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秦观 赏析
斜阳下,杜鹃声声,"不如归去"的啼,凄历辛酸,令人倍增伤感。秦观南迁已过三年,北归无望,尽管驿站传来封封家书,但只是徙增离恨而已。"梅花"、"尺素"堆积案头,仿佛是堆砌成重重叠叠的乡愁离恨"独怜京国人南去,不似湘江水北流",他想起了两句唐诗,那迢迢不尽的郴江,原本绕着郴山,却为何偏...
《踏莎行·雾失楼台》原文翻译赏析
《踏莎行·雾失楼台》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津渡:渡口。 ②可堪:那堪。 ③驿寄梅花:引...
踏莎行秦观赏析 踏莎行秦观诗歌鉴赏
词的上阕描写的是景物,表达出了诗人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词的下阕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整首词用委婉曲折的笔法,表现出了失意人的凄苦,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踏莎行·郴州旅舍》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秦观踏莎行好在哪
秦观踏莎行好在这首词借景抒情,因情造景,颇见功力,尤其是结尾两句以山水之景写羁旅之愁,别开生面。秦观踏莎行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词人因与旧党牵连,屡次被贬。当时,他身在郴州旅店,有感而发,写下此词,以抒流离之苦与思乡之情。赏析 浓密的云雾遮蔽了楼台,楼台是一片模...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的千古绝唱《踏莎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下片通过“驿寄梅花”和“鱼传尺素”两个典故,表达了词人对亲友的怀念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结尾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则反映了词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踏莎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曲折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在贬谪中的心境变化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因而被誉...
《踏莎行》的全词是什么?
全诗赏析:“犹记多情”句,这几句很明显是怀人的,怀念的应该是一位与秦观有交游的妓女。联系上文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 ,曾有离别情事在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在这儿话别。一切都...
帮忙把秦观《踏莎行》赏析一下?
【砌成此恨无重数】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即将无形变为有形),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春寒料峭时节,独处客馆,念往事烟霭纷纷,瞻前景不寒而栗。一个“闭”字,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
秦观《踏莎行》解读赏析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一 楼台在茫茫晨雾中消失,渡口在朦朦月色中隐没。极目远望世外桃源失去了去处。怎堪忍受郴州旅舍的漠漠春寒,听夕阳里杜鹃声声“不如...
秦观《踏莎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踏莎行原文: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诗词作品: 踏莎行 诗词作者:【 宋代 】 秦观
《踏莎行》 秦观 的赏析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关于这首词,古代曾有人认为是作者馈赠长沙义倡的。其实,与南宋洪迈《夷坚志》及清代赵翼《陔余丛考》的有关记载和引述不同,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