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敏 (隆尧县尹村校区杨村小学 河北 邢台 055350)
【摘要】 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和学生班集体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以身作则、因材施教。不仅搞好学习,还要在人际关系以及课外生活等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身作则 平等 学生 兴趣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4-041-02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在实现学校的教育任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方面,具有突出地位,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要想做好一名小学教师,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
在小学生眼里,老师就是真理,他们的一言一行就是道德标准。因此经常听到小学生说这样一句话:这是我们老师说的。这体现出他们尊重老师、信任老师。小学生还善于模仿老师,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在中外教育史上,无数教育家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比如说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十分强调教师的身教,认为身教重于言教。他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他教育过程中,他更是身体力行,对学生关怀备至,满腔热情。除了孔子外,还有韩愈、陶行知等都十分重视为人师表。外国的著名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师在承担教育任务之前,就应该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第思多惠则说,谁要是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成长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想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不可能的。二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平等的。班级内部的平等的人际关系,首先体现在师生关系上。我们说师生平等,主要是指师生的尊严上不分贵贱,人格上彼此尊重,思想上互相交流。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自己置于集体一员的位置上,努力使自己的能成为与学生人格平等、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同志或朋友,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建立设美好的班集体。其次,体现在生生关系上,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人际关系主要通过的教育学生相互尊重来实现。要让学生认识到,尽管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个体存在的,智力水平有高低之分,性格情趣亦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尊严是绝对平等的。作为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学困生",尽管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是把学生的尊严只体现在分数与名次上,但教师应善于帮助那些"学困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独特的禀赋与才能,以此唤起他们内在的尊严感。使他们产生"我有这与其他任何人都有的智慧"的自信与自尊,从而形成真正的平等意识。
三、热爱学生坦诚相待
爱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青少年渴望得到爱,在家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在校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具体表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点燃学生的心灵火炬,取得良好的教育效应力量。
四、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它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起着巨大作用,也是日后学习生涯和事业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要培养学生兴趣,教师就要明确每节课的三维目标,明确学习的深远意义,引导学生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数学家陈景润回忆自己在少年时代产生的数学兴趣时,认为得益于中学时代的数学教师,这位教师曾这样介绍数学的结构: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认为:数学则是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如此形象的描绘使陈景润幼小的心灵中立志为祖国的荣誉而攻克数学难关。由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为每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遇,可以帮助儿童的学习兴趣取得强化和巩固。
五、对学生要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每个学生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内心世界与个性特点也不一样。因此就要对他们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通俗的讲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人认为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其实,它更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最大的禁忌就是一般化、老套化,而创造性则是艺术生命。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强调个性,兼顾共性。这个共性的典型特征,就是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有系统地再强化学习关于小学生心理发展和身体成熟的理论。同时,还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探讨小学生的教育工作的一些共同规律,有效的对小学生因材施教。
六、参加课外阅读指导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好书,也有不少的坏书,还有些可读不可读的书。如果不加以选择随便读,就会浪费时间,不但有益不多反而有害。正如别林斯说的,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所以教师要认真阅读和研究小学生课外读物,对于准备向同学推荐的好书,教师要带头精读,对内容进行咀嚼消化,这样才能很好的向学生进行读书指导,才能使学生获得书中丰富的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同时,教师的良好读书习惯和表率作用也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他们把阅读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诱导他们通过书刊认识自己的缺点,找到学习的榜样吸取进步的力量。教师还要教育学生端正读书的态度,使他认识到:阅读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是学习不是散心消遣。应通过阅读提高思想,丰富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要有始有终,不要贪多求快,读书不求甚解。教师要积极指导他们做好笔记,写读书感想等。通过阅读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它为小学生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场所,有利于小学生进行更广泛的、有趣的交往。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既有利于班集体的形成,又利于小学生的个性的积极性,交往的独立性,以及独特的创造性的培养。课外活动包括各种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和适当的生产劳动等,这些活动都能促进交往活动,培养交往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小学生走向社会,在更大范围内发展。搞好他们的人际关系,促进交往能力不断提升,不要让他们成为一个高分低能的孩子。
总而言之,要做好一名小学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去爱护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个好榜样,只要有付出肯定有收获。每当我看到学生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就下定决心,要让每个孩子的笑容永存。让他们做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为祖国发展做贡献。这就是我的奋斗目标,也是作为一个小学教师的终身职责。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