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是隋朝开始设立的呢?还是从唐朝开始的呢?

如题所述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但同时,国子监与太学也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 汉武帝设置“太学”也是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功能。而西晋初立“国子学”旨在突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的功能,北齐称之为“国子寺”。隋、唐、宋、元、明、清称之为“国子监”。清末改革学制,1905年12月6日设学部,国子监裁废,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1]

西晋晋
武帝咸宁四年(278)初立国子学。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之始。《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记载:“咸宁四年(278),武帝初立国
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国子学限五品
官以上贵族子弟方可入学。但国子学在西晋并不景气,尤其是西晋末年以后,时兴时废。后北齐改称“国子寺”。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
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官学的
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
人,”学生 :“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
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
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 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

大学堂牌匾
、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宋沿唐制,分设南京国子监(今河南省商丘市)、东京国子监(今河南省开封市),
增辖武学。宋代国子监亦屡易其名,有时称国子监,有时称国子学,其职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官学最高管理机构,二是生徒就学的最高学府。如北宋著名学者程
颐曾任判西京国子监,胡瑗曾以直讲名义兼判东京国子监。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曾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名称反复变
化。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称国子生或监生。宋初无定额,后规定200人为限。但实际数量很少,故可插班补缺或旁听。国子学设判监事总管学校,由直讲
教授经业和训导德行。

辽代的
中央官学中亦设有上京国子学、中京国子学、东京国子学、西京国子学和南京国子学。其中除南京国子学外,其他均无明文可考。金代的国子学于海陵王天德三年
(1151)始创,规定词赋、经义学生百人,限宗室、外戚亲属及诸功臣三品以上官吏的兄弟或子孙入学。另外在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设有女真国子学,限金人子弟优秀者入学。

元代分设国子监管辖国子学。蒙古国子监管辖蒙古国子学,蒙古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创立,入学资格限于
随朝蒙古、汉人百官等,学习内容主要是以蒙古文译写的《通鉴节要》,并兼习算术,学成考试,量才授官。回回国子监管辖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
二十六年(1290)创立。入学资格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学习内容以“亦思替非”文学为主,目的是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元代又设有汉文国子学。所学课
程有《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等。

明清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
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永乐十八年(1420),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南京国子监规模宏
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校内建筑除射圃、仓库、疗养所、储藏室外,教室、藏书楼、学生宿舍、食堂,就有2000余间。教学和管理设有五厅(绳衍厅、
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诸堂)。学生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乐二十年
(1422)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国子监学习。但此种盛况为时不久,正德以后日
衰。明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以及律令、书数等,此外,国子监对教职员的职务、待遇及对监生的管理、待遇等方面,都有十分明确的规
定。


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
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乾隆年间,国子监祭酒仿宋名儒胡瑗苏湖教法,分经义、治事二斋教
学,“严立课程,奖诱备至”,力主经世致用,曾使国子监出现“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的可嘉景象。但清朝末期日趋腐败,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归入学部。追问

谢谢说了这么多。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是隋朝还是唐朝。从你的回答应该是隋朝对吧?

追答

隋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3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第2个回答  2013-12-23
国子监,又叫国子学,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监与太学可以互称,经常以太学指代国子监。“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国子学出现很早,但是在隋大业三年(607)才改称国子监。

国子监是隋朝开始设立的呢?还是从唐朝开始的呢?
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起源于隋朝,完备于唐朝,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直至清末改学制,国子监的体系才宣告结束。这一学府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教育管理的机关。国子监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一大进步。西晋时期,国子监的前身——国子学首次设立...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它始于哪个朝代
国子监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央官学,起源于隋朝。在隋朝以后,国子监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被称作国子学或国子寺。到了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参与“庆历新政”,应天府书院因此升格为南京国子监学,与东京国子监和西京国子监一同被认定为北宋的最高学府。明朝时期,国子监实行双京...

国子监哪个朝代
国子监始于隋朝。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负责监管全国的教育事务。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教育机构,但在隋朝时期正式确立了国子监这一名称和相应的教育制度。以下是对国子监历史发展的 国子监起源于隋朝,其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国家教育体系的成熟与完善。当时,国子监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全国的教育...

国子监是哪个朝代
1. 国子监的起源:国子监最早始于隋朝,当时称为国子寺。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国家的教育事业,并作为最高学府,为朝廷培养高级官员和学者。2. 国子监的发展:随着历史的演变,国子监在唐朝时期正式设立为中央官学,并在宋朝时达到极高的教育地位。除了承担教育职责,国子监还具备管理和监督地方教育的功能。3. ...

古时候“国子监”是什么朝代的官职?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自隋朝起设立的中央官学,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巅峰。在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参与“庆历新政”时,应天府书院被提升为南京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和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齐名,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进入明朝时期,国子监实施了双京制,南京和北京都设有国子监...

国子监是什么机构
隋朝时期,国子学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地位上与太学并立,成为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校。唐朝时期设立的国子学,学生增加到三百人,而且都是贵族子弟才有资格进入这里学习。宋代与唐朝对于国子学的制度一样,由于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国子学的风格也会注重实际。元代,设立国子监管辖国子学,明代建都...

国子监是哪个朝代
国子监是哪个朝代 国子监最早时期的原型是两汉时期的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后来晋武帝司马炎设立国子学,但西晋时并不景气,直至北齐时期国子学改称“国子寺”,隋炀帝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并且成立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所以,国子监是在隋朝时期出现的,在唐朝时期也曾几次改过名字,但最终又恢复了...

国子监什么意思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设立,隋炀帝时更名。最早由隋炀帝改“太学”而成,主要负责全国教育行政管理,相当于今日的教育部。国子监,自隋朝以后,成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亦称国子学或国子寺。其地位崇高,历史悠久。北宋时期,范仲淹参与庆历新政,应天府书院升级...

国子监是哪个朝代设立的
1、国子监最早出现在我国的隋朝,当时晋武帝司马炎设立了桐缓国子学。到了隋炀帝时期,国子学被改称为国子监。2、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在明朝时期,国子监的规模非常宏大,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分别位于南京和北京。当时,在国子监学习的学子们被称为“监生”。

国子监和翰林院区别是什么
1、设立时间不同: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较高学府;同时作为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2、功能不同:国子监具有一定程度的监国功能,可以弹劾员和国政。尽管这功能自宋朝以后已不甚明显,而国子监自创建以来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