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个回答 2009-10-06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
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这个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97——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在现代,中秋节夜晚,人们通常是一边吃着月饼和柚子,一边赏月。孩子们大都是提着灯笼,以大红纸灯笼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灯笼、塑料灯笼,种类繁多,多不胜数。民间的习俗还有送给孩子“兔儿爷”以供玩乐,包糖饼,把香扎成龙点燃,用来舞龙等。中秋节晚上,各地都会放烟火,来装饰夜空,更带来节日气氛。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我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因为外婆就要回武汉老家了,所以那天我们全家都很伤心,连说谎笑的都没有。今年过节,外婆留在这里,还为我们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黄莲蓉月饼;还有鸡、鸭和汽水,真是吃喝玩乐全都有,我们兴奋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昨天是中秋节,不知怎的,爸爸特别暴躁,一反常态,是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这样的。爷爷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刚刚离开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亲的亲人,可她却远在江苏,连电话都没来几次。亲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痛苦和快乐。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这中秋佳节,与自己最亲的亲人团圆吧!
啊!中秋节,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中秋圆月,你寄托着多少人罹亲人的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0-08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一件让人一“闻”就笑的事,很搞笑哦!大家请看!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听老人们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到奶奶家打枣,是我每年最快乐的事。
金色的阳光洒在奶奶的小院子里,映红了那枣树上的“玛瑙”。你看那一堆堆、一簇簇挂满枝头的枣,真是好看。他们给中秋节带来了丰收的喜庆。
我不顾一路上的疲劳,操起与我手腕一样粗的竹竿,吃力的举起来,没头没脑地向枣树乱打,枣子噼里啪啦的砸在我的头上,疼的我哎哟哎哟直叫唤,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奶奶说:“傻孩子,哪有这样打枣的?应该有方法呀!”
我又向奶奶要了一把大椅子,站在上面,再拿起竹竿吊住树枝使劲地摇。没想到树枝竟把我的竿吊了上去。我一失手,脚也踩了个空,身子一晃,“啪”地来了一个“后空翻”坐在地上。
表哥看我那狼狈相,笑得直不起腰来,用手指着我:“瞧瞧瞧,表弟还会‘武术’了!”我哭笑不得。连奶奶也笑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我不服气地想:“我不就是手没握紧竿吗?这回我一定打下好多来,让你们看看。”
我又上了椅子,瞅准有一大串枣的枝条,把竿勾了上去。这回我拽住竿,使劲往下拉,然后上下来摇。枣子劈里啪啦往下掉,我开心得大喊:“下枣子雨啦!下枣子雨啦!”
打了一会儿,我放下竹竿,找来竹篮,和兄妹们一起开始捡枣。枣多得怎么也捡不完。这时,我多么想变成一只小刺猬,只要在地上打一个滚,就能捡到那么多枣。我们捡完了,再一看,嗬,这儿一盆,那儿一筐,真不少。
晚上,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享受这劳动的成果。我们吃啊笑啊,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望了我一眼,意味深长地说:“打枣也不易呀!”是啊,干什么事都不容易。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我嚼着这脆脆的枣子,觉得格外的香甜。
这一件事让我很快乐,令我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