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出殡的棺材为何要十几人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从古代到十几年前,很多人都见过土葬的场景,往往都是很多人抬着棺材。从传统的角度来看,抬棺的人越多就说明这个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而皇帝的棺椁需要上百人来扶持。除了对于死者的尊重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么?

从中国的传统来看,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种说法,一旦棺材落地就可能发生很多不好的事情,不管是对于家人还是周围的人,当然这里边有很多迷信的成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会尽量的找很多人抬棺材。

第二种说法大致是从三国时期流传开的,当时诸葛亮墓葬的时候就是找了四个军师,并且告诉他们绳子断了就是他埋葬的地方。如果墓地没到,棺材落地了,没办法,只能在棺材落下的地方埋葬。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不小心在家里就落地,那就尴尬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找这么多人抬棺就是为了防止落地。

还有一个重要的说法就是,棺材一旦落地,灵魂也就落地了,如果没有到墓地的话,这个灵魂可能就一直飘摇着。显然对于相信迷信的人们来说,这简直就是最恐怖的事情了。当年嘉庆皇帝在外驾崩的时候,据说有一万多人抬棺回京,也是为了防止棺材落地。

一看你就不懂,一口棺材少说二千多斤,十几个人是抬不起来的。抬棺材的人数是固定的,不是多一个少一个都行,最少是十二杠,二十四人抬,多的有二十四杠,四十八人抬。

都是身体强壮的棒劳力。老弱病残的是抬不了的。

前些年,农村没实行火葬之前还一直保持这个传统习俗,什么车都有了,也不用车拉棺材,还是要用人抬。主要是农村土路凹凸不平,用人抬起来比较平稳,逝者可以保持放在棺材里的样子原封不动下葬。更重要的是显示在村中的人缘。

如果在村中人缘差是很难凑齐二十四位精明强悍的棒小伙儿,更别说二十四杠四十八个壮汉了。

用人抬棺材是在村中势力地位的象征,听父亲说,几十年前我们村中有位大户人家,老母亲去世,他家的祖坟距我们村有五六十里路程,如此遥远的距离,他仍然决定用人抬棺材,二十四杠四十八人抬棺材,八辆大马车系着白凌在后面跟着,车上还要拉着九十六位强壮劳力,准备换杠,就是三班倒抬棺材。车上拉着酒菜,换下来的人坐车喝酒吃菜,一班抬十几里路倒班换杠,一路浩浩荡荡,愣是把老母亲抬到坟地,用人抬寿木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过去人们认为,人鬼有阴、阳两界之分,人死为鬼,到了所谓的阴间仍然和阳间一样地生活着,所不同的是灵魂脱离了凡胎肉体,有了一些特异的功能,时时刻刻会危害或阴护着健在的人们。这种观念导致了任何人都不敢随便处置亡人的死体,从而形成严格有序的丧葬俗仪。直至今天,有些习俗仍一直承传递继着。

就我们这里来说,一直盛行土葬,讲求亡人入土为安。俗话说,“一个躺下要八个人抬”。从实际而言,亡人仰躺入棺后,四周要用干土包或泥土包夹稳,泥土加亡人再加棺材的重量,至少也在五、六百斤以上,四个人根本抬不动。


从俗信而言,移灵柩至门外,众人绑闩栓绳,孝子哭祭,调丧。一般由八人一组合抬灵柩,可组织二至三组,途中换担歇肩,讲求灵柩不落地。沿途鸣放纸炮,撒买路冥币,邻居及沿途人家都要在门前路口生一把草火,美其名曰是供送葬队御寒取暖,其内在俗信是怕遭一年晦气,可避棺前丧煞神。若遇至亲厚友在路头摆案路祭(俗称“接路”),可将灵柩暂停在携带的凳子上,万万不能触及地面。

以上就是农村老人出殡十几人抬的原因。

在我们老家,是八个人抬棺材——俗称“抬大师”或“八大金刚”。

农村抬丧,很多老人是有讲究的,都是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现在,我就来分亨一下我们当地抬丧的风俗:

一般的都是早上抬出去,但也有下午抬出去埋人的——下午抬出去埋葬叫“埋偷山”,下午埋葬的都是年轻人,称为“短命”。老年人是不在下午埋葬的……

早上在“辰”时之前要从堂屋抬出来(具体时间由看地的先生定),从堂屋抬出来叫“出柩”或“打阳二”。也要八个人抬,棺材的两头穿上绳子,一边四人……之所以要八个人,是因为尸体重量加上棺材的重量少不了八百多斤,棺木都是柏树木材所制,木质沉重,(一般男性是柏树材质,女性为杉树木材。)要是材料不干,还有水分——那是千斤之外,八人抬平均就百多斤一人,可想而知,抬丧之人必须是身强力壮之人……

从堂屋抬出来后,在地坝放上两矮板凳(三十公分高),放置上棺材(灵柩),棺材的前后放上两大板凳(五十公分),意思是——大板凳好搁置抬棺材的大杆子,以便于捆绑棺材……捆绑棺材还要一定的技巧,由老一点的师父多年的经验(这里就不述说了)……八位“金刚”都不闲着,每人有每人的家什和各自的工作——分别是:头扛、分腿、二头扛、大分、小分、大尾……等(抬大师专门俗语)。

梱挷好后,由“发引师”一声令下,由孝子拿着领魂旗开路……一群人喊着“号子”上路了……

除开“八大金刚”抬棺材外,主家还要安排几位身强力壮之人,随同棺材周边扶灵柩……由于乡村土路弯拐大,坡陡路滑,崎岖不平……






















害怕棺材滑落……农村风俗:在抬棺材的途中,棺材(灵柩)是不准沾地的,若沾地了,传说死者就要跪上三年……

当然,不管种种风俗和忌讳,那都是传说,关键还是棺材太重,挑、抬是要用力的,为了安全起见,人多为好。


农村老人出殡的棺材,一般都是八个人抬,抬棺的人被尊称为八仙。在有些很难走的路段,旁边另有人帮扶着八仙,防止八仙不慎跌倒。为什么要这么多人抬棺和帮扶呢,这是因为:

一、份量重

未火化之前,人是直接入棺下葬的。有些棺木木质好,如柏木棺材等,棺材大,份量重。

入棺时大都不知什么时候安葬,为了防止尸体在灵堂停放其间腐化流水,棺底都放进了许多白灰,增加了重量。

人那时是完整尸体入棺,另外还要放入一些陪葬品。

整体重包括龙杠、木扁担、棺材、尸体、白灰、衣物等等,有些总重量超过800斤。

二、路难走

抬棺除了部份是路面,还有上山时许多不能称为路的地方,高低不平,草刺丛生,行走艰难。

三、路程远

出殡从开始起步的地方到山上的安葬地点,路程遥远,人少了既抬不起,也无法坚持到最后。

四、丧夫力气不一

丧夫个子有高有矮,力量有大有小,行路时因路面高低不平,在每个人肩上的份量也不同。有的人可能觉得轻松,但有的人会感到很累力。

五、工作量大

丧夫葬坟只有一天的时间,而这一天中又有许多时间是在路途中和等待中,真正葬棺堆墓只有很短的时间。堆墓要挑土,工作量大,时间短促。

六、提高阳气

抬棺虽然不是直接接触死人,但也间接接触死人,抬棺和葬坟,与死尸只有一木之隔。为提阳气,就多安排人做丧夫了?

正是由于上述等原因,所以抬棺的人就较多了。

农村老人出殡的棺材要十几人抬,有以下原因。一是对逝者的尊重,多人抬棺显示逝者的尊贵,这源于古代皇家贵族逝者的殡礼仪式,后来传至民间。二是逝者的棺木太沉重,人少了不行。做棺木的材料都是柏木、松木等上好的材料,天地板等处都是整块木料做成,质厚沉重,人少了也抬不起来。三是起棺到坟地中间一般不能落地,要落地也是在十字路口停留片刻,这中间要换人抬,不要太沉重的棺木抬棺人也撑不到坟地。所以人要多,要预备替换的人。总之,农村老人出殡是一件大事,办得隆重些对逝者是一个交代,对生者是一种安慰。多人抬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十分重视才行。

我是苏北人,江苏穷县,但是老解放区。家在农村,十几年前也一直在农村,今年75岁,说实话,自社教运动死了开始火化,到文革后,除个别偷偷深埋用棺材外,基本无棺材,象我父母亲50多岁时,寿材就做好了,近百岁老了,棺材全劈掉当废木材。至于以前抬棺材,一般4个人。我从没看过2人或6人及更多。这就是"十里不同俗,各地各乡风。"就如披麻戴孝,同一个词,做法不同。如孝子披麻,有披肩有箍腰;孝子有戴孝帽有披首巾;亲朋祭奠出礼结束,过去按出礼人家户头或人头男发白布膀章女发白布首巾,现在大多发毛巾、浴巾。死人吹吹打打替哭演戏的乐队曾在改革开放后红火三十年,近十年来渐渐淡化,尤其是城镇,有个哀乐低呤就不错了,不少一死就进殡仪馆。总之,规矩是人定的,风俗是一个看一个推行开的,说好说差或许还是有人为利益撒布的。不信,可调查。

过去老人去世,抬棺材人的多少,能看出这个家庭的势力,经济能力,人脉,和家族的大小,对老人孝敬的程度。

在年轻时, 那时没有实行火葬,我参加了几次亲属和邻居逝去的老人抬棺椁,由于各家庭的情况不同,参加的人员也不同,准备的伙食也不一样。有的用八杠,十六杠,二十四扛,最多的我听说有三十二扛的,在抬棺椁时,有一个主持,管喊号的。

用两根比较粗的结实的木头,放在棺椁的两边,用两条老绳绑结实,每一条小杠上,再准备一条小绳,个头大小要搭配均匀,以免在抬杠时偏沉。

在抬杠时分两种形式,人少时,边抬杠边歇着,走出几百米,就放在地下,地下放两根木头,棺椁不能着地,然后家中的大儿子,给所有抬棺椁的人磕头,歇了一段时间抬起来再走。

如果人多时,就换成两套人马,边走边换扛,顶多在半路歇一气,直接到达坟墓地。

棺椁有轻有沉,轻的三四百斤,重的能达到上千斤,得用二十四扛来抬。

我记得当时我爷去世时,就用了24扛。当时棺椁和一切费用,都是由乡民政解决,吃的和人员,由村上解决。当时村上的书记,村长,还有个生产队的基干民兵,来了能有七八十人,边走边换人,一直抬到坟上,村长和书记民兵连长都参与了抬棺椁,是用了24扛,上好的棺椁。

因为我爷是老烈属,在当地很有名气,不给政府找麻烦。

当时吃的是大米饭,生产队给做了几百斤豆腐,拿了几十斤猪肉,在那个时期是绝无仅有的。

到了我爸去世时,家庭就落魄了,来抬杠的人都少了,准备的是高米饭,大豆腐,那还是跟人家借的豆子,准备的棺椁也相当简单,就用了八杠,现在想起来很寒酸。

抬棺椁的人多于少,是根据家庭当时的具体条件,如果实在没有条件,有的还用推车把老人推到山上。我们前院那哥俩就是那么干的,没有人情,活着时谁也不跟谁走动,到老人去世时,也没人帮助他们。

实际上抬杠的人多于少,就是给活人看的,也不要浪费金钱,互相攀比,死了啥也不知道了,一了百了了,但还有个盖棺定论。

农村老人出殡的棺材的确有十几个人抬!

为什么要这么多人抬呢?是有原因的!

一是,抬棺材的人越多,表示对逝者越尊敬,同时也显得越尊贵!在农村,农民同样也爱要面子,家里有人去世了,一定会倾其所有大办丧事。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出殡的棺材多找几个人抬。有钱没钱的,一定要把排场搞大一点,这样才觉得倍有面子!

二是,棺材本身就重。农村老人去世,辛苦了一辈子,临别了,家里亲人一定会为其准备一口大棺材。我见过不少农村老人出殡的大棺材,貌似有一千多斤重。这么重的大棺材,几个人是难以抬动的,只有十多个人才能把它抬到墓地。所以,农村老人出棺,会看到有很多的抬棺人。

三是,对亡灵的敬畏!人死了有没有灵魂?这是很多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亡魂一说。说人死了,只是肉身的死亡而已,灵魂还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游荡。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说法,这里就不再赘述!正因为活人对死人的敬畏,出殡的棺材才被安排许多人来抬。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不知道对不对,欢迎大家评论关注,谢谢!

在农村老人出殡用的棺材木板有一寸木板、三寸木板、五寸木板、七寸木板、九寸木板等,做成的木棺材料不同,有柳木板的,有松木板的,有柏木板的等等,质量不同,重量不同,和老人的家庭地位条件不同?所以用抬棺材的人数不同,有四人抬,有八人抬,有十六人抬,有二十四人抬,有三十二人抬等等。在 历史 以来农村家族坟中有高地位的:举人、秀才可以入祖坟,锦上添花炫耀祖坟的家族光耀。

有再高地位的人:壮元以上的朝官

就另外选做墓地了。

农村老人出殡的棺材为何要十几人抬?
用人抬棺材是在村中势力地位的象征,听父亲说,几十年前我们村中有位大户人家,老母亲去世,他家的祖坟距我们村有五六十里路程,如此遥远的距离,他仍然决定用人抬棺材,二十四杠四十八人抬棺材,八辆大马车系着白凌在后面跟着,车上还要拉着九十六位强壮劳力,准备换杠,就是三班倒抬棺材。车上拉着酒菜,换下来的人坐车...

出殡的棺材为何要十几人一起抬?
十几个人一起抬,有两种可能。一是,死者生前家底雄厚,为了表现出自己门户兴旺,用十几个人来抬棺材,彰显死者自身不一般的地位与名望,二呢,可能是因为死者生前没有享受过什么福气,死者的儿女子孙出于孝道,花钱雇人抬棺,这样让死者生前没有享受到的,死后享受一下,了解一下心愿。而且,在北方有的...

农村老人出殡的棺材为何要十几人抬?有什么讲究呢?
人们抬棺材是村里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据我父亲说,几十年前我们村有一个大家庭。老母亲去世了。他的祖坟离我们村子有50或60英里远。到目前为止,他仍然决定用人抬棺材。48人在24根栏杆上抬着棺材。八辆绑在白翎身上的手推车紧随其后,96名强壮的工人被拉上手推车,准备换铁,这是三班倒抬棺材。这...

出殡时为什么要很多人抬棺材
一般16个人,棺材前后各有一根2米左右的木棍卡住下沿口,两侧用草绳捆紧,木棍两头各用“V "字型(原来俗称牛胳头)或者1米左右的短木棍代替,用绳系在短木棍中间后在绑到长木棍头上30公分处,而后短木棍两头各系草绳打成圆环形状,圆环中间穿入1.5米左右的木棍,木棍两头各有一人抬。(前后共2根...

农村土葬抬棺木,按风俗一般是多少人抬才正确?
要是因为自己顶不住让棺材落了地,在村里得让人絮叨一辈子!!!在云南一般8个人抬。路途比较远的16人,就是两班人。在过去每人给1.6元钱叫草鞋钱,现在不知道了。8至16个人。生老病死每个人都要经历,随着城市的许多规定出台,城市对于丧葬方面保留的传统形式越来越少,倒是农村保留下来许多传统的...

从古至今棺材出殡为何都需要那么多人抬,不是因为太重
很所时候都是死者为敬,因为要尊敬他们,不管在什么时候,就算还没有出殡,棺材也一定不能落地,因为灵魂会掉,如果棺材落地的话就是不吉利的,不吉利就会对自家人又不好的的是要发生,其实就是迷信嘛,所以为了防止棺材落地,所以就会让他们多点人来帮忙抬棺材。抬棺材是一个苦力活,所以可能半路的时候...

抬棺材有什么讲究?
说法一、棺材落地,逝者灵魂就落地。常言道,入土为安,这点已经成为常识。如果逝者出殡时棺材落地,那么就意味着逝者的灵魂落地,而这时没有到墓地,逝者的灵魂就在外面一直游荡,这点是万万不可的。因此,为了防止棺材落地就需要很多人轮流抬着棺材,这样就能让棺材安全地来到墓地下葬。说法二、据说诸葛...

人去世后出殡时,为何部分地方的人会抢着抬棺材?
抬棺首先是证明对死者的尊重,也同时证明了对家属的一种安慰,再者抬棺是力气活,男人证明自己强壮,通过抬棺的方式来证明了,在一组八个人当中,虽然是相互配合,但是男人的虚荣心其实也是有的,八人抬棺可以证明自己在众人里面是什么样的位置,在农村你有力气可是了不起的事情,证明你比别人强。再者...

人死后抬出去棺材上为什么要坐个人?
这是各地的风俗,不同!,,有的地方是,叫,在世的儿女,孙子,依次从棺材下面,穿过去【棺材是搁在大桌上面的】,就是希望,故去的亲人,能够将在世亲人的业障和疾病带走。

农村办丧事那么多的礼仪如何才能记得住?
四,出丧。请风水先生找墓地,打井,抬棺,回填。 基本上就以几个程序。村夫夜话计划以后写一篇有关本地丧葬礼仪的稿件,作为文化传承的记录,以飧读者,敬请期待后续。我们这儿办丧事的话一般情况下是3天,从去世到出殡三天的时间,总的来说礼仪不算太多,家里老人去世之后,会通知和家里关系比较近的人,然后让村里其他...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