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药》的环境描写

题目要求:
找出《药》当中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又分为两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分别找出在《药》中的这两种描写(还有直接写和间接写),都要分析清楚且详细。
谢谢各位专家了。o(∩_∩)o

1、社会环境:

小说《药》写於1919年4月25日。「五四」运动前夕,由於当时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他们脱离群众,空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包括使用恐怖手段)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后被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心肝炒食。秋瑾也因此被告发而入狱,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鲁迅先生以此为背景,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於是提笔开《药》。

2、自然环境:

首先从作品本身来看。作品的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

茶馆里的一夥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

原文节选: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悉悉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⑷,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此文出自现代·鲁迅《药》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通过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暗中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作品在结构安排上,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军阀杀害为暗线,双线交织,构思精巧;在人物刻画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形象生动,技巧高超。

鲁迅先生的《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脱稿于“五四运动”时期,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六卷第五号。从作品所处理的题材来看,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是在辛亥革命前后期间,也就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先驱者之一秋瑾烈士1907年就义那个时候,秋瑾烈士就义后四年即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笔名。其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药》没有写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壮举,而是写华老栓为治儿子的病,买人血馒头,小栓吃了革命者夏瑜的血死去的故事,通过两位老妈妈都不理解自己儿子的死的描写,表现了麻木的人民和脱离群众的革命者的悲剧。
  社会环境:
  小说《药》写於1919年4月25日。「五四」运动前夕,由於当时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他们脱离群众,空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包括使用恐怖手段)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后被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心肝炒食。秋瑾也因此被告发而入狱,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鲁迅先生以此为背景,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於是提笔开《药》。
  自然环境:
  首先从作品本身来看。作品的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夥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
  作品的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仍然宣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麼寂寞,多麼悲哀。
  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
  鲁迅先生自己的说法,既符合作品本身的实际,又符合当时他的思想,是对《药》的主题的精当的概括。
  一、小栓死得呆
  小说没有过多刻画小栓。我们只知道他得了痨病,病得厉害。吃了「人血馒头」也没治好,葬在西关外坟地右边穷人的丛冢里。
  痨病:指中医指结核病,当时虽不算小病,也不是突发病,不可能一下子倒头。可是,好像他的病不关他自己的事,听由父母包办。华大妈叫他不要到灶下来,他就不来;叫他进来,他就进来。叫他吃「人血馒头」,他就吃,连问也不问一下,虽然也看了一会。叫他睡一会,他就依著睡下,尽管睡著咳。好听话的青年。阿弥陀佛,不过没有一点活力,也没有丝毫主见,呆子一个。
  二、夏瑜死得莽
  比之小栓,夏瑜走到另一个极端。他活力四射,勇往直前,不知道什麼叫屈服。为革命而关进了牢狱,仍一个劲劝牢头造反。性格刚仞,不喜欢屈服.
  可是--他头脑不冷静,也太单纯。被自家叔伯夏三爷出卖了,还蒙在鼓里。儒家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连家人都没有争取到,摆不平,又怎麼能轻易得到其他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呢?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却把他当成真心把子,和他攀谈,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被没榨到一点油水的阿义给了两个嘴巴,还要说「可怜可怜」。
  我们钦佩他对革命铁血忠诚,英勇无畏。但总感觉,他缺少清醒的认识与起码的策略,更没有对革命群众做什麼工作。他所从事的是「夏瑜式革命」,只能是一个悲剧结局,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与脱离群众的弱点。
  三、「二十多岁」活得愚
  第三章里还两次写到一个「二十多岁的人」。
  第一次,康大叔说到夏瑜劝牢头造反,第一个反应的就是他: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当众人听明白夏瑜骂阿义可怜时,他又跟著花白胡子省悟: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地说。
  夏瑜宣传革命,大多数人不能理解,这是社会麻木的悲哀。而同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应该脱去了少年的幼稚,也没有染上老年的顽固,对世界自然有一份较为清醒的认识,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可是他也不能理解,快速反映过来,不为别的,只是很气愤。反映越快,就越显示他愚昧。在茶馆这场「群聊」中,他最后附和,「也恍然大悟」,说夏瑜是发了疯了,这种终结更是「青年」的悲哀了。
  四、丁字街青年喊得昧
  这个社会真的「病」得不轻,不只这一个青年如此;华老栓去丁字街头给儿子买人血馒头时,不是被清一色的青年人笑话吗?
  「哼,老头子。」
  「倒高兴……」
  「几个从他面前过去了」的人看到华老栓时这麼说。「一个还回头看他……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冷清的秋天,大黑早里,到街上来赶闹热的看客,忽然发现杂了一个「老头子」。便觉得稀奇古怪,似乎这「老头子」穷开心,也来凑闹热,似乎这纯粹是「我们」年青人的专利。
  这样的青年是如此之多,「一眨眼,已经拥过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三三两两」本不孤零,「合作一堆」更见量大。「一眨眼」可见时间之短暂,「拥过」「潮一般」更见阵势之汹涌。青年的青春热情,如此而已,看看杀人寻热闹。
  这些无聊的麻木的看客,曾经强烈地震撼过鲁迅先生的敏感的心灵,先生也不止一次在作品中提到,如「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自序)他们集体愚昧,以至於偶尔有些清醒些的革命先驱者(如夏瑜)的呼唤,仍然不能为他们所理解,所接受。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真的病得不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05
1.在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地统治着人们的清朝末年.
2.他说: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26
  环境描写:
  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赏析
  作品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人物原型是秋瑾)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