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父亲》,谁都会想起80年代初期,在“全国青年展览会”上拿金奖的那幅用描绘领袖人物的巨幅尺寸描绘普通农民的肖像画,它曾经以其视觉冲击力和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
70年代80年代初期,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极“左”的文艺方针和政策,把现实主义践踏得面目全非,文革时期的表现形式“红、光、亮”,“高、大、全”把现实性的品格丧失贻尽,文革结束后(即1976年打倒“四人帮”)人们希望在文艺上反映现实主义的真实情况,于是出现大规模的破旧立新的思想和运动,并对丧失人性,理性的文化大革命进行激烈地批判,文革后的第二年(1977)恢复了高考制度,而罗中立于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专业。入校后,与一大批热血青年联合起来,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有表现文革武斗的,也有反映知青生活的……引起社会的普通关注,此时期,罗中立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对历史灾难进行了严励的批判,虽然他创作的油画人物不及徐悲鸿的历史情节设计理想人物的超型才能,也不及董希文的伟人云集的《开国大典》那样壮阔、有气势,但却能把生活中的细小情节设计成绘画情节,并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来深刻地揭示人们心理的矛盾与恐惧。
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父亲》画,取名为《粒粒皆辛苦》,是他的一位老师提议他把名字改为《我的父亲》,后遂演变为《父亲》,这个父亲不仅是罗中立的父亲,而且是全中国劳动人民的父亲,《父亲》是农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是罗中立这代年轻人思考的结晶,罗中立曾在《美术》上谈过创作《父亲》的背景,说过那是75的除夕之夜,雨水夹杂着雪粒向人们不断的袭来,冷极了,在罗中立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的农民,他早晨便以这种僵直的动态,用农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旁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插着袖子,目光异常、麻木、仿佛一双牛羊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粪池。直到晚上,他一直躲在那里,他麻木的神态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他可能也有家,家人也盼着他早些回去吃团圆饭,而他为了多挣工分,多换些粮食来养活家人,也养活“人民”,因此他便盼着粪池快些满,好早点回家,罗中立看到此情此景,心中异常激动,头脑中马上浮现出杨白劳、祥林嫂等悲剧形象,他觉得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他想为农民疾呼,为农民喊叫,这是他创作这幅画的最初冲动,另一创作背景:他在大巴山生活了许多年,他从心里热爱那些山里人,他们因长年劳累而导致身体变形,满脸的皱纹,一到冬天,他们的手脚象老树皮一样干裂,出现一道道口子……他不能忘记这些,他想为农民说话,,画出体现农民劳苦、质朴、善良的画来,所以《父亲》的原形也可能是邓大伯,曾经和他一起生活过的《大巴山人》。
《父亲》一画是在美国画家克洛斯巨型肖像画的启发下,采用照像写实主义手法,把人物的头像放大到十倍、百倍,如同文化大革命中领袖的肖像一样来画中国的一位普通的,贫困的,苦涩的老百姓,人物的形象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老年农民形象,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又如车辙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象是在缅怀过去,又象是在期待未来,让我们感受到那牛羊般的善良目光的“通视”。干裂、焦灼的嘴唇似乎已被封干许久,仅剩一颗门牙的嘴里不知饱尝过多少的酸、甜、苦、辣,尤如耙犁一般的破伤的大手捧着一个破了又被重新锔起的粗瓷碗在喝水,细小毛孔里渗出的汗珠不知已滑落多少,稀疏口胡须,还有那象征着悲剧色彩的苦命痣,都无不打上了他艰苦劳动,生活悲惨的的烙印,站在这幅巨大的肖像画面前,使人们感到了他身上特有的烟叶味和许腥味,感到他的肌肤在抖动,他的血液在奔流,叫人们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激起广大观众的共鸣,背景是金色的梯田,形成与老农民形象的反差,为什么在庄稼丰收的今天而老农却依旧这样艰苦的生活着?而他左耳上别着的圆珠笔,是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象征呢?
面对《父亲》,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个饱经苍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有着乐观精神和坚韧的奋斗力的普通老农民,在他身上汇集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百折不屈的创造力,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观众的心中产生的是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感,是憾人心魄的,正是罗中立毫不遮掩的把农民的“丑”真实的表现出来,才使得“父亲”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相反,人们会认为老农民“很美”,这种“美”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父亲”的爱,人们不禁会说“原来这老树根的造型也是一种美,而且还有巨大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父亲》不论是在题材内容上,还是在形式语言上,都有革新的意义,定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政治气候下的产物,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艺术的表现意识深化,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的环境。反映在艺术创作上,艺术家开始对周围身边的琐事及普通人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改变了以革命领袖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创作方法,《父亲》就是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下应运而生的,构图饱满,色彩深沉富于内涵,容貌描绘得极为细腻、感情复杂、含蓄、主体形象没有被细节的刻划所影响,反而更加突出,这不仅是形式的创新,而且是主题思想的突破,显示出了画者的魄力与勇气,《父亲》开辟了刻划普通农民的复杂性格和表现内心思想的新领域,给80年代的艺术界以巨大的震动,使人们开始思考过去、现在、未来,有人说《父亲》的形象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而是中国经历十年浩劫的八亿农民的父亲,也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这个形象所体现的力量,是支撑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从过去走向未来的伟大力量,这个形象有很大的概括性,又有巨大的包容时,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父亲》一画也反映了他构思中矛盾,他想要歌颂,赞美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却又对农民身上附着的封建意识感到可悲,所以画面上的农民脸上又笼罩着一丝愁云,所以说《父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征,它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社会学价值的伦理学价值。《父亲》更象一座纪念碑,屹立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的心中。
《父亲》给年仅30多岁的罗中立带来了荣誉,使他获得了许多殊荣,从而更加坚定了罗中立表现农民的信心, 罗中立崇拜米勒和勃鲁盖尔的艺术,他们二人都是以画农民为主要的创作题材,被称为“农民的儿子”,但是罗中立却是“中国农民的儿子”,他把米勒和勃鲁盖尔的艺术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就连已故的中国美协主席江丰先生也称为他“中国米勒”,所以,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辈子为农说话的画家,要把农民的遭遇写进绘画,让所有人都记得农民的质朴与善良、贫困与苦难,希望与憧憬,罗中立塑造的《父亲》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页,再没有一个农民形象能像《父亲》那样铭刻在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这是一幅划时代的艺术杰作,也是艺术史上的伟大奇迹。
你参考一下就行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