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盛世王朝为什么都会走上衰落

中国的盛世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是什么。盛世有什么共同原因

  中国的盛世王朝由盛及衰的规律是由封建制度本身造成的,确切说是,封建地主阶级在王朝后期的土地垄断现象日益严重,导致社会分配体系严重倾斜,继而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引起连锁反应,致使帝国逐渐衰弱。这是由儒家文化体系造成的,这一点在汉、唐、明最为显著,清朝的衰亡,固然有外敌入侵的因素,但严重的土地兼并是导致清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
  要理解这一现象,首先要明白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体系和社会分配制度的几个特点:
  1、儒家的文化体系将社会上的人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重农抑商”是这个体系的显著特点。
  2、“士绅不纳粮”是社会分配制度的主要特点。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个人的主要出路最好的情况是通过科举考试或其它手段成为“士”,或者通过家族的经营成为“绅”,如果还不行就务农。工和商在社会上地位极低。比如明朝,干脆以户籍的方式明确等级制度,一旦成为“工户”或“商户”(当然实际上不是这么称呼的,一般细分为“乐籍”、“匠籍”等),既不能参加科举,又要缴纳高额税赋,连嫁女儿都只能在这个范围内“门当户对”。汉武帝打下河套地区后,从内地移民,干脆就规定移民的范围包括“商人、赘婿、囚犯”等,可见商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之低。
  这种制度在王朝开始建立之时还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只要走上这条轨道,结果都是一样的:
  王朝建立时普遍采取“均田”政策——没收上一朝代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于是全国人民都是地主,但是几十年后,由于个人经营能力的差距,有些人很富有了,有些人很贫困。富有的人避免成为商人,所以有钱也不能投资商业,用钱来生钱,只能扩大自己的土地规模;贫困的人连赋税都交不起,只能把土地卖给有钱人成为佃户,富有的人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后,成为“士绅”阶层,便不用缴纳赋税,政府赋税减少,入不敷出,于是就增加赋税,增加赋税又造成了更多的穷人,就更加剧了土地兼并,恶性循环于是开始。
  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当赋税大于田租时,很多小农甚至愿意或恳求把自己的田地主动献给士绅,自己成为佃农来免交“钱粮”,士绅阶层也因此有条件提高地租,更加严酷的剥削佃农。当赋税与田租都超过了佃农的承担能力,特别是遇到灾年,老百姓走头无路,于是只能揭竿而起,谋求推翻这个王朝。农民起义对国家的打击非常大,即使勉强镇压下去,也使政府元气大伤,只能通过进一步增加赋税来“堵窟窿”,于是又造就了另一批起义的“种子”,又一个恶性循环开始了。
  但是中国的农民起义有一个特点,就是推翻了旧的王朝后,新建立的仍是同样制度的封建王朝,只是在初期搞一次“均田”,然后就开始了与前朝一模一样的恶性循环。
  我想以上这些,是中国几乎每一个盛世由盛转衰的基本规律,往往在王朝末期,严重的土地兼并,导致国力衰微、官员腐败、外敌入侵等多种并发症,这时必有一位“英雄”出世,伸手一推,真个大厦倾刻间灰飞烟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11
楼上的都从上层建筑来说 ,我要说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对经商是极力抑制的(害怕因经商造成农业的劳动力减少)。在王朝新建立的时候,老的分配体制被打破了,有限的土地资源重新得到分配的。

现在做一个假设,一开始分配了20亩地,只有夫妻两个人耕作。这样可能对土地利用的不充分,等他们的下一代人出来后,可能刚刚好充分利用,这样国家的生产效率达到最高,所谓的盛事到来了,在一代后,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还是20亩,你说他们不造反怎么活。在加上可能在他儿子那一代土地就被人兼并掉了。所以一般的封建王朝都是极力反对土地兼并的。他们没解决好剩余劳动力问题,国家就开始动乱了

就是对这些掌控比较好的国家,国家寿命也长一点,其实也可以看看现在的国家情况,如果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国家存亡的问题。

以上是我单独就经济基础做出看法。

其实好制度,远比有好的皇帝要来得重要。

国家积重难返的话,不管出什么明君,还是挽回不了的。LZ可以参照历史。
第2个回答  2006-09-11
盛极而衰是必然的规律,没有永久的盛世。
这个问题如果要讨论就很大了。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是几个明君或者明相制定一套还算完善的制度,然后认真执行,人民安居乐业,达到盛世。
走向衰落的原因无非是制度的弊端开始显现,执行的人开始走样。
因为制度都是有弊端的,看你怎么执行。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不知道满意否!
第3个回答  2006-09-11
走向衰落一般都是综合因素造成的。
比如官僚、贪污、内部矛盾、外部侵略。
除了外部侵略,综合一下,走向衰败的共同点就是最容易满足的老百姓无法活下去了。
第4个回答  2006-09-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和目标,进取心减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