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冉·阿让:监狱的犯人,因为偷一条面包救济家人被判5年徒刑,但他多次越狱以致于罪刑加重,最终于19年后获得假释。他倔强不惧强权的个性使探长沙威对他深恶痛绝,他过人的力气也使沙威对他印象深刻,两人一生中相互追逐。
2、沙威:一名对法律有坚定不移的信仰的警探,为人冷酷残暴,却又十分正直。他在假释会上释放了囚犯冉阿让,后来他一生都在苦苦追捕冉阿让。但冉阿让以德报怨,并在关键时刻救了沙威一命。
3、芳汀:在生活的无情折磨中挣扎的工厂女工,在怀了男友的骨肉之后却遭到遗弃。后又因私生女的事情败露而被赶出工厂,为了养活女儿她变卖财物,甚至连头发和牙齿都卖了,最后不幸沦为妓女。
4、珂赛特:芳汀的私生女儿,拥有悲惨的童年。但她在冉阿让的保护下长成为一位开朗坚强又美丽的少女,与一名参加革命的学生马瑞斯一见钟情并相爱。
5、米里哀主教:米里哀主教是米奥里斯主教的写照,他是人道主义的象征。正是米里哀主教的善良与博爱感动了冉.阿让,促使这个陷入歧路的犯人走上正路。
参考资料
冉·阿让。
冉·阿让是个失业工人,他诚实、善良。为了挨饿的外甥,他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后因听闻亲人受苦,屡次逃跑,因而被加重刑罚,服19年苦役。假释出狱后,遭到社会的冷遇。残酷的现实使他产生了对人、对社会的强烈憎恨,蓄意报复。冉·阿让的经历体现了当时法国人民的悲苦,是难以忍受的贫穷逼他堕落。
这是那个时代法国历史的真实写照,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他虽受到米里哀主教的热情款待却以怨报德,偷走了主教家的银器。米里哀主教宽厚待人,使他免于再次入狱。为此他深受感动,决心弃恶从善。后来成为大富翁,又当上了市长。他好善乐施,满怀仁爱之心。他所在的城市成为没有失业、没有贫困和苦难的“乐园”。
后来,他因救助别人,遭到通缉,到处飘泊,受尽不白之冤,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晚年,临终时才得到亲友的理解。作者对冉·阿让精神复苏和道德升华的描述,虽然体现的主要是自己的主观意图,是他对人类的善意和关于改造社会的主张,对有关劳动者善良、纯朴本质的描写,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真实和人们对善良的渴望。
冉·阿让的苦难遭遇是千千万万劳动者悲惨生活的缩影。作家通过冉·阿让的形象反映了穷苦人民的深重灾难,揭露和控诉了当时社会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扩展资料:
出版信息
1903年,苏曼殊翻译了雨果的《悲惨世界》,题名《惨社会》,1903年10月8日连载于《国民日日报》,署名“法国大文豪嚣俄(雨果)著,中国苏子谷译。”,至12月1日,因报馆被封停刊,前后11回。1904年,改由镜今书局出版单行本时增加至14回,署名“苏子谷、陈由己(陈独秀)同译”。此书未忠于原著,自第7回起,更杜撰情节,篡改处极多,文中竟然出现孔子和小脚,表现出对清朝政府强烈痛恨。陈独秀续译12至14回。
李丹、方于夫妇从1958年至1984年翻译《悲惨世界》五卷,这是中国第一套《悲惨世界》全译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一卷,1958年;第二卷,1959年;第三、四卷,1980年;第五卷,1984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悲惨世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