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资料

只要文字

  目前世界上的蛇约有3000种,其中毒蛇有600多种。中国蛇类216种,毒蛇65种。    蛇的个体差异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岛的马丁尼亚、巴巴多斯等岛上的线蛇,是世界上最短的无毒蛇,只有9厘米长,最长的线蛇王也不过11.94厘米。最大的毒蛇是眼镜王蛇,长达6米。分布在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一带的蟒蛇,一般都超过6.25米,最长的可达10米左右。而南美洲的水蟒更长,竟达11米以上,体重100多公斤。已经证实蛇最重的纪录,是1960年在巴西城发现的一条南美蟒蛇,重227公斤,长8.46米,腰围111.76厘米。世界上最毒的蛇为海蛇,这种蛇出没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的阿西莫暗礁附近,它每次分泌的微量毒液,就足以使上万只老鼠当场毙命。    1989年9月上旬,中国湖南宜章莽山地区发现“青龙”属蝮亚科烙铁头属,并将其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仅存300至500条,堪称一代“国宝”。 蛇的寿命一般在几年到二三十年之间。    蛇非常聪明灵活,故《圣经》上有“温驯如鸽子,灵巧如蛇”之说。蛇的捕食本领相当高强,能吞进比自己大许多倍的食物。我国古代早就有巴蛇吞象的传说,说巴地有能吞食大象的巨蛇,三年之后才吐出骨头。非洲有一种食蛋蛇,还没有人的手指粗,却可以吞进鸡蛋和鸭蛋,吃完蛋清和蛋黄后,还能吐出蛋壳;巴西草原的果色蛇,全身呈绿色,舌尖上长有果子形的圆舌粒,跟樱桃相似,小鸟误认为是果子,因啄食而丧生;东南亚和非洲鲁什马河流域的飞蛇,其肋骨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滑翔时能展开,使身体呈扁平状,故能从树枝高处跃入空中,陡峭地滑翔而下,有时快得像离弦的箭,能吞食飞行的小鸟;而非洲黑毒蛇爬行最快,可以高于每秒5米的速度向前冲刺,追赶逃跑的猎物。    
  眼镜蛇(20张) 蛇的记忆力很好,也非常记仇,能准确地认出曾经伤害过它的人,多年以后还会伺机进行报复。蛇的同类受到侵犯时,有时也会群起而攻。但蛇也会报恩,古书上曾记有“隋侯见伤蛇而医之、活之。蛇愈而去,衔夜光珠以报”的佳话,现实生活中也有蟒蛇“龙龙”救人,家蟒在洪水里救了小孩,家蟒在洪水为人带路,海南蟒蛇抓小偷照顾小孩等事件。早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就有耍蛇的职业,在“蛇郎”吹奏的“蛇笛”中,一条条蛇袅袅起舞,舞姿灵活柔美,引人入胜。南美一些地方的蟒蛇还可以驯养成家蟒,负责守家和“照看”幼儿。印尼佛罗勒斯岛上居民饲养的无毒蛇能随同主人一起下地干活。种子入土后,它便守在地里,驱赶啄食种子的野鸟;树上的果子成熟了,家蛇便爬上枝头,甩动尾巴,将成熟的果子打下。一些国家还利用毒蛇来守卫金库。他们除了使用现代化的装置外,再放进一两条剧毒蛇,使盗金者望而生畏。更为有趣的是用活蛇做耳环。非洲喀麦隆西部,有一种细如手指的“银枪蛇”,花纹极美,当地妇女捕获后拔去毒牙,将蛇尾扎成小圆圈,系上细线穿在耳垂上。银枪蛇时时昂起头,吐出火红的舌信,非常有趣。    蛇全身是宝。蛇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为餐中佳肴。蛇胆、蛇肝、蛇皮、蛇毒、蛇油、蛇蜕,乃至蛇血、蛇肠杂等均可入药治病。将蛇浸制药酒,能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症。五步蛇还是治疗顽固性瘙痒和麻风的传统要药。蛇胆非常名贵,能驱风除湿、明目益肝。蝮蛇干粉可治恶性肿瘤、风湿症,若配以草药,有延年益寿的奇功。蛇毒是稀世之宝,可制成镇痛、抗毒、抗凝血的良药。蛇毒远比黄金还贵,1克蛇毒价值数万美元,所以我们要保护蛇。    蛇曾是人们崇拜的一种动物。一些原始部落,如美洲印第安人就有9个部落有蛇氏族,有的甚至将响尾蛇作为民族标志。澳洲的华伦姆格人有一种图腾崇拜仪式。仪式上,人们用颜料涂抹全身,扮成蛇的样子且歌且舞,讴歌蛇的历史与威力,祈求蛇神护佑。原始社会解体后,崇拜蛇的风俗在许多民族中仍相当普遍。
  蛇的天敌
  哺乳动物中的獾、鼬、浣熊、刺猬、獴等   鸟类中的鹰、雕、鹫、犀鸟、鹳等 (特别是蛇雕)   两栖动物中的大蟾蜍和牛蛙也吃蛇,还有许多以其他蛇类为食的蛇如眼镜王蛇等。   蛇最大的敌人是人类编辑本段生物特性  
  蛇(蛇亚目〔Serpentes〕)
  蛇属于爬行纲蛇目。身体细长,四肢退化,身体表面覆盖鳞片,蛇虽细长却是脊椎动物。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及新西兰、爱尔兰等岛屿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虫等为食。一般分无毒蛇和有毒蛇。毒蛇和无毒蛇的体征区别有:毒蛇的头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内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一般情况下尾很短,并突然变细。无毒蛇头部是椭圆形;口内无毒牙;尾部是逐渐变细。虽可以这么判别,但也有例外,不可掉以轻心。蛇的种类很多,遍布全世界,热带最多。中国境内的毒蛇有蟒山烙铁头、五步蛇、竹叶青、眼镜蛇、蝮蛇和金环蛇等;无毒蛇有锦蛇、蟒蛇、大赤练等。   没毒的蛇的肉可食用,蛇毒和蛇胆是珍贵药品,但有的蛇也是保护动物。   蛇是不会主动对人进攻的,除非你打到了它的身躯。如果你的脚踩上了它的时候,它会本能地马上回头咬你脚一口,喷洒毒液,令你倒下。当人们行走在山路上,“打草惊蛇”在此用得很恰当。你手执一根木棍,有弹性的木棍子最好。边走边往草丛中划划打打,如果草丛有蛇,会受惊逃避的。用硬直木棒打蛇是最危险的动作,因为木棒着地点很小,不容易击倒蛇。软木棒有弹性,打蛇时木棒贴地,蛇被击中的可能性更大。蛇打七寸,这是蛇的要害部位,打中此部位,蛇动弹不了。
  形态结构
  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无毒蛇头部一般呈圆锥状,前端细而后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状;蛇的躯干部呈长筒状;蛇的尾部为肛门以后的部位。  
  蛇的内部结构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染色体等十大部分。   那么,蛇没有脚,怎么能爬行呢?实际上,蛇不仅能爬行,还爬行得相当快。   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蜿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如果把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难行,无法以这种方式爬行了,当然,不必因此为蛇担忧,因为在自然界是不会有像玻璃那样光滑的地面的。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肋骨与腹鳞之间有肋皮肌相连。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即稍稍翘起,翘起的腹鳞就像踩着地面那样,但这时只是腹鳞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腹鳞的后缘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线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样。第三种方式是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尽力前伸,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蛇身后部即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后部再缩向前去,这样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较缓慢的蛇,如铅色水蛇等,在受到惊动时,蛇身会很快地连续伸缩,加快爬行的速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另外蛇是有听觉的,只不过它们的听觉器官——也就是耳朵——的结构十分简单,只有内耳,没有外耳及鼓膜结构,所以听觉是十分迟钝的。
  生殖系统
  人有男女,蛇分雄雌,物种的繁衍多是阴阳交合、雌雄交配的结果,蛇也不例外。分辨蛇的雌雄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尾巴,即“雄长雌短”;科学的方法是看它的交接器,雌蛇的交接器就是它的泄殖肛腔,没有特殊构造,雄蛇的交接器则是一对袋状的半阴茎(又称双鞭),位于尾基内部,其形状样子也有差异。交配时,袋的内面翻出体外,乍看像一朵盛开的花。交配时,半阴茎插入雌蛇的泄殖肛腔,进行体内受精,但每次交配只使用一侧的半阴茎。在繁殖季节内,一条雄蛇可先后和几条雌蛇交配,但雌蛇只交配一次。
  生活习性
  蟒蛇(12张) 蛇,属爬行纲,蛇亚目,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有毒蛇固然可怕,但只要注意提防,也并不那么危险。蛇类以食鼠为主(也食蛙类、鸟类等),蛇类其貌不扬,形状色泽奇特、浑身被鳞,头颈高翘、躯尾摆动、快速行进、寻偶鸣叫、泅水过渡、实在难以逗人喜爱。蛇类喜居荫蔽、潮湿、人迹罕至、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有枮木树洞或乱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墙,且饵料丰富的环境,这些都是它们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也有的蛇栖居水中。   它们栖息于墓洞中,洞口可见稀稠成粒的粪便,这样我们就知道洞中有没有蛇了。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风和日立的天气,偶尔也会出来晒太阳,有时也会进食.待到春暖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蜕皮时,蛇的新旧皮之间会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蛇的蜕皮。从蛇蜕的外衣直径和长度可测出蛇重量甚至说出蛇的名称。蛇蜕皮后不久,活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进入发情期。寻偶时,雌雄蛇发出的鸣叫声清晰明亮,“哒哒哒”如击石声。   蛇类的产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因品种而异。所产蛇卵一般粘结成一个大的卵块,卵块中卵的数量为8~15枚不等。蛇经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一般以“守株待兔”方式捕食,但有时也主动出击。笔者曾目睹一条青竹骠蛇在河边追赶青蛙,青蛙一跃跳入河中,蛇也跟着跃入河中,简直象两名一前一后的跳水运动员。也见到过蛇捕食鸟卵的情景。它悄悄地爬上屋檐近侧的墙壁,游到家燕巢边,不断伸舌,惊走了亲鸟。当蛇发现其卵时,先行攻击,缠绕,待平安后,再行张开嘴巴,囫囵吞枣。不要以为它的嘴巴小,实际上它能吞食相当于本身头部大8—10倍的食物。蛇吃足食物后,感到疲倦,进入休息状态,此时极易被人捕捉。至于蛇的觅食次数,因蛇类品种和大小而异。一般夏令觅食活动盛期,特别是产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蛇体稍大的,因觅食量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进食一次。蛇类也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行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或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蛇类的活动规律,以昼伏夜出居多,因品种而异。
  消化食性
  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的。   还有,蛇的消化还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   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但更多是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等。   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蛇5~6分钟即可吞食小白鼠,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Barton认为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Skoczylas(1970年)观察到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   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蛇的消化系统如咽部,以及相应的肌肉系统都有很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蛇主要是用口来猎食。无毒蛇一般是靠其上下颌着生的尖锐牙齿来咬住猎物,然后很快用身体把活的猎物缠死或压得比较细长再吞食。毒蛇还可靠它们的毒牙来注射烈性毒液,使猎物被咬后立即中毒而死。蛇在吞食时先将口张大,把动物的头部衔进口里,用牙齿卡住动物身体,然后凭借下颌骨作左右交互运动慢慢地吞下去。当其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时,同侧的牙齿钩着食物,便往咽部送进一步,继之另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同侧牙齿又把食物往咽部送进一步。这样,由于下颌骨的不断交互向后转动,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进去。   蛇喜欢偷食蛋类,有些是先以其身体压碎蛋壳后才进食。但也有些蛇类,能把鸡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个吞下去。在吞食时先以身体后端或借其他障碍物顶住蛋体;然后尽量把口张大将整个蛋吞进去。有趣的是,非洲和印度的游蛇科中的一类食蛋蛇,具有特殊适应食蛋的肌体结构。它们颈部内的脊椎骨具有长而尖的腹突,能穿破咽部的背墙,在咽内上方形成6―8个纵排尖锐锯齿,当把蛋吞进咽部时,随着咽部的吞咽动作进行“锯蛋”把硬蛋壳锯破,并且凭借颈部肌肉的张力,使蛋壳破碎,同时把蛋黄、蛋白挤送到胃里;剩下不能消化的蛋壳碎片和卵膜被压成一个小圆球,从嘴里吐出。   蛇的作用?   我们知道了野生动物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野生动物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青草——蝗虫——蛙(鼠)——蛇——鹰,这就是其中的一条食物链,如果人类无节制地捕猎野外的蛇,蛇就越来越少,导致森林、草地和农田的鼠害越来越猖獗,鼠害和虫害给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甚至于在水里,都能看到它,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现,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万分。而且,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着它。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对蛇总还有几分害怕,也难免有些神秘之感。   翻开生物进化的历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现,比人要早得多。30多亿年以前,地面上开始有了最原始的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种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到了距今大约3.4亿年前后,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就是爬行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动物越来越多,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最高峰,天上,水里,地面,都有它们在活动着。其中特别是恐龙,非常繁盛,什么角龙啦,鸭嘴龙啦,剑龙啦,霸王龙啦,形形色色的龙,到处都是。这是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兽类和鸟类的祖先也先后从爬行动物的原始种类中演变出来,鳖、鳄、蜥蜴的老祖宗也诞生了。蛇和蜥蜴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是近亲,蛇是从蜥蜴变来的。在蜥蜴的原始种类里面,有一部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新的环境,四肢逐渐退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变成了蛇;另有一部分虽然四肢没有了,但由于没有具备蛇的特点,到现在仍然是蜥蜴。例如贵州产的脆蛇蜥和细蛇蜥,就是这一类没有足的蜥蜴。所以,蛇是爬行动物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后登上生命舞台的适应性很强的爬行动物。   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在白垩纪初期的地层里,离现在大约有1.3亿年。实际上,蛇的出现比这还要早些。据推测,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大概就已经有蛇了。毒蛇的出现要晚得多,它是从无毒蛇进化而成的,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2700万年。如果地球的历史像一部放映2小时的电影,那么,要到末了5分钟,银幕上才出现蛇,最后1分钟才能看到毒蛇。   可以推测,人类的祖先古猿还在树上生活的时候,是有机会遇到树栖的蛇的。后来森林逐渐稀疏衰落,古猿被迫下地,遇到蛇或接触蛇的机会就更多了。原始人类在与各种动物的斗争中,蛇必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对手。他们捕捉蛇作为食物,或者被蛇咬而发生伤亡。后一情况,在《韩非子》五蠹篇中就有所记述,认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中国猿人化石的产地,曾经发现了蛇的遗骸,这也表明当时猿人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生活和生产斗争的实践,势必会在原始人类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可能由此产生对蛇的畏惧和崇敬的心情。   当原始人类从古人进化为新人的时期,便脱离了原始群居的乱婚状态,进入血族群婚的阶段,这就产生了初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是人类最早的、也是流行最广的组织。无论是在亚洲、欧洲,还是在美洲、澳洲,其古代社会几乎都曾有过这种制度。氏族是原始共产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种和它最有利害关系的自然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或标志,这就是图腾。图腾观念的产生,往往和生产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美洲海湾部落中的契卡萨人,以渔猎为生,就有野猪氏族、鸟氏族、鱼氏族及鹿氏族;摩基人部落中,有以农业为生的,就有烟草氏族和芦苇氏族。图腾不仅是氏族的徽号,也包含着原始宗教的内容。氏族成员甚至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图腾的那种自然物变来的,因而把这种自然物看做是保护本氏族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形成了图腾崇拜。图腾起着维护氏族内部团结统一的作用。在新墨西哥的鄂吉布瓦部落,其鹤氏族的成员声称他们就是鹤的子孙,是大神把他们的老祖宗由鹤变成了人的。在某些部落中,氏族成员坚决不吃作为本氏族图腾的那种动物,其所以如此,显然也是受到图腾崇拜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部落中,以蛇作为图腾的氏族也很普遍。据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记载,在美洲印第安人里面,就有9个部落中有蛇氏族,有的甚至以响尾蛇作为氏族的图腾。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华伦姆格人,还要举行一种蛇图腾崇拜的仪式。参加这种仪式的人,用各种颜料涂抹全身,打扮成蛇的样子,模仿蛇的活动姿态扭动身体,且歌且舞,歌唱蛇的历史和威力,以祈求蛇神赐福保佑。可以说,在一切动物崇拜里面,对蛇的崇拜是最广泛的,在大多数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中,蛇曾经占据一个突出的地位。   图腾崇拜在我国原始社会中也同样存在。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蛙、鸟的图像;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还有蛇的图像;从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也看到有人头、鸟兽的图像,这些图像有些可能就是当时的氏族图腾。有趣的是,传说中的汉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据《列子》中记载:“疱牺氏、女蜗氏、神龙(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经》里有“共工氏蛇身朱发”之说。在伏羲部落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赤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11个氏族,它们可能是以各种蛇为其图腾的氏族。我国传说中的龙,恐怕就是蛇的神化,例如古代居住于东方的夷族,他们的一个著名酋长叫做太暤。据说他是人头蛇身,又说是龙身。   原始社会解体以后,图腾制也随之逐渐消失,但图腾崇拜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尤其是崇拜蛇的风俗在许多民族中仍旧相当普遍。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土著萨克拉瓦族,把蛇看做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认为人是蛇的化身,对蛇非常崇敬。在阿尔及利亚,水蛇被奉为家的保护者,往往被供养起来。非洲的土著直到现在,在他们的盾上还画着蛇的图形,相信它有特殊的魔力。我国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派花族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蛇的花纹,他们对一种叫做“龟壳花蛇”的毒蛇极其崇敬,不敢杀害,甚至在房子里另辟小室给它居住,小室内外的装饰及用具都雕刻了蛇样花纹。北美土著爱斯基摩人,有在身上黥刻蛇形斑纹的习惯。非洲有些土著用蛇皮镶在盾上,以为这样就会得到蛇的神力保护。我国十二生肖中有蛇和其他一些动物,这也可能与图腾崇拜有关。崇拜蛇图腾的残余观念,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反映出来。这一类的故事是很多的,最早见之于文字的,恐怕要算《圣经》创世纪中关于亚当、夏娃和蛇的故事了,这是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记载。比这稍晚的是《伊索寓言》中农夫和冻僵的蛇的故事。在我国有关蛇的故事中,流传得最广的是以白蛇(白娘子)和许仙为主角的《白蛇传》,它在宋代已经口头传述,到了明代嘉靖年间被用文字记录下来。此外,比较动人的还有北美印第安人中战士变蛇的故事,蛇创造岛屿的故事;在西班牙有蛇精的故事;在苏联有巨蛇波洛兹的故事;我国苗族中有蛇郎和阿宜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人类和蛇的密切关系,而且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到蛇图腾崇拜的深刻影响。   蛇的呼吸 蛇的呼吸器官主要为肺,皮肤辅助呼吸
  有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怎样识别有毒蛇和无毒蛇呢,一般人单凭头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颜色是否鲜艳来区分,这是不够全面的。虽然毒蛇头部呈明显的三角形,但也有的毒蛇,头部并不呈三角形;而无毒蛇中的伪蝮蛇,头部倒是呈三角形的。五步蛇、腹蛇和眼镜蛇的尾巴确实很粗大,但烙铁头的尾巴就较细长;很多色泽鲜艳的蛇,如玉斑锦蛇、火赤链蛇等并非是毒蛇,而蝮蛇的色泽如泥土或似狗屎样,很不引人著目,但却很毒。因此区别有毒和无毒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毒腺 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2、毒液管 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   3、毒牙 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24
  蛇
  属于爬行纲蛇目。身体细长,四肢退化,身体表面覆盖鳞片。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以鼠、蛙、昆虫等为食。一般分无毒蛇和有毒蛇。毒蛇和无毒蛇的体征区别有:毒蛇的头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内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尾短,突然变细。无毒蛇头部是椭圆形;口内无毒牙;尾部是逐渐变细。虽可以这么判别,但也有例外,不可掉以轻心。蛇的种类很多,遍布全世界,热带最多。中国境内的毒蛇有五步蛇、竹叶青、眼镜蛇、蝮蛇和金环蛇等;无毒蛇有锦蛇、蟒蛇、大赤链等。蛇肉可食用,蛇毒和蛇胆是珍贵药品。

  蛇是不会主动对人进攻的,除非你打到了它的身驱。如果你的脚踩上了它的时候,它会本能地马上回头咬你脚一口,喷洒毒液,令你倒下。当人们行走在山路上,“打草惊蛇”在此用得很恰当。你手执一根木棍,有弹性的木棍子最好。边走边往草丛中划划打打,如果草丛有蛇,会受惊逃避的。用硬直木棒打蛇是最危险的动作,因为木棒着地点很小,不容易击倒蛇。软木棒有弹性,打蛇时木棒贴地,蛇击中可能性更大。蛇打七寸,这是蛇的要害部位,打中此部位,蛇动弹不了。

  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的

  还有,蛇的消化还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

  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

  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小白鼠5~6分钟即可吞人,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Barton认为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Skoczylas(1970)观察到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

  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蛇的消化系统如咽部,以及相应的肌肉系统都有很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蛇主要是用口来猎食。无毒蛇一般是靠其上下颌着生的尖锐牙齿来咬住猎物,然后很快用身体把活的猎物缠死或压得比较细长再吞食。毒蛇还可靠它们的毒牙来注射烈性毒液,使猎物被咬后立即中毒而死。蛇在吞食时先将口张大,把动物的头部衔进口里,用牙齿卡住动物身体,然后凭借下颌骨作左右交互运动慢慢地吞下去。当其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时,同侧的牙齿钩着食物,便往咽部送进一步,继之另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同侧牙齿又把食物往咽部送进一步。这样,由于下颌骨的不断交互向后转动,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进去。

  喜欢偷食蛋类的蛇,有些是先以其身体压碎蛋壳后才进食。但也有些蛇类,能把鸡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个吞下去。在吞食时先以身体后端或借其他障碍物顶住蛋体;然后尽量把口张大将整个蛋吞进去。有趣的是,非洲和印度的游蛇科中的一类食蛋蛇,具有特殊适应食蛋的肌体结构。它们颈部内的脊椎骨具有长而尖的腹突,能穿破咽部的背墙,在咽内上方形成6―8个纵排尖锐锯齿,当把蛋吞进咽部时,随着咽部的吞咽动作进行“锯蛋”把硬蛋壳锯破,并且凭借颈部肌肉的张力,使蛋壳破碎,同时把蛋黄、蛋白挤送到胃里;剩下不能消化的蛋壳碎片和卵膜被压成一个小圆球,从嘴里吐出。

  一、蛇的形态结构

  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弯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无毒蛇头部一般呈圆锥状,前端细而后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状;蛇的躯干部呈长筒状;蛇的尾部为肛门以后的部位。

  蛇的内部结构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染色体等十大部分。

  蛇没有脚,怎么能爬行呢?实际上,蛇不仅能爬行,还爬行得相当快。

  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弯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如果把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难行,无法以这种方式爬行了,当然,不必因此为蛇担忧,因为在自然界是不会有像玻璃那样光滑的地面的。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肋骨与腹鳞之间有肋皮肌相连。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即稍稍翘起,翘起的腹鳞就像踩着地面那样,但这时只是腹鳞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腹鳞的后缘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线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样。第三种方式是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尽力前伸,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蛇身后部即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后部再缩向前去,这样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较缓慢的蛇,如铅色水蛇等,在受到惊动时,蛇身会很快地连续伸缩,加快爬行的速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二、蛇的生活习性

  蛇,属爬行纲,蛇亚目,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有毒蛇固然可伯,但只要注意提防,也并不那么危险。蛇类以食鼠为主(也食蛙类、鸟类等),蛇类其貌不扬,形状色泽奇特、浑身被鳞,头颈高翘、躯尾摆动、快速行进、寻偶鸣叫、泅水过渡、实在难以逗人喜爱。蛇类喜居阴蔽、潮湿、人迹罕至、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有枮木树洞或乱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墙,且饵料丰富的环境,这些都是它们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也有的蛇栖居水中。

  它们喜栖于墓洞中,洞口可见稀稠成粒的粪便,这样我们就知道洞中有没有蛇了。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据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待到春暖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从蛇蜕的外衣直径和长度可测出蛇重量甚至说出蛇的名称。蛇蜕皮后不久,活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进入发情期。寻偶时,雌雄蛇发出的鸣叫声清晰明亮,“哒哒哒”如击石声。

  蛇类的产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因品种而异。所产蛇卵一般粘结成一个大的卵块,卵块中卵的数量为8~15枚不等。蛇经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一般以“守株待兔”方式捕食,但有时也主动出击。笔者曾目睹一条青竹骠蛇在河边追赶青蛙,青蛙一跃跳入河中,蛇也跟着跃入河中,简直象两名一前一后的跳水运动员。也见到过蛇捕食鸟卵的情景。它悄悄地爬上屋檐近侧的墙壁,游到家燕巢边,不断伸舌,惊走了亲鸟。当蛇发现其卵时,先行攻击,缠绕,待平安后,再行张开嘴巴,囫囵吞枣。不要以为它的嘴巴小,实际上它能吞食相当于本身头部大8—10倍的食物。蛇吃足食物后,感到疲倦,进入休息状态,此时极易被人捕捉。至于蛇的觅食次数,因蛇类品种和大小而异。一般夏令觅食活动盛期,特别是产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蛇体稍大的,因觅食量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进食一次。蛇类也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行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或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蛇类的活动规律,以昼伏夜出居多,因品种而异。

  三、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怎样识别有毒蛇和无毒蛇呢,一般人单凭头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颜色是否鲜艳来区分,这是不够全面的。虽然毒蛇头部呈明显的三角形,但也有的毒蛇,头部并不呈三角形;而无毒蛇中的伪蝮蛇,头部倒是呈三角形的。五步蛇、腹蛇和眼镜蛇的尾巴确实很粗大,但烙铁头的尾巴就较细长;很多色泽鲜艳的蛇,如玉斑锦蛇、火赤链蛇等并非是毒蛇,而蝮蛇的色泽如泥土或似狗屎样,很不引人著目,但却很毒。因此区别有毒和无毒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毒腺 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2、毒液管 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

  3、毒牙 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常被误认为是毒蛇的几种无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鲜艳,而且性情凶恶,所以常被当地一些群众视为是毒蛇而惊慌失措,其实这种蛇咬人时对人体是无害的。如虎斑游蛇(又叫野鸡勃子蛇)、赤链蛇(又叫火赤链)等。

  外形或色斑与毒蛇容易混淆的无毒蛇黄链蛇(又叫黄赤链),由于背面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常被误为是金环蛇;黑背白环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认为是银环蛇;颈棱蛇(又叫伪蝮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蝰蛇;翠青蛇(又叫青竹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所以常与竹叶青混淆。

  四、蛇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我们知道了野生动物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野生动物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青草——蝗虫——蛙(鼠)——蛇——鹰,这就是其中的一条食物链,如果人类无节制地捕猎野外的蛇,蛇就越来越少,导致森林、草地和农田的鼠害越来越猖獗,鼠害和虫害给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甚至于在水里,都能看到它,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现,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万分。而且,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着它。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对速总还有几分害怕,也难免有些神秘之感。

  翻开生物进化的历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现,比人要早得多。30多亿年以前,地面上开始有了最原始的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种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到了距今大约3.4亿年前后,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就是爬行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动物越来越多,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最高峰,天上,水里,地面,都有它们在活动着。其中特别是恐龙,非常繁盛,什么角龙啦,鸭嘴龙啦,剑龙啦,霸王龙啦,形形色色的龙,到处都是。这是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兽类和鸟类的祖先也先后从爬行动物的原始种类中演变出来,鳖、鳄、蜥蜴的老祖宗也诞生了。蛇和蜥蜴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是近亲,蛇是从蜥蜴变来的。在蜥蜴的原始种类里面,有一部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新的环境,四肢逐渐退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变成了蛇;另有一部分虽然四肢没有了,但由于没有具备蛇的特点,到现在仍然是蜥蜴。例如贵州产的脆蛇蜥和细蛇蜥,就是这一类没有足的蜥蜴。所以,蛇是爬行动物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后登上生命舞台的适应性很强的爬行动物。

  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在白垩纪初期的地层里,离现在大约有1.3亿年。实际上,蛇的出现比这还要早些。据推测,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大概就已经有蛇了。毒蛇的出现要晚得多,它是从无毒蛇进化而成的,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2700年。如果地球的历史像一部放映2小时的电影,那么,要到末了5分钟,银幕上才出现蛇,最后1分钟才能看到毒蛇。

  可以推测,人类的祖先古猿还在树上生活的时候,是有机会遇到树栖的蛇的。后来森林逐渐稀疏衰落,古猿被迫下地,遇到蛇或接触蛇的机会就更多了。原始人类在与各种动物的斗争中,蛇必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对手。他们捕捉蛇作为食物,或者被蛇咬而发生伤亡。后一情况,在《韩非子》五蠹篇中就有所记述,认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中国猿人化石的产地,曾经发现了蛇的遗骸,这也表明当时猿人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生活和生产斗争的实践,势必会在原始人类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可能由此产生对蛇的畏惧和崇敬的心情。

  当原始人类从古人进化为新人的时期,便脱离了原始群居的乱婚状态,进入血族群婚的阶段,这就产生了初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是人类最早的、也是流行最广的组织。无论是在亚洲、欧洲,还是在美洲、澳洲,其古代社会几乎都曾有过这种制度。氏族是原始共产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种和它最有利害关系的自然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或标志,这就是图腾。图腾观念的产生,往往和生产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美洲海湾部落中的契卡萨人,以渔猎为生,就有野猪氏族、鸟氏族、鱼氏族及鹿氏族;摩基人部落中,有以农业为生的,就有烟草氏族和芦苇氏族。图腾不仅是氏族的徽号,也包含着原始宗教的内容。氏族成员甚至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图腾的那种自然物变来的,因而把这种自然物看做是保护本氏族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形成了图腾崇拜。图腾起着维护氏族内部团结统一的作用。在新墨西哥的鄂吉布瓦部落,其鹤氏族的成员声称他们就是鹤的子孙,是大神把他们的老祖宗由鹤变成了人的。在某些部落中,氏族成员坚决不吃作为本氏族图腾的那种动物,其所以如此,显然也是受到图腾崇拜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部落中,以蛇作为图腾的氏族也很普遍。据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记载,在美洲印第安人里面,就有9个部落中有蛇氏族,有的甚至以响尾蛇作为氏族的图腾。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华伦姆格人,还要举行一种蛇图腾崇拜的仪式。参加这种仪式的人,用各种颜料涂抹全身,打扮成蛇的样子,模仿蛇的活动姿态扭动身体,且歌且舞,歌唱蛇的历史和威力,以祈求蛇神赐福保佑。可以说,在一切动物崇拜里面,对蛇的崇拜是最广泛的,在大多数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中,蛇曾经占据一个突出的地位。

  图腾崇拜在我国原始社会中也同样存在。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蛙、鸟的图像;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还有蛇的图像;从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也看到有人头、鸟兽的图像,这些图像有些可能就是当时的氏族图腾。有趣的是,传说中的汉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据《列子》中记载:“疱牺氏、女蜗氏、神龙(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经》里有“共工氏蛇身朱发”之说。在伏羲部落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赤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11个氏族,它们可能是以各种蛇为其图腾的氏族。我国传说中的龙,恐怕就是蛇的神化,例如古代居住于东方的夷族,他们的一个著名酋长叫做太暤。据说他是人头蛇身,又说是龙身。

  原始社会解体以后,图腾制也随之逐渐消失,但图腾崇拜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尤其是崇拜蛇的风俗在许多民族中仍旧相当普遍。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土著萨克拉瓦族,把蛇看做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认为人是蛇的化身,对蛇非常崇敬。在阿尔及利亚,水蛇被奉为家的保护者,往往被供养起来。非洲的土著直到现在,在他们的盾上还画着蛇的图形,相信它有特殊的魔力。我国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派花族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蛇的花纹,他们对一种叫做“龟壳花蛇”的毒蛇极其崇敬,不敢杀害,甚至在房子里另辟小室给它居住,小室内外的装饰及用具都雕刻了蛇样花纹。北美土著爱斯基摩人,有在身上黥刻蛇形斑纹的习惯。非洲有些土著用蛇皮镶在盾上,以为这样就会得到蛇的神力保护。我国十二生肖中有蛇和其他一些动物,这也可能与图腾崇拜有关。崇拜蛇图腾的残余观念,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反映出来。这一类的故事是很多的,最早见之于文字的,恐怕要算《圣经》创世纪中关于亚当、夏娃和蛇的故事了,这是纪元前5世纪左右的记载。比这稍晚的是《伊索寓言》中农夫和冻僵的蛇的故事。在我国有关蛇的故事中,流传得最广的是以白蛇(白娘子)和许仙为主角的《白蛇传》,它在宋代已经口头传述,到了明代嘉靖年间被用文字记录下来。此外,比较动人的还有北美印第安人中战士变蛇的故事,蛇创造岛屿的故事;在西班牙有蛇精的故事;在苏联有巨蛇波洛兹的故事;我国苗族中有蛇郎和阿宜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人类和蛇的密切关系,而且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到蛇图腾崇拜的深刻影响。

  五、世界10大毒蛇

  第十名:Western Brown Snake
  中名:西部拟眼镜蛇
  学名:Pseudonaja Nuch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1.5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沙漠等地, 以小型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第九名:Death Adder
  中名:南部棘蛇
  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50公分。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林,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八名:Black Tiger Snake
  中名:黑虎蛇
  学名:Notechis Ater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梅尼亚岛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沙丘、海滩、草原等地, 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七名:Tiger Snake
  中名:另一种虎蛇
  学名:Notechis Scutatus
  分布:澳洲东部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两栖类为食,胎生

  第六名:Giant Banded Sea Krait
  中名:巨环海蛇
  学名:Laticauda colubrina
  分布:澳洲东北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海洋,食物以鱼类为主,卵生。

  第五名:MainlandTiger Snake
  中名: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四名:Eastern Tiger Snake
  中名:东部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三名:Taipan Snake
  中名: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第二名: King Brown Snake
  中名:棕伊澳蛇
  学名:Pseudechis Austr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最毒:Inland Taipan
  中名:内陆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分布:澳洲中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干燥平原、草原,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蛇伤诊断与急救
  毒蛇咬伤的局部常规处理,是指被毒蛇咬伤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早期结扎、扩创排毒,烧灼、针刺、火罐排毒,封闭疗法及局部用药等。

  局部常规处理应在蛇伤现场进行,处理越快,效果越好。病人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破坏局部的蛇毒;也可用针刺或拔火罐的方法,除去伤口或周围的毒液,但对于血循毒(如蝰蛇、铬铁头、竹叶青、五步蛇)蛇伤患者,不宜针刺或拔火罐,以免伤口流血不止。为延缓伤口蛇毒的吸收,于近心端3-5厘米处用带子扎紧,其结扎松紧程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但不防碍动脉血流为宜,以后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障碍过久而坏死,待急救处理结束后(不能超过2小时),结扎应立即解除。

  在蛇咬伤后1-2小时内,伤口处作十字切口,长2-3厘米,深达真皮以下,如无重要神经血管通过, 可深达2-3cm。伤口若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反复冲洗伤口后,伤肢搁下垂位,周围置冰袋,以减少蛇毒的吸收。应注意,血循毒蛇咬伤者不宜作扩创排毒,以免伤口流血不止,常规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TAT) 。

  在蛇咬伤后0.5-1小时内,有条件者,及早作局部环封,用相应的血清2ml或用胰蛋白酶2000U,或10-15%依地酸二钠4ml,分别与0.25-0.5% 普鲁卡因溶液5-20ml 、地塞米松5mg配伍,于牙痕中心及周围注射达肌肉层,或在结扎的上方作环行封闭,这对减轻症状甚有益处。肿胀的肢体,可外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如用双柏散(侧柏叶、大黄、黄柏、薄荷、泽之)加水蜜热敷,效果很好。局部出现坏死、溃疡者,则按中、西医(或中西医结合)外科处理。

  逢巳年出生的人属蛇,北方大都说属小龙的,也有说属长虫儿的。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厌恶,而对龙情有独钟,因龙为神物,也有点“攀龙附凤”的味道。
  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蛇或蛇没有被子打死,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琏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信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2-28
  蛇
  属于爬行纲蛇目。身体细长,四肢退化,身体表面覆盖鳞片。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以鼠、蛙、昆虫等为食。一般分无毒蛇和有毒蛇。毒蛇和无毒蛇的体征区别有:毒蛇的头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内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尾短,突然变细。无毒蛇头部是椭圆形;口内无毒牙;尾部是逐渐变细。虽可以这么判别,但也有例外,不可掉以轻心。蛇的种类很多,遍布全世界,热带最多。中国境内的毒蛇有五步蛇、竹叶青、眼镜蛇、蝮蛇和金环蛇等;无毒蛇有锦蛇、蟒蛇、大赤链等。蛇肉可食用,蛇毒和蛇胆是珍贵药品。

  蛇是不会主动对人进攻的,除非你打到了它的身驱。如果你的脚踩上了它的时候,它会本能地马上回头咬你脚一口,喷洒毒液,令你倒下。当人们行走在山路上,“打草惊蛇”在此用得很恰当。你手执一根木棍,有弹性的木棍子最好。边走边往草丛中划划打打,如果草丛有蛇,会受惊逃避的。用硬直木棒打蛇是最危险的动作,因为木棒着地点很小,不容易击倒蛇。软木棒有弹性,打蛇时木棒贴地,蛇击中可能性更大。蛇打七寸,这是蛇的要害部位,打中此部位,蛇动弹不了。

  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的

  还有,蛇的消化还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

  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

  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小白鼠5~6分钟即可吞人,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Barton认为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Skoczylas(1970)观察到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

  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蛇的消化系统如咽部,以及相应的肌肉系统都有很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蛇主要是用口来猎食。无毒蛇一般是靠其上下颌着生的尖锐牙齿来咬住猎物,然后很快用身体把活的猎物缠死或压得比较细长再吞食。毒蛇还可靠它们的毒牙来注射烈性毒液,使猎物被咬后立即中毒而死。蛇在吞食时先将口张大,把动物的头部衔进口里,用牙齿卡住动物身体,然后凭借下颌骨作左右交互运动慢慢地吞下去。当其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时,同侧的牙齿钩着食物,便往咽部送进一步,继之另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同侧牙齿又把食物往咽部送进一步。这样,由于下颌骨的不断交互向后转动,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进去。

  喜欢偷食蛋类的蛇,有些是先以其身体压碎蛋壳后才进食。但也有些蛇类,能把鸡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个吞下去。在吞食时先以身体后端或借其他障碍物顶住蛋体;然后尽量把口张大将整个蛋吞进去。有趣的是,非洲和印度的游蛇科中的一类食蛋蛇,具有特殊适应食蛋的肌体结构。它们颈部内的脊椎骨具有长而尖的腹突,能穿破咽部的背墙,在咽内上方形成6―8个纵排尖锐锯齿,当把蛋吞进咽部时,随着咽部的吞咽动作进行“锯蛋”把硬蛋壳锯破,并且凭借颈部肌肉的张力,使蛋壳破碎,同时把蛋黄、蛋白挤送到胃里;剩下不能消化的蛋壳碎片和卵膜被压成一个小圆球,从嘴里吐出。

  一、蛇的形态结构

  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弯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无毒蛇头部一般呈圆锥状,前端细而后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状;蛇的躯干部呈长筒状;蛇的尾部为肛门以后的部位。

  蛇的内部结构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染色体等十大部分。

  蛇没有脚,怎么能爬行呢?实际上,蛇不仅能爬行,还爬行得相当快。

  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弯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如果把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难行,无法以这种方式爬行了,当然,不必因此为蛇担忧,因为在自然界是不会有像玻璃那样光滑的地面的。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肋骨与腹鳞之间有肋皮肌相连。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即稍稍翘起,翘起的腹鳞就像踩着地面那样,但这时只是腹鳞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腹鳞的后缘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线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样。第三种方式是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尽力前伸,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蛇身后部即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后部再缩向前去,这样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较缓慢的蛇,如铅色水蛇等,在受到惊动时,蛇身会很快地连续伸缩,加快爬行的速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二、蛇的生活习性

  蛇,属爬行纲,蛇亚目,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有毒蛇固然可伯,但只要注意提防,也并不那么危险。蛇类以食鼠为主(也食蛙类、鸟类等),蛇类其貌不扬,形状色泽奇特、浑身被鳞,头颈高翘、躯尾摆动、快速行进、寻偶鸣叫、泅水过渡、实在难以逗人喜爱。蛇类喜居阴蔽、潮湿、人迹罕至、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有枮木树洞或乱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墙,且饵料丰富的环境,这些都是它们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也有的蛇栖居水中。

  它们喜栖于墓洞中,洞口可见稀稠成粒的粪便,这样我们就知道洞中有没有蛇了。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据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待到春暖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从蛇蜕的外衣直径和长度可测出蛇重量甚至说出蛇的名称。蛇蜕皮后不久,活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进入发情期。寻偶时,雌雄蛇发出的鸣叫声清晰明亮,“哒哒哒”如击石声。

  蛇类的产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因品种而异。所产蛇卵一般粘结成一个大的卵块,卵块中卵的数量为8~15枚不等。蛇经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一般以“守株待兔”方式捕食,但有时也主动出击。笔者曾目睹一条青竹骠蛇在河边追赶青蛙,青蛙一跃跳入河中,蛇也跟着跃入河中,简直象两名一前一后的跳水运动员。也见到过蛇捕食鸟卵的情景。它悄悄地爬上屋檐近侧的墙壁,游到家燕巢边,不断伸舌,惊走了亲鸟。当蛇发现其卵时,先行攻击,缠绕,待平安后,再行张开嘴巴,囫囵吞枣。不要以为它的嘴巴小,实际上它能吞食相当于本身头部大8—10倍的食物。蛇吃足食物后,感到疲倦,进入休息状态,此时极易被人捕捉。至于蛇的觅食次数,因蛇类品种和大小而异。一般夏令觅食活动盛期,特别是产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蛇体稍大的,因觅食量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进食一次。蛇类也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行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或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蛇类的活动规律,以昼伏夜出居多,因品种而异。

  三、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怎样识别有毒蛇和无毒蛇呢,一般人单凭头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颜色是否鲜艳来区分,这是不够全面的。虽然毒蛇头部呈明显的三角形,但也有的毒蛇,头部并不呈三角形;而无毒蛇中的伪蝮蛇,头部倒是呈三角形的。五步蛇、腹蛇和眼镜蛇的尾巴确实很粗大,但烙铁头的尾巴就较细长;很多色泽鲜艳的蛇,如玉斑锦蛇、火赤链蛇等并非是毒蛇,而蝮蛇的色泽如泥土或似狗屎样,很不引人著目,但却很毒。因此区别有毒和无毒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毒腺 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2、毒液管 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

  3、毒牙 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常被误认为是毒蛇的几种无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鲜艳,而且性情凶恶,所以常被当地一些群众视为是毒蛇而惊慌失措,其实这种蛇咬人时对人体是无害的。如虎斑游蛇(又叫野鸡勃子蛇)、赤链蛇(又叫火赤链)等。

  外形或色斑与毒蛇容易混淆的无毒蛇黄链蛇(又叫黄赤链),由于背面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常被误为是金环蛇;黑背白环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认为是银环蛇;颈棱蛇(又叫伪蝮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蝰蛇;翠青蛇(又叫青竹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所以常与竹叶青混淆。

  四、蛇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我们知道了野生动物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野生动物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青草——蝗虫——蛙(鼠)——蛇——鹰,这就是其中的一条食物链,如果人类无节制地捕猎野外的蛇,蛇就越来越少,导致森林、草地和农田的鼠害越来越猖獗,鼠害和虫害给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甚至于在水里,都能看到它,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现,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万分。而且,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着它。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对速总还有几分害怕,也难免有些神秘之感。

  翻开生物进化的历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现,比人要早得多。30多亿年以前,地面上开始有了最原始的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种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到了距今大约3.4亿年前后,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就是爬行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动物越来越多,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最高峰,天上,水里,地面,都有它们在活动着。其中特别是恐龙,非常繁盛,什么角龙啦,鸭嘴龙啦,剑龙啦,霸王龙啦,形形色色的龙,到处都是。这是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兽类和鸟类的祖先也先后从爬行动物的原始种类中演变出来,鳖、鳄、蜥蜴的老祖宗也诞生了。蛇和蜥蜴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是近亲,蛇是从蜥蜴变来的。在蜥蜴的原始种类里面,有一部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新的环境,四肢逐渐退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变成了蛇;另有一部分虽然四肢没有了,但由于没有具备蛇的特点,到现在仍然是蜥蜴。例如贵州产的脆蛇蜥和细蛇蜥,就是这一类没有足的蜥蜴。所以,蛇是爬行动物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后登上生命舞台的适应性很强的爬行动物。

  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在白垩纪初期的地层里,离现在大约有1.3亿年。实际上,蛇的出现比这还要早些。据推测,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大概就已经有蛇了。毒蛇的出现要晚得多,它是从无毒蛇进化而成的,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2700年。如果地球的历史像一部放映2小时的电影,那么,要到末了5分钟,银幕上才出现蛇,最后1分钟才能看到毒蛇。

  可以推测,人类的祖先古猿还在树上生活的时候,是有机会遇到树栖的蛇的。后来森林逐渐稀疏衰落,古猿被迫下地,遇到蛇或接触蛇的机会就更多了。原始人类在与各种动物的斗争中,蛇必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对手。他们捕捉蛇作为食物,或者被蛇咬而发生伤亡。后一情况,在《韩非子》五蠹篇中就有所记述,认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中国猿人化石的产地,曾经发现了蛇的遗骸,这也表明当时猿人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生活和生产斗争的实践,势必会在原始人类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可能由此产生对蛇的畏惧和崇敬的心情。

  当原始人类从古人进化为新人的时期,便脱离了原始群居的乱婚状态,进入血族群婚的阶段,这就产生了初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是人类最早的、也是流行最广的组织。无论是在亚洲、欧洲,还是在美洲、澳洲,其古代社会几乎都曾有过这种制度。氏族是原始共产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种和它最有利害关系的自然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或标志,这就是图腾。图腾观念的产生,往往和生产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美洲海湾部落中的契卡萨人,以渔猎为生,就有野猪氏族、鸟氏族、鱼氏族及鹿氏族;摩基人部落中,有以农业为生的,就有烟草氏族和芦苇氏族。图腾不仅是氏族的徽号,也包含着原始宗教的内容。氏族成员甚至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图腾的那种自然物变来的,因而把这种自然物看做是保护本氏族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形成了图腾崇拜。图腾起着维护氏族内部团结统一的作用。在新墨西哥的鄂吉布瓦部落,其鹤氏族的成员声称他们就是鹤的子孙,是大神把他们的老祖宗由鹤变成了人的。在某些部落中,氏族成员坚决不吃作为本氏族图腾的那种动物,其所以如此,显然也是受到图腾崇拜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部落中,以蛇作为图腾的氏族也很普遍。据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记载,在美洲印第安人里面,就有9个部落中有蛇氏族,有的甚至以响尾蛇作为氏族的图腾。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华伦姆格人,还要举行一种蛇图腾崇拜的仪式。参加这种仪式的人,用各种颜料涂抹全身,打扮成蛇的样子,模仿蛇的活动姿态扭动身体,且歌且舞,歌唱蛇的历史和威力,以祈求蛇神赐福保佑。可以说,在一切动物崇拜里面,对蛇的崇拜是最广泛的,在大多数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中,蛇曾经占据一个突出的地位。

  图腾崇拜在我国原始社会中也同样存在。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蛙、鸟的图像;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还有蛇的图像;从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也看到有人头、鸟兽的图像,这些图像有些可能就是当时的氏族图腾。有趣的是,传说中的汉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据《列子》中记载:“疱牺氏、女蜗氏、神龙(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经》里有“共工氏蛇身朱发”之说。在伏羲部落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赤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11个氏族,它们可能是以各种蛇为其图腾的氏族。我国传说中的龙,恐怕就是蛇的神化,例如古代居住于东方的夷族,他们的一个著名酋长叫做太暤。据说他是人头蛇身,又说是龙身。

  原始社会解体以后,图腾制也随之逐渐消失,但图腾崇拜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尤其是崇拜蛇的风俗在许多民族中仍旧相当普遍。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土著萨克拉瓦族,把蛇看做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认为人是蛇的化身,对蛇非常崇敬。在阿尔及利亚,水蛇被奉为家的保护者,往往被供养起来。非洲的土著直到现在,在他们的盾上还画着蛇的图形,相信它有特殊的魔力。我国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派花族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蛇的花纹,他们对一种叫做“龟壳花蛇”的毒蛇极其崇敬,不敢杀害,甚至在房子里另辟小室给它居住,小室内外的装饰及用具都雕刻了蛇样花纹。北美土著爱斯基摩人,有在身上黥刻蛇形斑纹的习惯。非洲有些土著用蛇皮镶在盾上,以为这样就会得到蛇的神力保护。我国十二生肖中有蛇和其他一些动物,这也可能与图腾崇拜有关。崇拜蛇图腾的残余观念,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反映出来。这一类的故事是很多的,最早见之于文字的,恐怕要算《圣经》创世纪中关于亚当、夏娃和蛇的故事了,这是纪元前5世纪左右的记载。比这稍晚的是《伊索寓言》中农夫和冻僵的蛇的故事。在我国有关蛇的故事中,流传得最广的是以白蛇(白娘子)和许仙为主角的《白蛇传》,它在宋代已经口头传述,到了明代嘉靖年间被用文字记录下来。此外,比较动人的还有北美印第安人中战士变蛇的故事,蛇创造岛屿的故事;在西班牙有蛇精的故事;在苏联有巨蛇波洛兹的故事;我国苗族中有蛇郎和阿宜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人类和蛇的密切关系,而且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到蛇图腾崇拜的深刻影响。

  五、世界10大毒蛇

  第十名:Western Brown Snake
  中名:西部拟眼镜蛇
  学名:Pseudonaja Nuch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1.5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沙漠等地, 以小型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第九名:Death Adder
  中名:南部棘蛇
  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50公分。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林,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八名:Black Tiger Snake
  中名:黑虎蛇
  学名:Notechis Ater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梅尼亚岛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沙丘、海滩、草原等地, 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七名:Tiger Snake
  中名:另一种虎蛇
  学名:Notechis Scutatus
  分布:澳洲东部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两栖类为食,胎生

  第六名:Giant Banded Sea Krait
  中名:巨环海蛇
  学名:Laticauda colubrina
  分布:澳洲东北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海洋,食物以鱼类为主,卵生。

  第五名:MainlandTiger Snake
  中名: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四名:Eastern Tiger Snake
  中名:东部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三名:Taipan Snake
  中名: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第二名: King Brown Snake
  中名:棕伊澳蛇
  学名:Pseudechis Austr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最毒:Inland Taipan
  中名:内陆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分布:澳洲中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干燥平原、草原,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蛇伤诊断与急救
  毒蛇咬伤的局部常规处理,是指被毒蛇咬伤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早期结扎、扩创排毒,烧灼、针刺、火罐排毒,封闭疗法及局部用药等。

  局部常规处理应在蛇伤现场进行,处理越快,效果越好。病人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破坏局部的蛇毒;也可用针刺或拔火罐的方法,除去伤口或周围的毒液,但对于血循毒(如蝰蛇、铬铁头、竹叶青、五步蛇)蛇伤患者,不宜针刺或拔火罐,以免伤口流血不止。为延缓伤口蛇毒的吸收,于近心端3-5厘米处用带子扎紧,其结扎松紧程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但不防碍动脉血流为宜,以后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障碍过久而坏死,待急救处理结束后(不能超过2小时),结扎应立即解除。

  在蛇咬伤后1-2小时内,伤口处作十字切口,长2-3厘米,深达真皮以下,如无重要神经血管通过, 可深达2-3cm。伤口若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反复冲洗伤口后,伤肢搁下垂位,周围置冰袋,以减少蛇毒的吸收。应注意,血循毒蛇咬伤者不宜作扩创排毒,以免伤口流血不止,常规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TAT) 。

  在蛇咬伤后0.5-1小时内,有条件者,及早作局部环封,用相应的血清2ml或用胰蛋白酶2000U,或10-15%依地酸二钠4ml,分别与0.25-0.5% 普鲁卡因溶液5-20ml 、地塞米松5mg配伍,于牙痕中心及周围注射达肌肉层,或在结扎的上方作环行封闭,这对减轻症状甚有益处。肿胀的肢体,可外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如用双柏散(侧柏叶、大黄、黄柏、薄荷、泽之)加水蜜热敷,效果很好。局部出现坏死、溃疡者,则按中、西医(或中西医结合)外科处理。

  逢巳年出生的人属蛇,北方大都说属小龙的,也有说属长虫儿的。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厌恶,而对龙情有独钟,因龙为神物,也有点“攀龙附凤”的味道。
  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蛇或蛇没有被子打死,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琏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信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第3个回答  2013-01-18
蛇是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的总称。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部分有毒,但大多数无毒。另有十二生肖中有蛇
蛇属于爬行纲蛇目。又有蛇、虺、螣、蚺、蜧、蜦、长虫等别称,根据品种也会有蝮、蚺、蟒、蝰等近义称呼,属于有鳞目。身体细长,四肢退化,身体表面覆盖鳞片,蛇虽细长却是脊椎动物。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及新西兰、爱尔兰等岛屿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虫等为食。一般分无毒蛇和有毒蛇。毒蛇和无毒蛇的体征区别有:毒蛇的头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内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一般情况下尾很短,并突然变细。无毒蛇头部是椭圆形;口内无毒牙;尾部是逐渐变细。虽可以这么判别,但也有例外,不可掉以轻心。蛇的种类很多,遍布全世界,热带最多。中国境内的毒蛇有莽山烙铁头、五步蛇、竹叶青、眼镜蛇、蝮蛇和金环蛇等;无毒蛇有锦蛇、蟒蛇、大赤练等。
没毒的蛇的肉可食用,蛇毒和蛇胆是珍贵药品,但有的蛇也是保护动物。
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无毒蛇头部一般呈圆锥状,前端细而后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状;蛇的躯干部呈长筒状;蛇的尾部为肛门以后的部位。
蛇的内部结构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染色体等十大部分。
那么,蛇没有脚,怎么能爬行呢?实际上,蛇不仅能爬行,还爬行得相当快。
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蜿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

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如果把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难行,无法以这种方式爬行了,当然,不必因此为蛇担忧,因为在自然界是不会有像玻璃那样光滑的地面的。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肋骨与腹鳞之间有肋皮肌相连。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即稍稍翘起,翘起的腹鳞就像踩着地面那样,但这时只是腹鳞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腹鳞的后缘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线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样。第三种方式是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尽力前伸,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蛇身后部即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后部再缩向前去,这样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较缓慢

的蛇,如铅色水蛇等,在受到惊动时,蛇身会很快地连续伸缩,加快爬行的速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另外蛇是有听觉的!只不过它们的听觉器官——也就是耳朵的结构十分简单,只有内耳,没有外耳及鼓膜结构,所以听觉是十分迟钝的。
生活习性
蟒蛇(12张)蛇,属爬行纲,蛇亚目,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有毒蛇固然可怕,但只要注意提防,也并不那么危险。蛇类以食鼠为主(也食蛙类、鸟类等),蛇类其貌不扬,形状色泽奇特、浑身被鳞,头颈高翘、躯尾摆动、快速行进、寻偶鸣叫、泅水过渡、实在难以逗人喜爱。蛇类喜居荫蔽、潮湿、人迹罕至、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有枮木树洞或乱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墙,且饵料丰富的环境,这些都是它们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也有的蛇栖居水中。
它们栖息于墓洞中,洞口可见稀稠成粒的粪便,这样我们就知道洞中有没有蛇了。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风和日立的天气,偶尔也会出来晒太阳,有时也会进食。待到春暖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蜕皮时,蛇的新旧皮之间会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蛇的蜕皮。从蛇蜕的外衣直径和长度可测出蛇重量甚至说出蛇的名称。蛇蜕皮后不久,活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进入发情期。寻偶时,雌雄蛇发出的鸣叫声清晰明亮,“哒哒哒”如击石声。
蛇类的产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因品种而异。所产蛇卵一般粘结成一个大的卵块,卵块中卵的数量为8~15枚不等。蛇经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一般以“守株待兔”方式捕食,但有时也主动出击。笔者曾目睹一条青竹骠蛇在河边追赶青蛙,青蛙一跃跳入河中,蛇也跟着跃入河中,简直象两名一前一后的跳水运动员。也见到过蛇捕食鸟卵的情景。它悄悄地爬上屋檐近侧的墙壁,游到家燕巢边,不断伸舌,惊走了亲鸟。当蛇发现其卵时,先行攻击,缠绕,待平安后,再行张开嘴巴,囫囵吞枣。不要以为它的嘴巴小,实际上它能吞食相当于本身头部大8~10倍的食物。蛇吃足食物后,感到疲倦,进入休息状态,此时极易被人捕捉。至于蛇的觅食次数,因蛇类品种和大小而异。一般夏令觅食活动盛期,特别是产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蛇体稍大的,因觅食量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进食一次。蛇类也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行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蛇类的活动规律,以昼伏夜出居多,因品种而异。
消化食性
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的。
还有,蛇的消化还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
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但更多是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等。
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蛇5~6分钟即可吞食小白鼠,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Barton认为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Skoczylas(1970年)观察到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
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蛇的消化系统如咽部,以及相应的肌肉系统都有很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蛇主要是用口来猎食。无毒蛇一般是靠其上下颌着生的尖锐牙齿来咬住猎物,然后很快用身体把活的猎物缠死或压得比较细长再吞食。毒蛇还可靠它们的毒牙来注射烈性毒液,使猎物被咬后立即中毒而死。蛇在吞食时先将口张大,把动物的头部衔进口里,用牙齿卡住动物身体,然后凭借下颌骨作左右交互运动慢慢地吞下去。当其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时,同侧的牙齿钩着食物,便往咽部送进一步,继之另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同侧牙齿又把食物往咽部送进一步。这样,由于下颌骨的不断交互向后转动,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进去。
蛇喜欢偷食蛋类,有些是先以其身体压碎蛋壳后才进食。但也有些蛇类,能把鸡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个吞下去。在吞食时先以身体后端或借其他障碍物顶住蛋体;然后尽量把口张大将整个蛋吞进去。有趣的是,非洲和印度的游蛇科中的一类食蛋蛇,具有特殊适应食蛋的肌体结构。它们颈部内的脊椎骨具有长而尖的腹突,能穿破咽部的背墙,在咽内上方形成6~8个纵排尖锐锯齿,当把蛋吞进咽部时,随着咽部的吞咽动作进行“锯蛋”把硬蛋壳锯破,并且凭借颈部肌肉的张力,使蛋壳破碎,同时把蛋黄、蛋白挤送到胃里;剩下不能消化的蛋壳碎片和卵膜被压成一个小圆球,从嘴里吐出。
编辑本段蛇的作用
我们知道了野生动物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野生动物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青草——蝗虫——蛙(鼠)——蛇——鹰,这就是其中的一条食物链,如果人类无节制地捕猎野外的蛇,蛇就越来越少,导致森林、草地和农田的鼠害越来越猖獗,鼠害和虫害给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甚至于在水里,都能看到它,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现,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万分。而且,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着它。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对蛇总还有几分害怕,也难免有些神秘之感。蛇之大集(20张)
翻开生物进化的历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现,比人要早得多。30多亿年以前,地面上开始有了最原始的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种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到了距今大约3.4亿年前后,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就是爬行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动物越来越多,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最高峰,天上,水里,地面,都有它们在活动着。其中特别是恐龙,非常繁盛,什么角龙啦,鸭嘴龙啦,剑龙啦,霸王龙啦,形形色色的龙,到处都是。这是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兽类和鸟类的祖先也先后从爬行动物的原始种类中演变出来,鳖、鳄、蜥蜴的老祖宗也诞生了。蛇和蜥蜴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是近亲,蛇是从蜥蜴变来的。在蜥蜴的原始种类里面,有一部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新的环境,四肢逐渐退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变成了蛇;另有一部分虽然四肢没有了,但由于没有具备蛇的特点,到现在仍然是蜥蜴。例如贵州产的脆蛇蜥和细蛇蜥,就是这一类没有足的蜥蜴。所以,蛇是爬行动物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后登上生命舞台的适应性很强的爬行动物。
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在白垩纪初期的地层里,离现在大约有1.3亿年。实际上,蛇的出现比这还要早些。据推测,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大概就已经有蛇了。毒蛇的出现要晚得多,它是从无毒蛇进化而成的,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2700万年。如果地球的历史像一部放映2小时的电影,那么,要到末了5分钟,银幕上才出现蛇,最后1分钟才能看到毒蛇。
可以推测,人类的祖先古猿还在树上生活的时候,是有机会遇到树栖的蛇的。后来森林逐渐稀疏衰落,古猿被迫下地,遇到蛇或接触蛇的机会就更多了。原始人类在与各种动物的斗争中,蛇必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对手。他们捕捉蛇作为食物,或者被蛇咬而发生伤亡。后一情况,在《韩非子》五蠹篇中就有所记述,认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中国猿人化石的产地,曾经发现了蛇的遗骸,这也表明当时猿人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生活和生产斗争的实践,势必会在原始人类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可能由此产生对蛇的畏惧和崇敬的心情。
当原始人类从古人进化为新人的时期,便脱离了原始群居的乱婚状态,进入血族群婚的阶段,这就产生了初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是人类最早的、也是流行最广的组织。无论是在亚洲、欧洲,还是在美洲、澳洲,其古代社会几乎都曾有过这种制度。氏族是原始共产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种和它最有利害关系的自然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或标志,这就是图腾。图腾观念的产生,往往和生产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美洲海湾部落中的契卡萨人,以渔猎为生,就有野猪氏族、鸟氏族、鱼氏族及鹿氏族;摩基人部落中,有以农业为生的,就有烟草氏族和芦苇氏族。图腾不仅是氏族的徽号,也包含着原始宗教的内容。氏族成员甚至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图腾的那种自然物变来的,因而把这种自然物看做是保护本氏族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形成了图腾崇拜。图腾起着维护氏族内部团结统一的作用。在新墨西哥的鄂吉布瓦部落,其鹤氏族的成员声称他们就是鹤的子孙,是大神把他们的老祖宗由鹤变成了人的。在某些部落中,氏族成员坚决不吃作为本氏族图腾的那种动物,其所以如此,显然也是受到图腾崇拜观念的影响。蛇(16张)
在原始部落中,以蛇作为图腾的氏族也很普遍。据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记载,在美洲印第安人里面,就有9个部落中有蛇氏族,有的甚至以响尾蛇作为氏族的图腾。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华伦姆格人,还要举行一种蛇图腾崇拜的仪式。参加这种仪式的人,用各种颜料涂抹全身,打扮成蛇的样子,模仿蛇的活动姿态扭动身体,且歌且舞,歌唱蛇的历史和威力,以祈求蛇神赐福保佑。可以说,在一切动物崇拜里面,对蛇的崇拜是最广泛的,在大多数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中,蛇曾经占据一个突出的地位。
图腾崇拜在我国原始社会中也同样存在。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蛙、鸟的图像;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还有蛇的图像;从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也看到有人头、鸟兽的图像,这些图像有些可能就是当时的氏族图腾。有趣的是,传说中的汉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据《列子》中记载:“疱牺氏、女蜗氏、神龙(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经》里有“共工氏蛇身朱发”之说。在伏羲部落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赤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11个氏族,它们可能是以各种蛇为其图腾的氏族。我国传说中的龙,恐怕就是蛇的神化,例如古代居住于东方的夷族,他们的一个著名酋长叫做太暤。据说他是人头蛇身,又说是龙身。
蛇的呼吸:蛇的呼吸器官主要为肺,皮肤辅助呼吸。
编辑本段种类及习性
目前世界上的蛇约有3000种,其中毒蛇有650多种。中国蛇类216种,毒蛇65种。 
蛇的个体差异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岛的马丁尼亚、巴巴多斯等岛上的线蛇,是世界上最短的无毒蛇,只有蛇(10张)9cm长,最长的线蛇王也不过11.94cm。最大的毒蛇是眼镜王蛇,最长达6m。分布在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一带的蟒蛇,一般都超过5m,最长的可达7m左右。而南美洲的水蟒则更大,体重100多公斤。世界上最毒的蛇为内陆太攀蛇,无论运动速度,毒液毒性还是攻击力,都位居榜首,是不折不扣的毒蛇王。世界上还存在着一种名叫海岸太攀蛇的蛇,很多人误以为海岸太攀蛇更厉害,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海岸太攀蛇在的毒性稍微较内陆太攀蛇弱。
1989年9月上旬,中国湖南宜章莽山地区发现“青龙”属蝮亚科烙铁头属,并将其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仅存几千条,堪称一代“国宝”。 其实在我国还有很多比莽山烙铁头还珍稀的蛇的。 
蛇非常聪明灵活,故《圣经》上有“温驯如鸽子,灵巧如蛇”之说。蛇的捕食本领相当高强,能吞进比自己大许多倍的食物。我国古代早就有巴蛇吞象的传说,说巴地有能吞食大象的巨蛇,三年之后才吐出骨头。非洲有一种食蛋蛇,还没有人的手指粗,却可以吞进鸡蛋和鸭蛋,吃完蛋清和蛋黄后,还能吐出蛋壳;巴西草原的果色蛇,全身呈绿色,舌尖上长有果子形的圆舌粒,跟樱桃相似,小鸟误认为是果子,因啄食而丧生;东南亚和非洲鲁什马河流域的飞蛇,其肋骨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滑翔时能展开,使身体呈扁平状,故能从树枝高处跃入空中,陡峭地滑翔而下,有时快得像离弦的箭,能吞食飞行的小鸟;而非洲黑毒蛇爬行最快,可以高于每秒5米的速度向前冲刺,追赶逃跑的猎物。 
其实蛇类记忆力根本不好,也不会有报仇这么一种说法,古书上曾记有“隋侯见伤蛇而医之、活之。蛇愈而去,衔夜光珠以报”的佳话,现实生活中也有蟒蛇“龙龙”救人,家蟒在洪水里救了小孩,家蟒在洪水为人带路,海南蟒蛇抓小偷照顾小孩等事件。早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就有耍蛇的职业,在“蛇郎”吹奏的“蛇笛”中,一条条蛇袅袅起舞,舞姿灵活柔美,引人入胜。南美一些地方的蟒蛇还可以驯养成家蟒,负责守家和“照看”幼儿。印尼佛罗勒斯岛上居民饲养的无毒蛇能随同主人一起下地干活。种子入土后,它便守在地里,驱赶啄食种子的野鸟;树上的果子成熟了,家蛇便爬上枝头,甩动尾巴,将成熟的果子打下。一些国家还利用毒蛇来守卫金库。他们除了使用现代化的装置外,再放进一两条剧毒蛇,使盗金者望而生畏。更为有趣的是用活蛇做耳环。非洲喀麦隆西部,有一种细如手指的“银枪蛇”,花纹极美。当地妇女捕获后拔去毒牙,将蛇尾扎成小圆圈,系上细线穿在耳垂上。银枪蛇时时昂起头,吐出火红的舌信,非常有趣。 
蛇全身是宝:蛇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为餐中佳肴;蛇胆、蛇肝、蛇皮、蛇毒、蛇油、蛇蜕,乃至蛇血、蛇肠杂等均可入药治病;将蛇浸制药酒,能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症;五步蛇还是治疗顽固性瘙痒和麻风的传统要药。蛇胆非常名贵,能驱风除湿、明目益肝。蝮蛇干粉可治恶性肿瘤、风湿症,若配以草药,有延年益寿的奇功;蛇毒是稀世之宝,可制成镇痛、抗毒、抗凝血的良药。蛇毒远比黄金还贵,1g蛇毒价值数万美元,所以我们要保护蛇。 
蛇曾是人们崇拜的一种动物。一些原始部落,如美洲印第安人就有9个部落有蛇氏族。有的甚至将响尾蛇作为民族标志。澳洲的华伦姆格人有一种图腾崇拜仪式。仪式上,人们用颜料涂抹全身,扮成蛇的样子且歌且舞,讴歌蛇的历史与威力,祈求蛇神护佑。原始社会解体后,崇拜蛇的风俗在许多民族中仍相当普遍。
第4个回答  2013-02-16

  属于爬行纲蛇目。身体细长,四肢退化,身体表面覆盖鳞片。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以鼠、蛙、昆虫等为食。一般分无毒蛇和有毒蛇。毒蛇和无毒蛇的体征区别有:毒蛇的头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内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尾短,突然变细。无毒蛇头部是椭圆形;口内无毒牙;尾部是逐渐变细。虽可以这么判别,但也有例外,不可掉以轻心。蛇的种类很多,遍布全世界,热带最多。中国境内的毒蛇有五步蛇、竹叶青、眼镜蛇、蝮蛇和金环蛇等;无毒蛇有锦蛇、蟒蛇、大赤链等。蛇肉可食用,蛇毒和蛇胆是珍贵药品。

  蛇是不会主动对人进攻的,除非你打到了它的身驱。如果你的脚踩上了它的时候,它会本能地马上回头咬你脚一口,喷洒毒液,令你倒下。当人们行走在山路上,“打草惊蛇”在此用得很恰当。你手执一根木棍,有弹性的木棍子最好。边走边往草丛中划划打打,如果草丛有蛇,会受惊逃避的。用硬直木棒打蛇是最危险的动作,因为木棒着地点很小,不容易击倒蛇。软木棒有弹性,打蛇时木棒贴地,蛇击中可能性更大。蛇打七寸,这是蛇的要害部位,打中此部位,蛇动弹不了。

  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的

  还有,蛇的消化还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

  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

  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小白鼠5~6分钟即可吞人,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Barton认为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Skoczylas(1970)观察到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

  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蛇的消化系统如咽部,以及相应的肌肉系统都有很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蛇主要是用口来猎食。无毒蛇一般是靠其上下颌着生的尖锐牙齿来咬住猎物,然后很快用身体把活的猎物缠死或压得比较细长再吞食。毒蛇还可靠它们的毒牙来注射烈性毒液,使猎物被咬后立即中毒而死。蛇在吞食时先将口张大,把动物的头部衔进口里,用牙齿卡住动物身体,然后凭借下颌骨作左右交互运动慢慢地吞下去。当其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时,同侧的牙齿钩着食物,便往咽部送进一步,继之另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同侧牙齿又把食物往咽部送进一步。这样,由于下颌骨的不断交互向后转动,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进去。

  喜欢偷食蛋类的蛇,有些是先以其身体压碎蛋壳后才进食。但也有些蛇类,能把鸡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个吞下去。在吞食时先以身体后端或借其他障碍物顶住蛋体;然后尽量把口张大将整个蛋吞进去。有趣的是,非洲和印度的游蛇科中的一类食蛋蛇,具有特殊适应食蛋的肌体结构。它们颈部内的脊椎骨具有长而尖的腹突,能穿破咽部的背墙,在咽内上方形成6―8个纵排尖锐锯齿,当把蛋吞进咽部时,随着咽部的吞咽动作进行“锯蛋”把硬蛋壳锯破,并且凭借颈部肌肉的张力,使蛋壳破碎,同时把蛋黄、蛋白挤送到胃里;剩下不能消化的蛋壳碎片和卵膜被压成一个小圆球,从嘴里吐出。

  一、蛇的形态结构

  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弯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无毒蛇头部一般呈圆锥状,前端细而后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状;蛇的躯干部呈长筒状;蛇的尾部为肛门以后的部位。

  蛇的内部结构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染色体等十大部分。

  蛇没有脚,怎么能爬行呢?实际上,蛇不仅能爬行,还爬行得相当快。

  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弯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如果把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难行,无法以这种方式爬行了,当然,不必因此为蛇担忧,因为在自然界是不会有像玻璃那样光滑的地面的。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肋骨与腹鳞之间有肋皮肌相连。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即稍稍翘起,翘起的腹鳞就像踩着地面那样,但这时只是腹鳞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腹鳞的后缘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线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样。第三种方式是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尽力前伸,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蛇身后部即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后部再缩向前去,这样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较缓慢的蛇,如铅色水蛇等,在受到惊动时,蛇身会很快地连续伸缩,加快爬行的速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二、蛇的生活习性

  蛇,属爬行纲,蛇亚目,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有毒蛇固然可伯,但只要注意提防,也并不那么危险。蛇类以食鼠为主(也食蛙类、鸟类等),蛇类其貌不扬,形状色泽奇特、浑身被鳞,头颈高翘、躯尾摆动、快速行进、寻偶鸣叫、泅水过渡、实在难以逗人喜爱。蛇类喜居阴蔽、潮湿、人迹罕至、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有枮木树洞或乱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墙,且饵料丰富的环境,这些都是它们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也有的蛇栖居水中。

  它们喜栖于墓洞中,洞口可见稀稠成粒的粪便,这样我们就知道洞中有没有蛇了。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据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待到春暖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从蛇蜕的外衣直径和长度可测出蛇重量甚至说出蛇的名称。蛇蜕皮后不久,活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进入发情期。寻偶时,雌雄蛇发出的鸣叫声清晰明亮,“哒哒哒”如击石声。

  蛇类的产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因品种而异。所产蛇卵一般粘结成一个大的卵块,卵块中卵的数量为8~15枚不等。蛇经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一般以“守株待兔”方式捕食,但有时也主动出击。笔者曾目睹一条青竹骠蛇在河边追赶青蛙,青蛙一跃跳入河中,蛇也跟着跃入河中,简直象两名一前一后的跳水运动员。也见到过蛇捕食鸟卵的情景。它悄悄地爬上屋檐近侧的墙壁,游到家燕巢边,不断伸舌,惊走了亲鸟。当蛇发现其卵时,先行攻击,缠绕,待平安后,再行张开嘴巴,囫囵吞枣。不要以为它的嘴巴小,实际上它能吞食相当于本身头部大8—10倍的食物。蛇吃足食物后,感到疲倦,进入休息状态,此时极易被人捕捉。至于蛇的觅食次数,因蛇类品种和大小而异。一般夏令觅食活动盛期,特别是产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蛇体稍大的,因觅食量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进食一次。蛇类也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行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或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蛇类的活动规律,以昼伏夜出居多,因品种而异。

  三、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怎样识别有毒蛇和无毒蛇呢,一般人单凭头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颜色是否鲜艳来区分,这是不够全面的。虽然毒蛇头部呈明显的三角形,但也有的毒蛇,头部并不呈三角形;而无毒蛇中的伪蝮蛇,头部倒是呈三角形的。五步蛇、腹蛇和眼镜蛇的尾巴确实很粗大,但烙铁头的尾巴就较细长;很多色泽鲜艳的蛇,如玉斑锦蛇、火赤链蛇等并非是毒蛇,而蝮蛇的色泽如泥土或似狗屎样,很不引人著目,但却很毒。因此区别有毒和无毒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毒腺 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2、毒液管 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

  3、毒牙 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常被误认为是毒蛇的几种无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鲜艳,而且性情凶恶,所以常被当地一些群众视为是毒蛇而惊慌失措,其实这种蛇咬人时对人体是无害的。如虎斑游蛇(又叫野鸡勃子蛇)、赤链蛇(又叫火赤链)等。

  外形或色斑与毒蛇容易混淆的无毒蛇黄链蛇(又叫黄赤链),由于背面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常被误为是金环蛇;黑背白环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认为是银环蛇;颈棱蛇(又叫伪蝮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蝰蛇;翠青蛇(又叫青竹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所以常与竹叶青混淆。

  四、蛇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我们知道了野生动物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野生动物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青草——蝗虫——蛙(鼠)——蛇——鹰,这就是其中的一条食物链,如果人类无节制地捕猎野外的蛇,蛇就越来越少,导致森林、草地和农田的鼠害越来越猖獗,鼠害和虫害给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甚至于在水里,都能看到它,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现,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万分。而且,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着它。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对速总还有几分害怕,也难免有些神秘之感。

  翻开生物进化的历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现,比人要早得多。30多亿年以前,地面上开始有了最原始的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种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到了距今大约3.4亿年前后,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就是爬行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动物越来越多,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最高峰,天上,水里,地面,都有它们在活动着。其中特别是恐龙,非常繁盛,什么角龙啦,鸭嘴龙啦,剑龙啦,霸王龙啦,形形色色的龙,到处都是。这是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兽类和鸟类的祖先也先后从爬行动物的原始种类中演变出来,鳖、鳄、蜥蜴的老祖宗也诞生了。蛇和蜥蜴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是近亲,蛇是从蜥蜴变来的。在蜥蜴的原始种类里面,有一部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新的环境,四肢逐渐退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变成了蛇;另有一部分虽然四肢没有了,但由于没有具备蛇的特点,到现在仍然是蜥蜴。例如贵州产的脆蛇蜥和细蛇蜥,就是这一类没有足的蜥蜴。所以,蛇是爬行动物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后登上生命舞台的适应性很强的爬行动物。

  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在白垩纪初期的地层里,离现在大约有1.3亿年。实际上,蛇的出现比这还要早些。据推测,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大概就已经有蛇了。毒蛇的出现要晚得多,它是从无毒蛇进化而成的,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2700年。如果地球的历史像一部放映2小时的电影,那么,要到末了5分钟,银幕上才出现蛇,最后1分钟才能看到毒蛇。

  可以推测,人类的祖先古猿还在树上生活的时候,是有机会遇到树栖的蛇的。后来森林逐渐稀疏衰落,古猿被迫下地,遇到蛇或接触蛇的机会就更多了。原始人类在与各种动物的斗争中,蛇必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对手。他们捕捉蛇作为食物,或者被蛇咬而发生伤亡。后一情况,在《韩非子》五蠹篇中就有所记述,认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中国猿人化石的产地,曾经发现了蛇的遗骸,这也表明当时猿人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生活和生产斗争的实践,势必会在原始人类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可能由此产生对蛇的畏惧和崇敬的心情。

  当原始人类从古人进化为新人的时期,便脱离了原始群居的乱婚状态,进入血族群婚的阶段,这就产生了初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是人类最早的、也是流行最广的组织。无论是在亚洲、欧洲,还是在美洲、澳洲,其古代社会几乎都曾有过这种制度。氏族是原始共产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种和它最有利害关系的自然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或标志,这就是图腾。图腾观念的产生,往往和生产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美洲海湾部落中的契卡萨人,以渔猎为生,就有野猪氏族、鸟氏族、鱼氏族及鹿氏族;摩基人部落中,有以农业为生的,就有烟草氏族和芦苇氏族。图腾不仅是氏族的徽号,也包含着原始宗教的内容。氏族成员甚至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图腾的那种自然物变来的,因而把这种自然物看做是保护本氏族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形成了图腾崇拜。图腾起着维护氏族内部团结统一的作用。在新墨西哥的鄂吉布瓦部落,其鹤氏族的成员声称他们就是鹤的子孙,是大神把他们的老祖宗由鹤变成了人的。在某些部落中,氏族成员坚决不吃作为本氏族图腾的那种动物,其所以如此,显然也是受到图腾崇拜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部落中,以蛇作为图腾的氏族也很普遍。据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记载,在美洲印第安人里面,就有9个部落中有蛇氏族,有的甚至以响尾蛇作为氏族的图腾。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华伦姆格人,还要举行一种蛇图腾崇拜的仪式。参加这种仪式的人,用各种颜料涂抹全身,打扮成蛇的样子,模仿蛇的活动姿态扭动身体,且歌且舞,歌唱蛇的历史和威力,以祈求蛇神赐福保佑。可以说,在一切动物崇拜里面,对蛇的崇拜是最广泛的,在大多数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中,蛇曾经占据一个突出的地位。

  图腾崇拜在我国原始社会中也同样存在。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蛙、鸟的图像;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还有蛇的图像;从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也看到有人头、鸟兽的图像,这些图像有些可能就是当时的氏族图腾。有趣的是,传说中的汉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据《列子》中记载:“疱牺氏、女蜗氏、神龙(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经》里有“共工氏蛇身朱发”之说。在伏羲部落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赤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11个氏族,它们可能是以各种蛇为其图腾的氏族。我国传说中的龙,恐怕就是蛇的神化,例如古代居住于东方的夷族,他们的一个著名酋长叫做太暤。据说他是人头蛇身,又说是龙身。

  原始社会解体以后,图腾制也随之逐渐消失,但图腾崇拜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尤其是崇拜蛇的风俗在许多民族中仍旧相当普遍。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土著萨克拉瓦族,把蛇看做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认为人是蛇的化身,对蛇非常崇敬。在阿尔及利亚,水蛇被奉为家的保护者,往往被供养起来。非洲的土著直到现在,在他们的盾上还画着蛇的图形,相信它有特殊的魔力。我国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派花族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蛇的花纹,他们对一种叫做“龟壳花蛇”的毒蛇极其崇敬,不敢杀害,甚至在房子里另辟小室给它居住,小室内外的装饰及用具都雕刻了蛇样花纹。北美土著爱斯基摩人,有在身上黥刻蛇形斑纹的习惯。非洲有些土著用蛇皮镶在盾上,以为这样就会得到蛇的神力保护。我国十二生肖中有蛇和其他一些动物,这也可能与图腾崇拜有关。崇拜蛇图腾的残余观念,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反映出来。这一类的故事是很多的,最早见之于文字的,恐怕要算《圣经》创世纪中关于亚当、夏娃和蛇的故事了,这是纪元前5世纪左右的记载。比这稍晚的是《伊索寓言》中农夫和冻僵的蛇的故事。在我国有关蛇的故事中,流传得最广的是以白蛇(白娘子)和许仙为主角的《白蛇传》,它在宋代已经口头传述,到了明代嘉靖年间被用文字记录下来。此外,比较动人的还有北美印第安人中战士变蛇的故事,蛇创造岛屿的故事;在西班牙有蛇精的故事;在苏联有巨蛇波洛兹的故事;我国苗族中有蛇郎和阿宜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人类和蛇的密切关系,而且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到蛇图腾崇拜的深刻影响。

  五、世界10大毒蛇

  第十名:Western Brown Snake
  中名:西部拟眼镜蛇
  学名:Pseudonaja Nuch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1.5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沙漠等地, 以小型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第九名:Death Adder
  中名:南部棘蛇
  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50公分。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林,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八名:Black Tiger Snake
  中名:黑虎蛇
  学名:Notechis Ater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梅尼亚岛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沙丘、海滩、草原等地, 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七名:Tiger Snake
  中名:另一种虎蛇
  学名:Notechis Scutatus
  分布:澳洲东部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两栖类为食,胎生

  第六名:Giant Banded Sea Krait
  中名:巨环海蛇
  学名:Laticauda colubrina
  分布:澳洲东北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海洋,食物以鱼类为主,卵生。

  第五名:MainlandTiger Snake
  中名: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四名:Eastern Tiger Snake
  中名:东部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三名:Taipan Snake
  中名: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第二名: King Brown Snake
  中名:棕伊澳蛇
  学名:Pseudechis Austr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最毒:Inland Taipan
  中名:内陆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分布:澳洲中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干燥平原、草原,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蛇伤诊断与急救
  毒蛇咬伤的局部常规处理,是指被毒蛇咬伤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早期结扎、扩创排毒,烧灼、针刺、火罐排毒,封闭疗法及局部用药等。

  局部常规处理应在蛇伤现场进行,处理越快,效果越好。病人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破坏局部的蛇毒;也可用针刺或拔火罐的方法,除去伤口或周围的毒液,但对于血循毒(如蝰蛇、铬铁头、竹叶青、五步蛇)蛇伤患者,不宜针刺或拔火罐,以免伤口流血不止。为延缓伤口蛇毒的吸收,于近心端3-5厘米处用带子扎紧,其结扎松紧程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但不防碍动脉血流为宜,以后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障碍过久而坏死,待急救处理结束后(不能超过2小时),结扎应立即解除。

  在蛇咬伤后1-2小时内,伤口处作十字切口,长2-3厘米,深达真皮以下,如无重要神经血管通过, 可深达2-3cm。伤口若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反复冲洗伤口后,伤肢搁下垂位,周围置冰袋,以减少蛇毒的吸收。应注意,血循毒蛇咬伤者不宜作扩创排毒,以免伤口流血不止,常规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TAT) 。

  在蛇咬伤后0.5-1小时内,有条件者,及早作局部环封,用相应的血清2ml或用胰蛋白酶2000U,或10-15%依地酸二钠4ml,分别与0.25-0.5% 普鲁卡因溶液5-20ml 、地塞米松5mg配伍,于牙痕中心及周围注射达肌肉层,或在结扎的上方作环行封闭,这对减轻症状甚有益处。肿胀的肢体,可外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如用双柏散(侧柏叶、大黄、黄柏、薄荷、泽之)加水蜜热敷,效果很好。局部出现坏死、溃疡者,则按中、西医(或中西医结合)外科处理。

  逢巳年出生的人属蛇,北方大都说属小龙的,也有说属长虫儿的。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厌恶,而对龙情有独钟,因龙为神物,也有点“攀龙附凤”的味道。
  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蛇或蛇没有被子打死,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琏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信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蛇的资料
蛇的资料 一、蛇的基本概述 蛇是一类爬行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陆地及水域环境。蛇的身体特点为细长而灵活,通常覆盖着独特的鳞片。蛇无腿,靠腹部的鳞片和肌肉的蠕动来移动。多数蛇种具有尖锐的牙齿,用于捕捉猎物及防御。其繁殖方式包括卵生和卵胎生,部分种类还具备毒性。二、蛇的种类与分布 全球...

蛇的讲解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4)又如:蛇豕(比喻贪婪残暴的人);蛇虺(喻指阴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东西一般地吞食);蛇蜕(蛇所脱下的皮);蛇解(即蛇脱皮);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蛇蟠蚓结(比喻互相勾结);蛇...

什么是蛇?
蛇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下的一类动物。Snake is a kind of animal in chordate phylum and reptile system.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四肢或在低等蛇类横裂的泄殖孔两侧有爪状的后肢遗迹。It has a slender body,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head, trunk and tail.There are ...

蛇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find them.Some kinds of snakes live in water. They can swim as freely as fish.蛇是生长在草地或其他黑暗地方的又长又瘦的小动物,它没有腿脚,但却可以靠腹部快速移动。蛇的皮肤通常是绿色、黄色或黑色的,这使得它们不易被敌人发现。有些蛇生活在水中,能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农村常见的蛇有哪些?有什么特征?
1、赤链蛇:赤链蛇因为周身大多数地方呈现红色,故在四川农村等地又称其为红色。这种蛇十分常见,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在全国各地省份都有出现。这种蛇喜欢藏匿在石头缝里,比如在农村猪圈石头缝、还有堆放柴禾的地方,都有发现它们的身影。2、烙铁头蛇:烙铁头蛇最早在湖南莽山发现,所以现在称莽山烙铁头蛇...

世界十大毒蛇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虎蛇(Notechis scutatus)产於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虎蛇为常见种类,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平均体长1.2公尺(4呎)。8. 黑虎蛇 黑虎蛇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沙丘、...

蛇是什么动物?
蛇属于爬行类的动物。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四肢或在低等蛇类横裂的泄殖孔两侧有爪状的后肢遗迹;周身被鳞;头部形状各异,鼻孔位于吻侧,但终生海栖的海蛇科(Hydrophidae)种类则居于吻背;眼球外有保护性的透明皮肤,瞳孔圆形、垂直椭圆形或水平椭圆形,无活动性眼睑,晶体几呈圆球形...

有没有世界十大毒蛇的资料?
中名: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第二名: King Brown Snake 中名:棕伊澳蛇 学名:Pseudechis Austr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

蛇有什么特性
1、蛇都是凭借着惊人的感知能力生存。“它们大多视力不好,主要依靠舌头感觉震动或是自带的‘热感应器’,去感知周边的世界。”2、蛇冬眠的时间最长,南方3个月,北方4~6个月,长白山蝮蛇可达7个月。3、蛇的身体会一直成长,它们的表皮,却不能长大。因此它们需要把旧皮蜕去。成年蛇类一般每年蜕皮3...

蛇的资料(种类、习性和分布)
蛇是爬行动物中的一种,它们没有四肢,身体长而细,头部扁平,眼睛大而明亮。蛇的种类非常多,全球大约有3500多种蛇类,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响尾蛇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它们的尾巴末端有一个角质的鞭状器官,当它们感到威胁时会摆动尾巴发出响声。响尾蛇分布在北美洲、南美洲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