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二产业现状

500字左右,谢谢拉!!
莫以发达不发达来糊弄分~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产业的地位普遍上升,一般占就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是:
(一)满足经济现代化装备的需要
(二)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产品(如合成纤维)
(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品的需要
(四)发达国家比值下降,但绝对量却不断增加,利用其资金与技术优势,转到国外设厂等。
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进展迅猛,在发达国家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占工业的70%左右)。80年代以来,重化工业比值有所萎缩,轻纺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轻重比值大致为1∶2。
发达国家的工业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发达国家以发展资源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70年代以来进一步调整产业部门结构,尖端技术工业猛增,比重上升,而资源密集型工业再一次向外转移。目前发展中国家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次为资源密集型,而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总之这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工业生产地域也发生很大变化,其基本特点是:
(一)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和综合化发展。大型化、系列化是战后工业分布规模的主导方向。根据地域发展条件,以一二个工业部门为主导,多发展成综合性联合生产基地,是工业地域部门结构的特点。
(二)工业地域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地域集中有所加强,形成世界性大工业地带,如北美工业地带、西欧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日本工业地带等。发展中国家的集中程度更高,呈点状分布,如各国首都多发展成为最大的工业城。世界工业生产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展,是世界工业空间运动的趋势。
[编辑本段]世界能源
世界能源与经济发展
回顾人类开发的历史,能源的需求总是随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时能源的供应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正是由于能源提供了高效的动力,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新飞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能源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是同步增长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互相促进,否则会给生产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一般说来,能源消费量的高低又与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如1988年世界人口平均能源消费量为1371公斤(折成石油),发达国家高于平均值,而发展中国家却低于平均值。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袭来,曾引起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普遍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从这个侧面反证能源生产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升降呈正相关。
现代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及趋势
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的数量愈来愈大,且增长迅速。无论就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或人均消费量均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势头。如1850~1950年期间,能源消费量从1亿吨增加到25亿吨,1980年又比1950年增加2.8倍,1988年超过100亿吨(标准燃料)。1850年~1950年人均消费从115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进入80年代后超过2000公斤。预测2000年世界能源供应总量146.6~181.7亿吨(标准燃料)。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1)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能源需求量增加;(2)人口增加也是影响世界能源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加快向重化工业转换,特别是能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使能源消费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工业也有较大发展,这更加大了能源消费量。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经济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及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的趋势等等,可能会使一些国家的能源需求量的增长放慢。当然广大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还会在大幅度增加。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能源消费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酝酿走向第四阶段。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不发达,木柴等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18世纪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大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之后电力开始进入社会各领域,蒸汽机和火电站(烧煤)发展迅速,对煤炭需求量骤增,到20世纪初达95%,取代木柴成为主要能源,进入了能源的“煤炭时代”,完成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一次重大改革。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煤炭还占消费总量的1/2以上。早在20世纪初内燃机问世,汽车、飞机制造业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石油为燃料的动力装置,在一些新型军事装置广泛应用石油为动力,致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60年代初石油(气)的产量与消费量超过煤炭,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结构迅速转换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产量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特大油田不断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勘探能力的提高,使大陆架的海底石油的开发成为可能。新油田多分布在以西亚地区为代表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后适应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采石油,增加出口换取外汇收入。因此石油产量迅速增加。二是石油自身条件优越,可燃性强,单位热量高(比煤炭约高1倍),利用价值大;石油开采条件好,费用低,按热量计算,石油成本只等于煤炭的1/3;又便于运输,陆上的管道与海上的油轮,既方便又便宜。这些都为满足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国际石油垄断组织为了从亚非拉地区掠夺大量廉价石油,控制石油贸易,压低石油价格,只等于煤炭的1/2。于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弃煤用油。从而加速了石油取代煤炭的进程。当然煤炭开采条件日益恶化也是一个因素。
影响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一是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能源资源条件。如50年代中期,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个以石油为首位能源的国家。日本能源贫乏,60年中期实现转换。而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展迟缓,到60年代、70年初,(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才相继以石油为主要能源。至今有些国家仍以煤炭为主,如中国(81.2%)、波兰(80.2%)、印度(67.9%)等。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60年代以来总的特点是煤炭基本呈下降趋势,石油(气)在70年代中达到高峰(占近70%)。近年,煤炭略有回升从1975年的29%上升到1989年的32.9%,石油从46%降至38.6%(1990),天然气、水电、核能一直持续缓增。其主要原因:70年代中后期两次石油危机,两伊战争等国际市场石油供应锐减,许多国家为摆脱危机,加速发展新能源,重新启用煤炭和节能等措施。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矿物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预计彻底转换需半个到一个世纪。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油(气)为主,煤炭和核能、新能源可望有所提高,将是能源的“多极化时代”。
世界煤炭工业
煤炭是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主要能源之一,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是最重要的能源,被誉为“黑色的金子”。
(一)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地球上含煤地层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5%。全球含煤地层含煤密度每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200万吨。按探明储量世界煤炭资源的储量、密度,北半球高于南半球,特别是高度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纬度地带,合占世界煤炭资源的96%。形成世界著名的两大蕴藏带: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到俄罗斯煤田、哈萨克煤田(卡拉干达)和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波兰和捷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到英国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含煤率低,仅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发现较大煤田。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发现煤炭资源,共有大小煤田2370多个。硬煤探明储量以中国、美国、独联体最为丰富,合占60%,次为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波兰和德国等,以上共占95%。
(二)世界煤炭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煤炭工业是较古老的工业部门。从19世纪中期以来,煤炭产量增长迅速。按产量增长变化可分为4大阶段。
(1)1860~1913年世界煤炭生产大发展时期。1913年煤炭产量11亿吨,比1860年增加7倍。从而进入了能源“煤炭时代”。此时在英国英格兰中部、德国鲁尔区、美国阿巴拉契亚区,沙俄乌克兰等地,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大工业基地。
(2)1914~1950年稳定增长时期。煤炭产量比1913年增长39.8%,达18.18亿吨,占世界能源消费的62.3%。
(3)1951~1974年煤炭生产萧条时期。20多年间煤炭产量只增加12.2%。生产停滞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入50年代,石油发展迅速,60年代初发生了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二次大变革,结束了以煤炭生产的“黄金时代”。二是煤炭开发历史久,开采条件恶化,投资大,效益低。为此,一些传统煤炭生产国弃煤开油,致使世界煤炭工业走向萧条。
(4)1974~1990年转为缓增时期。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为摆脱石油危机,寄希望于煤炭,于是出现了转机。1989年世界煤炭产量达48.8亿吨,比1976年增加50%。21世纪前夕,世界能源面临新的变革,预计煤炭产量会有所增加。
煤炭生产分布的特点:
(1)煤炭生产分布与储量分布基本一致,生产分布不均衡。
(2)煤炭生产地域不断扩大。二战前,煤炭生产集中在美、英、德和(前)苏联,合占总产量的3/4。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发展迅速,相继跃居世界前列,成为生产大国。中国1950年只产4300万吨,1989年已过10亿吨大关,成为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
(3)生产规模的大型化、集中化和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4)以采煤业为中心进行工业成组布局,形成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炭—火电,煤炭—化学—火电,煤炭—选煤—焦化—火电—钢铁—建材以及矿区经济综合发展等地域类型。
(三)世界煤炭消费与贸易地理世界煤炭消费量与生产量基本吻合,两者相伴涨落;同时也随着其它能源,特别是石油消费量的增减而变动。目前世界煤炭年消费总量为30多亿吨。
煤炭消费与生产已基本一致。煤炭自身的特点决定以就近消费为主,故多内销。煤炭国际贸易量较小,长期以来维持在2亿吨左右,近年超过了3亿吨。
煤炭消费以工业用煤为主,多占80%~90%,特别集中在发电与炼焦,合占总消费量的80%。长期在煤炭贸易结构中炼焦多于动力煤,近几年钢铁产量下降,炼焦煤需求减少,使动力煤超过炼焦煤。进入80年代,澳大利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次为美国、加拿大,三国合占出口量的80%。近年中国的出口量也名列前茅。日本是最大进口国(占世界的27.7%),次为西欧各国和韩国,基本在发达国家间进行。海陆运输各占贸易量的1/2。
世界石油工业
石油是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基础最重要的能源。60年代中期取代煤炭登上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冠军。70年代,世界石油年贸易量为15亿吨,约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5,占海上商品吨位的53%;油轮占商船吨位的40%。作为燃料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铁路、汽车、轮船、飞机)以及军事和国防建设,同时成为新兴的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石油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部门结构的转换和产业布局的变化,以及地域经济的开发。虽然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油价下跌,海湾战争,以及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新能源的开发,多极化能源消费构成的形成等等各种冲击,但到本世纪末,石油仍是重要能源。
(一)世界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勘探、利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扩大,其探明可采储量受资源的发现和开发状况所制约。近40年来,世界各地竞相找油,50~60年代是世界“石油大发现”时期,探明储量从104亿吨增到720亿吨,净增6倍。70年代以来进入稳定增长期,1990年底达1365亿吨。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特点分布集中是最大特点。具体表现:
(1)北半球多于南半球(96%∶4%),特别是北纬24~42°之间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现油田多集中在东半球,现已占80%以上。
(2)地区分布不均衡。过去欧美地区占80%,从50年代开始向亚非拉地区转移,现已占70%以上,波斯湾沿岸几乎富集了60%,享有“世界石油宝库”称号。过去中国被认为是贫油国,现已是世界大储油国之一。60年代以来,非洲相继发现一批油田,70年代拉丁美洲产量也有较大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储油区。东欧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阿塞拜疆。西欧是新崛起的油田区,储量不大而意义重大。北美洲的储量比重呈下降趋势。目前世界上拥30亿吨以上储量的国家共11个。其次世界石油开发重点由大陆转向海洋。60~70年代以来,随着开发技术的改进,海洋石油资源贮量丰富,加速了重点转移,几乎所有的大陆架成为勘探、开发石油的场所。现有40多个国家在海洋生产油或气,其探明储量已占全球总储量的42%。
(二)世界石油生产与地域分布特点人类开发利用石油资源早于煤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做为商品性的现代化生产,始于1857年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接着美国、以及(前)苏联、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开采石油。到1940年世界石油产量达2.6亿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石油产量增加迅速。50~70年代一直是上升趋势,1960年、1969年、1978年分别突破10亿吨、20亿吨、30亿吨,197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31.2亿吨),约等于战前的12倍,每年以8.6%的速度增长,是“石油的黄金时代”。80年代出现了下降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分布的特点与储量地域分布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得到扩展,但仍高度集中,地域分布不均衡。战前主要集中在美国、(前)苏联和委内瑞拉三国,合占90%以上,其中美国约占70%(1937年)。50年代初西亚超过前苏联和委内瑞拉,成为第二大产油区;1965年产油超过4亿吨,占世界的27.9%,又跃过美国,成为最大产油区。同年非洲产量达1亿吨(占7.4%)。70~80年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的发展,使亚太地区石油产量骤增。西亚的腾飞,非洲的崛起与亚太地区的发展是影响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近些年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石油产量下降、波动,曾退居东欧、北美之后。1990年中东占世界总产量的26.8%,又成为最大产区。依次为东欧、北美、拉美、亚太、非洲。随着秋明油田的开发,(前)苏联石油产量明显增加,197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年产量超过一亿吨还有美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墨西哥、中国、委内瑞拉和伊拉克等,8国合占1990年世界总产量的62.8%。说明集中程度也有下降。
70年代以来,海洋石油产量增加较快,现已占总产量的27.2%。波斯湾、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几内亚湾、中国沿海、欧洲北海、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近海,都是海洋石油开采的重要海域。
(三)世界炼油工业发展与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炼油能力增长迅速。50~60年代是大发展时期,与产量增长基本吻合。从70年代开始,世界炼油能力脱离石油产量自行增长,出现了逆差。如1980年炼油能力达40亿吨,而产量不足30亿吨。主要原因是各大石油消费国竞相建厂。目前世界炼油能力与产量情况有三种类型: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大国炼油能力小于产量;发达的石油消费大国炼油能力多大于产量;中国与俄罗斯基本持平。
目前世界石油加工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分布极不平衡,高度集中在大消费区。北美、东欧、西欧和日本分别占总炼油能力的23.6%、20.3%、19.3%和6.6%,合占70%;依次为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而西亚和非洲仅占5.5%和3.5%。
(四)世界石油贸易与运输世界石油的储、产、销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导致国际石油的流动加剧。国际石油贸易中以原油为主(占4/5),油品为辅。7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贸易量高达12~17亿吨,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50~60%。1990年国际贸易量15.51亿吨,占总产量的49.3%。原油贸易具有地域广,运距长的特点。西亚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区,曾占出口总量的60%。70年代,非洲发展成为第二大出口区。原苏联石油产量增加后,自给有余也成为出口区之一。东南亚、中国、英国都有部分出口。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多元化出口地域结构特点。西欧、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三大原油进口区。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除挪威、加拿大和英国自给有余外,都需大量进口。这种贸易格局暂时不会改变。
石油运输以海运为主,1973年海运原油18.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占海上货运量的1/2以上。近年略减少。以波斯湾为中心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输往世界各地,称为“石油海峡”。其次以波斯湾为中心,由油田到油港形成输油管道网络。
世界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是转化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现代工农交各业发展的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发电量持续上升,特别是60年代以来因为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电量增长迅猛。1990年世界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为24.6亿千瓦,发电量110170亿度,比1950年增加11.5倍多。
电力工业结构特点与变化趋势50年代初火水发电比重为6∶4,之后火电发展快于水电, 60年代变成7∶3,70年代火电、水电核电之比为74.6∶23.7∶1.6。石油危机袭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核电比重上升较快,199O年变为64.6∶18.9∶16.8。由于各国能源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大致形成几种类型。煤炭丰富的地区,多以火电为主,如波兰(占97.3%)、澳大利亚(87.2%)、南非(96.2%)等;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以水电为主,如巴西(96.6%)、加拿大(66.3%)等;能源贫乏的国家,多以进口石油为燃料的火电为主,如日本(61.8%)、意大利(71%),或大力发展核能,如法国(占70.4%)、瑞典(50.9%)等。
世界电力工业分布特点高度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约占世界发电量的90%以上。特别是美、俄、日、德、加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1.5%,其电力却占53%。近年中国发展迅速,1990年末装机容量达1.35亿千瓦,居世界第四位。大火电中心建在煤炭丰富产地,往往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俄罗斯的库兹巴斯、乌克兰的顿巴斯、中国的山西省、辽中南工业地区等为典型代表。且广泛分布着坑口电站。电站建在消费地和港口区的以日本和意大利最为典型。
水力发电是潜力大的能源,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2.6亿千瓦,现只开发4.92亿千瓦,发电约2万亿度。世界各国开发利用程度不一,多集中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巴西等,约占世界水力发电的1/2。水力资源6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开发较迟。近些年,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等水电发展迅速。世界装机容量在3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电站分布在巴西的巴拉那河、委内瑞拉的卡罗尼河、美国的哥伦比亚河、俄罗斯的安加拉—叶尼塞河、加拿大圣劳伦斯河等12座。世界水电向大中型、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方向发展,从接近用电中心向边远地区布局的趋势正在发展。
核电站始建于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1990年占总发电量的16.8%。预计本世纪末将达到30%。现有30多个国家建成424座,正在建设中的有173座。美国、法国、俄罗斯、瑞典、德国、日本等较为发达。核电站多分布在海边、江滨、湖畔以及缺能源消费区。
[编辑本段]世界钢铁工业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美国和西欧共占总产量的3/4,再加上原苏联则达87.5 %。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各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地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6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而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工业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扩大了钢铁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计划经济国家为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促使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致使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或下降。目前产量维持在6.7~9亿吨。
世界钢铁工业地域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打破了过去高度垄断局面,工业地域自西向东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到198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原苏联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971年超过美国,登上“冠军”宝座。进入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日益壮大,产量成倍增长。亚洲的中国、印度、朝鲜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1982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四钢铁生产大国,1990年生产6400多万吨。拉美的巴西年产2600多万吨,居第6位。阿根廷、墨西哥产量增长也较快。过去非洲除南非外,几乎是空白,近年埃及、阿尔及利亚都有发展。实际上又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展的新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钢铁工业明显走向大型化、现代化。它适应技术经济合理性的要求,经济效益高。目前设备能力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有50多家,占世界钢铁厂生产能力的1/2以上。
世界钢铁工业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
从内陆资源指向型向临海消费地指向型布局是总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钢铁工业布局多属内陆资源指向型。在煤炭炼铁时代,工厂向大煤田、大铁矿集中,煤铁复合区是最理想的区位。随着冶炼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炼铁焦化的下降,则又多由就煤而转向就铁布局。于是形成三种钢铁工业地域类型区:在煤田区建钢铁联合企业,以德国鲁尔区、乌克兰顿巴斯区,美国匹兹堡区等为代表;在铁矿区形成钢铁工业基地,以法国洛林区,俄罗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我国的包钢、马钢、武钢等为代表,介于煤铁资源运输结节点(钟摆式),以美国五大湖沿岸钢铁工业基地为代表。
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向消费区布局成为主导方向。新厂多建在工业中心,形成钢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布局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如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运输工具的革新,新资源来源地出现等。以铁矿石生产为例,战前开采加工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几个国家。60年代后,在南三大洲相继发现大型铁矿区。如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跃居世界的二、三位,并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铁矿石出口区。还有委内瑞拉、秘鲁、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以及加拿大、印度等都有出口。老的铁矿石产地产量减少,自给率下降,如法国原为净出口国,目前1/3靠进口,使钢铁工业与铁矿石生产地域脱节,而靠进口原料、燃料和钢铁厂多趋向消费区。其次是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既节约时间又减少运费,可以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最高。日本走出一条无资源国家靠进原料、燃料在消费区建大厂的成功之路。
钢铁工业日益向沿海、河、湖发展

世界汽车工业地域的分布

世界造船工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1
中国至今徘徊在现代经济增长模式门外,而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对各个部门的改造“九五”计划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十年以后,“十一五”又提出这个任务。为什么“九五”计划提出的任务,过十年后再提出来?是因为条件不具备,还是我们的工作有问题?

为了弄清楚这点,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先行工业化国家是怎样转变增长模式的。

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中后期,因为经济结构问题,导致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在后来的发展中,它们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找到了出路,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实现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模式。经济增长不再依靠投入、依靠资本积累,而是依靠提高效率。

怎么提高效率?总体来说,从第二次产业革命到现在,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有三点:第一,基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第二,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第三,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对各个部门的改造。

科学技术提高资源效率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以前,技术进步非常缓慢。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珍妮纺织机等新技术的应用,相比于中世纪大大提高了效率,但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因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采用的这些技术,基本上是由经验积累形成的。

比如蒸汽机的发明,是由技能娴熟的匠人,把手工活动的工艺积累起来加以合理化,用矿物燃料来驱动蒸汽机。那时的技术也有一定的科学含量,也就是说,有对自然界一般规律的认识。比如瓦特能够改良蒸汽机,是因为他有一定的热力学知识;但大多数技术都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从18世纪开始,科学、教育都有很大发展;到19世纪,已经有了各种成熟的学术规范、科学奖励制度,并由科学界共同体来设定规则、执行规则、执行奖励等等。科学、教育的成熟催生了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技术基本上都是从科学知识引导出来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和内燃机。这两种技术如果没有科学知识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发明出来的。举例说,假如不知道欧姆定理,就做不了电工。后来的无线电等技术更是如此。

由于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技术进步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第一次产业革命。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大量涌现,大大提高了效率,因为技术进步可以替换资源的使用,很少的资源就可以产生很大的效用。

服务业降低交易成本

服务业的范围远远不止我们说的饭馆、理发店等这些生活服务业。服务业最早就是商业、小钱庄等。在商业资本主义阶段,商业很重要,但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商业就变得无足轻重了。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可以自己去营销,自己去采购。当然,工厂营销采购都是附带的作业,最主要的作业还是机器生产。

19世纪末期转入现代经济增长以后,服务业加快了发展速度,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生产性服务业。从19世纪末期的德国开始,进入20世纪后,西方各个国家,都在制造企业、工业企业中设立了研发部门。20世纪的任何一个制造业己不能离开科学技术。于是,科学技术的研发和设计变得非常重要,而这些原来都是服务业的内容。

另外,大规模生产发展起来后,营销变得非常重要。营销组织可以设在企业内部,也可以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背后的本质问题是,生产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依靠的是合理分工。在自耕自植、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没有分工,就不需要交易,就会出现老子所讲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但有了分工以后,“不相往来”就不行了,不同的分支之间会进行交换,分工越深化,交易行为就越多。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们以为成本只是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就是降低生产过程中付出的成本;在20世纪最后30年,随着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我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开始认识到总成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部分叫生产成本,就是改变它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所花费的成本;另外一个部分叫做交易成本。

要降低生产成本就要深化分工。分工越深化,生产成本越低,随之而来的便是交易更频繁,交易要投入的资源就更多,增加交易成本。

那么谁来促进交易呢?是服务业。服务业的功能首先是为市场交易提供基础设施。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易要顺利进行,需要一套基础设施,简单的如交通运输,比较复杂的如金融体系、结算体系、投融资体系;此外还有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服务。

随着分工的日渐深化,交易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随之上升。服务业就是处理交易的,服务业质量越高,交易成本就会越低。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斯诺的估计,20世纪中期,美国总成本中交易成本大概占一半。服务业能够降低一半成本,它对于降低总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作用很大。

直观来看,现代经济中的商业不是简单地把产品买过来、卖出去。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商业就变成一根线,把整个流程串起来,从原料到消费品,分工非常细,每个企业只做一个小环节。

比如说一件衬衣,其中有纺纱的,有织布的,有后台整理的,有做主料的,有做辅料的,辅料里边有做衬里的,有做纽扣的,有做缝纫机的,有做线的,都变成了专业化分工,这样生产成本就会降到很低。但问题是,它们之间怎么联起来呢?商业把它们串起来了。这个商业组织叫做供应链管理企业。

香港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位居世界前列。利丰集团的主席冯国经写了一本书,向内地的物流界介绍供应链管理经验,在整个价值链里,制造业创造的价值占四分之一,流通创造的价值占四分之三。如果供应链管理做得好,就能节省四分之三的成本,并使其余四分之一的制造部分分工进一步深化,降低生产成本。

制造业也是这样。宏创始人施振荣先生1992年提出“微笑曲线”,用它来形容制造业中价值的分布。这条曲线上下两端的附加值高,利润率高,中间一段附加值低,利润率低。上下两端在原来意义上都是服务业,上端就是研发、原材料采购、设计,下端是品牌、营销、渠道管理、物流管理、金融服务。中间利润率低的部分,是加工组装制造,这正好是原来意义上的工业、制造业。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条“微笑曲线”的弧度还比较平缓,也就是说前后中端的附加值和利润率的差距不是很大;到了90年代,“微笑曲线”就翘得厉害了,两端的附加值更高了,中间加工制造装配的附加值和利润率仍然很低。从“微笑曲线”可以看到,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效率意义重大。

在人们原有的观念里,一个社会只有工业和农业两个基本部分。有经济学家早就指出,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根据经验数字,大概占GDP 40%左右)之后,工业所占比重就呈下降趋势,农业的比重也会降低,而服务业的比重会提高。

在20世纪40年代,产业三分这个概念才逐渐被大家接受。但这时的情况已是服务业渗透到工业,渗透到制造业融合为一体的状态了。

现代制造业概念跟原来的制造业概念是不一样的。现代制造业里面有很大的服务业成分,有的服务业甚至变成了主要成分。现在全世界汽车的总成本中,电子元器件成本平均占30%,高档汽车像奔驰,占70%以上,而电子元件里面物质消耗不大,主要是软件、是智力、是服务业产值。

现在有些人说,我们就是要搞世界上最大的先进制造业,但千万不要忘了,这个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一体化的东西,是以服务业为主要成分的。

例如,索尼卖的主要是服务,而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工业产品。微软做一个视窗软件要几十亿美元,而拷一个盘的物质消耗只有十几美分。在我们印象中,宏是电脑制造商,但宏在台湾是列在服务业里面的。又如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企业沃尔玛,是纯粹的服务业企业,只有很少的制造业内容。

由于服务业的渗透,有些人把现代经济增长中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的准工业化,叫做服务业化,也有人说industrialization这个词在中国翻译错了,不应该叫“工业化”,而应该叫“产业化”,比如Financial Industry 现在大家都叫金融产业,不会叫金融工业。现在有人依据“工业化”这个译法,说我们还是处在工业化时期,所以我们就一心一意搞工业,这种说法是有语义风险的。

信息通讯技术改造各个部门

从广泛的意义来说,信息产业是软件加服务。但我们对信息化有误解。我们仍然倾向于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那种早期的增长模式、用原来工业化的观念,来看待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信息产业,只看到它的物质生产部分。

随着分工的深化,交易成本的比重在上升。交易成本的基本内容是信息成本,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就是直接处理信息的。它可以改造各个部门,帮助各行各业降低信息成本,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

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有名的争论,叫做“索洛悖论”。索洛说,“到处都看到计算机,但是在生产率统计上看不出来”,索洛于是提出一个怀疑,信息通讯技术能不能提高效率。但是后来索洛认为,这个问题解决了。90年代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繁荣,其基础就是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潜力。
第2个回答  2009-03-26
相当发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现状
2.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产品种类。在转型升级的推动下,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能过剩、高污染、高耗能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的推广,正不断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3....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现状格局保持稳定。三大产业格局保持稳定,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登记在册企业分别为152.0万户、968.1万户、3722.2万户,分别占3.1%、20.0%、76.9%。

我国第二产业现状
总体来说,从第二次产业革命到现在,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有三点:第一,基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第二,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第三,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对各个部门的改造。 科学技术提高资源效率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以前,技术进步非常缓慢。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珍妮纺织机等新技术...

二三产业现状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下面是关于三大产业在我国的划分情况: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
1、就业比重来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2、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优化。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3、比如,到2007年底,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

我国发展现状是什么
我国的发展现状是经济增长强劲,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但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一、经济增长强劲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的速度,特别是在一些新兴产业的推动下,如互联网、清洁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此外,我国的消费市场也在不...

分析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经济地理分布现状。并分析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
(1)产业结构:东部第二、三产业比重都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及城镇化程度高,生产力水平高;(2)民族心理:东部地区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3)历史基础:我国近代及解放前夕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辽宁、天津、青岛、广州及中部的武汉、太原等地,广大内陆地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体现在整体水平偏低和产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过度扩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则相对不足。具体体现在产值结构上,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04年我国的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占比15.17%,第二产业占比52.88%,第三产业占比31.95%。相比之下,中等收入国家的第一产业占比为18.18%,...

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总体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变。最初,在1978年,我国的产业结构呈现“二一三”格局,即第二产业占比最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小。到了1985年,第三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从“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第...

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是什么?
中国经济现状.png 以产业计算,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4.3005万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77869亿元,增长5.6%;三是产业增加值376925亿元,增长7.0%。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名义同比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1%,基本与经济增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