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讲述的是哪个地方
芦花荡讲述的是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为背景(现保定市和任丘市部分地区)的地方。《芦花荡》是一篇现代文。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英雄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和机智勇敢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芦花荡这个...
芦花荡写作背景
一、写作背景:白洋淀在河北省安新县,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交错,足有两三千条,有数不清的块状苇田和左盘右旋的迷宫似的水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白洋淀芦苇丛蔽,淀与淀之间壕沟相连,成为白洋淀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利条件,为抗日根据地之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组...
《芦花荡》的背景是什么?
在抗日战争期间,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区一个农村里有7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委报了名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了一个名叫水生的游击组长回去跟他们的家制里说明白。水生连夜赶回家,辞别了自己的妻子,又到别人的家里做了些说服工作,第二天就忽忽走了。过了两天,这些青年妇女想去看看参了军的...
课文《芦花荡》的背景资料。
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
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芦花荡》被称为“白洋淀纪事之二”创作于1944年。由于作者在冀中平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这里的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生活非常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为这里的人民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因而写下了像《芦花荡》这样美丽而感人的作品。...
芦花荡是什么背景下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游水本领在苇塘里穿梭。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
芦花荡写作背景
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帐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这里说的,是他熟悉的白洋淀。我们到过那里,那是一个深秋季节,虽然是和平环境,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也被一种宏大的气魄和无比壮观的景象所感动(我们承认...
谁知道〈芦花荡〉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写作背景:本文创作于1944年.由于作者在冀中平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这里的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生活非常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到处都能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为这里人民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因而写下了〈芦花荡〉这样美丽而感人的作品.作者的写作风格:作者运用强烈的...
【芦花荡】作者、文章结构、写作背景
参考: http:\/\/www.newxue.com\/kewen\/1241608438758.html《芦花荡》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44年去延安学习,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长篇小说有《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有《铁木前传》,另外《白洋淀记事》是...
芦花荡分段
芦花荡分段 第一层:(1—8)背景:日本帝国侵略中国,老头子破坏鬼子计划。 第二层:(9—13)事因:老头子帮助两个小女孩渡江。 第三层:(14—54)经过:大菱被鬼子打伤,老头子感到羞耻。 第四层:(55—62)高潮:老头子为大菱报仇而打鬼子。 第五层:(63)结局:二菱见证老头子是英雄。 芦花荡原文 夜晚,敌人从炮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