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如题所述

古代成大事者无论是治国还是平定天下,都是讲究以德为本,施仁义于天下,不急功近利,不求之于诡诈,体现出一种大丈夫的气质。他们首先在君臣之间讲究仁义,推心置腹,结以恩泽。对人民则讲究恩德,以民为重,取得人民的支持与拥护。这是成大事男人道德修养的必备素质。

《东周列国志》所描述的脍炙人口的“绝缨会”,就是说明楚庄王的将帅气度,非同凡响。故事讲的是,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平定反叛之后,设宴招待群臣,名日“太平宴”。当时楚国文武百官俱来赴席,喝到日落西山,兴尚未已。庄王命掌灯继续欢饮。当大家带几分酒意时,庄王叫出许姬为大家敬酒。突然,一阵风吹灭了堂烛。席上一人见许姬羹貌,趁灯灭之际,暗中扯她的衣裙,拉她的手。许姬倒也厉害,她左手绝裙,右手顺势将那人帽缨揪了下来。许姬取缨在手,趋步走到庄王跟前,附耳奏说:“我奉大王命敬百官酒,其中一人无礼,乘烛灭,强牵我袖。我已揽其缨在手,大王快命人点烛,看看是哪个小子于的!”庄王听罢,急命掌灯者,“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诸卿开怀畅饮,大家统统绝缨摘帽,喝个痛快。”当文武官员皆去缨之后,庄王才命令点烛掌灯,于是,那个调戏许姬的人便被遮掩过去。

散席之后,许姬不解地问庄王:“男女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况且我是大王的人。您让我给诸臣敬酒,是对他们的恩崇。有人竟敢当您面调戏我,就是对您的侮辱,您不但不察不问,反而替那小子打掩护,这怎么能肃上下之礼,正男女之别呢?”庄王笑着说:“这你妇人家就不懂了。你想想,今天是我请百官来饮酒,大家从白天喝到晚上,大多带几分醉意。酒醉出现狂态,不足为奇。我如果按你说的把那个人查出来,显了你的贞节却冷了大家的场。让群臣不欢而散,那可不是我举办这个宴会的目的。”许姬听了庄王的分析,十分佩服。从此,后人把这个宴会叫做“绝缨会”。

调戏君王的宠姬,无疑是对君王的羞辱。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属于大逆不道的行为。谁要是犯了这方面的罪过,在劫是断难逃脱的。楚庄王能原谅属下的不轨,还想设法替他打掩护,确实有胸怀和肚量。

楚庄王作为一国之主,同这位传说中的宰相一样,他之所以“绝缨”,主要是基于策略上的考虑。权衡利弊,顾全自己和宠姬的脸面同巩固政权、建立霸业比起来,前者事小,后者才大。因妇人之见而失去群臣的拥戴之心,那是得不偿失的。

楚庄王这一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后来,楚师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率百余人充当先锋,为大军开路。唐狡力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楚军进展顺利。庄王嘉奖襄老,襄老说,这是副将唐狡的功劳。庄王要厚赏唐狡,唐狡不好意思地说:“我怎么还敢讨赏呢!‘绝缨会’上牵美人的罪犯就是我!蒙大王昔日不杀之恩,今日才舍命相报。”楚庄王感叹:“如果当时明烛治他的罪,今天怎么会有人效死杀敌!”

历史上,大凡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雄略之主,一般都具有超人的战略远见和博大胸怀。例如,春秋时期的首霸齐桓公,刚即位时不计管仲一箭之仇,毅然接受鲍叔牙的推荐,任命管仲为相;唐太宗李世民在夺得政权以后,不计前怨,重用以前的政敌魏征,把他提拔为宰相,视为明镜。可以推断,管仲权倾朝野,对齐桓公岂能不殚精竭虑,肝脑涂地?魏征得遇明主,岂能不尽心尽职,为“贞观之治”贡献聪明才智?同样,楚庄王能顺利平定内乱,复取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他的宽宏大量、善于笼络部属不无关系。

当然,对所谓的胸怀肚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但是,不论是哪个人,谁能做到襟怀豁达,待人宽厚,谁就能较容易地获得人和之利,把各方面的人团结在一起。《水浒传》里的宋江,只不过是位文才武略平平的县衙小吏,然而在他周围却聚集了那么多奇才异士,干出了一番烈烈轰轰的事业,主要原因也是他的“君子之量”赢得了人心。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男人应做的更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得人心者得天下”是什么意思?
“得人心者得天下”意思是得到人心,获得民众支持拥护的人就能得到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一文中明确提出的观点,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原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气者得财气什么意思
表面意思就是:得到人心、人民拥护的人就能得到天下,得到在人群中的号召力就自然会得到财富。“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一问中明确提出的观点。 原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解释谢谢
字面意思就是得到天下人的心,即天下人愿意拥护你,愿意追随你,那么你就相当于得到了天下。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在本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观点,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劝告统治者要善待自己的臣民。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气者得财气什么意思
表面意思就是:得到人心、人民拥护的人就能得到天下,得到在人群中的号召力就自然会得到财富。 “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一问中明确提出的观点。 原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得人心者得天下谁说的 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提出的观点,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所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早期曙光。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明确地提出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观点,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是那样的熠熠生辉,它是...

“得人心者得天下”,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个人只要能得到民众百姓的拥护,就等于已经得到了天下。意思就是说想要治理好家国天下首先要得到的就是黎民百姓的支持。拥有人民支持的人才能赢得天下。这是孟子以人为本的思想中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天下都是皇家的,但如果皇家中有人失了道德,他就失去...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气者得财气什么意思
1.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一观点最早由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提出,他认为一个君主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民众的支持,而失去支持的根本原因是失去了民众的心。2. 孟子指出,要想得到天下,首先要获得民众的支持,而获得支持的关键是获得民众的认可。这种认可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要满足民众的需求,避免...

得人心者得天下出处
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提出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观点,强调了民本思想的重要性。这一观点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是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先驱。原文中提到,桀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要想得到天下,首先要得到民心;要想得到民心,就要得到民众的心意。要得到民众的心意,需要满足他们的...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是告诫我们一定要对所有的人好吗,不管是喜欢我们...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去对所有人都好,本质意思是让自己做一个被人爱戴,被人接受,被人拥护,被人尊敬的人。得人心,就是获得人们的赞许与认可,获得了人心后,自然就有很多人拥护你、尊敬你,要得到天下,就不是难事了。这里的“天下”也并非指整个世界,更多的意义是指一个团队,...

得人心者得天下注释
得天下之法,即得民心;得民心之法,即得认可;得认可之法,即做民之所愿,勿为所恶。民众钟爱仁政,犹水向下流,兽入野原。鱼趋深渊,水獭捕之;鸟入林丛,鹯逐之;百姓逐汤武,桀纣暴虐。仁君一出,诸侯必附。若非欲为领导者,亦不能免。今欲称王者,犹病七载,欲以三年药疗之。平时不...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