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 诗句赏析

诗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颂社甫
  3.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曹植?东汉)
  4.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 (张俞?北宋)
  5.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 ( (李煜?唐五代)
  6.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元)
  7.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罗隐?唐五代)
  8. 才疏志大不自量 西家东家笑我狂——剑南诗稿 (宋?陆游)
  9.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李商隐?唐)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元稹?唐)
  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王籍?南北朝)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屈原?战国)
  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李商隐?唐)
  14.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唐?杜甫)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韩翃?唐)
  1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孟郊?唐)
  1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20.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唐?杜甫)
  2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李清照?北宋)
  2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23.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鹧鸪天 (晏几道?北宋)
  2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二十三首 (李贺?唐)
  2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苏轼?北宋)
  2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芳心苦 (贺铸?北宋)
  27.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卢照邻?唐)
  2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朱熹?宋)
  2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刘禹锡?唐)
  3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二首 (曹操?东汉)
  31.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 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 无情恼。——蝶恋花 (苏轼?北宋)
  32.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33.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于谦?明)
  34.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谒金门 (冯延巳?唐五代)
  3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渡易水歌 (荆轲?战国)
  36.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则徐)3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
  38.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玉楼春 (宋祁?北宋)
  39.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 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 (陆游?南宋)
  40.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一
  4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王昌龄?唐)
  4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 (曹雪芹 ?清)
  4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刘禹锡?唐)
  4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 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范仲淹?北宋)
  4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 (虞世南?唐五代)
  46.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 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 飞过秋千去。——蝶恋花 (欧阳修?北宋)
  47.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 (贾岛?唐)
  4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屈原?战国)
  49.莫道桑榆晚 , 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50.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卢梅坡?北宋)
  5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自题一绝 (曹雪芹?清)
  52.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 (欧阳修?北宋)
  5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浪淘沙 (刘禹锡?唐)
  5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李白?唐)
  5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 董大 (高适?唐)
  5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 (崔护?唐五代)
  57.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唐?杜甫)
  58.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 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苏轼?北宋)
  59.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陆游?南宋)
  6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李煜?唐五代)
  61.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 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 (李商隐?唐)
  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 (陶渊明?魏晋)
  6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6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 (王维?唐)6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白居易?唐)
  6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李清照?北宋)
  67.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回前诗 (曹雪芹?清)
  68.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 (李煜?唐五代)
  6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曲 (王翰?唐)
  7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宋)
  71.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唐?李白)
  72.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写怀》
  7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74.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7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7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刘禹锡《浪淘沙》)
  7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78.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7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8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8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8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83.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颂三苏父子
  84.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颂岳飞
  8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8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8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8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89.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9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9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9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9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9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9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9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7.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9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9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10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04
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木兰诗》却是长篇叙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出征前。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第三部分是立功归来。作者在这三个部分中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详有略,重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
诗一开始即写木兰在织布,但“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就使读者产生了疑问,不知木兰为何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作者自己发问,然后答曰“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诗既是用顺叙手法,开始的几句该是交代木兰从军的原因,但作者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木兰没有心思织布起头显示出她内心的不平静。接下来本该说明为什么内心不平静,但作者不立刻写出,而是用了两个意思相同的问句,随后又是两个意思相同的答句,可还是没有从正面解答问题。但这四句并非多余,除了具有民歌的风味外,这四句诗对后面说出的原因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这样一问一答,作者才折入正题,“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是征兵的文书,可汗是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十二卷言卷数之多,“卷卷有爷名”显属夸张。至此读者才明白,木兰没有心思织布是因为可汗大征兵,木兰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父亲显然年老无法应征,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就不能不使木兰犯愁了。诗一开始就把木兰放在这样一个矛盾面前来表现。面对困难,木兰打算怎么办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到底是个不平凡的女子,她下了决心要替父从军。
这一段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没有平铺直叙地述说,而是从木兰的心理活动入手写,在叙事的同时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妇女形象。
接下来写木兰准备出征,用了四个重复的句式,内容无非是买战马及乘马用具。骏马、鞍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驾驭马的嚼子、笼头、缰绳)和长鞭要分别从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几个地方买齐,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同时这四句诗和上面“问女何所思”以下四句一样正是民歌的特点。正如明代谢榛所说:“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诗歌第二部分写木兰踏上了征途。“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是写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这里用了重复句式,将木兰从军的征途分作两段来写,句式虽同,但其中地名却在变换,显出战事紧迫、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去参战。但作者并没有忘记他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是个女扮男装、初次远离父母的女子,“不闻爷娘唤女声”正符合木兰当时的处境和她的身份。明代谭元春评论这句说:“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无男子征戍气”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木兰的形象更鲜明,更富有个性。木兰能毅然替父从军,去经受严酷战争的考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的女子,但她毕竟还是个女子,对家乡、对父母毕竟是有依恋之情的。这样突出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从军举动更富有传奇性,更引人入胜。
随后写木兰在军中的征战生活,但这部分内容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关山度若飞”以下六句,可谓简而又简。这里“戎机”指战争,“朔气”是北方的寒气,“金柝”是军中用来做饭和打更的铜器。这几句诗句用律工整。因此后人常常据此怀疑此诗是唐人所作,也有的研究者推测此诗可能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唐人的加工修改。但这些说法并无足够的证据。南北朝时期有不少作品在体制声律方面已接近唐人的近体诗,当时有些诗已经有了很严整的律句。可见这首诗中出现几句声调谐和、对偶工致的律句并不能证明它们出自唐人之手。陈胤倩就说:“‘朔气传金柝’数语固类唐人,然齐梁人每为唐语,惟唐人必不能为汉魏语。以此知其真古词也。”
这一段写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本来是可以有许多东西写的,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了出来,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
第三部分是写木兰立功归来后的情景。作者又用了不小的篇幅来竭力铺写。先写木兰立功回来后见天子,天子坐在厅堂上接见了她。策勋是记功劳,转是勋位的等级,十二转也是说多,并非实指。这里的十二转和唐代官制的一致也是偶然巧合。并不能证明此诗出于唐人之手或经过唐人修改。“百千强”即百千有余,是形容赏赐得多。可是木兰并不在乎官位和赏赐,她只是想尽快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明驼指能行千里的骆驼。木兰不要做官,不要巨额赏赐,只要借一匹能行千里的骆驼赶回家去,可见其归心似箭,同时也显示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
经过长期艰苦的战争,木兰终于回到了故乡。诗歌细致刻画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这里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这种重复排比的句式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随后写了木兰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详地描写具体的细节,开东阁门,坐西阁床,充分表现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换装、打扮后恢复了女子的本来面目,然后出门看伙伴,伙伴大吃一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情节颇富喜剧意味。用伙伴的吃惊反衬出木兰的无比自豪与得意,整个故事的情节也就在充满喜剧色彩的高潮中结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结尾又写了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奇特,作为全诗的结尾,显得别具一格,豪迈有力,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歌颂。谢榛说:“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确实如此。
此诗艺术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这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本身。第一部分写她的焦灼不安与思虑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因为男子出征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女子出征则不同寻常了。第二部分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第三部分写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种种举动,更是强调了她是个女子。整首诗的详略安排都是围绕这一用意的。其次是作者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第三是全诗用了不少重复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正如明人胡应麟所说:“此歌中,古质有逼汉魏处。”
总之,《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对后人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09-11-28
《行路难》赏析

--------------------------------------------------------------------------------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
行路难:古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其内容多是叙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
金樽(zūn尊):指精美的酒器。
清酒:指美酒。
斗十千: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这都不是实指当时的酒价。斗:有柄的盛酒器。
玉盘:精美的盘子。珍羞:名贵的菜肴。羞,同“馐”。
投箸:丢下筷子。
不能食:即咽不下。
四顾:向四面张望,形容不知所措的惶惑样子。
茫然:心情沉重而又无所适从的神态。这两句语本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太行(háng杭):即太行山,在今山西省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交界处。以上两句用河难渡、山难登,比喻人生道路险阻重重,政治理想难实现,点明了产生悲愤心情的原因。
垂钓碧溪:传说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曾在磻溪(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垂钓。后遇文王,遂得到了重用。
忽复:忽然又。
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在将要受到商汤的征聘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宋书·符瑞上》:“伊挚(伊尹)将应汤命,梦乘船过日月之傍。”以上两句合用吕尚、伊尹的故事,暗示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含有愤激的意思。
歧路:岔路。
今安在:是说现在要走的正路又在什么地方?
长风破浪:《宋书·宗悫(què)传》:“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 浪’。”后人用“乘风破浪”以喻其施展宏伟抱负。
会有时:总是会有机会的。会:适逢其会的会,即时机、机会。
云帆:指巨大的船帆象飘在天际的白云一样。
济:渡。沧海:大海。

赏析:
《行路难》共三首,是李白天宝三年(744)因遭谗毁而离开长安时作的。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李白在这首诗中,以满腔的悲愤,深深的感叹着世路的艰难,从而抒发了他久久郁积于心的痛苦和忧伤。一向嗜酒成癖的诗人,面对这“金樽清酒”,竟然喝不进了,“玉盘珍羞”,也咽不下了,拔剑四顾,心意茫然。虽然壮志犹在,但是啊,欲渡黄河,冰已塞川;将登太行,雪又满山。人生世路,竟是这样难以逾越的艰难险阻。道路纵然如此崎岖,诗人也并没有就此意冷心灰,还是希望将来能有一天,象姜尚遇文王、伊尹见商汤那样,做出一番宏伟的事业。可是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是怎样撕裂人心的一声呐喊。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有抱负的诗人,在那政治黑暗的封建时代,是怎样的欲罢不能而又前路茫茫啊。最后两句,虽然是以豪迈的气概,写出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渺茫的希望。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构成了这首诗的基调,它支配着诗人在难以平静的感情的激流里,急剧地起伏跳荡,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雄伟气势,扣人心弦。 这首诗语言高华,但又自然明畅,音节高亢,但又抑扬宛转。在短短的篇幅里,用了许多色彩浓重的字眼,化成了一个个鲜明突出的形象,如“金樽”、“玉盘”、“冰川”、“雪山”“碧溪”、“红日”、“云帆”“沧海”,把诗人的感情映衬得更加炽热而强烈。悲歌慷慨,于抑郁中冲出了奔放不羁的豪情,这正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和感人力量。
第3个回答  2009-11-26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花丛中摆上一壶酒,独自喝酒没有知心者相伴,只好高举酒杯邀请明月携我身影,我们“三人”一起喝酒。虽然月和影子都不懂人间的事情,而此时我只能暂且与它们相伴歌舞,腥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相约一起去游仙境。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把本来十分寂寞冷落的场面写得富有情趣,自得其乐。
第4个回答  2009-11-26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参考资料:书上参考

急求唐诗宋词各五篇,需介绍作者经历、背景以及赏析。
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写赤壁之战前,忽描写“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

急求诗句赏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急求月亮的诗句+赏析 要速度啊~~~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译文】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

急求:白居易《牡丹芳》赏析
1.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2.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3. 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4.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5.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6.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7.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8. 低娇笑容疑掩...

急求唐诗宋词中的爱国诗词,(附带翻译和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赏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

求诗句的赏析
回答:作者生活比较悠然,没有战乱,没有纠纷,比较清闲,时代比较开明,市井繁华,做官的都清闲了,表现作者那种自在轻松生活姿态

大江歌罢掉头东的上句是什么?急求!
出自近现代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大江歌罢掉头东》是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于1917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充分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力图“破壁而飞”的凌云壮志和献身救国事业的革命精神。全诗感情强烈,气势豪迈。原文如下: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

沁园春长沙赏析(急求!!)
3. 书法鉴赏:此幅作品大约书写于1954年,是毛泽东书法的代表作品,书家认为是毛泽东诗词墨迹中最晚的作品,也是最成熟,最高的作品,也是我们所见墨迹中最后的丰碑。诗墨写在两页红界信笺上,共15行。毛泽东笔势飞动,迅疾便捷,但字字独立,整篇冲和淡雅,疏朗流畅,字字珠玉,起下承上,左顾右盼...

急求夜泉赏析
【赏析品茗】 这幅幽静的山泉夜景,在诗人笔下充满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气勃勃,情趣盎然。“山白鸟忽明”,应是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出,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把山岭照得白皑皑,而月光照进鸟巢,使鸟儿惊诧,鸣叫起来。清静的山丘传来鸟叫,更显幽美。次句既所所感,也点...

急求即景抒怀诗
李白《江上吟》赏析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赏析一】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富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