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9-02-03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爵士年代」文学名家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导演大卫·芬奇,似乎就是好莱坞知名导演中“黑”色调的代名词。另类与挑战的味道时刻充斥在他的每一部作品当中。在过去的15年里,大卫·芬奇用他的那股勤奋和独特视角向人们展示了电影中别样的故事和世界:《异形3》、《七宗罪》、《心理游戏》、《搏击俱乐部》、《战栗空间》、《十二宫》,所有这些作品,无论色调、镜头语言、对白、故事内容等等无不体现出黑暗这一主题。阴郁、忧伤、低调、反叛的基调充斥其中,他还通过灯光的布置和摄影技术的运用营造这种低沉的氛围。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观众能拥有和主演拍戏时一样的心情和感受,一种不安定的情愫或者说有些偏执狂的意味。”在他的电影里的英雄或者说是主人公,在影片结束时都会经历一些因为命运改变而带来的精神创伤。
大卫·芬奇对电影的理解与那些出于商业的漩涡当中的同行们大相径庭,“我不认为电影就只扮演取悦观众,娱乐大众的角色。我的兴趣在于伤痕电影。”而他所要表达的“伤痕”,不仅包括演员演后的那种感受,也包括观众在看后心里所留下的那种淡淡的哀伤。“有很多人认为我的电影是黑色的,是暗淡的,同时也有些扭曲,而我并非故弄玄虚,我只是想引发大家的思考。”
而在本片《本杰明·巴顿奇事》中,大卫再度延续其一贯的风格,虽较之从前的作品略显光明,但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时刻都在关注和同情本杰明自身返老还童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他的疾病,还是因为他的“诅咒”,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人性的味道似乎较之从前略显浓郁,因为在整部影片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来自人性的伟大和善良的一面——亲情、以及爱情等等。
而影片的剧本则经历了两位编剧的共同打磨,其中曾凭借《阿甘正传》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的艾瑞克·罗斯显然名声在外。而两位编剧的各自风格则让导演大卫·芬奇左右为难了好一阵。编剧罗宾·史威考德的版本更加让人感兴趣,因为在他的版本当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而艾瑞·克罗斯重新改编的版本,让人觉得它包含了更多人们对于“生死命题”的追问,包含人类生命和情感的脆弱性。片中的主人公整个童年都被垂垂老矣的人群所包围,时常面对死亡的他却能轻松应对,这本就是一次严峻的心理挑战,尽管他的心理成熟度很低,仅仅是个初生婴儿。对于一向追求高质量影片结尾的大卫,也非常钟情于艾瑞克·罗斯的做法——将“感动”持续到最后一秒钟。将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成长、衰老甚至辞世都以一种别样且细腻温婉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无论是正处在年华老去的老者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心中都能产生一种共鸣。
因此这部作品想表达主题是很丰富的,从个人不同的欣赏角度,你可以说它表达了爱情的永恒,也可反映人生的荒诞与真实。我觉得片子还是不错的,和那部《楚门的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2个回答 2009-02-09
感动
对于影片的结尾部分,编剧艾瑞克·罗斯将“感动”放在了首位,他说,“我们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父母的辞世,儿女的生长、成熟,自己的老去。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使人们用一种好的方式来化解一生中紧随而至的悲伤;同时,我也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共鸣,希望能与他们通过影片进行对话,让他们能体会时间流逝和韶华不再的真正意味,尽管这也许并非是他们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3个回答 2009-02-03
其实上爱很无奈,有的人尽一生的寻找,总以为曾经拥有过,老来时,却发现自己从不懂爱.
第4个回答 2009-02-03
去看《了不起的盖茨比》根据他改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