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特点

如题所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三十年代文学(1927-1936)与政治文化之间有着特殊关系。三十年代许多重要文学作品都明显表露出政治变化的印迹。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三十年代的作品占了绝对的比重,这除了三十年代文学相对而言是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成熟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会时局的变化。

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以及创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特色,在创作上是一开始就有鲜明表现的。不仅白话的形式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革命,促使文学和人民群众大大接近了一步;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具有不同于旧民主主义文学的崭新特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传统从未被割断而备受世人推崇与关注。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历来有种种猜想与说法。最近几十年,其中尤其是最近30余年,中国古人类学和中国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因而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可谓近20年中国人文科学独领风骚的一个领域。 在师辈启迪和社会需要推动下,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东北史地之学和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过渡到对中华民族进行整体研究,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成为我用力较多的一个方面。1984年,阴法鲁教授约我为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撰写第一章:《中华文化起源和中华民族形成》。1987年我开始就《中华民族的含义与中华民族起源初探》和《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及其汇聚与辐射》发表文章。这些文章是受苏秉琦教授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启发,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旧、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初步成果,对中华民族的结构也提出了「多元集合体」的观点。不久,费孝通教授召我,说已读过我关于中华民族含义及中华民族起源的文章,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集合体」的提法有些模糊,应是「多元一体」。1989年费老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一著名论文。自此,我便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核心理论,先后协助费老出版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其修订本、《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并出版了个人专集《中华民族研究初探》。在我关于中华民族研究一系列论文陆续发表以来,学术界师友给了我多方面支持,尤其是费老、苏老,都是我在大学时期的老师,他们一再勉励我坚持研究,并指出综合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材料与研究成果一炉共冶,从而得出自己的……
第2个回答  2009-03-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三十年代文学(1927-1936)与政治文化之间有着特殊关系。三十年代许多重要文学作品都明显表露出政治变化的印迹。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三十年代的作品占了绝对的比重,这除了三十年代文学相对而言是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成熟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会时局的变化。
第3个回答  2009-03-11
老鼠钻洞蛇打转
一转转到墙拐角

三十年代文学创作的特点
1、文学思想空前政治化。这一时期“五四”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2、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作用。这是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运用而形成的。文学的民族性格在不断加强,如: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建设(毛泽东、胡风);中国...

建国后30年的文学主潮是什么
1.是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2.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作用;3.是左翼文学及与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并存的文学时代。二、30年代主要文艺思潮 1、人文主义文学思潮,代表性人物: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人,文艺思想本质上是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2、左翼文学思潮...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散文特点有哪些
30年代的散文是散文的一个收获期,散文创作的文体意识进一步加强。30年代的散文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鲁迅派杂文 2.李广田、何其芳等的抒情散文 3.丰子恺等的叙事散文 4.林语堂等的幽默小品 5.游记体散文 6.报告类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
(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20年代文学。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蒙。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放的青春气息。(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其整体特点是走向成熟。具体标志有两点:第一点,...

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析30年代“海派文学”的特征
3. 思维方式上强调实用理性 三、 文人文化意识 1. 两个主要特点为非纯粹性、差异性大 2. 差异性可分为三种:闲适型、批判型、哲理型 结语:海派文人在大时代的变革中发现自己是小人物并且认同这一身分,同时又不能找到人生的理想支点,重获文化英雄身份,所以他们在商业社会面前呈现话语失落。

简评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局面
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局面:无产阶级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并存,形成了两大派别的诗歌竞争局面。这种竞争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产阶级诗歌的兴起,代表了新兴的革命力量和阶级力量。这一派别的诗歌主题集中于对工人农民的苦难和斗争的描绘,以及...

20世纪30年代文坛的繁荣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人民性和世界性是中国左翼思潮的两个鲜明的特征。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巴金、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

为什么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30年代文学即现代文学的第二十年,从1928年——1937年抗战前的这一阶段。30年代文学较繁荣,尤其是小说成就突出,诗歌散文戏剧 也有一定的发展。 1文学流派众多 30年代文学流派众多,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郭沫若 茅盾 郁达夫 田汉等一大批优秀作家加入了其中。左联的刊物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

中国20,30年代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冰心《超人》郁达夫《沉沦》、《迟桂花》王鲁彦《黄金》台静农《拜堂》废名《竹林的故事》许地山《缀网劳蛛》郭沫若《凤凰涅盘》、《天狗》冯至《我是一条小河》闻一多《死水》、《发现》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周作人《乌蓬船》、《闭户读书论》朱自清《背景》、《荷塘月色...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二、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三、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填空:1、 严复翻译的几部西书将西方19世纪主要思潮的一部分介绍到中国来,《天演论》(赫胥黎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