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朗诵指导

苏轼的水调歌头,朗诵指导。小弟有急用!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在任地方长官期间,苏轼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苏轼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苏轼是著名诗人,他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他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轼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还是著名的画家。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注释]

水调歌头: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丙辰:熙宁九年(1076)。
子由:苏轼弟,名辙,字子由。
绮户:雕花的门窗。
婵娟:美女。此处指月里嫦娥,用以代指月亮月色美好。

[译诗、诗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全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咏月诗词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熙宁九年(1076),苏轼知密州已有两年。时苏辙在齐州(今济南)幕府掌书记,兄弟六七年未见。中秋之夜,苏轼携客人登超然台饮酒赏月(见《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小引,《苏轼诗集》卷十四),通宵欢饮,豪兴大发。望月思亲,赋词放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位“坡仙”旷逸的情性和深邃博达的人生思考。
  
  词前片写“欢饮达旦,大醉”的情状,后片写佳节思亲的惆怅,全词充盈着奇特的想象和俊逸的浪漫气息。牵人神魂,沁人心脾。词的意境显然受李白诗的影响,但又有所新发。“明月几时有”两句从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出,同时又暗用此诗“皎如飞镜临丹厥,绝烟灭尽清辉发”的诗意。明月清辉逼人,美酒香醇醉人,东坡不禁奇想联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正是《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之意,赞美、欣赏之情溢于言表,而词人倜傥潇洒之丰神亦尽在这一问之中。进而词人以谪仙自居,意欲“乘风归去”,词境较李白《把酒问月》更为空灵蕴藉。“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词情一顿。“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融化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句,借用李白诗中洒脱不羁的形象和清朗空明的意境,舍却原诗孤独迷惘的情绪,表达了苏轼飘飘欲仙却又脚踏人间泥土、热爱人生的精神面貌。琼楼玉宇,乘风奔月,月宫高寒,无一不是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被词人信手拈来表现其中秋月夜的“欢”情“醉”意,舒卷自如,既写尽了“欢”,也写活了“醉”。
  
  下片写思亲,仍扣“月”而行,情绪略转低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流转,斯人不眠。苏轼与苏辙手足情笃。苏轼杭州通判任满时,“请郡东方,实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谢表》《东坡集》卷二十五)。但来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遥,晤面艰难。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宵明月朗朗,思亲之情袭来,不能自已。“无眠”者,与客长饮之苏子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亲的普天下“无眠”之人。由己及人,月光下会有多少羁旅游子辗转反侧、忧思无眠呵!月圆而人未圆,不由苏子不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对人间不该有什么怨恨吧?可是,何以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刻而常圆呢?倒像故意令人难堪似的。此一问,婉转真挚,体验独到,足见怀人之深之切。“人有悲欢离合”三句又反,词情再作跌宕。词人运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旷达洒脱自我排解。既然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后顺理成章,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结束全词。只要“人长久”,虽然相隔千里,总还能心心相印,共赏圆月;只要“人长久”,今虽不聚,总会有团圆之日。至此情绪一宽,圆月的光辉似乎也更为清朗可爱了。
  
  此词想象奇拔浪漫,笔势矫健回折,形象洒脱生动,“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其清旷健朗之格调大异于花间、金奁之柔媚婉约,初露东坡豪放词风范,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但更为启人心智、隽永有味的还是苏轼对人生、对物理的睿智的思考。宇宙里、自然界、人生中原本有无数的缺憾。鲜花娇美,芳草茂绿,但枯荣有时,美景不永;亲情系心,相依相恋,而悲欢离合,聚散无常;时光无限而人生短促;怀才有志而机缘难凭……大千世界竟是这样美好而又缺憾地奇妙融合,诗歌赋吟因此才有那么多的惜春悲秋、伤离叹老之作。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士哲人困于这种人生的缺憾而悲愤不平;有多少骚人墨客惑于这种人生的缺憾而颓唐忧伤。岁月悠悠,现在轮到东坡。他“奋励有当世志”,但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只好自请外任,当有壮志难酬之恨。中秋佳节,兄弟同在齐鲁,相望而不能相晤,是有亲人不得团聚之苦。年届不惑,人生入秋,渐知人生短暂之紧促。时值中秋,霜风渐紧,将近万物萧杀之萧条。洞悉事理的东坡此时此刻对人生、物理的缺憾该有多少深切的感受!所以,他的词里才有那么多情感、思想的跌宕、回折。但是他绝不沦于忧伤颓唐。他站高一层,放开视野,以古今事理排解一己之郁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虽因离别而苦,月也并非永远团圆。万事万物之圆美、欠缺总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轮转之中。既然如此,又何必耿耿于月圆人散呢?继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超越了时空、地理的局限。“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共赏明月意味着双方健在并互相思念,这就足以令人庆幸和宽慰。
  
  苏轼的这种自我庆幸和自我宽慰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苏轼的思想深博而复杂,以儒为根底,但并不排斥佛、老,而且善于将佛、老的某些妙理玄言与儒学理论融汇贯通,用以处理行藏、出处、进退之节。中国士大夫对待人生、事业的挫折,大体遵循两条道路:或放弃理想,与世浮沉;或坚持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哪怕碰得头破血流,甚至以身相殉。苏轼则以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走了第三条道路。他既不放弃理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走极端激烈抗争,而是听其自然,力求超脱。仕途受挫,他以“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忧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的态度来对待。天地无穷,人生短促,他以享有清风明月自矜,在寄情山水、物我交融中怡然自得。亲人分离,他又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宽解祝福……作为近千年前的古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不无缺憾,但他一辈子处人处事坦荡圆通,随遇而安,因缘而适,有效地保持了内心的平静,一生乐观、开朗,达到了多少人心向往之而苦求不得的人生境界。这就是苏轼,这就是《水调歌头》独特艺术魅力之所在。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朗诵,朗诵不是背书不是朗读。朗诵,是在对作品感情充分理解之后,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有声的再创造的过程。朗诵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话标准。普通话是朗诵的基础,因为朗诵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听众听懂甚至感动,如果你连吐字都不清楚,那如何能让听众明白呢。当然,如果是地域性的,评委、听众和你都是一个方言区的,你的普通话不标准也能被他们接受,但是吐字还是要清晰的。
2、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这是搜索资料的过程,你要详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作品本身蕴含的感情以及你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有无感情的转折变化、有无情感上的递进,等等。只有做到充分了解作品,才能在朗诵的时候融入感情,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3、对作品的处理。这是正式开始出声朗诵的步骤,你需要在对作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中间语句的断开、停顿、重音等进行划分,必要的时候可以删减一些语句或者重读一些语句,来满足作品的演绎需要。可以去网上找此作品的朗诵视频、音频,看看名家是如何朗诵的,根据音视频来处理作品。
4、配乐。朗诵不可缺少的便是配乐,但是配乐一定要配好,如果配的好绝对是锦上添花,如果不好,那就非常糟糕。不过一般配乐只要和作品主基调搭配合适就可以。这首词可以选一个古筝曲。
5、练习。以上所有步骤做好后,就是充分的练习了。如果不够熟练,再好的朗诵也没有效果。

附上两段很不错的《水调歌头》朗诵
这个是鲍国安老师朗诵的《水调歌头》
http://xzj.2000y.net/mb/1/ReadNews.asp?NewsID=562787
这个是贱离朗诵版的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022485o1p1.html

先悲伤,再宽慰,后而有些开心
平音拖长仄音短
二三三四如此停
句靠中间的字重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01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朗诵,朗诵不是背书不是朗读。朗诵,是在对作品感情充分理解之后,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有声的再创造的过程。朗诵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话标准。普通话是朗诵的基础,因为朗诵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听众听懂甚至感动,如果你连吐字都不清楚,那如何能让听众明白呢。当然,如果是地域性的,评委、听众和你都是一个方言区的,你的普通话不标准也能被他们接受,但是吐字还是要清晰的。
2、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这是搜索资料的过程,你要详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作品本身蕴含的感情以及你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有无感情的转折变化、有无情感上的递进,等等。只有做到充分了解作品,才能在朗诵的时候融入感情,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3、对作品的处理。这是正式开始出声朗诵的步骤,你需要在对作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中间语句的断开、停顿、重音等进行划分,必要的时候可以删减一些语句或者重读一些语句,来满足作品的演绎需要。可以去网上找此作品的朗诵视频、音频,看看名家是如何朗诵的,根据音视频来处理作品。
4、配乐。朗诵不可缺少的便是配乐,但是配乐一定要配好,如果配的好绝对是锦上添花,如果不好,那就非常糟糕。不过一般配乐只要和作品主基调搭配合适就可以。这首词可以选一个古筝曲。
5、练习。以上所有步骤做好后,就是充分的练习了。如果不够熟练,再好的朗诵也没有效果。

附上两段很不错的《水调歌头》朗诵
这个是鲍国安老师朗诵的《水调歌头》
http://xzj.2000y.net/mb/1/ReadNews.asp?NewsID=562787
这个是贱离朗诵版的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022485o1p1.html
第2个回答  2009-12-10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朗诵,朗诵不是背书不是朗读。朗诵,是在对作品感情充分理解之后,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有声的再创造的过程。朗诵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话标准。普通话是朗诵的基础,因为朗诵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听众听懂甚至感动,如果你连吐字都不清楚,那如何能让听众明白呢。当然,如果是地域性的,评委、听众和你都是一个方言区的,你的普通话不标准也能被他们接受,但是吐字还是要清晰的。
2、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这是搜索资料的过程,你要详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作品本身蕴含的感情以及你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有无感情的转折变化、有无情感上的递进,等等。只有做到充分了解作品,才能在朗诵的时候融入感情,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3、对作品的处理。这是正式开始出声朗诵的步骤,你需要在对作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中间语句的断开、停顿、重音等进行划分,必要的时候可以删减一些语句或者重读一些语句,来满足作品的演绎需要。可以去网上找此作品的朗诵视频、音频,看看名家是如何朗诵的,根据音视频来处理作品。
4、配乐。朗诵不可缺少的便是配乐,但是配乐一定要配好,如果配的好绝对是锦上添花,如果不好,那就非常糟糕。不过一般配乐只要和作品主基调搭配合适就可以。这首词可以选一个古筝曲。
5、练习。以上所有步骤做好后,就是充分的练习了。如果不够熟练,再好的朗诵也没有效果。

附上两段很不错的《水调歌头》朗诵
这个是鲍国安老师朗诵的《水调歌头》
http://xzj.2000y.net/mb/1/ReadNews.asp?NewsID=562787
这个是贱离朗诵版的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022485o1p1.html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8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12-11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注】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随意而为即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朗诵划分,和重读的地方
1、《水调歌头》朗读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用怎样的感情朗读
朗读用表达一种思念和对于美好的向往的感情。 朗读连贯的词语不要段,唤起不要可以要自然舒适,如果是表演性质的朗诵更要带好面部表情,但是要从心出发不能做作, 如果做不好那最好别加动作, 把注意力放在诗句上 自然会出来最合适的感觉。 诗句朗诵时 根据自己的自然呼吸来唤起,不要憋气,那样声音会底气不足。 jian...

水调歌头朗诵的抑扬顿挫
诗朗诵 将进酒朗诵 沁园春雪朗诵 朗诵视频 抑扬顿挫。 朗诵配乐 致橡树朗诵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 苏轼 其他类似问题2009-12-29 水调歌头怎么朗诵才能抑扬顿挫 1 2012-12-23 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赤壁怀古。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1 2009-10-21 朗诵《水调歌头 游泳》的技巧和要领! 2010-04-27 水调歌头-讨...

水调歌头 朗诵指导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朗诵,朗诵不是背书不是朗读。朗诵,是在对作品感情充分理解之后,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有声的再创造的过程。朗诵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普通话标准。普通话是朗诵的基础,因为朗诵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听众听懂甚至感动,如果你连吐字都不清楚,那如何能让听众明白呢。当然,如果是地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下面是我整理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导学案有答案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希望两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共享美好月光的诗句是:□□□ ,□□□ 。(2分)(5)默写龚自珍《己亥杂诗》。(4分)□□□,□□□。□□□,□□□。【参考答案】(1)1分 恨别鸟惊心 (2)1分 黑云压城城欲摧 (3)2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案分析
第二步、自由散读词作,猜测一下当时苏轼的心情。(师做适当的朗读指导)第三步、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展示朗读技巧。(配《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第四步、男生配乐朗读上阙,女生配乐朗读下阙。五、 品味诗歌10 问题一:如果时空倒流,你化身为苏轼本人,试将词中的文句变成平实的语言表述出来。出示...

凌宗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学生齐:水调歌头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有感情的朗读,结合具体词句,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凌宗伟:知道这是什么要求?有想说话的示意一下。孟繁彪,我就知道你想说。 孟繁彪: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懂的问题。 凌宗伟:需要懂的...

给苏轼的《水调歌头》配乐朗诵,哪个音乐好?
琵琶:琵琶语 古筝:渔舟唱晚 都是百搭的曲~班得瑞的曲子太过西式 --与词不符 而春江花月夜又太冗长 --曲子还没进入状态你就朗诵完了

求朗诵串词一份(顺序:弟子规,水调歌头,满江红)急用,好心的语文大师帮帮...
请欣赏诗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演者七(2)班的王梦垚 等,请5号节目做准备。第4个节目表演女:谢谢七(2)班同学的精彩表演, 1号节目最后得分 分,2号节目最后得分 分,3号节目最后得分 分; 男: 苏轼有词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代大帝孙权不仅能“亲 射虎”,还能劝部下诵读经文呢。 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