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问题请教高手

我现在正在自学经济学,教科书是《经济学》第八版,作者是迈克尔,帕金
一下内容摘自P217页

劳动 产 量 (件/天)
(工人) 1台机器 2台机器 3台机器 4台机器
1 4 10 13 15
2 10 15 18 20
3 13 18 22 24
4 15 20 24 26
5 16 21 25 27

在表中可以看到,对于每一既定的机器数量选择,其ATC曲线都是U形的。
因为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在开始时增加,然后减少。

我的问题来了!!!!
对于前半句话,我可以理解,用笔算算,的确在给定的设备条件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ATC都是先减少后增加的。但是后面的解释“因为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在开始时增加,然后减少。”这句话让我感觉很莫名,除了第一列边际产量先增加后减少的(4,6,3.......)后面3列都是执着的直接向上增加,比如第二列,就是10,5,3,2,1.

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书里有笔误还是我对概念上还缺乏理解。
表格排版不是很好, 没有一一对应, 我在这里再次描述一下不对应的部分, 一台机器所对应的列是 4,10,13,15,16; 2台机器所对应的列是 10,15,18,20,21; 3台机器所对应的列是 13,18,22,24,25; 4台机器所对应的列是 15,20,24, 26, 27

万分感谢两位的回答,一楼说的对,我的问题有笔误,
“除了第一列边际产量先增加后减少的(4,6,3.......)后面3列都是执着的直接向上增加,比如第二列,就是10,5,3,2,1. ”
这句话应该是“后面3列都是执着的直接向向下减少的”

对于2楼的指点我仍然还有不解的地方,可能是因为我水平有限的缘故。 MQ=产量的变化量/劳动人数的变化量, 让我们看看第二列。 当劳动为1的情况下产量为10,当劳动为2的时候产量为15,这样第2个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15-10)/(2-1)=5 现在继续往下看,当劳动为3的时候产量为18, 这样 MQ=(18-15)/(3-2) =3 这样边际产量是直接递减的。第二列第3列和第4列都没有书里说的先增加后减少中间转变的过程

首先楼主应该知道什么是ATC吧?就是平均总成本,ATC=AFC+AVC,AFC是平均固定成本,AVC是平均可变成本,AFC是随着人数增加而减少的这个可以理解吧?因为AFC就是一个反比例函数:AFC=FC/N,FC是固定成本。而AVC则是随着人数增加呈现正比例函数变化的,AVC=bN。楼主应该知道反比例函数(第二象限)一开始很陡峭,然后趋于平缓。那么综合来说,就是一开始AFC下降的速度大于AVC上升的速度,所以总的ATC下降;后来AFC下降的速度小于AVC上升的速度,所以总的ATC上升,这也就是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两种状态。在这个楼主给的例子中AFC就是机器的台数,那是固定的成本,就是AFC=其他固定成本+机器台数*机器单价。而人数就是决定AVC的因数,就是AVC=人数*每人的支出(比如什么工资啊、保险啊什么的)。
楼主说的不能理解的地方的确没有什么错误,边际产量其实就是,哎呀,用公式表示吧,产量的字母我搞忘了,就用Q代替吧,MQ=dQ/dN,如果有产量公式,直接求导就知道变化趋势了,这里的例子没有产量公式,只能用平均每人的产量来代替,那么,在既定的机器数下,平均每人的产量确实是先增加后减少的啊,没有什么问题啊。
最后楼主是自学的经济学,经济学分很多门类的,以最广泛的凯恩斯学派(也就是现在的宏观、微观经济学或者统称西方经济学),是很注重数学方法的,需要很好的数学功底。还有就是最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证明了凯恩斯是错误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20
我还是不大懂你的意思,你写的有误吧“对于前半句话,我可以理解,用笔算算,的确在给定的设备条件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ATC都是先减少后增加的”“后面3列都是执着的直接向上增加”

“因为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在开始时增加,然后减少。”这句话很对啊。例子也恰当。第一列(0,4,6,3,2,1)二(0,10,5,3,2,1),三(0,13,5,4,2,1),四(0,15,5,4,2,1)
你是说后边的都是直接递减,没有先曾后减是吧。其实不要太抠了,其实是这个例子不大恰当,正好是没有曾就直接边际产量递减了。这并没有什么的,你可以想象没有人干活时,边际产量为0,那么就有增了是吧。这不是很重要,你自己理解边际产量会随着投入的多而减少就好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