局及手法
马赛曲浮雕作品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精湛的手法展现了革命爱国主义的精神。浮雕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是一位象征自由、正义和胜利的女神,她右手持剑,左手高举,引领人民向前冲去,她的动态强烈传达出革命的热情和力量。她那展开的羽翼和飘动的衣裙,仿佛在呼唤民众投入战斗,其奔放的动态与坚定的步履相结合...

《马赛曲》是如何表现出爱国精神的?
在这件不朽的作品中,雕塑家特别突出地表现了具有革命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国人民的特征。雕刻家在这座高浮雕的处理手法上也是巧妙的,他运用了联想和照应的处理手法,通过一面向前迈进,一面伸手向后召唤的自由女神与蓄髯男子的动势,人们自然地会感觉到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汹涌澎湃的进军人流,而不是把这种革命...

马赛的作品赏析
《马赛》赏析:这首诗采用了短促有力的节奏,描绘出了这座资本主义世界名都错综复杂的画面,充分有力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愤懑、甚至诅咒的急切心态。从诗中来看,无处不是人民的斗争,无处不是矛盾与挣扎,无处不是从胸腔最炙热的鲜血中迸发出的怨恶与诅咒。诗中描绘了在马赛,所谓的繁华,所谓的工业化...

19世纪外国美术史之浪漫主义-雕塑
综上所述,19世纪的外国雕塑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了浪漫主义精神的精髓。从吕德的《马赛曲》到卡尔波的《舞蹈》,再到巴里的经典作品,这些雕塑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美的追求,更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类情感的共鸣与时代精神的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雕塑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熠熠生辉,照亮了艺术...

《马赛曲》为什么被法国视为民族的象征与骄傲?
《马赛曲》中的人物并不多,有六名志愿兵和寓意女神共同组成。表现志愿军在女神的指引下不畏艰险和死亡奔赴前线。马赛曲的构图独具匠心,吕德巧妙地运用了联想和呼应的手法,人物互相半掩着,这样就把所有的人物都编入了一个复杂的构图中,人物的动作强烈,而且姿态各异,但是结构明确严谨。由于人物的...

雕塑马赛曲是谁创作的
雕塑马赛曲是弗朗索瓦·吕德创作的。吕德浮雕作品,雕于法国巴黎爱德华广场的凯旋门上,是一座歌颂法国大革命的史诗性作品。在雕塑上,法国浪漫派艺术家吕德是非常著名的。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又名《1792年志愿军的出发》),就是他的代表作。这座浮雕完成于1836...

法国国歌《马赛曲》,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又是出自何人之手?
启蒙运动的思想,成为了《马赛曲》歌词中“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经来临”这一句的源泉,激发了法国人民为自由和国家的未来而战斗的勇气。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启蒙运动与封建势力之间的一次激烈碰撞。革命者们为了捍卫自由、平等和人权,与旧制度展开了艰苦的斗争。在这一过程中,新宪法的制定,尤其...

《马赛》诗人运用什么的抒情方式?
诗人的感情色彩是鲜明的,诗人在马赛的感受也是鲜明的,诗人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情感出发,对马赛进行了深沉的思索,并流露在笔端,活脱地刻画出了马赛的罪恶形象。诗人曾说:“我爱的是自由的、艺术的、有着《马赛曲》光荣历史的欧罗巴,反对和否定的是帝国主义的欧罗巴。”...

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代表作品
进入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安德列耶夫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了《沉默》(1900)、《墙》(1901),以及《马赛曲》(1903),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读者的热烈反响。《省长》(1905)和《七个被判绞刑者的故事》(1908)同样在文坛上引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