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即是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 处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
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需要整理知识,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教师授课用的教学知识体系不同于科 学知识体系,它需在教材的基础上,按教学论的要求,预先加工成以教材为参考以大纲为依据的教学知识体系 ,使其符合传授知识、教授方法、训练思维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需要整理知识,需要开展积极 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再加工,才能学到活的知识。
1.重组法 这里所说的重组,是指变换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重新编织所学的知识,如按地点的分布、时 间的顺序、因果的联系等不同的要求重新组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编织成不同的知识系列。
重组知识的方法很多,比如以某条线如经纬线、河流、铁路、海岸线等将有关地理知识串联起来,或是采 用文图互换的方法,即将某部分知识内容,改用图式表现出来,或是将某图式变换成文字进行叙述等等,这些 都是变换编织角度、改变呈现方式、重新编组知识的方法。
采用重组法,在地理教学中,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将区域地理分片讲述的内容,以气候、地形、植被等 地理要素为专题,把几个大洲或全世界在这方面的情况重新进行编组。这是在地理复习课当中总结出来的比较 成功的经验,可以达到使知识“横成片、竖成线”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2.图示法 利用地图或示意图整理知识,称之为图示法。
地理事象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对地理分布知识宜采取形象编码,即在地图上显示出地理事象之间的“形” 、“位”关系,建立起地理事象的空间形象,便于学生从图上一目了然地整体把握地理知识,便于学生整体地 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
使用示意图概括整理知识,是一种采用符号,将重点知识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现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不 但能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表现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且图象所具有的形象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记忆力和 联想能力,便于学生从图象所形成的组织中去整体把握知识的含意。比如流星、陨星、陨石、陨铁的概念以及 它们之间的关系,采用下面的图象,就形象具体。再如:在美、日、德等国的国家轮廓图上,用箭头分别表示 这几个国家工业布局的发展趋向,也能达到用图象概括知识的目的。采用图示法,既便于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又有利于将零散知识系统化,庞杂的知识概要化。
(附图 {图})
3.结构法 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者个体认知结构的构建与重组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主要是由教学知识体 系的结构转化而来的。为了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必须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即优化教材知识的内容 和组织,革新知识呈现的方式与程序。根据知识结构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整理加工教材知识:
①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前言中,采用图示的方法,表明了高中学段地理知识的整体结构,它不但表明了高中地理中自然 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部分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地关系这条主线,而且阐明了各章节知识在这条主线中所处的 地位,所以它是高中地理学习全过程中一个具有指导性的纲目。学生掌握这个知识框架,对学生学习高中地理 ,把握全书的整体脉络是大有好处的。
(附图 {图})
揭示知识的构成状况,也是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如地理位置、水系特征、工业特征等地理概念,它 们分别由下述几方面的内容所构成:
(附图 {图})
(附图 {图})
利用这些概括性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认识地理问题有个基本思路,分析地理问题有章可循,以 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②组构散在的知识
地理知识的头绪较多,离散性较强,这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教师应对散 在的知识进行组合建构,形成某种联系,使其意义化。如将日本、英国在气候、位置、经济等方面进行对比, 将俄、加、中、美四国面积的大小进行排序等,都能起到对知识进行编码,形成组块,以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的作用。
③总结规律性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性的知识,提供知识的逻辑结构,以便于学生进行操作。学 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比如依据大洋洋流与大气环流高低气压活 动中心在分布上的位置关系,判定洋流流向和类型的方法;依据棉花生长条件揭示世界优质棉花生长区的分布 与气候的关系;依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的方法,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认真归纳总结的。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煤炭分布会出现“北多南少”的分布规律 ?这个“北多南少”是指:就世界而言,煤炭分布是北半球多,南半球少;就中国而言,则是北方多(尤其华 北、西北多),南方少(尤其东南沿海少)。要回答上述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了解成煤的必要条件, 二是对地球历史上的主要成煤时期进行分析。
一、成煤的必要条件
煤是地质史上的陆生植物在沼泽中大量堆积,并经菌解、煤化等作用形成的产物。煤藏的形成有几个大家 熟知的必要条件: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利于陆生植物的繁茂生长;沼泽所提供的缺氧还原环境;持续下陷的盆 地或低地,以便造成植物残骸和无机沉积物的大量堆集等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而往往被忽略的条件,就是植 物本身的条件。并不是任何植物都能转化成为煤藏,只有陆生高等植物的大发展,才提供了成煤的前提条件。 (低等植物经菌解只能生成腐泥,经煤化作用则形成腐泥煤。而高等植物经菌解则生成泥炭,泥炭经压实脱水 等变化又可进一步形成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那么,什么时候陆生高等植物才得到大发展的机会呢?我们可以通过地史上的主要成煤期来了解这个问题 。
二、地史上的主要成煤期
地质史的早古生代是海洋占优势的时期,这一时期显然还没有陆生植物大发展的条件。早古生代末的加里 东运动,使海域缩小,陆地扩大,这才为陆生植物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但陆生植物从出现、到发展、到繁 荣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泥盆纪初期,出现了一些最原始的蕨类植物(如裸蕨),可这只是一些生长 在低湿地带的纤弱植株,它不可能大量繁衍,当然也不可能成煤。到泥盆纪晚期,出现了一些高大的石松类( 蕨类植物的一类)植物,如薄皮木、亚鳞木;而进入石炭纪,蕨类植物的石松类、节蕨类、真蕨类才达到了真 正的繁荣,因而造就了地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石炭纪”也因此得名。这个蕨类植物的全盛期,一直 延续到了二叠纪末。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进一步来看看当时世界上大陆的分布。石炭纪和二叠纪时,北半球的几个大陆, 包括劳俄大陆(北美和欧洲的联合大陆)、西伯利亚大陆、古中国大陆正处在中纬度地区,当时的气候又温暖 潮湿,这就有条件在山前洼地或滨海和内陆的盆地沼泽中形成大面积的煤田。而当时,南方的冈瓦纳古陆却是 冰雪晶莹,出现了震旦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川活动,气候严寒,植物生长仅限于靠近赤道的低纬地区,难 以形成大规模的煤田。
再看中国的情况。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我国北方以陆地环境为主,而且气候温暖湿润,因而和世界各地 一样也有重要的煤藏形成;但二叠纪中期以后,气候逐渐转为干旱,煤田遂难以形成。而当时我国南方是浅海 广布的时期,只有海退间隙在滨海低地形成不多的煤藏,所以南方石炭二叠纪煤田规模小而分散。
地史上第二个重要的成煤期是中生代侏罗纪(有时也包括三叠纪最晚期)。这时,我国晚古生代“南海北 陆”的格局已告结束,煤藏主要与合适的气候以及持续下陷的盆地有关。北方的陕甘宁盆地就因具备了这样的 条件而形成重要的煤田,其范围还可扩展到现在内蒙古的南部;再加上新疆一些大型盆地的煤田,使我国北方 煤藏特别丰富。而当时我国南方的大型盆地如四川盆地,气候偏于干旱,形成了大面积的红色岩层,所以南方 中生代煤田也显得较为贫乏。
世界各地三叠纪气候普遍干旱,煤田很少;侏罗纪气候温湿适宜,煤层有广泛分布,但南半球各大陆仍多 蒸发岩(如盐矿、石膏矿)、红层和沙漠砂岩发育,说明气候偏于干旱,故煤层的发育比北半球各大陆要少得 多。
地质史上的第三纪也是一个世界性聚煤时期,但它的规模和分布已难与上述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相比了。
参考资料:www.xzuowen.org/ddd/1024/0412/24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