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跨掉的一代”??

如题

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有一个奇特的文学流派“垮掉的一代”,这是美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一个著名流派。
“垮掉的一代”肇始于二战之后,由于对物质主义社会的不满,他们以一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和文学试验来反对资产阶级道德规范和市侩文化,追求极端的个性自由,在生活中放浪行骸,在文学中蔑视传统;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金斯堡、伯罗斯、克鲁亚克和代表作《嚎叫》、《体午餐》及《在路上》等,在西方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他们的吸毒、酗酒、同性恋、远离城市群居,以及各自的不同程度的违法纪录,集会裸体朗诵诗歌,在酒吧里痛哭流涕,在反战游行队伍中声嘶力竭等等使他们毁誉最多也难以定论,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始终不可动摇,且被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躯和嬉皮运动的鼻祖。
实际上,“垮掉的一代”是一个有鲜明的起哄目的和色彩的西方文学流派,应该算一次不大不小的西方文化起哄运动,是对资产阶级传统文化的无赖性的起哄。
像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文学起哄,在西方不是一个孤立在现象,恰恰是一个普遍现象,类似的文学、文化起哄很多,只是各自起哄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而且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有别于东方的一个特别的、鲜明的起哄传统。当然,这种起哄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讲,即西方文化的无赖之所以能丰富的补充的原因。应该说西方文化目前其无赖与起哄正在一个良性状态,许多方面是东方所无法比的。
这些理论或论调也许有人不大认同,因为即使是鄙人至今还没有跨出国门一步,没有去过西方,也没有去过美国,缺乏必要的第一手材料,所引述的只是可怜的、有限的转述材料。但对任何文化来说,追求一种无赖与起哄的良性状态是正确的一种方向,无赖与起哄一定程度上是互想转化的,事实上直到几年后我才认识到无赖就是一种特殊的起哄形态,也就是说无赖就是起哄,有一种起哄就是无赖。当时虽然对此认识尚未确定,某些地方尚有些振荡,但感觉是一直逼近核心认识。
由于无赖与起哄的概念有强烈的文学隐喻倾向,是一个诗性概念,所以往往不好分开,二者经常互为循环,这也是人文、社会科学概念与自然科学概念有区别的地方。但更多时候,无赖代表一种传统、保守、僵化、教条、不开化、不文明的倾向,而起哄代表一种鲜嫩、活泼、甚至还不成熟的倾向,所以要看本质的东西,而不能看表面现象。
尽管在历史、现实中最终要解决问题,有时是需要暴力或有限暴力,但无赖与起哄却都是以避免暴力为前提。就如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试验者们,他们的生活行为某种程度上讲是含有暴力成份的,但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类似病态的自虐,是一种有限暴力的极端体验,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起哄才有一定的风险和力度,尽管对社会来说会产生一些免疫作用,但在他们自身则是一个长长的悲剧和痛苦的过程。
他们的最后的文学作品应该说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的诗性的试验报告,对世界文化来说的确是一份宝贵财富,其影响必将很深远。他们一方面反战、反暴力,另一方面对旧文化、旧传统起哄,因为他们也面对一种有无赖倾向的旧式生活。尽管对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其无赖史是很短的,但对年轻人来说也是那样的不可承受,可见无赖与起哄的转化是多么的迅速。
事实上任何短暂的无赖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被污染,是那样容易弄脏,而起哄则是一个擦洗揉搓。无赖与起哄是生活的诗性的同一的或必然的分枝。更何况西方的现代文化有着先天的不足或缺陷,其机械、逻辑的思维仿佛是那样精密,但却是那样易脏易污染,那样的脆弱,其文化的现代是相对柔弱的,有起哄有余无赖不足之嫌,这是西方区域性文化的显著特点。
当然在西方也情况各不一样,英国与美国不一样,法国与德国不一样,大国与小国不一样,白皮肤与有色皮肤不一样,犹太裔与其他裔也不一样。
宗教是西方传统文化无赖的载体,宗教对西方有着非同一般的传统无赖的意义。若要在西方首先代表起哄的传统文化恐怕就是宗教文化所代表的伦理道德了。
某种程度上讲,文学艺术一直在对宗教文化进行起哄,现代科学也是对宗教文化的起哄,最终如何让无赖与起哄永远处在一个良性状态对西方文化也是个难题。
“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作为一次有着巨大成果的文化起哄运动,他们的诗与小说没准有一天也会被作为某个新教的附加部分,在《圣经》之《旧约》、《新约》之后为什么不可以有一个《毁约》呢?
金斯堡的《祈祷》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新教读物来读的。本来作为一部宗教神圣经典,《圣经》就不是一个时期一个宗教的产物,而是一个漫长历史的无赖与起哄的神圣化,我想那些宗教典籍编辑家们有办法把“垮掉的一代”文学代表作收入其宗教经典集,他们有办法把吸收了科技知识或科技知识强烈介入的文学艺术哲学代表作补充到未来的宗教神圣读物中去,这是一个真实的无赖与起哄的宗教神圣的西方之必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6-10
中国80年代末也兴起了垮掉一代文学
第2个回答  2006-06-10
  20世纪的大半个世纪以来,在美国,金斯伯格因敢于无畏地“攻击”体制,被政府视为著名的“异端分子”。诺曼·梅勒称他是“美国最勇敢的人”,这勇敢源于他的善良、博爱、坦率及爱憎分明的个性。他为了拥有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为追求他自己的箴言“用坦诚来治愈妄想和偏执”所体现的一种新型的公开性和真理,终生奋斗,不遗余力。
  金斯伯格从一开始写作即关注各种问题 :世界和平、政府体制、言论自由、工业革命、生态环境等等。从《深思熟虑的散文》一百余篇闪烁着伟大人格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此所作的努力。

  金斯伯格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非人性的制度,因为这种制度鼓励竞争而非合作,因而只会造成非人性的反应。他说:“美国人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积累了越来越多毫无生命的东西:机器、财富、小地毯……人们按时在大楼里进进出出,成为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的奴隶。”
  金斯伯格深知年轻人的迷茫和困惑。在《公众孤独》一文中他提出:我们伟大的教育机制到底还缺少些什么呢?也许就是年轻人提出的专门的智能训练:发掘内心世界。他在另一文中谈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就在这些年轻人的言行举止和思想中。他说他的大多数诗作旨在唤起青少年的思想解放意识及思想的政治性表达,他相信他正在为把他们的灵魂从大众化的、贪婪的物质商业和情感麻木中[解救出来而进行一场精神意义上的战争。

  金斯伯格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发誓:帮助面临苦难的大众。他终生奉行这一誓愿。在印度旅行时,看着街道上那些垂死挣扎的男男女女,他冲进官僚机构请求政府帮助他们,却遭到一再的推诿。他在《一次间接的接触——印度》一文中写道:所有人都被浩瀚的、消沉而紊乱的文明所压抑,为了保护自己,人们拒绝施舍他们最基本的怜悯之心,而对这一切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他对朋友的帮助简直到了惊人的地步:照顾因为生活偏离正统而无法在其他地方居住的亨凯,为克鲁亚克在纽约购买了一个农庄,以便克鲁亚克无法同母亲生活在一起时有个居处。在他的帮助之下,朋友们的上百部作品得以出版。

  后来皈依佛教的金斯伯格不但在人生理念方面,而且在革新英语诗歌方面,都受到东方哲学的启发。他认为真正从事诗歌写作的人应该是那些善于表达内心感受、意识和现实的人……经典诗歌——其目的是要探寻现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本质。在1972年的《诗人哥哥》一文中,金斯伯格这样写道:人心才应该是我们国家所关心的重点,而决不是银行高楼大厦中的计算机。遗憾的是,三十几年来我们人类不但没有关心过“人心”,反而越来越远离“人心”。

  金斯伯格

  爵士乐、摇滚、嬉皮士、朋克……,金斯伯格的一生是美国“垮掉一代”由盛而衰的传奇;“先锋”、“时尚”、“新人类”——金斯伯格的诗,是透视美国社会五脏六腑的X射线!

  HOWL——嚎叫!四十多年前,金斯伯格即以其长诗《嚎叫》独领风骚,称雄于西方诗坛,成为二战后“反叛青年”的精神代表和一代宗师,与惠特曼、艾略特并称“美国诗歌三巨头”。然而,许多年来,中国诗坛、中国读者对惠特曼的《草叶集》、对艾略特的《荒原》开怀拥抱,广为传诵,视作欧美现代诗歌之绝唱,而偏偏对金斯伯格的诗心存芥蒂,犹恐避之不及。

  这是由于长时期来,东西方文化的隔膜与差异使人们误解了金斯伯格、误读了金斯伯格的诗。

  从50年代到现在,美国“垮掉一代”及其代表作家艾伦·金斯伯格(AllenGinsberg,亦译作“艾伦·金斯堡”)在中国名声不好,“垮掉一代”一直被认作是“美国资产阶级道德沦丧、腐朽没落的表现”。

  直到不久前,卫慧、棉棉这样一些70年代以后出生的所谓“文学新人类”,在她们的《上海宝贝》、《糖》等作品中选诗摘句、断章取义地引用金斯伯格的诗作,生吞活剥,以炫耀“时尚”“博学”,更寻求精神支撑,并以其“古怪的激情”向往、推崇、追随以至模仿,这就更加深了中国读者对诗人金斯伯格、对美国“垮掉一代”的陈见与误读。

  事实上,美国五六十年代文化曾一度是“激进主义”的代名词,那的确是一个文化喧闹的时代。从表面上看,性关系、长发少年、迪斯科夜总会、披头士摇滚乐队曾一度构成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化景观。

  当时,激进反叛的青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是那个时代的象征。金斯伯格、凯鲁亚克、巴勒斯等美国二次大战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继承梭罗、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信仰,厌恶美国式的物质主义,淡泊物质享受,寻求精神依靠,尤其反对当时美国的“军事—工业—政治一体化”的富人/强权体制,反对工业文明的诸多弊端,反对宗教对人性的压抑,更反对美国侵略越南,屠杀无辜百姓的残酷战争。

  金斯伯格就因为在纽约等地参加反战游行而多次被捕,美国中央情报局备有他的专门档案,被视为“极端异己分子”。正是因为对美国社会不满,蔑视传统观念,所谓“垮掉一代”才在服饰和行为方面摒弃常规、追求个性和自我表现,他们居无定所,漂泊游荡,一生“在路上”,长期浪迹于社会底层,形成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

  从表象看,“人们念念不忘的是疯狂,并将社会生活抛诸身后”,还因反叛过激而转向大麻、毒品、性,在文学作品中描写性快感、搞恶作剧。

  然而实际上,“垮掉一代”很在乎自己所处的时代,很关注社会与时代的主潮——他们热心投身社会公益及人类进步事业,慷慨好施、乐于助人。金斯伯格生前与身后都将自己收入的绝大部分留作基金资助穷人。

  他们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政治欺骗、人格扭曲、妇女受压迫、黑人民权运动和世界和平都表达了自己的关切。一句话,“我很在乎,——虽然看起来我什么都不在乎。”

  艾伦·金斯伯格的诗明察时事,洞析人心,深邃而犀利,在其代表作《嚎叫》中,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为美国社会所容的青年在愤怒地嘶吼:……“摩洛克!孤独!污秽!丑恶!垃圾箱和得不到的美元!孩子们在楼梯下厉声尖叫!小伙子在军队里痛哭!老年人在公园里呜咽/……摩洛克的脑袋纳粹的机械!摩洛克的血液流淌着金钱!摩洛克的手指是十支大军!摩洛克的胸膛是一架屠杀生灵的发电机!摩洛克的耳朵是一座冒烟的坟地!……”

  金斯伯格还在写作《嚎叫》的同年,写成另一首猛烈抨击美国社会的诗,作品就叫《美国》——“美国,我给了你一切可我却一无所有……我无法再忍耐下去。/美国,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停止人类间的战争?……/美国,什么时候你才能天使般地可爱?/……美国你如此傻里傻气,我怎能替你写一篇祷文?……”

  正是这些连珠炮般的猛烈轰击,宣泄着美国底层民众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情绪,这就使金斯伯格的诗作如决堤的波涛、消融的冰河,滔滔不绝,浩浩荡荡,成为一个时代的宣言书!

  金斯伯格作为人民反叛精神的代表诗人,在美国文学中地位显著。他曾荣获过“全美图书诗歌奖”,系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1995年还获得“美国普利策诗歌奖”最后提名。

  1984年10月,作为美国作家代表团成员,金斯伯格来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美作家会议。访问期间,他在北京、保定、昆明、上海等地参观讲演,举行诗歌朗诵会,写下《一天早晨,我在中国漫步》、《读白居易抒怀》、《北京偶感》、《我如此热爱老惠特曼》等诗篇,并激情澎湃地朗诵道:“头痛,躺下头倚着枕/仍然在读有关唐代古道的诗篇/白居易叙述的这些事使我把手指/捂住双眼哭泣——也许这是因为他对/一个诗人老朋友的情意,而我的/脸颊上和秃顶的毛发也已花白/……自大而淘气的人或许是悲剧性的,或许是可笑的/游历世界回到家我要了解这一切。……”

  一百三十年前,惠特曼在《民主的展望》中这样写道:“……我要说,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日常生活中只存在着一种巨大的主宰一切的物质力量……出于精神净化,也出于纯洁的良知,为了寻求真正的美学境界,为了纯粹而高尚的男性气慨和女性气质,至少应该有同样强大微妙的力量与之相抗衡——否则,我们的现代文明及其所有一切进步都将消失殆尽。”

  金斯伯格1997年4月与世长辞,然而捧读他不朽的诗篇,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老惠特曼的由衷呼唤:净化美国精神的不朽诗篇,“强大而微妙的”金斯伯格——他是一代人的灵魂!

  “垮掉一代”研究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确并不时髦,早已是文化/文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谈及本世纪美国和西方的文化/文学,“垮掉一代”无论如何是不可回避的。

  在中国,对金斯伯格的误读确实存在,这又同对“垮掉一代”本身的误读相关。从六十年代初“Beat Generation”(BG)被译为“垮掉一代”就开始了:“‘垮掉一代’是美国资产阶段道德沦亡,腐化堕落最集中,最无耻的表现。在他们身上,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高尚的道德,优美的情操都糟糕殆尽,荡然无存,只剩下了卑劣,污秽,淫乱,颓废和堕落,,这种评论近乎于“宣判”,已不只是误读,而是曲解了。

  中文贬义词“垮掉”与“颓废”“堕落”显然几乎同义,可英文“Beat”的意义有几十种:令人厌倦、疲惫、困顿、不安,被驱使、用完、消耗、摇滚音乐中的节拍,敲打等等,可无论如何引伸,也没有“垮掉“这一意义。我在同美国批评家谈到这一译名他们就大为不解。其实,早在五十年代美国批评家对于BG就已有十分精辟的见解:“beat还指精神意义上的某种赤裸裸的直率和坦诚,一种回归到最原始自然的直觉……一个‘beat’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总是全力以赴,精神振奋,对任何事都很专注。”(约翰·霍尔姆斯)
  金斯伯格

  对BG以及金斯伯格的误读(姑且称为误读)主要是因为BG当然也包括金斯伯格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吸毒,性放纵,玩世不恭等)引起的,具体到金斯伯格,他早年的吸毒,尤其终生同性恋恐怕最受非议(他还同其同性恋伙伴彼得·奥洛夫斯基出版过一部爱情诗集)。

  比如,即使在他去世前不久的诗《死亡与荣誉》中还不厌其烦地写道“我半世纪以来所有爱过的人,/数十个,上百,也许还要更多,/那些老伙计们头已经光秃,而满头浓发的年轻人不久前还在床上赤裸相遇,/这么多人相互聚会真不胜惊异,口若悬河,亲切无拘无束,勾起无限回忆。”他在诗中使用脏话粗俗语更是毫无顾忌。

  或许,有人会认为既然如此何为误读。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在具体的历史话语中全面地评价金斯伯格这样个性复杂矛盾的诗人,可以不赞同其生活甚至写作方式,但不可简单地作“是与非”之类的道德评判;

  金斯伯格及其伙伴的极端生活方式本质上是以特殊的方式表露被压抑的自我,对压迫他们的社会的反叛。“是在以实际行动对一个有组织的体制进行批判。”(古德曼《荒诞的成长》1960年)。

  BG文人纷纷皈依佛教,禅宗,难怪“Beat”还有“精神上的极乐、至福”(bititude)之义,金斯伯格坚持“自发性写作”“最初的思绪,最好的思绪”,甚至其同性恋等行为也是与BG继承美国超验主义,反对对个性,自由,自然的任何束缚和压制相关的,所以他毕生投入反战、黑人民权、生态环境保护、妇女解放运动,被政府视为“危险分子”;他蔑视权威,无所畏惧,心地坦然,正直,重精神轻物质生活。

  敝开金斯伯格在文学上冲破了以T.S.艾略特为代表的学院派禁锢,在美国诗坛开一代变革之风不谈,在我看来以上构成了具有历史性的BG哲学的精髓,显然值得肯定。金斯伯格从来也没有“垮掉”。我们对BG及金斯伯格的“误读”应该终结,首先就要从为BG头上去掉“垮掉”这顶臭名昭著的帽子开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垮掉的一代是什么意思
“垮掉的一代”解释如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中文翻译为“避世青年”或“疲塌派”;指思想混乱意志颓废的一代人;“垮掉的一代”实际上是“迷惘的一代”的对照;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垮掉...

什么是“垮掉的一代”?
1. "垮掉的一代"是美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一个著名的流派,起源于二战后。2. 他们对物质主义社会表示不满,以一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和文学试验来反对资产阶级道德规范和市侩文化。3. 在20世纪六十年代,该流派在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包括金斯堡、伯罗斯、克鲁亚克等,他们的...

美国五十年代“跨掉的一代”怎样理解?
垮掉的一代\/或称疲惫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

什么是“跨掉的一代”??
实际上,“垮掉的一代”是一个有鲜明的起哄目的和色彩的西方文学流派,应该算一次不大不小的西方文化起哄运动,是对资产阶级传统文化的无赖性的起哄。像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文学起哄,在西方不是一个孤立在现象,恰恰是一个普遍现象,类似的文学、文化起哄很多,只是各自起哄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而且这是西...

“垮掉的一代”是什么意思?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

什么叫垮掉的一代
1. "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文学运动和文化现象,其核心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失望,以及对传统价值观和理性的挑战。2. 这一运动在1950年代达到顶峰,其代表人物如杰克·凯鲁亚克和艾伦·金斯堡等人的作品,成为该流派的标志性文献。3."垮掉的一代"通常指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什么是垮掉的一代
1.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在美国流行的文学运动。2. 这一运动的作家通常是反叛的年轻男女,他们追求简单生活,不拘小节。3. 他们穿着特立独行,反对社会规范,拒绝传统的工作和学习观念。4. 垮掉的一代以流浪为生活方式,挑战法律和社会秩序。5. 他们反对资本主义、战争和种族隔离,抵制工业化和技术进...

垮掉的一代概述
代表作家金斯堡的《嚎叫》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垮掉的一代”与“迷惘的一代”形成对比,后者如海明威笔下的《太阳依旧升起》中的角色,是对一战后年轻人的代称,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念,但并未失去对人性的追求。而“垮掉的一代”则因战争创伤进一步迷失,他们对人性的理解变得浅薄,这个标签反映了...

“垮掉的一代”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美国当年“跨掉的一代”是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 战后的一代美国人被称为“迷失的一代”,而二战后的则被称为“垮掉的一代”。2.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群年轻诗人和作家,他们松散地聚集在一起。3. 这一术语最早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在1948年左右提出。在英语中,“beat”一词意味着“疲惫”或“潦倒”,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