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求一还算可以的下联

如题所述

如果按照对联惯用写法,“柴米油盐酱醋茶”宜作下联,因为尾音“茶”是平音。不过俗人对联也讲究不了那么多,仅作以下对联供参考娱乐
1、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锅碗瓢盆铲勺盅
横批:一应俱全
2、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酸甜苦辣咸涩麻
横批:色味俱佳
3、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赤橙黄绿青蓝紫
横批:丰富多彩
此乃借鉴网友
4、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琴棋书画诗酒花
横批:雅俗共赏
此乃借鉴网友。
5、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喜怒哀乐苦痴怨
横批:生活如戏
此乃借鉴网友
6、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鸡鸭鱼兔牛羊猪
横批:美味佳肴
7、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风雨雷电冰雪雹
横批:互不相干
8、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蒸煮炒炸煎焖炖
横批:回味无穷
9、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金银铜铁钢陶铝
横批:应有尽有
10、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衣帽裤袜鞋伞包
横批:两全其美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9
上联,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创业一条心,诚信仁慈才谋略
下联,养体一条法,心肝脾肺肾肠胃,
出句尾字是平声适合做下联。
第2个回答  2018-10-09
你好!这个问题,比较合适的是,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下联,琴棋书画诗酒花。横批,雅俗共赏。在有的杂志刊物上,如《知音》,《人之初》,《妇女生活》,《学习报》,《老人春秋》,等都曾刊登出现过的。祝你生活愉快!
第3个回答  2018-10-09
闭口七雅致,琴棋书画诗酒花
第4个回答  2018-10-09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心往三足迹,修生养性品味好

上联,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求一还算可以的下联
7、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风雨雷电冰雪雹 横批:互不相干 8、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蒸煮炒炸煎焖炖 横批:回味无穷 9、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金银铜铁钢陶铝 横批:应有尽有 10、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联:衣帽裤袜鞋伞包 横批:两全其美 ...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下联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下联则是:“生民创业百行中,工商耕读医护兵。”对联的下联在呼应上联的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生活与创业百态。让我们来详细解读这一对联:首先,我们来解析对联的下联:“生民创业百行中”。这句话以极为概括的方式,描绘了人们从事各种行业的广阔画面。“生民”,即...

柴米油盐酱醋茶,下联?
上联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下联是,风花雪月诗画酒。出句尾字是平声应该是下联。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下联
下联:“书画琴棋诗酒花”。“书画琴棋诗酒花” 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用以修心养性的媒介;“柴米油盐酱醋茶” 则是平常人每日必考量的开门七件事前者是形而上的精神层次,后者是形而下的物质层面,清代康熙之时,号“莲坡”的举人查为仁著有《莲坡诗话》,其中记载了湖南湘潭人张灿的一首七绝: 书...

柴米油盐酱醋茶,它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般般都在别人家 出自:明 唐寅《开门七件事》原文: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译文: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在别人的家里。赏析:反映了作者穷困不堪的生活境况。

开门七件事
而宋朝人吴自牧编撰的《梦梁录》中却列了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不过,酒算不上人们每天的生活必需品,因而到了元代,“酒”渐渐被除去了,成为“七件事”。元剧中常有“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词句。在旧社会,一般的平民家庭每天为生活辛苦奔波,主要就是为了这...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般般都在别人家 出自:明 唐寅《开门七件事》原文: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译文: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在别人的家里。赏析:反映了作者穷困不堪的生活境况。

人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该怎么回复
人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回复千古文人风与月,琴棋书画诗酒花。根据查询相关文献古籍可以回复千古文人风与月,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最早提出七件事之说应起源宋朝,盛行于元朝,关乎百姓生活的七件事渐渐在民间流传。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下联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中将"柴米油盐酱醋茶"视为开门七件事,象征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然而,与之相对的"书画琴棋诗酒花"则代表了更为高雅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趣。清代查为来自仁的《莲坡诗话》中,张灿的七绝诗“书画琴棋诗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展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画卷...

“柴米油盐酱醋茶”以上这句话,出自何处、何人?
历史上的唐伯虎一生中长时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写有一首《除夕口占》的诗:“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幕天寒无一事,竹时寺里看梅花。”这首诗反映了他穷困的家境,连热闹的除夕夜也清闲无事,省却了常人家庭的“七件事”之烦,“闲情逸致”地到寺院去观赏梅花,自是一番自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